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

中外教授学者“闯进”十三行地界——“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撰写的《美国与中国》的历史著作中?用中间人的形态记录了在费正清广州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实际上就是从十三行的历史变迁中?阐述了贸易从有到无的过程?“??广州贸易制度及其崩溃。旧日的广州贸易?在其最兴旺时期;约1760-1840年~?是在中国朝贡贸易制一与欧洲重商主义之间一个暂行的折衷办法下进行的。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重商主义时代留下来的最大组织之一?即以印度为根据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了它在大陆上的竞争者?用广州日益扩大的茶叶出口?进行英、印、中之间有利可图的三角贸易。每年有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队从伦敦开到广州?在那里?公司凭它的特许状垄断了英方的全部贸易?同中国方面一个类似的垄断机构——约有12 个商号或“行”组成的特许行为——打交道。这些中国的商行代表朝廷官员负责办理外贸和接待外商。外商方面则也须受各种规定的限制?例如限定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许住在商馆?不许他们进广州城。这样?在18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通过双方的协议?尽管仍不断发生争执?旧日广州贸易在中外双方所定贸易条款的限制下?却证明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坦率地说?费正清教授的词句还是“偏”向美国人、英国人和法

国人的?但证明了十三行在“帝国”的海外贸易交道中?始终是在“争执”的规定中进行。在深谙的历史巡回中?除了和“红毛鬼”等国家的矛盾造成鸦片战争外?而帝国朝廷的腐败?也滋生出战争的导火索?甚至从泱泱大国成为金钱和殖民地的“守护神”?这些中西关系和朝廷无能的历史?也是值得现代人深重思考的。2011年11月14日到1日?由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组织的“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简称十三行国际研讨会~?在主办单位广州大学、中外关系史学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区委宣传部的联合筹备和研讨中?再次把十三行的历史和清朝、鸦片战争提交到教授学者的论文中?同时了解到荔湾区再着手准备建筑“十三行历史博物馆”?这都是值得心里庆幸的?毕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区政府没有遗漏清朝腐败、压榨和孺弱无能的历史?这对于建设21世纪的中国区域来说?是值得敬重的。而且?今天的广州?进出口贸易也是中央商务部在主导?从1957年到今天?贸易振作之后?将再现“百年辉煌”的史迹。最让我感动的是冷东教授?他是广州大学人文院的副院长?也是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在几天的“十三行国际研讨会”中?不但要组织中外教授研讨、住宿、参观?而且他的妻子也在组委会中默默支持会议的进行?负责许多的幕后工作。我想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一个自由、严肃的空间?让所有的教授和学者能够阐述自

己的清史认识和对十三行的辩证论点。当然?冷东教授还是废寝忘食中为“十三行国际研讨会”撰写了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论文?《十三行与影响世界的茶叶之路》?文中提到了“茶叶之路的枢纽——广州十三行”?再一次一语中的地说到“茶叶之路的影响”?直接引入“英国这个茶叶大国”?因为金融受阻?殖民地北美引起的“茶叶党”在波士顿倾倒茶叶?造成独立战争?引起英国“朝廷”的恐慌?于是极端恶劣地在1884年让英国东印度公司退下历史舞台?甚至要“踢开”广州的十三行?用鸦片倾销中国?目的就是为了“国库充足”?内容让我看到了纯粹的对“茶叶”看法?也是我以往忽略的论点?“茶叶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十三行作为清代中期茶叶的核心和枢纽?二者的命运有 1 1/6页惊人的相同?茶叶改变了世界?世界改变了中国”。当我把目光放匀?看见许多的中外教授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德国和香港、澳门、台湾千里迢迢地赶来?包括澳门大学的范岱克教授、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历史系的袁清教授、英国Martyn gregory的patrick conne教授、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史明理博士、法国的YU shuo研究员、加拿大的陈英英博士、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王硕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的苏精教授、香港的潘汉光副教授、香港艺术馆的刘凤霞馆长、广州社科联主席顾涧清先生、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赵春晨教授、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冷东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的蔡鸿生教

授、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启臣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章文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潘刚儿教授;潘家后裔~、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元亨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瑞林教授、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烈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梁承邺;梁经国后裔~、广东省科学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荔湾区委宣传部部长李黎、中山大学历史系江滢河教授、荔湾区文联副主席张静平博士、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蔡香玉博士、广州荔湾区地方志办公室的胡文中研究员、荔湾区十三行史料陈列馆骆文静馆长、深圳市致远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伍凌利工程师;伍家后裔~、海珠区文物博物馆管理中心的潘剑芬博士、;中国大陆的教授和学者下面有论文论述~等共聚讨论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在

字词句论文中?用深刻、条理、有历史记录的语言阐述了“帝国”的历史和囊括十三的实际、周边历史?让我看到了《“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的学术和历史价值。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晨教授?也在“十三行国际研讨会”中担任诙谐幽默的主持人?而他的论文?也有深度的思考?《行商与商馆区?清代广州“十三行”一名的双重含义及对今日研究之启示》?文中提到?“??弄清楚清代广州‘十三行’名称的双重含义?对于今天人们正确认识十三行的历史、开展对十三行的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都是必要的??”赵教授谈到梁嘉彬先生初步的“牙行”观念?

到嘉庆以后的“公行”历史?从商到官?也给历史贸易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去保护和开发。在领略了“十三行”的双重含义后?中山大学的教授黄启臣先生的论文《十三行商领潮接纳西方文化——广州十三行行商与广州城市文化研究》?也深刻地触及嘉庆、道光年间英国基督教马礼逊教士在澳门翻译教学?而另一位教士伯驾来到广州?用西医治病?把一种西方文化带进了这个封建帝国。黄启臣教授也是我佩服的学者?当他送给我著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和《澳门是最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桥梁》?我很感动?在我通读十三行历史的时候?也感觉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澳门作为粤海关外港的真实历史记载?黄启臣教授还著有《澳门通史》?可惜的是?这本历史著作因为许多人喜欢观摩?已经全部“消化”了。还有不少关于十三行的著作?也只能在遗憾中?可心灵“读诵”?而无书籍可以透彻历史了。范岱克先生是美国人?在澳门大学当教授?也是汉学家?以前见到他的照片?是没有胡子的范岱克?而今却留起了白胡子?岁月不饶人啊:但是他确实潜心研究清朝十三行的历史?这次带来的论文名曰《广州商人陈安官1751-1790》?这篇论文是我没有想到的?他曾经研究过十三行4大家族的叶上林;叶廷勋~的历史?这次提前到十三行成立公行之前的行商陈安官?这位行商“没有在任何东印度公司的记录中出现?我发现的1761年至1764年间关于他的有限资料是在一些瑞典私商的记录中。”陈安官的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