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材料前景及问题展望
- 格式:docx
- 大小:40.43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作者:李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摘要: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还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对策建议Abstract: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not only to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green buil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iding position, but also from the broader meaning to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to create a truly comfortable and healthy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结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的技术等多种因素。
生态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开猛;蒋友新;谭克锋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8(34)1
【摘要】讨论了普通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必须对生态混凝土进行研究,对生态混凝土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性能指标及测定、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做了详细描述,并对今后生态混凝土的发展进行预测.【总页数】4页(P152-155)
【作者】张开猛;蒋友新;谭克锋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2
【相关文献】
1.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现状及展望
2.玉米芯-再生骨料复合生态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3.玉米芯骨料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4.生态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5.我国生态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实践研究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绿色混凝土,指既能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荷,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为人类构造舒适环境的混凝土材料。
综述了绿色混凝土的特征和研究领域,研究和发展绿色混凝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绿色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绿色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混凝土未来。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引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所以混凝土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与功能。
混凝土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危害。
混凝土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高,破坏土地多,将造成水土流失或河流改道等严重后果,废气如CO2的排放,将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变暖。
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重要的建筑结构材料,因此我们必须发展一种新型的混凝土。
它的使用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节约非再生资源、能源,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为目的。
1 绿色混凝土的概念目前,绿色混凝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吴中伟院士较早曾提出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并就其特征进行过论述。
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关键在于能否成为绿色材料,一般认为,绿色混凝土包括如下一些特征: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 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料; 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
同时,吴中伟院士还提出了绿色的概念,可理解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2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领域2.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在1997 年3 月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吴中伟院士首次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并指出:“GHPC 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更是混凝土的未来。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如果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则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
绿色装饰材料绿色装饰材料,顾名思义啊,离不开绿色环保对人类身体无害,可持续发展使用等等。
材料的用途便是用来装饰各种生活所需的建筑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何为绿色装饰材料。
近年来在装饰装修行业中出现了大量的以绿色冠名的“绿色装饰材料”,那么什么是“绿色装饰材料”?“绿色装饰材料”是指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或释放量低于国家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十项标准,凡用于室内的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装饰材料一般可以称其为“绿色装饰材料”,“绿色装饰材料”是室内装饰行业中针对装饰装修材料环保的一种特定名词,“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也是根据装饰装修材料的一些特定指标来衡定的。
举例来讲,例如:涂料中的有害物质(TVOC)规定的指标限量值是200g∕1,如果涂料中VOC的指标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指标,这种涂料就可以称为“绿色涂料”;人造板中的有害物质“甲醛”规定的指标是 1.5mg∕1,如果人造板中甲醛的指标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指标,这种板材就可以称为“绿色人造板”等等这些。
一,新型装饰材料发展现状W新型装饰和绿色理新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装饰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国建筑装饰业装饰工程总建筑装饰业建筑装饰材料种类很多,现阶段我国新型装产值每年都高速增长。
建筑装饰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消费。
饰材料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
W推荐-新型装饰材F(RN质轻、高强度,外观新,性能优,无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功能多,科技含量高。
常用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有隐型多彩涂料,铝塑板,光板,复合地板,钢丝网聚氯乙烯夹心板,人造石,波纹装饰板片,点支玻璃幕墙不锈钢配构件,烤漆电线管架等。
新型装饰材料品种多,分类的方法也很多。
若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装饰材料和无机装饰材料两大类。
其中无机装饰材料又分为金属装饰材料和非金属装饰材料。
