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染料有机颜料工业发展回顾
- 格式:pdf
- 大小:125.74 KB
- 文档页数:5
环保印染助剂及绿色加工技术张伟敏 (上海十七棉纺织总厂)吴湘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承瑜 (东华大学情报研究所)1 前言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严格的检测。
同时,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对产品的绿色环保要求,人们消费意识中对绿色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而,在纺织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绿色问题,而其中的印染和后加工工序则是给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较严重危害的工序,所以在这些环节中加大绿色染料助剂的使用,努力设计和生产出节约能源、无公害、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纺织产品,已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绿色印染助剂[1~4]2.1 绿色染料及助剂2.1.1 天然色素天然色素染色是从植物中提取色素染色,或利用矿物色素染色。
由于天然色素特别是生物色素是地球上生物长期进化而来的,保持着生态平衡,对生物的危害很小,或没有危害,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矿物色素染色是用天然矿石粉碎加工后进行染色,染出的织物具有自然色的效果,染色后不污染环境,而且染色矿石粉经检测对人体不存在危害。
2.1.2 仿生染料和仿生染色助剂2.1.2.1 仿生染料除天然色素外,仿生染料或颜料也是今后研发新型染料的趋势之一。
由于直接应用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更加可取的应仍是人工合成具有生物色素功能的染料,也就是模仿生物中色素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进行仿生染色。
事实上,许多合成染料具有天然色素相似的结构,例如酞菁颜料或染料,它基本发色体系和叶绿素很相似,和血红素也相近,只是中心金属原子和芳环结构不同。
又如动物黑色素的基本结构和某些靛类染料及其中间体的基本结构很接近。
虽然许多天然色素的染色性能差,例如亲和力小、耐光、耐洗牢度差等,但是丝与Tactel纤维合并后纱线细度提高所至。
3.2.6 织物的刚柔性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
由弯曲长度公式可得,当斜面的角度为45°时,C= 0.487L(cm)。
我国有机颜料发展现状及上下游产业链分析着色剂是使物质显现颜色的物品,主要分为染料和颜料两种,颜料一般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
而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
无机颜料的优点在于耐久度较好,但是色泽不鲜艳,着色率偏低且某些品种的毒性较大,广泛应用的如钛白粉、氧化铁红、炭黑等。
而有机颜料应用性能优良,已成为塑料、树脂的重要着色剂。
主要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以及功能性着色剂领域,对作为着色剂有机颜料有其特定的需求。
我国有机颜料产量基本保持在21-25万吨之间,占到国内颜料产量的的21%左右。
从全球来看,有机颜料发展不平衡,中国、印度及南美等国家增速稍快,发达国家处于停滞状态,总体处于成熟阶段,一些发达国家有机颜料企业在不断整合和转移,颜料合成基本集中在中印两国,其他国家加工居多,传统有机颜料制造未来有一定回归欧美的可能性。
在油墨领域里出版物印刷油墨受电子媒体的影响消费量下降,导致有机颜料消费量下降,包装材料用有机颜料消费量上升,有机颜料品种向高端化发展。
二、有机颜料行业产业链情况颜料行业上游源于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无机化工,其中无机颜料上游原材料主要来自无机化工,大部分为钛白粉和氧化铁,有机颜料上游原材料大部分来自石油化、无机化工。
其中关系最大的主要是笨类、酸类、碱类等化工工业。
而在下游领域,有机颜料最终分散应用到汽车、印刷、食品、电子、建筑、化妆品以及其他工业制造领域,由于其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行业风险被平均化,故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总体来看石油价格对于有机颜料的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影响,而塑料、橡胶行业则与有机颜料需求密切相关。
油墨、涂料、塑料是有机颜料三大主要应用领域,涂料主要面向楼宇建设、汽车及家具领域,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目前占到有机颜料市场的40%左右。
而油墨、塑料主要面向食品包装、日用化工品、儿童玩具、印刷业等细分需求,目前各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
3,3'-二氯联苯胺生产消费与合成技术进展一文发表日期: 2004-8-24 15:16:063,3'-二氯联苯胺(以下简称DCB)是合成黄色、橙色有机颜料的重要中间体`,以其为主体制造的系列化性能优良的多种有机颜料,产量占有机颜料总量的27%,以DCB为重氮组份可合成GI颜料黄12、13及橙13、34等颜料品种,广泛应用于油墨、油漆、橡胶、塑料、蜡笔等着色和涂料印花浆及涂料染色浆的生产。
目前世界上用DCB制造的各类颜料占整个有机颜料产量的25%,共有23类600多个品种,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墨、油漆、橡胶、塑料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有机黄色系列颜料的需求迅猛增加,并带动了其关键中间体DCB的需求大增,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对DCB的开发热情高涨,纷纷投巨资进行DCB合成工艺的研究。
