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话筒毕业论文稿子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20
⽆线语⾳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设计毕业论⽂设计题⽬:⽆线语⾳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别:车辆⼯程电⼦电⽓系专业:电⼦信息⼯程题⽬类型:软件开发摘要随着嵌⼊式系统和⽆线⽹络发展,两者已能紧密结合在⼀起。
⽽且随着⽆线应⽤领域扩⼤,⼯作在ISM(⼯业、科学和医学)标准2.4GHz⾃由免费频段,已成为研究焦点。
例如Wi-Fi、BlueTooth、Zigbee等⽆线传输协议都是应⽤在2.4GHz频段上,并以其数据率⾼、节点分布⼴等特点⼴泛应⽤于科研、家庭、军事等各个领域。
本设计利⽤了SPCE061A的语⾳处理功能,把SPCE061A作为主控制器,借助于Nordic nRF2401⽆线收发芯⽚,实现简单的双向⽆线语⾳传输功能。
具体实现⽅法是:通过其中⼀套61 板和⽆线模块(A 套)实现录⾳功能并将压缩后的语⾳资源通过⽆线模块发射;然后另外⼀套61 板和⽆线模块(B 套)接收A 套发送的语⾳资源数据,并对数据进⾏解码播放。
两块板⼦均能实现语⾳的发送和接收。
本⽂以⽆线语⾳传输系统的设计为主线,包括⽆线收发芯⽚的介绍、⽆线收发模块的设计以及语⾳数据的处理等,分为6个部分。
其中,第1部分为背景情况和芯⽚介绍,第2部分主要介绍对总的设计⽅案的选定,第3部分主要介绍⽆线语⾳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部分对⽆线语⾳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进⾏了详细的介绍,第5部分描述了⽆线语⾳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第6部分叙述系统软硬件的调试,对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法也作了讨论。
关键词:⽆线传输;nRF2401;SPCE061AAbstractWith embedded systems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eloping, the two have been working closely together. Moreover, as the expansion of wireless applications, worked in the 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standard 2.4 GHz band free, has become a focus of study. Such as Wi-Fi, BlueTooth, Zigbee and other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otocols are used in 2.4 GHz band, and because its high data rate, nod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widely distributed are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family, military and other fields.The design use the SPCE061A of voice processing functions, SPCE061A as the main controller, the help of NordicnRF2401 radio transceiver chip, to achieve a simple two-way wireless voice transmission functions. Specific method is: the adoption of a set of 61 panels and wireless module (A set) to achieve recording of the voice compression and resources through the wireless module launch and then another set of 61 panels and wireless module (B sets) A package sent to receive The voice data resources, data and decode broadcast. 2 voice of the board can send and receive.In this paper, wireless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to the design of the main line, including wireless transceiver chips,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design and voice data processing,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background and chips, Part 2 introduces the general design plan selected, Part 3 introduces wireless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Part 4 of the wireless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hardware design Carried out a detailed, Section 5, describes the wireless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software design, described in section 6 of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bugging, in the process of debugging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eir solutions are discussed.Key words:Wireless transmission ;nRF2401;SPCE061A⽬录引⾔ (1)1 课题背景和芯⽚介绍 (2)1.1 课题背景 (2)1.2 芯⽚资料 (2)1.2.1 SPCE061A简介 (2)1.2.2 SPCE061A 性能简介 (3)1.2.3 SPCE061A应⽤领域 (3)2.1 NRF2401A ⽆线收发芯⽚ (4) 2.1.1芯⽚特性 (4)2.1.2 NRF2401 主要性能指标 (5) 2.1.3 NRF2401⼯作模式控制 (5) 2.1.4 激活状态的模式 (5)2.1.5 双超外差接收模式 (7)2.1.6 结构配置模式 (8)2.1.7 待机模式 (8)2.1.8 低功耗模式 (8)2.1.9 配置字描述 (8)2.1.10 天线输出 (9)2.1.11 应⽤领域 (9)2设计任务与总体设计分析 (9) 2.1设计要求 (10)2.1.1技术指标: (10)2.2 ⽅案论证 (10)2.2.1 ⽆线收发模块 (10)2.2.2主控制模块 (10)2.3 总体设计 (11)3 系统总体⽅案介绍 (11)3.1 硬件部分 (11)3.2 软件部分 (11)4 系统硬件设计 (12)4.1 硬件框图 (12)4.2 ⽆线收发模块电路 (12)4.2.1 NRF2401及其外围电路 (12) 4.2.2 指⽰电路 (13)4.2.3 接⼝电路 (13)4.361板结构 (14)4.3.1 SPCE061A最⼩系统 (15)4.3.2 电源电路 (15)4.3.3 ⾳频电路 (15)4.3.4 ICE接⼝电路 (16)4.4 电源电路 (16)4.4.1 整流电路 (17)4.4.2 滤波电路 (17)4.2.3 稳压电路 (17)5 系统软件设计 (18)5.1 软件总体设计 (18)5.2 ⼦程序设计 (20)5.2.1 初始化程序 (20)5.2.2 录⾳⼦程序 (23)5.2.3 放⾳⼦程序 (23)5 开发流程及开发环境 (24)5.1 开发流程 (24)5.2 开发环境 (25)6 调试 (25)6.1 调试⽅法 (25)6.2 硬件调试 (25)6.2.1 PC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5)6.2.1 NRF2401模块的制作 (26)6.2.2 61板的检测 (26)6.3 软件调试 (27)7 结论 (28)谢辞 (29)主要参考⽂献 (30)附录 (31)附录⼀:系统原理图 (31)附录⼆:系统PCB图 (32)附录三:系统源程序 (33)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类活动越来越依赖于通信技术提供的服务,以⽆线通信技术以其快捷⽅便,可以移动等特性,受到⼈们的⾼度关注,得以快速发展。