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T2DM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不同水平尿酸与DPN的关系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找出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尿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影响与及其他指标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纳入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之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3例,录入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女性绝经情况、血压等一般资料,尿酸、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等生化指标,区分并记录是否合并DPN。
根据尿酸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伴HUA组(239例)和T2DM伴NUA 组(794例)。
1、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进行辨证分型,比较两组的证型分布情况。
2、比较两组间DPN的发生率,并将研究对象按UA水平分层,计算各层DPN的发生率,分析UA与DPN之间的联系。
3、比较两组间血压情况、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C反应蛋白等指标,分析其与UA的关系。
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T2DM伴HUA组以湿热困脾证(38.5%)为主,其次分别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31.0%);脾肾阳虚证(15.9%);肝肾阴虚证(14.6%);T2DM伴NUA组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48.7%)为主,其次分别为湿热困脾证(23.3%)、脾肾阳虚证(20.9%)、肝肾阴虚证(7.0%)。
2、T2DM伴HUA组的DPN 发病率明显高于T2DM伴N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及绝经后女性DPN 发生率随着UA水平的升高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曲线关系,当UA值处于260-340umol/L范围内时,发生DPN的几率最小;未绝经女性DPN的发生率同样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曲线关系,当UA值处于240-300umol/L范围内时,发生DPN的几率最小。
3、T2DM伴HUA组的高血压病史、CRP、GGT、TG明显高于T2DM伴N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无意义。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的关系魏广玉;袁丽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11)18【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酸水平(SUA)和尿微量蛋白肌酐比(ACR)的关系,探讨 HUA 同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的联系。
方法无症状的 HUA 的 T2DM 患者,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根据SUA 进行四分位,测定血压、化验SUA、血肌酐(SCr)、ACR。
结果以 SUA 四分位由低到高分为 ABCD 组①各组在年龄、BMI、HbA1c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②合并 HUA 的 T2DM 患者均超重。
③以 D 组作为对照组,各组血压呈现增加趋势,A 组和 D 组收缩压(SB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 组、B 组和D 组舒张压(DB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④以 D 组作为对照组,各组 ACR 呈现增加趋势,A、B、C 组和 D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B、C 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⑤ Pearson 回归显示 SUA 水平与 SBP、DBP、ACR 呈正相关。
结论 SUA 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应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总页数】3页(P148-149,150)【作者】魏广玉;袁丽娟【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大连 116001;辽宁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大连 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J], 徐名周;刘宏君2.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研究 [J], 顾洪媛;田伊茗;李涛;王蕊;刘俊如;王锐;陆强;尹福在3.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肌酐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J], 葛振江4.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的关系 [J], 张巧;庄惠君;贡明贤;胡颖5.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 张若兰;张丽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的关系分析
青姚;张志哲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1(023)001
【摘要】目的: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NIDDM)组患者和7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①NIDDM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01),NIDDM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呈负相关(r=-0.234,P《0.05),②NIDDM组血脂代谢异常较对照组检出率高.结论:提示NID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可能与高血糖的高渗利尿作用使尿酸的排泄增加有关,高尿酸血症本身可能不是长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青姚;张志哲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J], 周守勤;牛秀丽
2.应用自我血糖监测评估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J], 俞海燕;郭晓珍;张晓兰;唐伟
3.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J], 李楠;门敏;成淑英;润琳;王丽萍
4.广州市城乡结合部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血糖负荷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J], 罗健斌;杨燕君;苏伟扬
5.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关系的探讨 [J], 范立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93· E-mail:zgqkyx@ ·论著·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研究李航,柳怡莹,刘遥,林洁,万沁*【摘要】 背景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是一种衡量血红蛋白糖化程度的简易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等多种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外关于HGI 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HUA)发生情况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HGI 对T2DM 患者发生HUA 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建立档案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 194例T2DM 患者为研究对象。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体格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HGI。
根据HGI 三分位数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低HGI 组(HGI<-0.94%)、中HGI 组(-0.94%≤HGI<0.27%)和高HGI 组(HGI ≥0.27%)。
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T2DM 患者发生HUA 的影响因素。
绘制HGI 联合临床指标预测T2DM 患者发生HUA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低HGI 组、中HGI 组和高HGI 组T2DM 患者HUA 的发生率分别为17.09%(68/398)、27.14%(108/398)和31.66%(126/398)。
中HGI 组和高HGI 组患者HUA 发生率均高于低HGI 组(χ2值分别为11.672、22.928,P<0.01)。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8,95%CI (1.029,1.067)〕、皮下脂肪面积(SFA)〔OR=1.006,95%CI (1.001,1.010)〕、三酰甘油(TG)〔OR=1.096,95%CI (1.034,1.16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560,95%CI (0.326,0.961)〕、HGI 〔OR=1.360,95%CI (1.208,1.531)〕是T2DM 患者发生HUA 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与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的关系发表时间:2015-10-26T11:05:11.4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 作者: 何芳1 李保华2[导读] 1.新疆自治区职业病医院;2.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 本病的发展与UA、HCY高水平有着密切相关,阴虚质和阳虚质较其余几个体质类型组UA、HCY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新疆自治区职业病医院;2.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与HCY和UA的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以指导临床预防和诊疗。方法:选择
