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康复护理技术体位排痰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611.50 KB
- 文档页数:20
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技术具体方法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在城市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在农村占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而痰液的潴留也会对机体带来危害,并促进呼吸道内微生物繁殖、滋生,导致疾病恶化,加重感染。
同时痰液较多、黏稠时,会阻塞支气管,引起缺氧甚至肺不张。
胸部手术后、老年人、长期卧床者等人群,如果痰量较多时,应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实施呼吸训练,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疾病早日恢复。
一、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呼吸训练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手术后病人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维持正常呼吸和肺组织、气道、胸廓、呼吸肌、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以导致通气或换气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这些肌群主要为膈肌、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
呼吸训练是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病人整体呼吸康复方案的重要组成之一。
呼吸训练的要点是减少呼吸频率、建立膈肌呼吸、协调呼吸(即让吸气不在呼气完成前开始、调整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有助于.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改善通/换气能力,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和协调性,尽可能恢复活动能力。
二、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技术具体方法(一)呼吸肌训练改善呼吸肌肌力和耐力的训练称为呼吸肌训练,该项技术注重对呼吸肌的训练。
主要用于吸气肌无力、萎缩或吸气肌无效率等有关各种急性或慢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具体方法:(1)膈肌阻力训练:病人仰卧位,头略抬高;首先让病人掌握膈肌吸气;在病人脐部放置重量为1Kg的沙袋;让病人深吸气同时保持胸廓上部平静,选用沙袋重量必须以不影响膈肌活动及上腹部鼓起为宜;逐渐延长病人抵抗阻力呼吸时间,当病人吸气不使用辅助肌而可以保持膈肌呼吸模式约15分钟时,则可增加沙袋重量。
肺康复的体位管理和呼吸训练肺康复是一种针对患者肺部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体位管理和呼吸训练。
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呼吸道通畅度和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介绍肺康复中的体位管理和呼吸训练。
一、体位管理体位管理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身体姿势,促进呼吸道通畅度和肺功能的恢复。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体位管理方法:1.半卧位:患者仰卧或半卧,使头部稍高于胸部。
此姿势可以减少胸部压力,促进呼吸道通畅,对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有利。
2.俯卧位:患者趴着,头部稍高于躯干。
此姿势可以促进肺底部通气,预防肺部痰液积聚。
3.正坐位:患者坐直,两脚放在地上,胸部和腹部轻轻前倾。
此姿势可使肺部容积增加,有助于患者深呼吸。
4.头侧卧位:患者侧卧,将头转向一侧。
此姿势可让患者更容易排痰,减少呼吸困难。
以上几种体位管理方法常常会在肺康复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
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通过模拟正常呼吸过程,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并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1.深呼吸法:患者做到做深呼吸时,鼻子吸气,口先轻轻呼气,接下来深呼气,吸满后稍稍屏住,接着缓缓将空气呼出到尽头。
此法可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降低呼吸频率,增强呼吸肌肉力量。
2.咳痰训练: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咳痰训练。
此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排出更多的痰,使呼吸道更通畅。
3.气管导管拔管术训练:患者通过此训练可增强呼吸道自主清理和吸入氧气的能力。
4.胸廓训练:患者通过深呼吸、加强腹式呼吸等方法,增加胸廓的可塑性,提高肺活量。
肺康复的体位管理和呼吸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在进行肺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和呼吸训练方法。
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方法
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站着,也可以坐位或卧位,一手放在前胸,另一手放在上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慢慢呼气,此时切勿用力,然后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每次15~30分钟,每天3次。
2. 深呼吸与有效咳嗽:尽可能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末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地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咳出痰液。
3.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ACBT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呼吸控制:患者按自身舒适的速度和深度进行腹式呼吸,放松上胸部和肩部,利用下胸部来完成呼吸,持续4-6次或更多,直至患者疲劳感消除。
胸廓扩张运动:双手放于在胸廓两侧,深吸气,同时腹部微微隆起,然后屏气3秒,慢慢呼气,双手感受下胸廓的扩张,进行2-3次。
用力呵气技术:用下腹部的力量快速、用力呵气,使痰液排出,持续2-3次。
4. 有氧运动训练:是肺康复治疗的基础,可提高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也可有效降低由运动引起的动态过度通气程度和呼吸困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