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090x班指导教师:胡君萍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无线话筒设计初始条件:具较扎实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电路器件的选型及电路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技术要求: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电抗管或变容二极管)设计一个调频无线话筒;额定电压3.0V,电流10~15 mA ;输出频率90 MHz 左右;采用 FM 收音机可可靠接收;可靠接收距离S ≥3米。
任务要求:完成电路设计,给出电路图和元件清单。
完成电路的仿真,观察性能参数,进行元件参数优化,给出仿真结果(优化了的元件参数、最终的性能指标)。
如果时间允许,完成电路的调试制作,给出作品的性能测试结果。
时间安排:二十周一周,其中4天硬件设计与制作,3天调试及答辩。
参考书目:[1]市川裕一、青木胜.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 科学出版社,2006[2]高金玉.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2009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1.绪论1.1无线话筒概述无线话筒,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
这种设备或电路就其原理而言,在很多产品中以各种形式或名称存在着,如双工的EarMark无线耳机HS-4系列型号就是其中之一。
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话筒(咪头)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会去调制电子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
最后,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早期的无线话筒是采用FM调频来实现的,后来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发射与接收精确稳定的固定频率,这种话筒及接收机只固定单一个频率配对使用。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1.概述1.1说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都有电子制作的经历,从开始时的不断失败到逐渐得心应手,其中的滋味是圈外人所无法领会的。
其实有很多人很想进入电子制作的大门,但是苦于找不到入门的方法而在门外徘徊~~电子技术的实践性极强,通过组装、调试制作套件是快速入门的好办法,我们将制作套件的全过程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本的元件知识,帮助初学者完成制作。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频无线话筒,不但容易而且也非常有趣,还可用它来和朋友们开开玩笑~~~这里我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典型的调频话筒制作套件,其中包括了制作调频话筒所用到的全部器件。
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制作套件学到一些相关知识,特别是学生,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点,可是动起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喽~~1.2参考资料1.藤井信生,电子实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第三版3.李银花,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第一版、4.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第一版2.硬件电路2.1调频无线话筒的功能话筒先将自然界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改变结电容容量,控制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形成调频波,然后再经过倍频及高频功率放大后经天线辐射。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2.2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这个调频无线话筒电路采用了两只晶体管,BG1用作音频放大,BG2用作高频振荡。
其中电感线圈L是用一段直径0.5mm高强度漆包线在3毫米钻头上绕5圈,间隔约5.5毫米。
电阻用1/16瓦的RTX型号,除电解电容外,其他电容用小型CC1型瓷片电容。
晶体管可用3DG8(或3DG6),要求β>100。
话筒用小型电容话筒,改变电阻R1,可以改变话筒的灵敏度(电阻R1可在10-100千欧范围内选取,阻值大时灵敏度高)。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0902班指导教师:苏杨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二:调频无线话筒设计初始条件:具较扎实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电路器件的选型及电路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电抗管或变容二极管)设计一个调频无线话筒;2、额定电压一3.0V,电流10~15 mA ;输出频率90 MHz 左右;3、采用 FM 收音机可可靠接收;4、可靠接收距离S ≥3米;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电路图,清单、调试及设计总结)。
时间安排:二十周一周,其中4天硬件设计与制作,3天硬调试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1.课题的提出依据和意义 (1)2.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 (2)2.1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2)2.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3.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4)3.1 电路的组成 (4)3.2 电路总原理图 (5)3.3电路工作原理 (6)4. 电路元器件的选择与计算 (7)4.1电路元件的选择 (7)4.2相关参数的计算 (7)5. 电路的仿真 (8)5.1 西勒振荡器仿真 (8)5.2 无线调频话筒仿真 (9)6. PCB的制作与手工制板 (10)6.1 PCB的制作 (10)6.2 实物制作 (11)6.3 板子的调试 (11)7. 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附表:元件清单 (14)摘要无线话筒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我国的调频收音机的接收范围是88MHz到108MHz。
