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系统原理应用及其发展状况
- 格式:pdf
- 大小:73.86 KB
- 文档页数:2
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陈冬【摘要】介绍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的背景、系统构成及其发展情况,分析THDS系统的热轴预报机制,阐述TH DS系统在保证货物列车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其发展方向.【期刊名称】《上海铁道科技》【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23-24,46)【关键词】货物列车;THDS系统;原理;应用;安全运行【作者】陈冬【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车辆处【正文语种】中文1 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964年10月,世界上诞生了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该线最高速度为210 km/h。
2007年04月,法国TGV在巴黎~斯特拉斯堡东线铁路上创造了574.8 km/h世界铁路最高试验速度的记录,改变了人们对轮轨系统牵引工具最高速度限制的传统概念。
我国铁路为了适应运输市场的需求,从1997年至2007年04月18日,掀起了6次大规模的提速热潮,越来越多的线路区段从时速不足100 km逐步提高到 120km、160 km、200 km,京沪、京广、京哈、胶济线部分区段还达到了250 km;第六次大提速后,客运能力增加了18%;货运能力增加了12%。
2008年08月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时速更是达到了350 km,成为我国高铁发展的里程碑,为后续的高铁建设提供了样本和技术标准。
2 THDS原理及系统介绍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铁路运输安全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以人工、静态检查为主的铁道车辆安全保障模式无法确保运输安全。
在以路网的快速扩充和装备现代化为主线,同时采取全面提高铁路货车运行速度、实现长交路运行、开行长大重载列车等环境下,针对铁路货车安全关键因素,我国采用力学、声学、光学、电子、红外线等监测技术,建立了全路性智能化、网络化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系统),对运行列车进行动态检测,确保行车安全。
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也称为“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作为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测铁路货车轴承温度,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设施。
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血型是血液特异性抗原的种类及其组合在红细胞表面的状况,它决定了人体在输血或移植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医学中,血型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生产的兴起,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检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一、全自动血型仪的工作原理全自动血型仪是通过光学和电化学原理对血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血型的判断。
全自动血型仪可对红细胞抗原与抗体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包括:1. 酶标记法检测红细胞抗原通过酶标记法,将抗体与酶结合,再将酶标记抗体进行悬浮液处理,将其与红细胞混合,如果出现结合,则表示红细胞上存在抗原,否则,则表示红细胞上不存在抗原。
将红细胞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则表示红细胞上存在相应抗体。
1. 快捷高效与传统手工检测相比,全自动血型仪具有快捷、高效的优点,利用其进行血型检测,不需要像手工检测一样需要长时间的手工操作和等待,只需要将血样加入样品孔,全自动血型仪就可以立即开始检测。
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全自动血型仪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 检测结果精确可靠全自动血型仪可以进行红细胞抗原、抗体定性、定量检测和配型,因此其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可靠。
并且,全自动血型仪与EMR(电子病历系统)连接,可以将检测结果自动传输至电子病历系统,消除了手工输入存在的人为误差和漏洞,避免了检测结果的偏差和错误。
3. 可轻松储存检测数据与手工检测相比,全自动血型仪可以储存大量的检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储存,方便医院进行日常工作,还可以随时进行查询、编辑和打印。
这样,医院在接收患者送来的血样时,可以随时查看之前的检测数据,加快检测速度,并有助于避免重复检测。
4. 自动化程度高全自动血型仪具有非常高的自动化程度,可以自动化地完成检测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为介入的干扰和误差。
全自动血型仪在操作时只需要在指定位置放置血样,并通过机器自动完成操作流程,即可在几分钟内得出结果。
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应用及发展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桥梁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其中,桥梁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病害,对桥梁的结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测和评估桥梁裂缝,成为了近年来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机器视觉的角度出发,综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应用及其发展。
一、机器视觉在桥梁裂缝检测中的应用1. 图像采集与处理对于桥梁裂缝的检测,首先需要获取桥梁表面的图像数据。
传统的图像采集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操作繁琐且耗时。
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应用则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率的图像采集。
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数据采集设备,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快速获取桥梁表面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2. 裂缝检测算法机器视觉技术中的图像处理算法在桥梁裂缝检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桥梁表面图像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裂缝检测算法,如基于边缘检测、基于纹理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等方法。
这些算法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出裂缝的特征信息,并进行分类和定位,从而实现对桥梁裂缝的自动检测。
3. 结果分析与评估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桥梁裂缝,但仅仅检测到裂缝的存在并不足以进行评估。
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中,还需要进行结果分析与评估。
通过对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桥梁的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二、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发展现状1.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的裂缝检测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通过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提高裂缝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随着硬件设备的升级,如高分辨率摄像头、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裂缝检测能力。
光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概述光电检测系统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来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测量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机器视觉、安防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工作原理光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路进行处理和分析。