本文对国内外DCB的合成技术进展作一综合评述,以期推动DCB合成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一、DCB合成技术及其进展目前DCB工业化主要有两种方法,甲醛水合肼还原法和催化加氢还原法。
我国现有的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醛水合肼法,该法产生大量的废水,而且水合肼价格较贵,腐蚀性强。
国外主要采用催化加氢法,与甲醛水合肼法相比,加氢法减少废水2/3,收率可以提高10%,产品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和歌山精化、韩国协合化学、德国赫司特公司等,另外印度和中国台湾也有小规模装置。
由于DCB的污染和毒性问题,美国太阳化学公司已经于2001年下半年关闭其原世界最大的DCB生产装置,最早生产DCB 的赫司特公司也大幅度减少其产量,现年产量不到2000t。
原来国内仅有山东新泰染料化工厂采用落后的甲醛水合肼技术建有2000t/a的生产装置,另外高邮染料化工厂、浙江平阳化工厂、浙江瑞安化工厂和安徽怀宁五横化工厂采用甲醛水合肼建有小规模的生产装置,2001年江苏扬州引进韩国的催化加氢技术建成3000t/a的DCB装置,已于2001年下半年投产。
近两年我国有机颜料进展
俞鸿安
【期刊名称】《染料工业》
【年(卷),期】1992(029)003
【摘要】一、生产现状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有机颜料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但1989年由于市场疲软,部分品种滞销,产量有所下降,到1990年下半年市场又开始回升,生产好转,有些品种供不应求,酞菁蓝、绿都很畅销。
目前,我国已有生产有机颜料的厂点80多处,生产能力约20,000吨,实际产量在10,000吨以上。
1989年我国有机颜料产量为13,208吨。
【总页数】5页(P4-8)
【作者】俞鸿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16.8
【相关文献】
1.最近两年来我国光通讯系统建设系统的最新进展 [J], 刘仕仁
2.我国有机颜料进展 [J], 付华新
3.近两年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J], 梅建军;王璞;黄兴
4.近两年我国电刷镀技术的新进展(下) [J], 林春华
5.近两年我国电刷镀技术的新进展(上) [J], 林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7年染料及有机颜料工业出现新机遇2022年,随着化学工业蓬勃进展,染料、有机颜料工业进展势头趋好,呈现产量升、市场稳、效益增的良好态势。
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全行业连续保持稳定健康进展的趋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产量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22年全国染料、有机颜料产量88.19万t,同比增长10.6%;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10.92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和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从全行业看,亏损企业约占8%,主要是小企业和老的国营企业。
全国染料、有机颜料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除应交增值税外,其他指标都保持肯定的增长,但工业总产值(现价)、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放慢(见表1);染料、有机颜料进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加快,出口量增长19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20个百分点。
2022年纺织印染产品出口市场变化较大,纺织行业大类产品产量虽然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普遍回落。
在染料市场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染料产量增长明显大于需求的增长,自然加剧了市场竞争,全行业经济效益虽有提高,但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重点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品开发,利润依旧增长较大。
2022年全国染料产量69.93万t,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
有机颜料产量18.26万t,同比增长16.6%,增速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
贸易环境健康和谐国产活性染料成市场宠儿2022年全国染料行业出口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染料进出口总量31.92万t,同比增长7.9%;有机颜料进出口总量17.29万t,同比增长18.5 %。
染颜料出口创汇总额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5%;进口用汇总额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中国化学工业发展记实录(1980年-1999年)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
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很快发展成为的一个工业门类。