按建筑物的装饰部位对装饰材料分类,新型装饰材料也可分为四类:一、地面装饰材料:应具备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装饰性。
国内园林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国内园林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标签:园林行业;现状;发展引言: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园林绿化是全社会受益事业,城市绿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地被人们认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展示城市风景园林艺术;如何发挥植物材料在园林绿化中地作用,使之艺术升华,美化城市,是每个园林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地问题。
1、国内园林行业现状分析1.1、我国园林的建设概况中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典文化,古典园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学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源头。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园林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造园观和园林思想全面更新,城市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得到空前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而城镇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关乎城镇化建设质量,关乎城镇居民的需求和生活品质,其建设也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镇园林建设在近些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无到有,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服务、信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一步步走上正轨。
据《2012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81.25万hm2,绿地面积163.52万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9%,绿地率35.72%。
同时,各地各部门正积极开展城镇园林建设工作,助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1.2、政策、法规的颁布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当前城市作若干问题的指示》。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在1992年全面步入了法制化的道路,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1995年7月建设部下发383号文件,颁布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和((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应对【摘要】建筑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需求下滑、过度投资等因素。
接着讨论了应对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监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
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管理监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性。
最后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方向,并给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建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筑行业、产能过剩、应对措施、管理监督、行业转型、技术水平、发展展望、解决方向、健康发展、建议。
1. 引言1.1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应对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能力过剩,生产企业的生产线日夜运转,却无法完全消化生产能力。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产能过剩还表现在市场供需矛盾严重,建筑材料价格持续下跌,房地产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率受到挤压。
应对建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建立健全产能调整机制,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力度。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恶意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长期性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和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的任务艰巨,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迎来行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产能过剩问题分析产能过剩是指建筑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
统计表明,当今世界30%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2],其中全国范围内仍至少有6 000万人口居住在各种形式的生土建筑中[3],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要关注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此可知,研究生土建筑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文通过简述生土建筑的特性、研究历史,提出国内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生土建筑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生土建筑性质1.1生土建筑类别生土建筑根据地区分为多种形式,典型的有以下三种:(1)窑洞建筑,分为靠崖(见图1)和地坑两种,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
(2)版筑建筑,又名夯土建筑,称为“干打垒”[4],是通过在两个模板之间添加黏土,经过敲击捶打,使其稳固。
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半干旱地区。
(3)土坯建筑(见图2),采用天然或人工制作的干燥的土砖,是用黏土、泥土加上草联合起来进行施工砌筑,不同地区有不同做法,但采用的原理相同。
在我国,土坯建造技术分布最为广泛[5]。
1.2生土材料的性能 生土材料的性能是指生土建筑的生态优势,生土建筑稳定性、耐水性方面存在不足,其自身的缺陷导致建筑房屋室内通风不畅,光照不能满足日常需求,以及面对自然灾害变得“不堪一击”,但生土材料具有强大的蓄热和散热功能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形成窑洞冬暖夏凉的现象,这也是其深受农村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
1.3生土建筑的建造工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土建筑的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不乏许多技工将其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与传统技艺相比,新兴的建造工艺采用电动式与气摘要 建筑的存在紧跟时代的成长,不断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从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评价与追求。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对具有生态价值的建筑产生兴趣,生土建筑开始走向社会生活。
笔者通过资料整理,阐述生土建筑的研究历程,了解其研究现状,采用文献分类法总结目前研究方向及措施,得出当前国内存在的生土材料改性手段、防固方法、绿色技术等,提出并剖析现有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建议,为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重拾生土建筑研究的意义提供丰富和有益的参考价值。