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检测系统的核心组件,它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主要由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光敏电阻(Photocell)和光电管(Phototube)等组成。
光电二极管是最常见的光电传感器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光的敏感性,在光照下产生电流。
光电二极管可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电流信号,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测量。
信号处理电路光电检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用于放大、滤波和处理光电传感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
通过增加电流放大器、滤波器和信号处理器等电路,可以提高系统对光信号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同时,信号处理电路还可以对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进一步对光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
应用领域光电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光电检测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物料检测、位置判断和传感器触发等任务。
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物体的存在与否,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和测量。
在流水线上,光电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计数和判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仪器仪表光电检测系统在仪器仪表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谱仪中,光电传感器可以将光信号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谱,并进行光谱分析和测量。
在激光测距仪中,光电检测系统可以利用光信号的反射时间来测量目标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机器视觉光电检测系统在机器视觉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图像传感和边缘检测等任务。
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光信号的感知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图像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判断。
检测开关工作原理、种类及其应用知识检测开关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检测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的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检测开关在自动化控制、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检测开关的工作原理检测开关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负责感知外部物理量的变化,而转换电路则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便后续处理或控制。
根据敏感元件的特性,检测开关可以分为线性输出型和开关输出型两类。
线性输出型检测开关的输出信号与被检测物理量成线性关系,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调节。
开关输出型检测开关的输出信号只有两种状态,即开或关,通常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二、检测开关的种类1.温度检测开关:利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温度敏感元件,检测温度的变化,并根据温度高低控制电路的通断。
2.湿度检测开关:利用湿敏电阻或电容等湿度敏感元件,检测空气中的湿度,并根据湿度大小控制电路的通断。
3.压力检测开关:利用压敏电阻或压电陶瓷等压力敏感元件,检测压力的变化,并根据压力大小控制电路的通断。
4.光照检测开关:利用光敏电阻或光电晶体等光照敏感元件,检测光线强弱的变化,并根据光线亮度控制电路的通断。
5.气体检测开关:利用气敏电阻或半导体传感器等气体敏感元件,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并根据浓度高低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检测开关的应用1.自动化控制:在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中,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的检测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检测开关可以实时监测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2.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需要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检测开关可以集成在智能家居设备中,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连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生活体验。
3.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需要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气象参数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检测开关可以部署在各种环境监测站中,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ai检测器原理AI检测器原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检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AI检测器的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AI检测器的原理AI检测器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识别、定位和分类。
其基本原理如下:1. 数据收集:AI检测器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进行模型训练,这些数据通常是经过标注的图像数据,标注包括目标的类别和位置信息。
2. 特征提取:在模型训练前,AI检测器会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等。
3. 模型训练:AI检测器使用训练数据来训练模型,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目标。
常用的训练算法包括梯度下降法和反向传播算法等。
4. 目标检测:在模型训练完成后,AI检测器可以对新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
它会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定位,最后输出目标的类别和位置信息。
二、AI检测器的应用AI检测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安防监控:AI检测器可以用于安防监控系统中,通过识别人脸、车牌等目标,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监控和管理。
例如,可以用于社区门禁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等。
2. 医学影像:AI检测器在医学影像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识别和定位病灶,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
例如,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测、肺部结节的定位等。
3. 自动驾驶:AI检测器是自动驾驶技术中的关键之一,通过识别和定位道路标志、行人、车辆等目标,实现对车辆的自主驾驶和安全控制。
例如,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车辆等。
4. 工业检测:AI检测器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识别和定位产品中的缺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质检、汽车零部件的检测等。
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原理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
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是其中之一,它利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车辆表面的自动检测,提高了车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简介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自动检测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对车辆表面的图像进行拍摄和处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表面的凹凸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实现对车辆表面的自动检测。