在录音音响系统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话筒。
话筒的重要性是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
话筒的争论往往是最激烈而革命性的,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动圈到电容、从微型话筒到金话筒,还有值得珍藏的纪念版话筒等。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毕业论文范文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毕业论文摘要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无线通信产业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多种无线通信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3G、TD-LTE-Advanced、UWB、Wi-Fi、RFID等几大技术热点。
TD-LTE-Advanced作为TD-SCDMA技术的演进,它吸纳了TD-SCDMA的主要技术元素,体现了我国通信产业界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
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CDMA技术不同,TD-LTE采用OFDM和MIMO作为基本技术,大量采用了目前移动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关键词:无线通信,3G,LTE,TD-LTE-Advanced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最近几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无线通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比较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1]。
根据爱立信的研究显示,截止到2010年7月份,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50亿,并且仍在以每日约200万用户的数量增加。
而这其中,移动宽带用户数量也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会超过34亿(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3.6亿)[2]。
在国内方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通信业运行状况报告显示,首先是在用户规模上,截止到2011年4月份,我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达到了8.9亿户,其中3G用户数量为6757.2万户;然后是业务收入方面,移动通信收入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70.63%,而固定通信收入所占的比重仅为29.37%,并且在逐年下降。
这些数据无不清楚的表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无线通信都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也早在2002年,全球的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移动通信成为用户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手段。
无线话筒原理
无线话筒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输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声音信号。
无线话筒的原理与传统有线话筒有所不同,它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来传输声音信号,而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声音的传输。
无线话筒的原理基于无线电技术,它利用了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
当人们说话时,声音会引起话筒内部的振动,这些振动会被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再将其转换成声音,使人们能够听到说话者的声音。
无线话筒的原理使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无线话筒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因此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
无线话筒可以在不受有线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移动,使其在许多场合都能够得到应用,比如演讲、表演、会议等场合。
其次,无线话筒的传输距离较远,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声音传输,使其在大型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无线话筒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无线电波的传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下,无线话筒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声音传输不稳定。
此外,无线话筒的电池寿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不断地使用电能来进行声音传输。
总的来说,无线话筒的原理基于无线电技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声音信号。
它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使其在许多场合都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无线话筒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论文范文精选3篇1蓝牙技术成为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更新换代,而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同步进展。
现阶段,人们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主要利用红外线进行传输,通过IRD能够幸免长距离电线电缆的麻烦,但仍然不便于利用。
蓝牙技术应运而生,并成功地在短距离内创建了公众化的无线XX络。
