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山细毛羊精准养殖试验示范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1.81 KB
- 文档页数:3
邦德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徐蕾;李少斌;胡江;王继卿;刘秀;闫伟;罗玉柱【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23)012【摘要】以邦德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邦甘细)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邦甘细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和12月龄体质量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组(简称甘高细)高14.14%oo、17.90%、28.17%和33.97% (P<0.01).4月龄前平均日增量、4~6月龄平均日增量、12月龄前平均日增量极显著高于甘高细(P<0.01).屠宰结果表明,邦甘细4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高于甘高细,且各年龄段胴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以邦德羊为父本对甘高细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改良效果明显.【总页数】4页(P13-16)【作者】徐蕾;李少斌;胡江;王继卿;刘秀;闫伟;罗玉柱【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9+2【相关文献】1.不同杂交组合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分析 [J], 安清明;王继卿;李少斌;刘秀;周智德;胡江;罗玉柱;白天麟;王占强2.碘硝酚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羊鼻蝇蚴虫病的驱治效果报告 [J], 安晓兰;贺雪丽3.敖汉细毛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 [J], 李克广;刘继刚4.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经济杂交效果初探 [J], 李桂英;李范文;张军;王喜军;柯成忠;岳耀敬5.南非美利奴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性能观察 [J], 张自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生长曲线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张勇;郭武君;李晓梅;张昌吉;成述儒;田萍;张利平【摘要】为了探索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生长状况、生长规律及饲养模式,以86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 3种典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其初生体质量、1~6月龄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进行生长曲线模型的建立及拟合,并进行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模型的曲线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出的成熟体质量为39.11 kg,较Logistic模型高16.43%,较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0.85%;拐点体质量为14.58 kg,分别较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3.15%、9.60%;拐点日龄为91d,最大日增质量达495 g,明显高于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通过对3种模型拟合参数进一步对比分析,并结合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实际生长情况,可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其羔羊在3月龄时出现生长拐点,日增质量达到最大.【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5)009【总页数】5页(P125-129)【关键词】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生长曲线;数学模型;拟合;预测【作者】张勇;郭武君;李晓梅;张昌吉;成述儒;田萍;张利平【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藏山南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西藏山南85600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动物生长曲线模型能够反映动物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或部分的变化规律,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命和社会科学等领域[1]。
甘肃高山细毛羊细羊毛的性能及其细度曲线分析
李桂英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甘肃高山细毛羊(以下简称甘细羊)的育种正式开始于1957年,经过了20多年的艰难选育后终于在198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命名。
甘细羊的品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受国内毛纺企业的青睐。
特别是在“九五”攻关项目“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培育成功后,其羊优势更加显著,是国内毛纺工业的上乘原料。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李桂英
【作者单位】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2.311
【相关文献】
1.不同细度超细羊毛纤维的性能测试与结构分析 [J], 董春燕;朱明辉;张鹏飞;程浩南
2.不同细度超细羊毛的力学性能研究 [J], 田晓姗;孙润军
3.超细羊毛鳞片剥离程度对纤维及织物性能的影响 [J], 马印;秦记珍;狄友波;曲娴;罗群芳
4.不同细度类型细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研究 [J], 狄江;李勇;拉扎提;李武臣;陈为江
5.基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曲线分析 [J], 周忠强; 惠虎; 张亚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述与专论1372023.8·0 引言甘肃高山细毛羊具有耐受高寒牧区严酷环境的能力、较强的抗逆性、良好的放牧性、稳定的遗传性、较长的羊毛长度等优势,周岁育成羊、1.5岁育成羊体侧毛长分别达10.5、12 cm ,主体细度支数为66支,群体中20%的羊毛细度可达70支,净毛率达48%以上,具有较高的纺织价值。