该技术主要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判断系统三个部分。
其中,图像采集系统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车辆表面进行拍摄,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图像处理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车辆表面的特征信息;判断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表面的凹凸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实现对车辆表面的自动检测。
二、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原理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车辆表面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表面的凹凸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车辆表面的自动检测。
其主要原理如下:1. 图像采集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首先需要对车辆表面进行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系统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车辆表面进行拍摄,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在拍摄时需要注意光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保证采集到的图像质量。
2.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车表面凹凸自动检测技术的核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车辆表面的特征信息。
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和特征匹配等步骤。
在图像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灰度化、二值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特征提取。
在特征提取阶段,主要是利用特征提取算法从图像中提取出表面的凹凸信息,如边缘、角点、纹理等特征。
在特征分类阶段,主要是将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特征匹配。
在特征匹配阶段,主要是利用特征匹配算法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车辆表面的自动检测。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农药残留、草原退化等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也在逐步改善和完善,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利用空间遥感、数据库、模拟等方法,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和破坏因素进行测量、监测、预警和控制,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监测、农作物生长监测、水资源监测和气象环境监测等方面。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监测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变化,在生产管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监测水资源,预测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实现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土地资源的信息,实现土地资源的规划、合理分配和可持续管理。
4. 检测土壤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预警重金属、农业化学品等有害物质的剩余及对土壤、农作物和健康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技术到现代化技术的变革。
20世纪60年代,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开始应用,那时还是靠人工测定或单机采集的方式,效率和准确性都非常有限,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到了80年代,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和航空影像技术。
但是受限于工具的不足,仍然存在监测精度不高、信息采集不全、成本高等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化技术的成熟应用,打破了信息孤岛,并实现了联网互通。
空间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运用,使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提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1. 空间遥感技术空间遥感技术依托卫星和机载传感器等高效全球测绘系统(GIS),透过人工或机器辨识影像来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
法国通用自动测试平台ATE发展综述Developmen t of French Universal Automatic Test Equipmen t(ATE)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100022) 蔡小斌 王 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100712) 王宏伟【摘要】论述了法宇航Aerospatiale Matra从“协和”飞机着手开展自动测试技术研究以来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军民通用的ATEC6系列和军用的SE SAR3000系列自动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应用。
在当前发展测试技术大好环境下,对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我国通用测试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可测试性,测试标准,自动测试平台,测试程序集,测试体系结构A 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erospatiale Matra fr om set-ting about studying the automatic test technique for Con-cord"airplane to now is expatiated,the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of ATEC series6used for civil and military and SESAR3000used for military are introduced.Several pro-posals which are about how to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 c ountries and improve level and ability of our coun-try's universal test technique are provided.Key words:testability,test standard,automatic test e-quipment,test program set,test architecture 通用自动测试技术由于快速可靠、机动灵活、高效低费,已成为国际航空和武器装备测试的主流技术途径。
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核磁共振(NMR)是一种现代化技术,它运用了物质科学、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医学、制药、食品、材料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NMR技术是通过磁共振的原理来生成广谱电磁波谱图。
NMR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技术,它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食品中的成分,让我们更有信心地享用食品。
一、核磁共振技术原理核磁共振技术是利用物质原子的核自旋动量和原子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核磁共振现象的性质,现代核磁共振仪一般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主磁体、辅助磁场、高频发射/接收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1.主磁体主磁体是核磁共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强磁场,是其核磁共振信号能够被检测到的关键因素。
主磁体的磁场强度一般介于0.5-23.5特斯拉之间。
当样品置于主磁场中时,每个原子核会有不同的能量摆动,并自动发生共振现象。
各原子核不同输出信号如此之大,从而可以揭示样品化学结构以及物质性质信息。
2.辅助磁场辅助磁场是指在主磁场之外的附加磁场。
电场和辅助磁场的存在可以影响样品中的核磁共振谱。
不同的辅助磁场会产生不同的NMR信号。
3.高频发射/接收系统高频发射/接收系统是一种强大的微波发射机和一个接收器。
高频发射/接收系统会通过辅助磁场将样品中核自旋体系中的核自旋激发到不稳定的角度上,根据布洛赫定理,自旋退耦合后发出的输出信号反转即为核磁共振信号。
