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已存活3年
- 格式:rtf
- 大小:6.45 KB
- 文档页数:2
肺癌骨转移诊断标准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格检查:视诊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的胖瘦、有无脸色惨白等表现,触诊按压患者身体疼痛的部位,并进行其他部位的触诊,判断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按压痛、肿块等表现。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肾功、肝功、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ECT与PET/CT)ECT为首选筛查方法,能够发现早期骨转移病灶,特别是对成骨型转移病灶具有独特的优势;PET/CT对于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
其中`+18`F-FDG-PET/CT 对于溶骨及骨髓的转移最为敏感,`+18`F-NaF-PET/CT对于成骨型转移最为敏感。
X线片和CT检查有助于检测溶骨性骨转移部位骨髓质和骨皮质破坏的程度,也可用于证实其他影像学的发现。
4. 病理检查:骨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是肺癌骨转移确诊的金标准。
一般情况下,穿刺活检不会引起病理性骨折。
5. 其他检查:骨代谢的生物化学标记可以反映骨转移过程中骨吸收和形成的速度,提示骨破坏和修复程度,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根据这些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骨转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肺癌病情进展的常见并发症。
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肺癌骨转移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肺癌骨转移诊疗的基本原则、临床实践、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专家共识建议。
肺癌骨转移诊疗基本原则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骨折和神经压迫等。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治疗目标主要包括缓解疼痛、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
针对不同的转移情况,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骨转移的基本治疗手段,包括双膦酸盐类、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等。
放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手术适用于有脊髓压迫、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应注意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肺癌骨转移的诊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尚不够敏感和特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尚不够完善,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肺癌骨转移的诊疗水平,我们提出以下专家共识建议:建立完善的诊断体系:加强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的综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药物治疗、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的综合应用。
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诊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随访观察:对于骨转移患者,应加强随访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通过多中心协作研究,进一步探讨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喜欢抽烟,不断的咳嗽,但是时间久了会出现一些肺部疾病,肺癌就是多见的一种,这种疾病让很多的患者遭受了痛苦,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使病情不断恶化,直至发展到三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晚期,能活多久也成为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
那么,肺癌三期患者还能活多久呢?患上肺癌后,医生都会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对病情进行分期。
确定肺癌的病理分期,不仅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还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如分期越早的患者,其预后越佳,治疗后的生存几率越高。
因此,一旦确诊为三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晚期,不少人都会觉得活不久了、治不好了,从而致使一些患者因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那么,肺癌三期患者是否活不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临床上,确实有一些三期患者生存期不足半年,甚至更短,但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三期患者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更有甚至能够生存3年、5年,乃至更久。
因此,即使肺癌发展到三期,也切勿因此陷入消极、绝望中,一定要对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那么,肺癌三期患者该如何治疗呢?当肺癌发展到三期时,病情往往已出现扩散、转移,因而三期患者多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由于整体观念强,且安全、毒副作用小,尤其是能够弥补其他治疗不足,发挥增效减毒功效,因而中医药在肺癌三期的综合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控制病情,改善病症,放疗增敏,逆转多药耐药,提高手术远期疗效,改善治疗副作用,预防复发、转移等,中医药对延长肺癌三期患者生存期,提高三期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除了能够辅助其他治疗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外,中医药治疗还能够单独作用于患者,尤其是那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的患者。
因此,患上肺癌,尤其是病属三期时,一定要尽早配合中医药治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肺癌吃中药能延长生命吗?真实案例解析:【案例1】基本情况:熊春霞(化名),女,43岁,肺癌四期,双肺转移、骨转移、左肺门及淋巴结转移,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求医经历:2015年2月,熊春霞突然出现感冒症状,服用各种感冒药依旧不见好转,随后又以感染性病变治疗。