此外,其羊肉也具有“入脾肾经、补气补虚、温中暖下”的药用价值[1]。
在不断做好现有高山细毛羊饲养管理的同时,按照畜牧产业朝着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及建设生态畜牧业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甘肃省高山细毛羊标准化产业示范区至关重要。
1 甘肃省高山细毛羊产业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1年年末,甘肃省绵羊存栏量为1 991.03万头,羊绒产量为406.92 t ,绵羊毛产量为34 791.50 t ,细羊毛产量为10 109.58 t ,半细羊毛产量为6 614.32 t ,甘肃省细羊毛产量较大。
而甘肃省高山细毛羊主要养殖地区为位于祁连山区的肃南县和天祝县,其中肃南县是较为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
肃南县为细毛羊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草场面积、草料资源以及水资源,拥有178.5万hm 2的天然草原,可利用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79.66%,可达142.2万hm 2;每年总贮草量达收稿日期:2023-05-20基金项目:2022年肃南县强科技项目《甘肃高山细毛羊物联网技术推广运用》(SN2022XM08)作者简介:郑雪云(1969-),男,甘肃肃南人,裕固族,大专,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郑雪云.甘肃省高山细羊毛标准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思考及建议[J].现代畜牧科技,2023,99(8):137-139.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3.08.036. ZHENG Xueyun .Consideration and Sugges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mountain Fine Wool Standardization Industry Demonstration Area in Gansu Province[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99(8):137-139.甘肃省高山细羊毛标准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思考及建议郑雪云(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张掖 734400)摘要:甘肃高山细毛羊作为我国高寒山区第1个绵羊新品种,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敖汉细毛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
李克广;刘继刚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2016(036)001
【摘要】为了解引进敖汉细毛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杂交改良效果,连续3年对杂交F1周岁羊的生长性能和羊毛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周岁公羊与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产毛量、细度分别提高24.6%和36.74%,差异显著(P<0.05).F1周岁母羊体重、产毛量、细度分别比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提高16.06%、13.51%和27.04%,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引入敖汉细毛羊可以增大甘肃高山细毛羊体格、提高羊毛产量,杂交效果明显.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李克广;刘继刚
【作者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733006;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肃南73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2
【相关文献】
1.邦德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 [J], 徐蕾;李少斌;胡江;王继卿;刘秀;闫伟;罗玉柱
2.不同杂交组合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分析 [J], 安清明;王继卿;李少斌;刘秀;周
智德;胡江;罗玉柱;白天麟;王占强
3.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改良与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J], 安晓东;任宝虎
4.引进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杂交改良情况 [J], 赵双全
5.南非美利奴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性能观察 [J], 张自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畜禽业中种2019.07甘肃高山细毛羊螨虫病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安丽娜(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734400)摘要:甘肃高山细毛羊是80年代初育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细毛羊品种,是毛肉兼用的优良绵羊品种之一,其毛属毛纺织业首选的优质原材料。
羊螨虫病是由于螨类寄生虫侵袭羊皮肤引起的传染病,当地牧民群众俗称为“骚”,感染螨病死亡率不高,但对细毛羊的羊毛品质和生产性能影响严重,轻则局部脱毛、产生癞斑,重则导致被毛大面积脱落、皮肤表面化脓结痂、羔羊生长发育受阻,成年羊丧失产毛功能,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本文针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方式、生理特点和螨虫病的流行特点的分析探究,摸索出一套实用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措施,供广大牧区细毛羊规模化养殖业内参考。
关键词:甘肃高山细毛羊;螨虫病;流行病学特点;防治措施作者简介:安丽娜(1982-),女,甘肃省肃南县人,大学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与检疫。
1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主产区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工作18年,十几年持续关注螨虫病发病情况发现,细毛羊螨病的发生从未间断过,但每年发生的范围、病情都不一样。
究其原因与牧区羊群随意并群、防疫消毒不严、选用药物和使用方法不当、圈舍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主产区,大力推广“五统一”的绵羊改良育种办法,即种公羊在非配种期间统一集中管理;适龄母羊配种期间统一集中上站配种;配种期的种羊、母羊草场统一规划使用;绵羊品质鉴定畜牧部门统一抽样测定;技术人员统一培训上岗。
