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327.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纲展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基础梳理]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1)早期开发:河流的开发利用限于航运。
(2)后果: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综合治理(1)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
(2)方案: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
(3)方式——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2.产业发展(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农业开发: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图文拓展]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田纳西河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相和谐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最新考纲]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思维导图]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考点一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要素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2)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综合治理(1)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
(2)长远方案: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开发。
(3)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2.流域产业发展(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4.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5.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1.地理条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的地形,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简要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流域概况 (1)1.1 自然概况 (1)1.2经济社会概况 (3)第二章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4)2.1 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4)2.2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6)2.3 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7)第三章总体规划 (9)3.1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9)3.2 规划范围与任务 (9)3.3 规划目标 (10)3.4 规划控制指标 (10)3.5 规划总体布局 (11)第四章防洪减灾规划 (14)第五章水资源供给与保障规划 (19)5.1 水资源评价 (19)5.2 水资源配置 (19)5.3 供水规划 (21)5.4 灌溉规划 (23)第六章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24)6.1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 (24)6.2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25)6.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26)6.4 水土保持规划 (28)第七章水力发电与航运规划 (29)7.1 水力发电规划 (29)7.2 航运规划 (32)第八章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34)8.1 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 (34)8.2 流域水行政事务管理 (34)8.3 管理能力建设 (37)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39)9.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目标 (39)9.2 规划方案分析 (39)9.3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0)9.4 环境保护措施 (42)9.5 评价结论与建议 (43)第十章规划实施 (45)10.1 近期实施安排 (45)10.2 保障措施 (48)10.3 规划效益分析 (48)10.4 今后工作意见 (48)第一章流域概况1.1 自然概况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西江、北江、东江汇入珠江三角洲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点。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第19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5 2019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9收稿日期:2018-12-14作者简介:漫犟斌(1983-),男,河南汝州人,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区域中心总经理。
关于流域综合治理及管理的思考与探索漫犟斌1,陈 洁2(1.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2.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21)摘 要:流域综合治理是多专业、多工程和多目标的有机统一,不仅涉及到水环境,还与水生态、水安全、水经济等领域息息相关,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
本文以珠江流域为例,针对珠江流域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并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的特点,提出珠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保护的治理思路与方案,探讨珠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改变“人与自然对立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观念,实现流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关键词:珠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综合治理;开发保护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5-0043-02一、引言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生,人类文明的起源、迁徙、发展过程都仰赖着水系的供给与滋养。
流域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发展以及生存所需资源和生态的提供者[1]。
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水资源的短缺,流域内的生态资源以及流域的生态调节功能遭到了破坏,同时也影响到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十九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千年大计,我国中央政府已将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只有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发布单位】水利部【发布文号】办秘[1994]22号【发布日期】1994-03-16【生效日期】1994-03-16【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珠江水利委员会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1994年3月16日水利部办秘[1994]22号通知印发)珠江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在珠江流域和海南省、韩江流域、云南、广西国际河流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国家授权其在上述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本流域水资源和河道。
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主要职责(一)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订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二)制订珠江流域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珠江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三)统一管理珠江流域水资源,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
制订流域内跨省、自治区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管理取水许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四)统一管理本流域河流、湖泊、河口、滩涂,根据国家授权,负责管理重要河段的河道;(五)制订本流域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审查跨省、自治区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协调本流域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的日常工作,指导流域内蓄滞洪区的安全和建设;(六)协调处理部门间和省、自治区间的水事纠纷;(七)组织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指导地方水土保持工作;(八)审查流域内中央直属直供工程及与地方合资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
编制流域内中央水利投资的年度建议计划,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九)负责流域(包括河口)综合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并负责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自治区重要水工程;(十)指导流域内地方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作;(十一)承担部授权与交办的其它事宜。
珠江河口的治理与管理概述卢治文; 易灵; 陈军【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9(040)012【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治理; 规划; 管理; 珠江河口【作者】卢治文; 易灵; 陈军【作者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 5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6珠江河口地区涉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中山、江门、珠海等6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有效治理珠江河口,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多项规划。