各种信号均可以借助接入点进行传输,摒弃了传统的电缆,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交互式短距离无线通信中。
这就包括了电话会议、相机与电脑终端之间的图像传输、不同家庭电器的遥控等。
Wimx科技正逐渐兴起,其特点是远距离传输与高带宽。
通过Wimx,人们有效地构建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无线XX。
Wimx能够覆盖几十公里以上,XX络速度达到了几十M/s。
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其远距离与高速传输服务也许会抢占3G通讯的市场份额。
Wimx技术在运营开支、传输速度和距离等层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也许会成为一类开创产业新局面的科技。
2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超宽带是一类时域通信手段,其无线接入技术比一般科技手段的带宽高,有着高速率、开支少、能耗少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无线通讯XX络,这种技术无需载波,仅仅通过小周期的脉冲信号作为载体,以二进制信号进行传输。
这种超宽带信号的频谱比较稀疏,信号强度是mW级别,能够抵御强干扰信号。
相比于CDM框架,此通信系统更利于实现,仅需较少的开支。
3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进展趋势3.1无线通信领域技术互补性日益明显无线通信技术种类逐渐增多,每种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与适用场合。
3G相对适合于大范围与城际漫游的数据传输需求,而无线局域XX则适合于中距离范围内的信号传输,超宽带技术适合于近距离、超高速的无线通讯。
所以在进展无线XX络通信技术的历程中,我们应当依照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甄选出最适合的无线通讯手段,使得无线通信业务有着多元化未来,更好地处理移动通信应用中的各类难题。
在不远的将来,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仍会朝着高带宽、大范围传输的方向不断进展。
无线话筒话筒实验报告总结篇一:无线话筒实验报告无线话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掌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的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3. 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为例,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4. 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5. 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只;(3 )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Hz)一台; (5)烙铁,镊子,斜口钳若干;三、系统原理分析调频系统的组成:对于小功率的调频无线话筒,设计时在保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单元电路的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本实验设计中采用的调频发射系统如下:音频放大→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缓冲隔离→高频功放图中的高频功放在发射功率较小时可工作于甲类状态(丙类状态要求有较大的功率激励)。
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P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
只有当天线的长度L和发射频率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信号发射出去。
●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是指其载波频率,应依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
调频广播频段规定为87MHz~108MHz。
●总效率:总效率=发射的总功率/消耗的总功率●输出阻抗:对调频广播而言,一般要求输出阻抗为50欧姆,对电视差转而言一般要求75欧姆●残波辐射:残波辐射是指杂波功率与有效输出功率之比●信杂比:信杂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又用信号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失真度:失真度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单音频信号的失真度●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音频的幅频响应//上面这张图是为了让大家能看清里面有哪些原件!!!2. 电路原理分析: (1)音频放大电路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负载电阻R15和耦合电容C14等组成,其功能是拾取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音频放大。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引言:无线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音传输设备,它利用无线电波的传输,将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无线话筒传输到听者耳中。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同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备:无线话筒、音频放大器、音频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信号源等。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无线话筒、音频放大器、示波器等元件进行连接,并根据实验需求连通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
2. 调节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位置:通过观察示波器波形,尽可能找到较佳的发射及接收效果。
3. 测量话筒灵敏度:通过音频发生器发出一定频率的信号,由万用表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压值,以测定话筒的灵敏度。
4. 测量话筒的失真率:通过音频发生器调整信号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失真程度,并记录数据。
5. 测量无线话筒的可靠距离:通过信号源产生一定功率的信号,分别测量无线话筒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值与距离,并得出其关系式,从而确定其可靠距离。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及数据统计,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话筒灵敏度:50mV/Pa;2. 话筒失真率:10%;3. 无线话筒可靠距离:约30米。