这种生产管理方式在品种改良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疫病防控上造成一定难度,尤其是螨病的根治难度更大,也是造成螨病从未间断的主要原因。
该病往往在秋末到来年春季多发,主要是由于秋末羊毛较长密度较高,冬季暖棚羊舍湿度较高、使皮肤温度、湿度都利于螨虫的生长繁殖,羊圈卫生条件较差的羊群更容易发生。
螨虫首先在羊毛较厚的部位寄生,如细毛羊颈部皱褶处、背部、臀部等,但肉眼首先看到的是眼周、耳根部、乳房周围羊毛较少的部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蔓延至全身。
肃南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北麓。
东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相连,南与青海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土地总面积2.39万㎞2。
全县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地域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祁连山中高山区和走廊平原三个地形单元,海拔1327-5564m之间。
肃南县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县之一,也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基地,畜牧业是自治县的支柱产业,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142.19万hm2,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族牧民有着经营畜牧业生产的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草原保护、管理利用、畜种改良、疫病防治、接羔育幼、饲养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发展畜牧业的丰富经验。
2003年六月末全县饲养各类牲畜73.71万头(只),其中,绵羊50.1万只,占67.91%;山羊19.52万只,占26.4%;年产羊肉3004吨,羊毛1250吨;全县农牧业增加值1120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
肃南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142.19万km2,天然草地储草量18.01亿㎏,还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及人工种植牧草,为发展细毛羊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而且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细毛羊生产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县已围栏草场10.52万可km2,建成绵羊人工授精站120座,药浴池114座,有80%以上的小畜越冬实现了暖棚化。
经过近五十年的细毛羊改良育种工作实践,肃南县在种公羊引进、细毛羊人工授精、鉴定组群、选育提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澳血导入,细毛羊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队伍和服务手段得到进一步强化,绵羊人工授精、精液大倍稀释配种技术已广泛推广,细毛羊胚胎移植技术初步在良种生产方面得到应用,为大力发展细毛羊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肃南县细毛羊生产起始于1954年,从品种改良选育工作入手,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甘肃高山细毛羊稳固的生产基地。
冷季放牧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郭武君;张勇;李晓梅;张利平;张昌吉;成述儒【摘要】[目的] 研究冷季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科学制定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在冷季放牧阶段的补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60只(12月龄)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试验Ⅰ组(1号料)、试验Ⅱ组(2号料)、试验Ⅲ组(3号料)和对照组(不补饲),每组15只羊,测定其体质量变化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Ⅰ组、Ⅱ组的试验羊试验末期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的试验羊试验末期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和Ⅱ组试验羊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试验羊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Ⅲ组,Ⅰ组、Ⅱ组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冬春季节牧草枯草期,甘肃高山细毛羊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技术,试验组的末质量和日增质量要明显高于纯放牧条件的对照组;随着补饲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升高,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值有升高趋势,同时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别.【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2)003【总页数】6页(P1-5,12)【关键词】甘肃高山细毛羊;补饲;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作者】郭武君;张勇;李晓梅;张利平;张昌吉;成述儒【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藏山南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西藏山南 85600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5.4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在海拔2 600~3 500 m的祁连山高寒牧区育成的高原抗逆型细毛羊新品种,该品种具较高的生产性能和稳定的遗传性能,对高寒地区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山脉及类似高寒牧区的养羊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和社会经济意义[1-2].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培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羊成年期的生长性能,决定未来羊群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乃至牧户的经济效益.