肺癌骨转移后期并发症症状(肺癌骨转移后期症状)肺癌骨转移后期并发症症状的出现,已经表明肺癌病情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肺癌一旦发生骨转移,病情的发展将会非常迅速,生存期也将会明显缩短。
此外,发生骨转移后,患者很可能出现骨转移剧烈疼痛、骨折等不良并发症症状,因此,对于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做好认真、充足的护理工作,谨防发生意外状况。
今天,跟随人参皂苷Rh2健康资讯,了解肺癌骨转移后期并发症症状有哪些,并且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护理工作。
什么是肺癌骨转移癌症晚期,如果医治不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移,其中骨转移便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转移。
据美国的一项报告研究,在超过百万的癌症患者当中,大约有50%左右的患者最终都会发生骨转移,发生的部位多以中轴骨及下肢、髋关节区域。
在骨转移癌种中,肺癌发生的几率位居第二,约有32.5%,仅次于乳癌。
医学证实,骨转移病灶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原发癌经血行转移,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肺癌骨转移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只有做了骨同位素扫描ECT之后才有可能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一般,骨转移的表现主要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
如胸壁部位的疼痛,主要由于肺癌骨转移至肋部;后背正中部位的疼痛,主要由于肺癌骨转移至脊髓;而四肢某部位的疼痛,也主要是由于该部分肺癌的骨转移所引起的。
肺癌骨转移后期的症状肺癌发生骨转移后,常会伴随有一系列的不良并发症,其中以骨转移剧烈疼痛和骨折为最为严重。
1、肺癌骨转移疼痛:恶性肿瘤通常都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随着肺癌病情的发展,恶性肿瘤不断扩散、转移,极有可能由于肿瘤相关因子释放使得破骨细胞性增高,形成溶骨性骨折破坏。
当肺癌恶性肿瘤释放的乳酸、白介素II及肿瘤坏因子等一些疼痛介质,此外恶性肿瘤的扩散侵犯至骨膜、周围神经以及软组织部位,都极有可能造成剧烈疼痛。
2、骨折:肺癌骨转移后期很有可能发生有骨折并发症,由于肺癌恶性肿瘤所形成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当恶性肿瘤逐步侵犯至脊椎、股骨等负重部位时,此时患者护理需格外注意,其发生骨转移并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性可达30%左右。
别让肺癌骨转移患者“喊痛”
陈波
【期刊名称】《漫科学(新健康)》
【年(卷),期】2024()2
【摘要】近年来,肺癌晚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逐步提高,患者更多的时间都在和骨转移“共处”。
对此,患者首先要继续对肺癌本身的治疗,预防或者是减缓骨转移发生的概率。
其次,要做好骨转移的药物、放化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等,特别是针对患者疼痛的对症治疗。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陈波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别让肺癌骨转移患者“喊痛”
2.姑息性放疗联合三阶梯止痛原则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3.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治疗的药学服务实践
4.羟考酮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钙的影响
5.解毒定痛方预防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放疗爆发痛发生的临床效果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引言肺癌骨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约占肺癌晚期患者的30%-40%。
骨转移可导致严重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针对肺癌骨转移晚期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骨转移晚期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症状缓解治疗(1)疼痛治疗对于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
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适用于中至重度疼痛。
3)神经阻滞剂: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适用于特定部位的疼痛。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放疗可分为局部放疗和全身放疗。
1)局部放疗:针对特定部位的骨转移灶,采用高剂量、短疗程的放疗,可有效缓解疼痛。
2)全身放疗:针对全身多个骨转移灶,采用低剂量、长疗程的放疗,适用于全身多处骨转移的患者。
(3)化疗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减轻疼痛症状。
2. 骨保护治疗(1)双膦酸盐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降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如钙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可促进钙吸收,提高骨密度,降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3. 手术治疗对于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可考虑手术治疗。
(1)骨水泥强化术骨水泥强化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向骨折部位注入骨水泥,加固骨折部位,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
(2)脊柱固定术对于脊髓压迫的患者,可行脊柱固定术,缓解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4. 综合治疗针对肺癌骨转移晚期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1)药物治疗:包括镇痛、化疗、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2)放射治疗:针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放疗或全身放疗。
(3)手术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手术干预。
肺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
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病情一旦发展到晚期,身体一般都较弱,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治疗会变得非常棘手,患者的生存期也成为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那肺腺癌晚期转移还有多长时间可活呢?关于肺腺癌晚期转移还有多长时间可活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患者的生存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患者能存活一年,甚至几年,有的患者则很快死亡。