建筑材料小论文2000字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及文明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类型不断丰富、特点也各不相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材料小论文2000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材料小论文2000字篇1浅析生态建筑材料在室内装饰的应用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明显增强,日渐关注环境和健康等问题,为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其中生态建筑材料具有节约资源健康安全和绿色环保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室内环境的需求。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并探讨了生态建筑材料在室内装修领域的具体应用,以期能科学指导人们合理选择环保装饰材料。
关键词:生态建筑材料;室内装饰;应用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紧缺现象严重,日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就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人们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而忽略了产品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隐患。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生态建筑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因此在室内装饰领域中必须应用生态建筑材料,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绿色建筑”概念,为居民营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充分认识到生态建筑材料健康、高效和舒适的优势,使得生态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
在具体应用中能够发现,生态建筑材料具有如下特点:1)能耗较低,生态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多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自身能源资源消耗率较低。
并且生态建筑材料多采取废物利用的方式,在生产中主要使用废渣或者废弃物,大大提升了废弃物的再利用效率;2)健康安全,生态建筑材料原料本身具有低毒低排放的特质,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并未涉及卤化物和甲醛,具有健康安全的特性。
同时生态建筑材料还具备防臭、杀菌和防火等功能,在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居住质量;3)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在生产和原材料本身均注重环保效益,在最初生产-加工使用-循环再利用整个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较小。
环境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减轻生态压力,人们开始研究、应用环保材料,以此来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环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篇文章将探讨环境材料的研究、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境材料的定义及分类环境材料是指具有环境友好型能力的材料,可以在温室气体减排、节能、减少污染等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负面影响。
环境材料可分为有机环保材料和无机环保材料。
有机环保材料主要是指一些可降解、可回收或可重复利用的生物材料,如生物降解聚合物、生物地毯和生物纤维等。
有机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无机环保材料主要是指一些无机材料,如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钛、纳米材料等。
无机环保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多功能性,能够有效地改善环境污染的状态。
二、环境材料的研究现状近年来,环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取得快速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生物降解材料、吸附材料和纳米材料。
1、生物降解材料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生物降解材料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物降解材料是使用天然有机物或合成有机物作为原材料制造出来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环境适应性。
例如可降解聚合物能够在生物分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能够被循环利用。
这种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降低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吸附材料吸附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特异性和选择性的吸附、分离和净化材料。
例如目前应用较多的氧化铝、活性炭等都属于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可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对环境污染的减少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在能源领域,吸附材料也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燃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3、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由于其微观结构所带来的新奇性能,是环保领域最具有潜力的一种新型材料。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屋顶方案绿色屋顶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它不仅美观,还具备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建筑能源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独特优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屋顶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一、绿色屋顶的概念与分类绿色屋顶,顾名思义,即在屋顶上覆盖植物,使其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根据绿色屋顶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生态屋顶和可利用屋顶。
生态屋顶主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和水资源管理;而可利用屋顶则通过利用屋顶空间,实现建筑能源效率的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二、生态屋顶的特点与设计原则生态屋顶的设计要考虑植物的选择、土壤组成、水资源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屋顶的承重能力来确定,同时应注重植物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其次,土壤组成应合理搭配,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水分保持能力。
此外,生态屋顶应注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分流排水装置等技术手段,以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
最后,生态屋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鸟类、昆虫等提供合适的栖息地。
三、可利用屋顶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可利用屋顶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建筑能源效率的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设计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屋顶绝缘材料、减少热岛效应、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来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