饲养管理不当,就会使母羊生长发育受阻,失去种用价值.甘肃高山细毛羊一年四季主要通过采食天然牧草获取营养,但是由于季节的变化,形成牧草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能量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冬春季节草原牧草产量比较低,甘肃高山细毛羊在低质的草地上放牧不能满足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的营养需要,因此导致营养供给不平衡,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给牧民造成了经济损失[3-4].海存秀等[5]在青海地区母羊不同补饲方式对哺乳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中,对生产母羊妊娠后期及泌乳期进行补饲,可以提高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中的蛋白活性,使羔羊在哺乳期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增强;石红梅等[6]在甘南藏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试验中,补饲兼放牧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只放牧不补饲的对照组试验羊体质量分别高6.66 kg (P<0.01)和2.87 kg(P>0.05),在牧区11月枯草期到来前,经补饲兼放牧育肥,可以实现羔羊当年出栏;许腾[7]在不同日粮饲喂生长期小尾寒羊增质量效果试验中发现,试验组羊平均日增质量比对照组多79 g,提高了67% (P<0.01).然而,迄今为止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的放牧补饲报道的较少,关于放牧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妊娠期母羊体质量和羔羊初生质量及产毛量的影响也缺乏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鉴于此,在前期已获得的“典型草场四季牧草营养价值数据库”和“放牧绵羊四季放牧采食量及营养供给状况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在肃南牧区冬春季节枯草期低质放牧条件下,不同补饲水平日粮对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以期取得“既能保证营养充足供给,又不浪费资源”的精准化补饲配方及补饲技术方案,为冷季放牧绵羊科学饲养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1.1 试验地概况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甘肃高山细毛羊主要分布在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等乡镇的牧区.肃南牧区属于高寒半干旱气候,温差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秋季短而凉爽.海拔1 327~5 564 m,年平均气温4 ℃,年降水量66~600 mm,年平均无霜期为127 d.1.2 试验设计挑选健康、未配种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60只(12月龄),采用不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平均分为4组,在自然放牧的基础上,试验Ⅰ组补饲1号料、试验Ⅱ组补饲2号料、试验Ⅲ组补饲3号料,对照组不补饲,开始后备羊补饲试验.试验于2015年2月16日-2015年5月16日在甘肃肃南县康乐乡赛鼎村牧户家进行,预试期10 d,在预试期内对供试绵羊进行健康检查和编号,试验期80 d.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牧草采食量的基础上,参照NRC(2007))25 kg后备羊日增质量为100 g时的营养需要量,配制饲料配方3个,以及制定适宜的补饲标准,进行补饲试验(表1).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他营养物质为实测值.1.4 饲养管理试验羊每天9∶00~17∶00在冬季牧场放牧自由采食,归牧后试验组分别补饲1、2、3号饲料.此外,每天注意观察试验羊的健康状况.1.5 测定指标1.5.1 体质量指标测定后备羊的初始质量、末质量以及平均日增质量;初始质量:试验开始当天早上羊空腹时的体质量;末质量:试验结束当天早上羊空腹时的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末质量-初始质量)/试验天数.1.5.2 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束当天早上9∶00分别从每组试验羊中选取3只,用一次性采血针颈静脉采血5 mL,立即离心(3 000 r/min,15 min)制取血清,并使用灭菌离心管收集分装,在-20 ℃低温保存备用,测定指标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9项指标,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测定.1.6 数据处理用EXCEL整理数据,所有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ANOVA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多重比较检验.2.1 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体质量变化的影响在试验期内,供试羊总体生长良好,试验开始,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各组羊日增质量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见表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的试验末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羊的试验末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羊的试验末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羊在80 d内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42.85%、122.83%、90.01%,以试验Ⅰ组羊平均日增质量最快.2.2 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3可知,试验羊血液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羊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血液中的总胆固醇(CH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TG)和乳酸脱氢酶(LDH)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羊血液中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1 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体质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开始时,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束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羊的试验末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羊在80 d内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42.85%、122.83%、90.01%,以试验Ⅰ组羊平均日增质量最快.