肺腺癌晚期出现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如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情况、转移的程度、治疗是否合理以及患者的心态等。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肿瘤负荷较小,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生存期也相对较长,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消极对待,生存期相对较短。
肺腺癌晚期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才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尽可能的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肺腺癌晚期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的几率较低,通过放化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抑制扩散转移,但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要慎重选择。
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几乎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肺腺癌从患者的整体出发,注重调节患者机体,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目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袁希福认为:中医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且应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他是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
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
肺癌手术切除后,为什么还会发生转移?肺癌手术是许多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很多患者在切除了原发灶后,甚至辅助接受了放化疗后仍出现肝脏、肺、脑等器官的转移灶。
那么为什么既然已经切除了癌块,为什么还会发生转移。
癌转移的步骤:1、原发肿瘤的生长和增大;2、侵袭周围组织并穿入淋巴管和血管;3、淋巴管和血管内瘤栓形成并随淋巴液、血液而运行;4、在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停留;5、穿出停留处的淋巴管和血管壁并侵袭周围组织;6、癌细胞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癌细胞可以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
手术虽然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终归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虽然切除了原发癌块和周围的淋巴结,但癌细胞可能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发生转移。
临床上肺癌最常见的转移有哪些?1. 脑转移:肺癌病员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可能为肺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
常见于小细胞肺癌、腺癌类型。
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呕吐多出现在头痛激烈时,特点为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则说明肿瘤已经影响压迫或侵犯到视神经,除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肺癌脑转移还可出现复视、阵发性黑蒙、猝倒、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脑疝导致呼吸停止,危及病员的生命。
另外,近年来由于对肺癌病员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
因此对诊断为肺癌的病员脑CT应列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脑转移。
2. 骨转移:大约有50%肺癌病员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医学教育网原创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
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已存活3年
目前,我国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6%左右,80%的肺癌
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只存活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肺
癌目前在我国仍属于难以治愈的疾病,患者王女士,71岁,于
2011年7月确诊为肺癌,同时手术切除,术后家属考虑到患者年
纪大,没有做化疗,用快速排瘤疗法治疗了2个月,在治疗期间
患者出现大便稀等副作用,因此停药,于2014年3月发现颈椎骨
转移,在停药的2年多时间里患者没有用过其它药,当时患者出
现颈部疼痛,头部活动受限,不能转头,家属又找到我,要求
继续用排瘤疗法治疗,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主要以汤药为主,
至今经过9个月治疗,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经过检查,颈椎骨转
移没有继续发展,病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患者至今已经存活
了三年余,当时和她同时住院的患者已经去世,类似这样的患
者我们以前也治疗过,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一位晚期宫颈癌
患者当时也是用排瘤疗法治疗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出现副
作用停药,3年以后出现病情复发又找到我,但这次就没有这么
幸运了,治疗了2个月后患者去世,我的体会是如果治疗1,2
个月停药的话,虽然2-3年内病情稳定,但还会复发和转移,
再治疗的话难度会很大,也有的患者在几个月或一年左右去世,
这是因为癌症的晚期发展很快,不给你考虑的时间,中药治疗
出现副作用很常见,而且经过调整很快就会消失,我们的一位
78岁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过口腔溃疡,食欲不好
等副作用,经过调整,这些副作用很快消失,患者治疗至今已
经3年,与正常人一样,看不出象病人,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
一位8岁的脑瘤患者,再用排瘤疗法治疗时出现过副作用,家长
说小孩的脸都变白了,经过调整,副作用消失,至今已经治疗
一年余,患者的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着,
实际上,排瘤疗法治疗出现副作用并不可怕,经过调整会很快
消失,同时也说明中药的药力比较强,能够对癌细胞产生很强
的杀灭能力,对病情很有好处,一旦停药病情会将很快发展,
而且预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