此外,利用屋顶空间种植和养殖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例如种植蔬菜和水果、养殖鸡鸭鱼类等。
这种方式既能提供食品资源,又能减少食品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四、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屋顶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展示绿色屋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选取了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芝加哥市政府大楼通过在屋顶种植草坪和树木,成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
另外,位于纽约的布鲁克林植物园借助屋顶绿化项目,提供了一个城市中的天然氧吧,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推荐精选 摘 要 地球环境污染严重,世界能源形势日益紧张,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园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高能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建筑业一直是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要领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完善,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绿色建筑为研究主题。在生态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指导原则。绿色建筑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深层面的体现形式。一方面,绿色建筑的研究需要系统化,整体性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绿色建筑发展需要更多操作性、实施性方面的引导。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力图从建筑法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这三个绿色建筑必需的方面,建构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绿色建筑研究框架。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推荐精选
目 录 摘 要...................................................................................................................... I 目 录...................................................................................................................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意义.................................................................................................. 1 1.4 研究内容................................................................................................. 2 1.5 研究方法................................................................................................. 2 1.5.1 文献综述法.................................................................................. 2 1.5.2 归纳法.......................................................................................... 2 第2章 绿色建筑概述.......................................................................................... 3 2. 1绿色建筑的概念..................................................................................... 3 2.2 绿色建筑的特征..................................................................................... 3 2.3 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区别............................................. 4 2. 3. 1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 4 2.3.2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 4 第3章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1 缺乏绿色规划设计................................................................................. 5 3.1.1 城市规划...................................................................................... 5 3.1.2 建筑设计...................................................................................... 5 3.1.3 开发商.......................................................................................... 5 3.2缺乏绿色施工.......................................................................................... 6 3.3 缺乏绿色运营......................................................................................... 6 3.3.1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 6 3.3.2绿化面积不断增大,但效果并不佳........................................... 6 第4章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7 4.1 因地制宜,进行绿色设计规划............................................................. 7 4.2 以人为本,绿色施工............................................................................. 7 4.2.1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 7 4.2.2 采用绿色建材.............................................................................. 7 4.2.3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8 4.2.4 文明高效施工.............................................................................. 8 4.3加大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降低运营能耗.......................................... 8 4.4 加大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力度................................................................. 8 推荐精选
生态建筑材料前景及问题展望
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载体,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空间。
近几十年,中国农村的住宅可以划分为草房、瓦房、楼房等几个时间段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于住宅
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住宅不仅要求美观耐用,而且还要有具有一定的
抗拒突发灾害比如地震、火灾等要求2。城市的楼房是一种相对较好的
住宅方式,在解决大量人口居住的同时,又有居住质量高、抗灾能力强
等特点。但中国毕竟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住房问题不
可能完全按照城市的建筑要求执行,所以开发和推进适合农村现实的住