化学工业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由最初生产纯碱、硫酸等少数几种无机产品,到主要从植物中提取茜素制成染料的有机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行业、多品种的生产门类,并涌现出一大批综合利用资源和规模化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包括以基本化学工业的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在内的各个专业领域,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的过程。
本文采用年月顺序摘编,展现各个时期化工记实。
产量大高端品种少我国是世界上直接染料产量最大的国家(生产厂约60家),年产量约3.5万t,占染料总产量的4%。
所生产的直接染料由三部分组成:禁用直接染料(19个品种,年产量约1万t)、直接混纺染料(D型染料,年产量约1万t)、非禁用普通直接染料和直接耐晒染料(年产量约1.5万t)。
虽然产量已达世界之最,但生产的品种数只有108个,不及国外品种总数的1/3。
我国直接染料进口量占染料进口总量11.5%,而出口量仅占染料出口总量4.3%,潜力较大。
2000~2004年我国直接染料进出口统计见表1。
我国直接染料出口到66个国家和地区,以低档价廉的品种为主,而进口的直接染料多为高档耐晒品种或专用品种。
目前我国外贸部门向企业询货的直接染料品种有114个:黄色23个、橙色10个、红色21个、紫色5个、蓝色28个、绿色4个、棕色7个、黑色16个,其中未开发或未生产的品种约占一半。
禁用直接染料严格限制生产1994年7月德国公布118个禁用染料品种,其中直接染料有77个,约占禁用染料品种总数的65%。
这些禁用染料所用的中间体如2-萘胺、联苯胺、联甲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联大茴香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等属于强致癌物。
目前,我国用联苯胺合成的禁用直接染料有13个,用联甲苯胺合成的禁用直接染料3个,用联大茴香胺合成的禁用直接染料3个,其中联苯胺致癌毒性最高,后两者的毒性仅及前者1/20。
我国应采取强制措施,停止禁用染料的生产,首先应禁止联苯胺等中间体的生产,以切断禁用直接染料的原料来源。
直接混纺染料尚需扩大规模直接混纺染料的应用日趋广泛,除用于涤/棉、涤/粘混纺外,还可用于毛/粘、锦/粘、腈/棉、腈/粘等混纺织物。
国产大吨位直接混纺染料品种中黄D-2RL、黄D-3RNL、红玉D-BLL、藏青D-R、棕D-RS等5个品种的产量占混纺染料总产量的1/3以上。
我国有12家企业生产直接混纺染料,但形成规模的厂家只有江苏吴江铜罗染化厂和吴江梅堰三友染化厂。
现代染料工业的发展和目前的发展前沿一、概述世界染料工业经过150年的发展,正面临着环制约、生态保护、纺织转移、布局调整、资源配置、术更新、用途拓宽和营销变化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得全球染料行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改革,染料的生产和供应中心从美国家向亚洲转移,有力地促进了亚洲特别是我染料工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尤其是近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尽管遇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较大,SARS 疫的蔓延和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仍较大地推和促进了我国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健康发展;再加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取消了纺织品贸配额制,这样快速拉动了国内的染料消费的增长另外,最惠国待遇降低了我国染料出口的关税,外经营权的逐步放开畅通了出口渠道。
在内销和出的双重拉动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染料生产增明显加快,出口贸易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上升使我国染料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创汇连年创造历史好水平。
二、面临的新形势从我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四个新特点可见,进入新世纪后仅6年时间,我国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9.23万吨,其量超过了我国染料工业在上世纪经过70年发展的产量的约30%,年增长率达到14.71%;我国染料的出口量也增加了7.37万吨,年均增长5.95%,形势非常喜人、诱人。
而且世界染料工业发展的新动向以及我国纺织工业品种结构的调整,2006年纺织纤维产量达到3209.7万吨(其中棉产量达到1278万吨),还有新纺织纤维如tencel纤维、大豆纤维、超细旦纤维、细旦丙纶织物和各种多元混纺织物等,以及新印染技术如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等不断被开发,他们都对染料的质与量提出了新要求。
再加上2005年1月1日我国纺织品的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与2006年5月1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的SN/T1649-2005《进出口纺织品安全项目检验规范》正式生效实施。
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待续)--上海是我国染料工业的摇篮陈荣圻
【期刊名称】《染整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1933年上海民族企业家集资创业生产出我国第一只染料—硫化元,1958年经研究开发生产出我国第一只活性染料,以后又投产了全国第一批分散染料,首次生产出最新的分散型和迁移型阳离子染料和直接混纺D型染料,并与国
内著名染料厂同时研发生产了技术难度高的还原染料和其他染料。
最近15年,我国染料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染料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50%左右,成为染料大国。