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声音信号;其性能参数包括灵敏度、失真率、可靠传输距离等,这些指标对于其后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为无线话筒的性能测试及参数探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无线话筒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一、引言无线话筒作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工具,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介绍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中无线话筒的设计思路、原理及实现过程。
二、设计思路基于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无线通信系统,我们选取了无线话筒作为我们的设计对象。
话筒的主体部分包括:音频采集、编解码、无线传输、解码播放等。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开发方案:1. 音频采集我们使用了STM32F103ZET6开发板作为中央处理器,通过搭载在其上的麦克风传感器对话音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音、调整音频增益等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收音效果。
2. 编解码采集到的音频信号需要通过编码才可进行传输,我们使用了AMR格式进行音频编解码。
3. 无线传输我们选用NRF24L01+无线模块对无线话筒进行传输。
将编码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相同的无线模块接收信号并进行解码操作。
4. 解码播放接收端解码后将信号输出至扬声器,达到播放效果。
三、具体实现1. 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方面,我们选用了STM32F103ZET6开发板,用于作为处理器支持音频采集及对无线模块的驱动控制。
在其中接入了麦克风模块,支持音频采集。
同时,我们还选用了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无线传输。
2. 软件实现我们使用了keil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针对音频采集模块,我们使用了wolfson WM8960AudioCodec库。
AMR格式的编解码部分我们使用了amrnb_encoder库进行实现。
对于无线模块的驱动,我们使用了nRF24L01库进行了开发。
针对解码播放,我们使用了VS1053库进行音频解码及播放。
四、实验结果经过反复的实验及调试,我们的无线话筒设计得到了成功的实现。
我们成功实现了:1. 音频采集,支持去除杂音,调节音量等功能。
2. AMR格式的编解码3. 无线传输,支持信号稳定、超过一定距离仍可建立通讯等功能。
无线通信技术论文(2)无线通信技术论文篇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应用【摘要】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计算机行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让广大的客户通过信息自动化自由的传输数据、交换信息。
从最开始的语音传输,到蓝牙技术,再进渡到3G网络,到最后的WLAN。
无时无刻不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发展在信息化极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普及到各群众的生活中。
无线通信技术不再局限于用于语音通话方面,它已经全面运用于商业、生活、金融及工作中。
移动电话,语音通话,数字电视,网络通信,数据交换等,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平台繁衍而生。
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移动或者固定的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即可享受无线通信技术带来的语音或视频通话,数据及交换,图像和传真等便利服务。
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最早是从固定模式开始的,大致上通过了五个发展时期才进入移动式模式。
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在19世纪50年代初,当时只有利用短波频和电子管技术进行无线通信。
并且因为技术和设备不够成熟稳定,没有得到普及应用,仅用于军事用处。
50年代末,才通过实验研究出现了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第二个发展时期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出现了半导体的UFH450MHz,出现了公用电话网,就是所谓的通过有线连接终端进行传输语音通话的公用电话系统,并向移动电话的发展迈了一大步。
第三个发展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这个时段我国借鉴美国的视频段技术,引进了科学家贝尔的蜂窝系统概念,经过实验,将视频段提高到了800MHz,为后期的视频传输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发展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段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力发展的时期。
出现了GSM等系统,并运用于个人通信业务中。
梧州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医院病房紧急呼叫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2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3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设计的医院病房无线呼叫系统。
摘要无线对讲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移动通信。
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通信工程中。
无线对讲机技术是很多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蜂窝式移动电话技术,就是在无线双工对讲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通信技术。
很好的熟悉掌握无线对讲机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测试、调整技术,对今后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建立了无线对讲系统的接受子系统的模型,其中主要包括信号频率的选择、频率的变换方式的选择、及信号功率的放大等方式及的选择。
此外,本文还主要运用超外差收形式的构建对讲机接收系统。
它主要由天线输入回路、接收带通滤波器、高频信号放大器、第一本振单元电路、第一混频电路、中放级、检波级、低放级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工作特点是:采用了"变频”措施。
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选出某电台的信号后,送入变频级,将高频已调制信号的载频降低成一固定的中频,然后经中频放大、检波、低放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这一"变频”措施,是超外差收音机性能得以改善的关键,也是分析超外差接收重点。