T2DM早期肾病患者110例,中医体质辨识分为6个主要证型,分别测定其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个体质类型组之间的UA,HCY/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病的发展与UA、HCY高水平有着密切相关,阴虚质和阳虚质较其余几个体质类型组UA、HCY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
本研究试图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与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内在关系,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动静、失衡倾向,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依据【1】【2】。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进行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通过统计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中医体质与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职业病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住院患者中,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取T2DM早期肾病患者110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
1.2 诊断标准 1.2.1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采用2007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编写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2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标准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翁 悦1,韩 竹2,蒋成燕1,高洪蛟1,陈 袁1(1.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探讨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
然后,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24周时两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
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相比,t=0.345,P >0.05。
接受治疗4周、12周及24周时,观察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血尿酸的水平低于其治疗前血尿酸的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血尿酸的水平低于其治疗4周时血尿酸的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时血尿酸的水平低于其治疗12周时血尿酸的水平,P <0.05。
结论: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血尿酸的水平。
[关键词]达格列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的水平[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8-0131-02具有抑制大汗腺分泌的作用。
谷维素是一种以三萜(烯)醇为主要成分的阿魏酸酯混合物。
该药可作用于间脑的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中枢,具有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等作用。
消旋山莨菪碱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抗胆碱药。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率相比,P >0.05。
接受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 >0.05。
层析法进行改良,不仅大幅提高了检测速度,并经本实验室对比实验(P>0.05)和相关性分析,其测定结果与原方法差异无显著性。
本文使用改良后的微柱层析法对临床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HBA lc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负压微柱层析法糖尿病(A、B)组的HBA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的水平(P<0.01),异常率亦显著高于健康组;糖尿病A组的HBA lc 水平较糖尿病B组有显著升高(P<0.01)。
因此,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手段代替原方法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
参考文献:[1] 韩志钧,黄志锋,卢业成,等.临床化学常用项目自动分析法[M].第3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9821002.[2] 张秀明,李健斋,魏明竟,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42107.(收稿日期:2007201209)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调查分析郑雪莲,梁婉萍,梁桂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摘 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
方法:检测住院内分泌科181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胆固醇(T 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水平,并与17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相比UA、TG、T CH差异无显著性(P>0.05);H DL差异有显著性(P<0.01),LDL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U A、血脂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重视糖尿病伴高尿酸、高血脂的预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尿酸[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132202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常伴有血脂、尿酸代谢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70例患者均系住院,符合WHO认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其中男性92例,女性78例,排除1型糖尿病。
1.2 方法对170例患者经过甘油三酷、胆固醇、肌醉、尿素氮、血尿酸、心电图、肌电图、血压等检测后分组:①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0例;②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59例;③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血管病变、神经病变81例。
2 结果
检测3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分别为3例、9例、14例,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症增多,高尿酸血症增加,检出率增加,分别为10%、15.2%、17.2%。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是人类嘌呤碱代谢异常、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使血清尿酸水平高至男性>420umol/L,女性>300umol/L所致,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其能使肾脏排泄尿酸减少,血尿酸增高。
②高胰岛素血症诱发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致肾内血循环不足,滤出尿酸减少而储留体内。
③有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个方面,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④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患病明显增高,可能是由于尿酸转化为尿酸盐结晶,直接沉淀于小动脉壁,损伤血管内膜,并与IgG结合,通过IgG的Fc受体刺激血小板,使血小板凝集成血栓,并释放游离因子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与高血糖的损坏作用产生叠加。
此外,增高的尿酸还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加重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的发生。
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使纤溶系统功能紊乱,纤溶蛋白酶原的活性物质抑制因子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
同时因血糖升高损害肾功能,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互为因果。
高尿酸此项指标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少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饮酒,保证健康,减少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