这些规划对于珠江河口治理、保护和开发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2]。
回顾总结珠江河口治理规划的编制情况、管理措施,有利于把握未来河口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更多地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1 珠江河口概况1.1 水系概况珠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大水系复合而成,西江、北江、东江水沙流入珠江三角洲后经八大口门出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格局[3]。
珠江河口区(图1)河网纵横、洪潮交汇,八大口门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四口门为虎门、蕉门、洪奇门和横门,其水沙注入伶仃洋河口湾;西四口门为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其中磨刀门直接注入南海,鸡啼门注入三灶岛与高栏岛之间的水域,虎跳门和崖门注入黄茅海河口湾[4]。
图1 珠江河口水系1.2 水动力特性珠江河口八大口门水动力特性不尽相同,泄洪纳潮情况不一。
磨刀门、横门、洪奇门、蕉门、鸡啼门、虎跳门河流动力较强,为河优型河口,以河流作用为主,其中磨刀门的净泄量居八大口门之首;位于东、西两侧的虎门和崖门潮流动力较强,属于潮优型河口,以潮汐作用为主,其中虎门的潮汐吞吐量排在八大口门首位。
在径流与潮流的共同影响下,网河区水流相互作用与影响,会潮点复杂多变,水沙运动十分复杂。
枯水季节,上游径流减少,极易发生咸潮上溯,对河口地区供水造成影响。
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年终总结2024年是中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之年。
在全国范围内,各个流域都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2024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年终总结,重点介绍工作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各个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以下是各个流域的工作重点和进展情况的简要介绍:1. 黄河流域2024年,黄河流域加大了对非法排污和非法采砂行为的整治力度。
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系统和加强执法力度,有效减少了非法排污和非法采砂现象。
同时,加强了农村污水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此外,黄河流域还加强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环境的质量。
2. 长江流域2024年,长江流域着重治理了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问题。
通过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减少了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并提高了处理效果。
此外,长江流域还加强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河道生态修复等项目,提高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质环境的改善。
3. 珠江流域2024年,珠江流域加大了对水体污染源的整治力度。
通过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并提高了水质。
此外,珠江流域还加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推行了农田防渗、化肥减量和农药减量等措施,减少了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4. 海河流域2024年,海河流域加大了对工业园区污染的整治力度。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的监管和管理,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
同时,海河流域还加强了农村污水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另外,海河流域还推进了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
二、取得的成绩2024年,各个流域在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装--------------------订--------------------线-------------------------------------------------------------试题共页第页A.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鱼塘-台田模式农业C.小流域综合治理D.低湿地、盐碱地综合治理4.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B.田纳西河流域只开发了水电C.田纳西河流域利用了丰富廉价的电力吸引了耗电量大的纺---------------------------------------------------------------装--------------------订--------------------线------------------------------------------------------------- 织、服装工业D.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由于未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5.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
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下图为该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 对图中数字的解读合理的是( )A.①表示梯级开发B.②表示发电C.③表示航运D.④表示灌溉、供水2. 综合开发对该流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梯级开发不会对鱼群洄游产卵产生影响B.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试题共页第页C.梯级开发会避免当地产生环境污染D.梯级开发不会淹没耕地6.读气候类型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示意图,回答1-2题。
珠江水利委员会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正文:---------------------------------------------------------------------------------------------------------------------------------------------------- 珠江水利委员会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1994年3月16日办秘[1994]22号)珠江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在珠江流域和海南省、韩江流域、云南、广西国际河流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国家授权其在上述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本流域水资源和河道。
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主要职责(一)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订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二)制订珠江流域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珠江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三)统一管理珠江流域水资源,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
制订流域内跨省、自治区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管理取水许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四)统一管理本流域河流、湖泊、河口、滩涂,根据国家授权,负责管理重要河段的河道;(五)制订本流域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审查跨省、自治区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协调本流域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的日常工作,指导流域内蓄滞洪区的安全和建设;(六)协调处理部门间和省、自治区间的水事纠纷;(七)组织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指导地方水土保持工作;(八)审查流域内中央直属直供工程及与地方合资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
珠江河口管理办法(1999年09月24日水利部令第10号发布)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珠江河口及其整治开发活动的管理,保障珠江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珠江河口的八大口门区及河口延伸区。
八大口门区:自虎门黄埔(东江北干流大盛、南支流泅盛、北江干流沙湾水道三沙口水位站)、蕉门南沙、洪奇门万顷沙西、横门横门水位站、磨刀门灯笼山、鸡啼门黄金、虎跳门西炮台、崖门黄冲水位站以下至伶仔洋赤湾半岛、内伶仔、横琴、三灶、高栏、荷苞、大襟岛、赤溪半岛间的连线之间的河道、水域及岸线。
河口延伸区:自上述赤湾、赤溪半岛连线以下,与从深圳河口起沿广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域分界线至南面海域段18号点(北纬22°08’54.5”,东经114°14’09.6”)和由18号点与外伶仔岛、横岗岛、万山岛、小襟岛南面外沿、赤溪半岛鹅头颈的连线之间的水域及岸线。
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的珠江河口水域以及珠江河口澳门附近水域不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三条 凡在珠江河口管理范围内进行整治开发及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珠江河口管理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界定。
第四条 珠江河口的整治开发,必须遵循有利于泄洪、维护潮汐吞吐、便利航运、保护水产、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统一规划,加强监督瞥理,保障珠江河口各水系延伸、发育过程中入海尾闾畅通。
第五条 珠江河口整治开发实行水行政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珠江河口整治开发活动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江水利委员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划定的权限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河口整治规划第六条 珠江河口整治规划是珠江河口整治开发的总体部署,是珠江河口整治开发活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珠江河口整治规划由水利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