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需要。
当前任务是如何提高绿色工艺技术和产品,增加科技投入,创新开发新产品,缩小与西方国家著名染料企业的差距,从“染料大国”过渡到“染料强国”。
【总页数】8页(P7-14)
【作者】陈荣圻
【作者单位】上海纺织职大,上海 20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3.21
【相关文献】
1.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续)——上海是我国染料工业的摇篮 [J], 陈荣圻
2.入世后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 [J], 田利明
3.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记我国染料工业的摇篮上海 [J], 陈荣圻
4.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记我国染料工业的摇篮上海(续) [J], 陈荣圻
5.入世后我国染料工业发展概况 [J], 田利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年我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佚名【期刊名称】《印染》【年(卷),期】2005(31)5【摘要】内需拉动作用突显: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衣着、装饰等需求增加,产品内销情况良好,产销率98.33%,比2003年增长0.96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和销售产值均以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产业提升仍有很大空间;低价竞销、无序竞争加剧了利润的下滑。
【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印染行业;经济运行;低价竞销;居民消费水平;产销率;销售产值;无序竞争;内需拉动;装饰;衣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F426【相关文献】1.成思危: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刘明康: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两大突出问题/范恒山:当前中国改革呈现五大新特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发生四大根本性变化/牛文元:能源高消耗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正式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规范性要求/国家采取八项措施减轻非公企业负担/我国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将聚焦八大重点/专家建议五方面控制投资过热 [J],2.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工业化试验获得成功·83.3dtex/wef粘胶无捻丝开发成功·新型强渗桂酮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我国童装市场呈现新特点·纳米材料首次用于我国服装行业·惠泉公司上规模增效益·杀菌保健康的调味品·美国大豆食品呈主食化趋势·名优酒品瓶盖包装新潮流·中草药制成果蔬保鲜纸 [J],3.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将是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题/ 中国目前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中国企业离"全球买家"有多远/"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2006年我国经济还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精细磷化工应对出口下滑态势/2006年我国GDP将增长近9%/外商在华投资呈现独资化加快等新特点/海南发展生物质化工独具优势/我国将降低能耗列为经济发展"硬指标"/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面临四方面矛盾/海南可建成天然气化工基地 [J],4.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J], 吕兵5.总体下行、格局分化……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年我国涂料产量将达到2600 kt
王雄伟
【期刊名称】《网络聚合物材料通讯》
【年(卷),期】2004(003)002
【摘要】2003年的我国涂料市场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态势,各类涂料总产量大约在2400 kt左右。
2004年我国涂料产量将达到2600 kt,除产量增长迅猛外,产品结构将有质的改观,品质要求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品种变化将适应市场多样化、人文化、个性化的需要,研发能力和水平会明显提高。
据记者了解,水
【总页数】1页(PF003)
【作者】王雄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2004年我国涂料产量将达到260万吨 [J], 王雄伟
2.2004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212.348t [J],
3.印度维旦塔集团2012年的原铝产量可达2600kt/a [J], 王祝堂
4.2017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将达到8200kt [J], 本刊
5.2004年我国乙烯产量超过6260kt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