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浪漫主义⽂学与现实主义⽂学⼀直都是⽂学创作的两个主流,⽆论是哪⼀种流派兴盛,都抹杀不了另⼀种流派的存在。
浪漫主义⽂学和现实主义⽂学都是⼀种⽂学思潮和流派,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
在没有学习这两种⽂学之前,也许只会简单认为这两种流派的区别只在其写作⼿法上,即现实主义⽐较客观简洁地描写我们的现实⽣活,浪漫主义则是运⽤⼀些夸张、虚幻的⼿法,但是认真学过之后,我们发现,这样想是肤浅的。
19世纪浪漫主义⽂学是法国⼤⾰命催⽣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因此有很多作品歌颂⾃由平等,思想积极热烈。
对个⼈独⽴和极端⾃由的强调,也就成了浪漫主义⽂学的核⼼思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主义⼿法着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因此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
⽽⽆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还是荷马史诗和神话,都运⽤了浪漫主义⼿法。
浪漫主义⽂学很重视挖掘历史题材,尤其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和⽂学。
浪漫主义⽂学惯⽤对⽐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提倡想象。
⾬果是其中的领军⼈物。
19世纪的现实主义⽂学因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学”。
它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影响了⽂学创作,现实打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与浪漫主义惯⽤对⽐和夸张不同,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活。
现实主义重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以现实性⽐较强的叙事⽂学为主,长篇⼩说在这⼀时期⾛向了繁荣昌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很多⽅⾯都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这⼏个⽅⾯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题材主题上浪漫主义着⼒于表现理想化中⾃由平等的“未来型”社会,现实中不存在⽽在他们⼼中的⽣活。
但是现实主义⽂学完全相反,现实主义⽂学强调对现实的如实客观的描绘,强调真实地反映⽣活。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在谈论中国诗歌创作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之前,我想先得看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而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偏向于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心理感受及理想抱负,现实主义则是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描写。
可以说虽然同为艺术创作类型和思潮,二者却各走各路分向而驰以至于截然不同。
我们要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是在20世纪才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是西洋舶来品,传入我国后遂得以广泛流行为人所用。
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说法,我们现在说古代的谁谁是浪漫主义诗人或现实主义诗人都是我们在知道这两者的定义之后给古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类型下的定义贴的标签。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去看看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第一位诗人是屈原,他的《离骚》开创了“楚辞”和“香草美人”的传统。
其诗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多用香草美人比喻君王美政,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感。
套用二者概念可得《诗经》和屈原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作品。
不过在屈原生活的时代由于诗歌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绝大部分诗歌都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个人理想,鲜有现实主义诗歌作品的出现。
因此我们直接跳到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去比较二者的区别。
众所周知唐代“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其诗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这点表现在“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和“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而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他渴望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心理可见一斑。
还有,李白为人狂放不羁生活上纵酒狂歌“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较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流派,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理想化的表达,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客观事实、真实性和社会问题的揭示。
这两种流派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的较量也成为了文学界的一场精彩对决。
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兴起,它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浪漫主义作品常常充满了幻想、激情和超越现实的元素。
例如,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唐璜》中,唐璜是一个英勇而浪漫的英雄形象,他的爱情和冒险故事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的作品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情感的宣泄,它们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然而,现实主义在19世纪中叶兴起,它对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和理想化进行了批判。
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它们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阴暗面。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现实的残酷和背叛,最终选择了复仇。
现实主义的作品强调社会责任和对现实的关注,它们常常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较量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追求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想象力。
现实主义则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它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阴暗面。
这两种流派的较量也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浪漫主义兴起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封建社会,它对现实的逃避和理想化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而现实主义则兴起于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社会,它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揭示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然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在一些作品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又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这种融合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也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在当代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较量仍然存在。
一些作家继续追求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创作出充满幻想和激情的作品。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中国现代小说是一部揭示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化遗产。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融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元素。
本文将以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真实地描写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旨在通过对现实的反映,批判社会问题。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现实主义的精神融入了许多作品,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和关注。