李芳芳等[8]研究表明,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初生质量和2月龄日增质量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差异极显著;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母羊分娩后体质量和断奶体质量比对照组大,而断奶后质量损失比对照组小;张晓庆等[9]报道,补饲精料对放牧羔羊的增质量效果很明显,完全放牧羔羊增质量缓慢,饲料利用效率较低.上述报道均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在冬春季节,天然草场处于枯草期,绵羊采食天然牧草获得的能量和蛋白不能满足生长需要,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既满足了绵羊对能量和蛋白的需要,也可以使后备母羊在严冬枯草期保持较好的膘情,减少自身储备能量的消耗,防止渡过漫长冬天的甘肃高山后备羊减膘严重,发育不良.3.2 补饲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反映机体蛋白质的吸收和代谢,本试验中,各组间试验羊血液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差异不显著,但是试验Ⅰ组、Ⅱ组羊血液中的总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4.79%和0.93%,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羊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4.52%、3.19%和2.93 %,可能是因为补饲使得试验羊过瘤胃蛋白质增加,增加了蛋白质代谢,血清中白蛋白和总蛋白的提高增强了机体的抵抗力,加强了动物体的免疫能力[10-12].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血液脂肪的组成部分,其含量高低可以反映脂类的吸收和代谢情况.本试验中,随着补饲饲料中代谢能的降低,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所下降,这与王安奎等[13]的研究结果一样.葡萄糖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供给机体能量,对动物体内的组织、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供能和营养作用.本研究中,试验组的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补饲饲料的能量水平与血糖浓度正相关,这与学者钱利纯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尿素氮水平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平衡的重要标志,机体内蛋白质代谢良好,血清尿素氮含量就会降低.本研究中,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血液BUN含量高于小尾寒羊[16]、无角陶赛特[15]、苏尼特羊[15]和乌珠穆沁羊[15],低于大尾寒羊[16]和豫西脂尾羊[16],这可能是因为品种、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试验羊血清BUN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羊在不同补饲条件下可以进行自身的调整使血浆BUN库保持一个稳定的状况.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参与机体内转氨基作用,其活性的高低反映了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的情况[17-20].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补饲使试验羊氨基酸代谢加强,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该研究表明,畜禽血液生化指标可以反映畜禽的营养状况.在畜牧生产中,可以根据畜禽血液生化指标对其营养进行适时调控.传统的放牧生产虽然饲养成本低,但季节性营养不均衡问题突出,造成牧区牧民留用后备羊生长发育延缓,生长速度慢,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结合张掖肃南牧区草场和畜种资源条件,建议在冬春季节牧草枯草期,合理的补饲可以提高放牧羊的生产性能,提高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效率,补饲已成为维持放牧家畜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李梦云[21]报道了自然放牧一般需要补饲能量饲料,补饲后牧草的食入量比未补饲前食入量下降,说明牧草与补饲的组合效应越好.在冷季放牧补饲条件下,试验组羊的末质量和日增质量要明显高于纯放牧条件的对照组;随着补饲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升高,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值有升高趋势,同时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别.通过血液生化指标来调控动物生长机能,促进蛋白质沉积.【相关文献】[1] 李桂英,李范文,张军,等.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经济杂交效果初探[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1):70-73.[2] 周智德,白天麟,王占强,等.祁连山高寒牧区无角陶赛特羊与高山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生长曲线探讨[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4):16-18.[3] 张利平,宫旭胤,张明贤,等.肃南牧区家庭牧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现状研究分析[J].草食家畜,2014(5):1-6.[4] 李伟.甘肃高山细毛羊产业状况与发展方向及对策[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1):80-84.[5] 海存秀,侯生珍,刘发军.青海地区母羊的不同补饲对哺乳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44(6):43-44.[6] 石红梅,杨勤,丁考仁青,等.甘南藏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1,43(4):49-50.[7] 许腾.不同日粮饲喂生长期小尾寒羊增重效果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2):12-13.[8] 李芳芳,侯生珍,王志有,等.高寒放牧藏母羊关键期的补饲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32-15736.