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疫苗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50
一、名词解释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
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
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基因工程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者:张军梅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10期摘要:基因植物疫苗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文简单介绍了植物疫苗的免疫原理、植物疫苗的特点、植物疫苗生产的表达系统、以植物为载体的免疫技术、植物疫苗的安全性、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基因工程在植物疫苗中的应用以及展望等。
关键词:植物疫苗;基因工程;表达系统;安全性1 植物疫苗的免疫原理植物疫苗可诱导粘膜免疫反应,小肠淋巴组织的粘膜上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叫做膜细胞(M 细胞)。
粘膜免疫应答就是由M 细胞识别抗原开始的。
M细胞识别抗原并将其传递给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和其它抗原呈递细胞,再将抗原展示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识别外源蛋白质片段后就会刺激B细胞制造和释放能中和抗原的抗体,当疾病因子出现时,记忆辅助性T 细胞刺激胞毒T 细胞攻击受感染的细胞,同时它迅速刺激记忆B 细胞分泌中和抗体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总的来说,转基因植物疫苗可以诱导相应的血清型的IgA 和IgG 反应。
2 植物疫苗的特点2.1 安全性高植物是人类食物来源之一,除个别人群对某些特定的植物过敏外,其安全性高。
用动物细胞生产疫苗,可能有动物病毒的污染,对人类存在潜在危害。
而植物病毒不会感染人类,比较安全,同时也可避免微生物生产疫苗带来的有害产物。
2.2 成本低植物种植系统简单易行,植物细胞培养条件简单,便于进行遗传操作,可通过大面积栽培获得廉价的疫苗,且不需要技术、设备和种植条件等巨大投资。
农作物可以当地生产,还易于储藏和运输,而且经过长期种植,植物栽培、收获、贮藏、加工程序已经形成工业化。
与植物生物反应器相比,原核生物反应器与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时需要昂贵的技术设备、大量的人力物力。
2.3 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具有与动物相同的真核加工修饰系统。
可以对重组蛋白进行糖基化、磷酸化、酰胺化、亚基正确装配等。
微生物系统不能对真核生物蛋白进行正确的翻译后加工。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名词解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正带来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其中之一便是转基因植物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通过将疫苗相关基因导入植物,利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特性来大规模生产和分发疫苗的一种方法。
这一技术在传统疫苗生产和分发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转基因植物疫苗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带来新的希望。
在传统疫苗生产中,生产和分发疫苗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设施。
而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生产则更为简便和经济。
通过将疫苗相关基因导入植物,植物可以在生长过程中表达出这些疫苗蛋白。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种植这些转基因植物来生产疫苗,而不需要大规模建造生产设备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外,转基因植物疫苗在疫苗分发方面也具有许多优势。
疫苗的分发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
传统疫苗的分发需要严格的冷藏条件,而这在有些地区并不现实。
而转基因植物疫苗则能够在常温下保存相对较长时间,并且运输成本也更低。
这对于边远地区的疫苗接种是一种突破。
除了生产和分发的优势之外,转基因植物疫苗还能够提供更安全和有效的疫苗。
使用植物作为生产系统,可以避免疫苗中可能残留的人类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
此外,植物细胞骨架也可为疫苗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强其抗原性和效力。
这些优势使得转基因植物疫苗成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疫苗。
然而,与任何新技术一样,转基因植物疫苗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影响持不同意见。
尽管科学界一致认为转基因植物是安全的,但人们对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物的潜在风险仍然有所担忧。
此外,许多国家对转基因技术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也给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此外,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开发和生产也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
在开发新的疫苗品种时,需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基因编辑和筛选,这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生产和分发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疫苗家族新成员--转基因植物
于文清;董建新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4)002
【摘要】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是疫苗家族的又一新成员,较传统疫苗有着成本低廉、服用方便等多种优点,本文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点、种类、作用机理、表达
系统以及研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于文清;董建新
【作者单位】承德民族师专,化学系,河北,承德,067000;承德民族师专,化学系,河北,
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3.2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J], 郝宇娉;陆琳;杨志红
2.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其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开发前景 [J], 杨国峰;周鹏;王健伟
3.转基因植物疫苗应用于口服免疫途径的新进展 [J], 王真;李小兰;刘建国
4.转基因植物疫苗应用于口服免疫途径的新进展 [J], 王真;李小兰;刘建国
5.转基因植物疫苗与转基因植物抗体的研究进展 [J], 王宝琴;张永光;王小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什么是基因工程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有何优点?•2.重组活载体疫苗有哪些种类?各自特点是什么?•3.什么叫核酸疫苗?优缺点是什么?•4.什么是诊断用重组表达抗原?优点何在?•5.简述PCR概念,它的优缺点是什么?•6.什么是单克隆抗体?•7.简述生物制品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及其作用?•8、举出1-2种常用的兽医生物制品保护剂••1.什么是基因工程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有何优点?•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指用重组DNA技术研制的疫苗,包括重组亚单位疫苗,基因载体的活载体苗和通过基因组突变、缺失或插入的基因缺失疫苗,以及重组的裸露DNA疫苗等•优点:安全性好,疫苗中不含传染性材料,接种后不会发生急性、持续或潜伏感染,可用于不宜使用活疫苗的一些情况,如妊娠动物。
其次,这些疫苗减少或消除了常规活疫苗或死疫苗难以避免的热原、变应原、免疫抑制原和其它有害的反应原。
此外,这种疫苗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与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相区别,因此更适合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计划。
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基因疫苗不能在机体增殖,但它可被细胞吸纳,并在细胞内指导合成疫苗抗原。
它不仅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而且可以同时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
•2.重组活载体疫苗有哪些种类?各自特点是什么?•(1)重组载体病毒活疫苗:•一种是复制缺陷性载体病毒,只有通过特定转化细胞的互补作用或通过辅助病毒叠加感染才能产生传染性后代;•另一种是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如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痘病毒都可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而保持其传染性。
•(2)重组载体细菌活疫苗•以疫苗株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和卡介苗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
•细菌载体本身就起佐剂作用,刺激产生强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应答。
口服沙门氏菌疫苗还能刺激粘膜免疫,且不像其它疫苗需要注射。
•(3)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构建的活疫苗,该类疫苗安全性好、不易返祖•(4)基因疫苗: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由编码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抗原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