首先,现实主义揭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这些小说常常以真实的社会事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呈现出人们不同阶层和职业中的细枝末节。
例如,巴金的《家》以一个普通家庭为主题,逼真地描绘了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境。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更易于与小说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反思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通过展示社会问题,如贫困、不公平和压迫等,现实主义小说试图唤起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直截了当地批判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深陷困境的社会现实。
这种批判性的思考使读者思考社会问题,并努力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感情和幻想世界的文学风格,强调人的内心体验与情感的表达。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浪漫主义元素被广泛运用,并为作品增色不少。
首先,浪漫主义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小说中深入地展示了主人公对爱情、友情和内心痛苦的感受。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悲欢离合,他的内心世界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更能够理解和共鸣主人公的情感,从而引发自己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其次,浪漫主义强调了对美的追求。
这些小说中,作家通过对自然景色、文学艺术和人物形象的精细描绘,表达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莫言的作品《蛙》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以及主人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彰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考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它们在观点、风格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人类行为的根源,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冷静分析和描写。
浪漫主义则认为个人感情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家是托尔斯泰和莫泊桑,他们倡导对现实的冷静描写和客观分析。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书中描写了俄国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历史事件,并以客观的角度分析了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莫泊桑的《大提琴手》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讲述了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生活,并以客观的角度描写了苦难和挣扎。
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家是华兹华斯和拜伦,他们倡导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华兹华斯的《浮士德》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书中描写了浮士德的个人追求自由和理想的过程,并以浪漫的语言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感性的世界观。
拜伦的《爱的教育》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经历,并以浪漫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们各自的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
现实主义的优点在于它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描写和客观分析,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对现实的认识和启发。
浪漫主义的优点在于它对个人感情和情感的深刻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
不过,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我更倾向于前者。
我认为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更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行为。
同时,现实主义还有助于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没有价值。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能够丰富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但是,我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各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点。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引言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浪漫主义追求想象力、个人感受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而现实主义则注重真实、客观和描绘社会生活的精细观察。
本文将探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并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浪漫主义在文学中的特点及代表作品1.着重强调情感、幻想和个人内心体验。
2.追求超越常规,颠覆常规思维方式。
3.倾向于抒情、诗意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表达。
代表作品: - 《唐吉坷德》:塞万提斯 -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 《红楼梦》:曹雪芹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特点及代表作品1.描写社会生活,关注真实事件和社会问题。
2.注重道德伦理,揭示社会问题的真实面貌。
3.着重于事实、细致和客观的描写。
代表作品: -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分析1.描述对象不同:浪漫主义关注个人内心情感世界,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2.风格特点不同:浪漫主义追求超越常规,充满想象力;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反映社会问题。
3.思想意义差异:浪漫主义倾向于寻找灵魂上的解放和美好的未来;现实主义强调揭示社会矛盾和启发人们思考。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与融合1.文学作品中两种风格常会交叉出现,制造冲突和对立,使作品更加饱满丰富。
2.有些作家试图以浪漫的方式描述现实问题,或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富有想象力的情感场景。
3.碰撞与融合带来了更多多元化和丰富性,拓展了文学创作的边界。
结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表达。
两者通过不同方式去关注和揭示人性、社会问题和命运等主题,并影响着读者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同时,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也常常发生碰撞与融合,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材料〕浪漫主义偏重主观、表现,现实主义偏重客观、再现;浪漫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
正如浪漫主义的乔泊·桑对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所说的“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应当的来描绘它。
”这种分裂对峙,一方面使现实主义艺术向感性的无限的生动性、丰富性发展。
一方面使浪漫主义艺术向理性的深刻性、超越性发展,而这两方面既相互对立、排斥,又相互联系、渗透、补充。
浪漫主义深刻超越的理性,给现实主义的感性以深广的时代内涵和历史的本质必然,防止现实主义追求感性逼真而滑向自然主义。
──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解读】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上文通过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比较,不难看出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2.现实主义美术产生历史背景〔材料〕(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达高潮,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已经不是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觉醒起来的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压迫,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上升到主要地位。
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的成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很快被拿破仑第三的“第二帝国”所代替。
在路易·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政治日趋腐败,经济萧条,对工人和农村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的血腥面目,已不是虚假的文明外衣所能掩盖的了。