[9] 张晓庆,那日苏,赵青山,等.营养补添对草原放牧育肥期羔羊采食量及增重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6):27-29.[10] 周玉香,吕玉玲,王洁,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动物生产与营养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5-6):72-73.[11] 田兴贵,朱红刚,杨正梅,等.雷山小香羊母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745-748.[12] 夏万良,戴小莲,徐铁山,等.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体重的相关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9):9-13.[13] 王安奎,杨国荣,金显栋,等.不同能量与蛋白比对BMY公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5):14-16.[14] 钱利纯,邹晓庭,许梓荣,等.饲粮能量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1):31-33.[15] 刘国民,徐晓静,韩敏,等.无角道赛特羊与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57-58.[16] 白俊艳,赵淑娟,庞有志,等.河南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3):271-272.[17] 宋德荣,彭华,周大荣,等.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189-191.[18] 沈国春,史延平,罗永成,等.论血液生化指标作为家禽育种参数的作用[J].辽东学院学报,2014,48(12):9-12.[19] 罗建川,王强军,张彦,等.贵州杂交绵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42(5):715-720.[20] 俞联平,高占琪,任越,等.牧区放牧牛羊冬春季补饲效果评价[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4):40-42.[21] 李梦云.人工草场和粗饲料条件下奶牛泌乳与补饲的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3.。
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的杂交试验王学炳;安海燕【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1页(P64)【作者】王学炳;安海燕【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县兽医局,甘肃张掖734400;甘肃省肃南县兽医局,甘肃张掖734400【正文语种】中文为了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以下简称甘细羊)产肉性能,促进农牧民增收,肃南县开展了导入南非肉毛兼用美利奴细毛羊血液,提高甘细羊产肉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完成方案确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南非肉用美利奴是一个肉毛兼用型品种,公、母羊均无角,被毛白色、同质,羊毛平均细度21~23μm(64支),此羊适应性广、增重快、饲料报酬率高、耐粗食、产肉多、养殖经济效益高、适应市场需求、很受养殖户青睐,具有较强的抗寄生虫特性.通过开展甘细羊导入南非美利奴羊血液,在不影响甘细羊羊毛品质及产毛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甘细羊的产肉性能,增加牧民收入.2009年肃南县引进南非肉毛兼用型美利奴公羊10只,在肃南县饲草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大河、康乐、马蹄三乡的部分村通过绵羊人工授精的方法开展杂交改良.对其杂一代羔羊在初生、断奶和周岁等阶段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综合分析改良效果,为提高甘细羊养殖效益提供依据。
2.1 试验材料(1)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甘肃省育成的优良细毛羊品种,以毛用为主,毛肉兼用,具有较好的放牧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多年的改良和培育,形成了60万只的种群数量,羊毛的主体细度以64~66支为主,平均产毛量3.89kg。
(2)南非美利奴细毛羊从北京奥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是世界著名的肉毛兼用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产肉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好等优良特点。
2.2 试验方法(1)2009年10月开始在肃南县大河乡天桥湾村、康乐乡隆丰村、马蹄乡南城子村的三个绵羊人工授精配种站,选择甘细羊待配适龄母羊2 000只,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南非美利奴公羊和中国美利奴公羊分别开展了人工授精配种,并对授配母羊分别标记.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对生产的羔羊按照南非*甘细和中美*甘细分别标记,鉴定参试羊只,测定初生重、断奶重、断奶羔羊胴体重、屠宰率和周岁体重,分析羊毛品质。
肃南牧区家庭牧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现状研究分析
张利平;宫旭胤;张明贤;李成;张昌吉;成述儒
【期刊名称】《草食家畜》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甘肃省肃南县牧区属典型的祁连山牧区,论文通过对肃南县牧区康乐乡10个家庭牧场实际生产资料与家畜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肃南牧区家庭牧场的家畜生产状况.同时通过查阅近10年来肃南县气象部门和畜牧局的相关资料,了解肃南县的主要气候灾害种类及其对家畜的影响,以及对放牧家畜影响最大的极端气候灾害对放牧家畜的影响.为提高祁连山牧区家庭牧场放牧家畜的生产能力和抵御恶劣气候条件提供资料.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张利平;宫旭胤;张明贤;李成;张昌吉;成述儒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
【相关文献】
1.肃南县皇城镇北峰村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发展状况及改进措施 [J], 郭润亚;高生英
2.肃南县甘肃高山细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J], 王凯
3.肃南县大河乡甘肃高山细毛羊情况调查 [J], 祁国军
4.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品种资源情况调查 [J], 王凯;牛志玲
5.肃南县大河乡甘肃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情况调查 [J], 乔生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