4.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由于核磁共振信号十分微弱,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
在NMR技术中,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将数据组成一份完整的谱图,还可以将数据与样品信息相匹配,帮助研究者进行样品分析和定量分析等。
二、NMR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在现代食品加工中,有许多原料和化学添加剂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由此产生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来检测食品成分已成为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安全检测方法。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指导教师: 杨文涛职称:教师学生名称: 樊振学号:1402020105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答辩日期: 2017年5月1日摘要以常见的汽车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阐述了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先进汽车检测前沿技术,如:虚拟仪器检测技术、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检测、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
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在汽车检测制度化和标准化、检测设备管理网络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更新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专业化等方面作进一步发展。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
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关键词:汽车检测,检测技术,发展趋势Common vehicle testing equip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uto detection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dvanced car detec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such as virtual instrument based on four whee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of GPS vehicle detection, vehicle dete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existing in China's auto detection technology, pointed out that the automobil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o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 should mak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 detection system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esting equipment, network management, intelligent detection equipment, updat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Automobiles have been invente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now. In modern society, automobil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people's work and life. While benefiting people, automobiles also br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noise and traffic safety. The car itself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the increase of mileage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use of time, the technical situation will continue to deteriorate.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vehicle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help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o restore its technical situation.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 ofautomobile is a technique to test and test the technical condi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 the us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the automobile.目录摘要 1引言 1第一章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1.1 国外发展概况 31.2 国内发展概况 4第二章汽车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 52.1 四轮定位的检测技术 52.1.1 四轮定位的检测 52.1.2 四轮定位仪的组成及原理 52.2 汽车定位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62.2.1 定位仪的分类 62.2.2 按测量数据传输技术分 62.3 机动车的排放测试 62.3.1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检测 62.3.2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 7第三章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83.1 实现汽车检测制度化和标准化 83.2 汽车检测设备管理的网络化 83.3 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93.4 测方法更新,促成检测效率提高 93.5 车检测人员专业化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也飞速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检测需要,其它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渗透也促进了汽车检测设备与手段的发展更新。
自动检测系统原理应用及其发展状况
1 引言 所谓自动检测,是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对系统、设备和部件
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是性能检测、连续监测、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的总
称。现代自动检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论、控制论、测量技
术、传感技术等学科发展的产物,是这些学科在解决系统、设备、部件性能检
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问题中相结合的产物。凡是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的系统、设备、部件,均可以采用自动检测技术,它既适用于电系统也适用于
非电系统。电子设备的自动检测与机械设备的自动检测在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
均采用计算机/微处理器作控制器通过测试软件完成对性能数据的采集、变换、
处理、显示/告警等操作程序,而达到对系统性能的测试和故障诊断的目的。
2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自动检测系统(AT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检
测领域的运用,它不断被赋予各种新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因此,以现代电子设
备的自动检测系统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说明当前自动检测系统的基
本组成。
图1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图中表明,当前的自动检测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控制器
控制器是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它由计算机构成。其功能是管理检测周
期,控制数据流向,接收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检查读数是否在误差范围
内,进行故障诊断,并将检测结果送到显示器或打印机。控制器是在检测程序
的作用下,对检测周期内的每一步骤进行控制,从而完成上述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