严酷的现实促使许多进步艺术家从幻想和憧憬中惊醒过来,他们开始正视现实,用自己的艺术来反映这现实,在他们看来,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艺术家只有传达和反映现实的义务;而没有篡改和伪造现实的权利。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型)与浪漫主义文学(理想型)的例子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流派,它们分别强调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下面给出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各自的一个例子:
现实主义文学的例子:《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是法国作家斯图尔特·埃德蒙·代拉(Stendhal)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首次出版于1830年。
这部小说以揭示法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和人性复杂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的命运和心理变化,展现了现实社会中的复杂人性和社会斗争。
浪漫主义文学的例子:《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创作的浪漫主义小说,首次出版于1862年。
这部小说以法国社会的苦难与不公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让·瓦尔让的奋斗与牺牲,强调个人的理想、爱与正义,并展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的热情赞颂。
这两个例子展示了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和情感表达上的明显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客观真实,关注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揭示普通人的命运和心理;而浪漫主义文学则强调个人情感、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注重对人性的赞美和理想世界的构想。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现实主义则更注重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崇尚反映生活,认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现实主义作家常常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和个性,同时,他们也注重表现作家主体态度的客观性。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各有其特点,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2011-12-12 19:30:26)转载▼分类:资料标签:杂谈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
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
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1、描写对象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3、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大学生恋爱观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经常产生冲突。
浪漫主义强调激情、浪漫与理想,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实际、理性和务实。
在面对爱情时,许多大学生经历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之间的冲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建议。
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定义与特点A. 浪漫主义的定义与特点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热情和激情。
它鼓励个体以感性和理想化的方式看待事物,并追求最高尚的情感体验。
浪漫主义者常常相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追求完美的爱情故事,并倾向于把爱情视为生活的最重要部分。
B.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特点现实主义注重实际、理性和务实。
现实主义者倾向于以客观、实际的方式看待事物,并追求稳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们更关注实际的问题和现实的约束,并认为爱情需要建立在现实条件之上。
二、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冲突A. 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中存在着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影响的不同价值观。
一些学生执着于浪漫主义的追求,追寻完美的爱情,而另一些学生更注重现实条件下的爱情选择。
B. 对未来的冲突浪漫主义往往忽视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将注意力集中在爱情的美好和激情上。
然而,现实主义看重未来的规划和稳定,并认为爱情需要建立在现实条件之上。
C. 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浪漫主义者常常凭借激情和感觉做出决策,而现实主义者倾向于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做出决策。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感情上的纠结和困惑。
三、解决冲突的建议A.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了解大学生在谈恋爱时,要与伴侣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期望。
通过积极的对话,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化解潜在的冲突。
B. 平衡浪漫与现实在爱情中,要能够平衡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现实主义的理性。
理解爱情需要建立在现实条件下,并且要与伴侣共同计划和解决未来的问题。
C. 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大学生在恋爱中可以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联系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流派。
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强调想象力、热情、自由与个性化的追求;而现实主义着眼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强调客观的描写和分析,注重对世界的客观把握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尽管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联系。
首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强调作品要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性特点,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两者都有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尊严的价值观念。
浪漫主义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爱情和自由创意的憧憬和向往,现实主义则关注社会的变化、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的福利。
此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探究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映了人类的欲望和理智之间的冲突。
总的来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虽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文学和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流派,有着彼此的交叉和借鉴,相互作用推动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有世界上最先进设施的康乐宫,建筑的样式很酷,据说里边什么好玩的都有。
这些伙计还在山坡上建了一个高级的高尔夫球场,世界上很多大款都来这里打球、度假。
我们在那里大饱眼福时,正碰上英国驻华大使与他的随员在那里转圈,一个将黑头发染成了黄头发的南山小妞率领着他们,就像一个幼儿园阿姨带着一群小乖乖。
南山的伙计们正在建造一座据说是亚洲最大的铜铸坐佛,佛后的山头上已经建起了许多仿古建筑,其中自然少不了庙宇。
到下个世纪时,这里一定是香火鼎盛之地,仿古的建筑渐渐地也就成了真正的古迹。
二十年了,我刻在墙上的数学公式竟然还清晰可辨;二十年前,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许多东西今天成了现实。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青年;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双鬓斑白的中年人。
再过二十年,如果我还健在,我知道我会变成一个头上无毛的老头,但社会会变成个什么样子,就像二十年前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现实一样,今天做梦也想不到。
如果非要让我想象二十年后或者说“展望”21世纪是个什么样子,那么就让我引用前苏联的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的结尾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不过要把其中的那些“这是”改成“那是”:这是诞生的时代,也是死亡的时代;这是播种的时代,也是挖出播种物的时代;这是杀伤的时代,也是医治的时代;这是毁坏的时代,也是建设的时代;这是哭泣的时代,也是欢笑的时代;这是呻吟的时代,也是振奋的时代;这是胡乱抛掷的时代,也是精心收集的时代;这是拥抱的时代,也是回避拥抱的时代;这是寻获的时代,也是丧失的时代;这是珍藏的时代,也是挥霍的时代;这是撕毁的时代,也是缝合的时代;这是沉默的时代,也是呼喊的时代;这是爱的时代,也是恨的时代;这是战争的时代,也是和平的时代。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一个极难谈而又不能不谈的问题。