房结构及材料,是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工程。木材及木质
复合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性质优良等其他建筑材料不具备的特性,是一
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生态建筑材料。
1实木建筑
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用材,我国有着悠久的木建筑文化历史。木材
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力学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顺着木纤维
的方向上有较强的承载力,垂直于木纤维方向上的承载力则较弱。木材
与其他建筑材料如钢材和混凝土等相比,虽然总承载力较小,但单位重
量承载力要大很多3。合理设计木建筑的结构,充分发挥木材的特点,能
够将木材应用于各式建筑中,因此在资源缺乏的古代,木材成为我国人
民的主要建筑用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现了木结构建筑的独特性
能。木结构建筑的自重轻,承载力好,对突发荷载和周期性荷载有很好
的承载能力,能够抗击地震、飓风等一些突发自然灾害,安全系数高。
木材的热传导性较低,电绝缘性能良好。研究表明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
木材的厚度是混凝土的1/15,钢材的1/400;使用玻璃纤维或泡沫塑料
作为保温材料时,木结构比钢结构的房屋保温性能高15%~70%,建筑物的
节能效果明显4。很多木材耐化学腐蚀的特性优良,如雪松和红杉等;木
材具有可再生性、加工耗能低和能够储藏炭等天然建筑材料的优点,木
建筑的环保性远远超过其他建筑材料5。现代建筑材料要求具有
“4R”(Renew,Recycle,Reuse,Re-duce)的特性,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符
合要求,实木建筑符合健康住宅的理念。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
们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人均资源贫乏的现状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
同面临的问题,实木建筑受到原料供应的限制,已经不具备大规模推广
的条件。
2木质和非木质复合材料应用于建筑
2.1杉木结构集成材
木结构建筑有很多优点,但是因为人们的过度砍伐,天然森林的面积已
经大幅度减少。随着大径级天然森林资源日渐短缺,人工速生小径木为
主的低质林木是取而代之必然选择。采用“劣材优用、节约代用”的
方针,将小径材、速生材通过先进加工工艺的处理,制备性能良好的集
成材,能够弥补大径材、优质材总量的不足6。杉木结构集成材的发展
符合林产工业发展方向,传统木建筑的修缮也可以用工程集成材替代珍
贵的优质阔叶木材。在很多国家,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已成为房屋建
造的主要材料之一。
2.2定向刨花板(OSB)
OSB(Orientedstandardboard)板是一种定向刨花板,国内又称为欧松
板。OSB是一种合成木料,是以小径材、间伐材、木芯为原料,通过专用
设备加工成长条刨片(一般为40~100mm长、5~20mm宽、0.3~0.7mm厚),
经脱油、干燥、施胶、定向铺装、热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定向结
构板材。OSB表层刨片呈纵向排列,芯层刨片呈横向排列。这种纵横交
错的排列,重组了木质纹理结构,彻底消除了木材内应力对加工的影响,
它具有抗弯强度高,抗潮性能强,线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材质均匀,握
钉力、抗冲击力强,易加工,整体均匀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用途最
广(占别墅建筑用材95%)的新型建筑材料换代产品7。
2.3水泥刨花板
木材是天然的生物质材料,也是传统的建筑用材料;水泥是传统的建筑
胶黏材料。水泥刨花板的原料是水泥和木材刨花或其他植物茎秆的碎
料。水泥刨花板的加工过程为原料加入少量化学试剂与水混合,然后经
过铺装、加压升温养护、室温固化、干燥和齐边等加工工序。水泥刨
花板具有木材和水泥的优点,即强度高、耐水性及耐火性强、保温隔热
性良好、抗冻、抗生物腐朽、无污染,可以进行刨、锯、钻、钉等机械
加工,可以在表面进行各种装饰8。水泥刨花板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
非承重墙板、地板、吊顶、建筑模板、活动房、包装板等,特别适用于
建造各种轻型框架式建筑。
2.4竹质生态建筑材料
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历史非常悠久,广泛用于民间房屋的建造。“十
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竹藤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
究与示范》,该项目在研究竹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竹材进行材料设
计和加工的创新,研制出竹层积板材和型材。设计的竹建筑结构,承重
屋架的跨度达到6m以上,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外相关标准要求9。现代竹
材复合重组技术,能够将圆筒状的原竹制成各种高强度的板材、方材等
型材,其使用价值和木材一样。重组竹板材和方材的一些力学指标,超
过建筑用木材的性能指标,能够用于高档房屋的建造。竹材是一种速生
植物资源,经过高科技的加工成为竹材结构材料,在建筑用材领域得到
应用,将改变建筑业传统的材料构成,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态
建筑材料10。我国数百家的竹材人造板加工企业,也能够通过竹材复合
重组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使产品进一步更新换代。竹材复合重组技术,
能够促进我国森林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2.5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
黏土砖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内外墙体材料,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尤
其对土壤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逐渐被淘汰。混凝土空心砖砌块作
为建筑内外墙体材料,用于围护建筑结构,存有容重较大这样一个突出
的问题。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作为围护建筑结构的材料,是一种绿色墙
体砌块,具有容重轻,强度高、环境友好的特点。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
的节能性优良,能够达到建筑节能50%的要求。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的
原料主要有稻草、麦草、谷壳和棉梗等农业废弃物,及用于商品包装的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等材料。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的制作过程是以石膏
渣作为胶黏剂,将原料配以其他辅助材料,通过溶液快速凝胶而制得。
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为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提供了新型环保墙材,既来
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又能保护耕地,节约能源。
3前景展望
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改变房屋设计领域以城市为中心的现状,农村
住宅的设计必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农村住宅的设计,需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注重经济
效益,增强环境意识;新农村住宅的设计要贴近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广大
农民的现实需求,创造出具有新农村特色的住宅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2。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建筑材料,符合新农
村住宅建设用材的要求。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利用加工剩余物和部分进
口材生产木质复合材料,可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11,促进新农村住
宅建设的品质提升。准确预测木质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重新认识、研
究并开发新型木质复合材料,能够提升我国木质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和
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很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建筑材料前景及问题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