难谈,因为这两个词都是在近代西方才流行,而西方文艺史家对谁是浪漫主义派谁是现实主义派并没有一致的意见。
例如,斯汤达尔和巴尔扎克都是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而朗生在他的著名的《法国文学史》里,却把他们归到“浪漫主义小说”章,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德斯在他的名著《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潮》里也把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归到“法国浪漫派”。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2011-12-12 19:30:26) 转载▼标签:杂分类:资料谈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
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
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1、描写对象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3、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 ,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现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通过文字的韵律和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超越现实的理想,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客观事实、真实性和对社会现实的揭示。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艺术风格,它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在现代诗歌中,浪漫主义常常通过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描绘来表达。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例如,诗人可以通过描绘美丽的夕阳、蔚蓝的海洋或者翠绿的山峦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同时,浪漫主义也强调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诗人可以通过描绘恋人之间的甜蜜、忧伤或者离别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
此外,浪漫主义还注重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诗人通过对生命、死亡、孤独等主题的探索,表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是情感充沛、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更注重对客观事实和社会现实的揭示。
现实主义诗歌常常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出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诗歌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讽刺,揭示出社会的丑恶和不公。
例如,诗人可以通过描绘城市的喧嚣、污染和人们的冷漠来反映现代社会的问题。
同时,现实主义诗歌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诗人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心理的剖析,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是写实、真实,给人以思考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启示。
然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表现方式,它们在现代诗歌中常常交织在一起。
诗人可以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诗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爱情的追求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追问。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一、时间和概念的区别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它们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由此可见,一般的,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
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
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的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以突出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表现和抒情。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
们不仅写下瑰丽的诗篇,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实际行动和鼓舞人心的作品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题材与主题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
现实主义的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的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区表现生活。
所以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具有真实性。
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不介入其中,作家还要有所选择。
与现实主义相反,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具有创造性,并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
浪漫主义通过对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把诗的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
遵循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也在所不惜,这样,所塑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
三、写作手法
现实主义具有写实性,追求再现现实生活的效果,使虚拟的艺术世界像现实生活一样。
为了追求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和真实感,现实主义特别注重写实白描和细节描写,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真有其人其事的感受。
四、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卢卡契指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范畴和标准乃是典型。
”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
典型在希腊文中是模子的意思,意谓典型就像同一个模子可以铸造出许多同样的东西一样,也是通过一个形象反映一类人的特点,可见“模子”这个术语最初的意思是强调形象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这就与现实主义是“模仿说”的观点不谋而合。
恩格斯也曾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在东西人物身上所显示的人生或人性的普遍性,是人的社会性,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影响。
由此可见典型的重要性。
但浪漫主义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英雄、奇人。
五、本质特征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现实主义的内涵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因此,“再现”便成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艾布拉姆斯说过,“‘表现’是浪漫主义用得最多的术语之一”。
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艺术的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两大思潮,各有其魅力
英法美各国的现实主义区别
相同点:
1 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 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3 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4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同点:
一法国文学的特征:
1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二英国文学的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
勃朗特姐妹)
三、美国现实主义特征: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代表人物有废奴文学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等。
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
1、按生活本来面目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