关键词:调频混频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The design of a receiving system for a Wireless InterphoneStudent:JIANG caiyun Teacher:SHEN zhuojunAbstract:Interphone is an simp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Interphone We can comple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 Wireless Interphone has been used wildly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so on 。
无线电装技术论文(2)无线电装技术论文篇二软件无线电技术初探【摘要】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打破了长期以来设备的通信功能的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发展的格局。
本文就从软件无线电的优势、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军事通信和移动通讯中的应用三方面来对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当今,通讯系统正由模拟体制向数字体制转变,这为无线电通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传统的通过硬件设备改造升级来完成无线通信新技术改革的方法带来了很多问题,限制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软件无线电应运而生,具有着传统的硬件无线电通信设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软件无线电的优势1.具有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的作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对技术和产品进行开发时,针对的只是单一的标准,从标准相对稳定到设计和开发专用芯片,再到产品设计和实现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同时这种情况也导致标准制定过程中,许多新的技术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限制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使商用产品和当时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软件无线电的应用,能为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个新概念和通用无线通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使产品能够和技术水平同步发展。
2.具有优秀的可拓展性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非常优秀的可拓展性,主要体现在它能极其轻松地完成系统功能的拓展与升级,但是由于网络无线电技术是以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硬件支持平台为基础的,所以它在硬件方面能够拓展的空间并不大,其优秀的拓展性主要集中在软件方面。
另外,软件无线电技术也为系统的升级和拓展提供了便利,只需要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拓展就可以了,而且与改进和优化硬件相比,升级和拓展软件要简单得多;最重要的是,借助软件工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实现各种通讯业务的拓展。
3.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可重配置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灵活性。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射频通信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1学生姓名:赵盼盼学号:10210218指导教师:杨佳王超设计时间:2013.12.30 -2014.1.10摘要 (1)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2)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2)三、设计内容 (2)四、总体设计方案 (2)五、各单元电路设计 (5)5.1 音频放大部分 (5)5.2 振荡调制部分 (6)5.3 倍频缓冲放大部分 (7)六、仿真与分析 (8)6.1音频放大部分的仿真 (10)6.2振荡调制部分的仿真 (11)6.3倍频缓冲放大部分的仿真 (12)七、心得体会 (14)八、参考文献 (15)附录(电路原理图) (16)无线话筒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的设备。
焊制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话筒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然后去调制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
最后,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调频的信号设置在FM波段,这样就可以用收音机几首调试。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无线话筒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首选的对象,无线话筒系统在广播、电影、戏剧和舞台制作以及公司、宗教和教育场所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功率无线话筒实际上就是一台小功率的无线电高频发射机,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路简单,成本低、无电缆传送等特点,因而得到了灵活广泛的应用。
无线话筒按调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和调幅式,前者由于具有通频带宽、动态范围大、传输距离远和抗扰性强等特点,所以应用较多。
简易无线话筒的设计与实现结合了高频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等知识点,设计及实现这个实用性很强的课题,既可以在实践中巩固许多知识点,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发新功能,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点。
关键词:无线调频话筒、电路分析、仿真、实物调试一、设计的作用、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塑造自身能力等于有特殊作用。
摘要本文论述了无线调频的实现过程,通过频率调制将无线电信号传输,并利用接收机将信号接收,其功能实现工作频率在调频波段88,108MHz范围内,工作距离为10,20m,灵敏度高、工作可靠性强、噪声较低等特点。
设计主要运用了调频方式中的直接调频方式,利用LC振荡电路,实现设计结果。
在电路设计中运用了日本NEC公司的集成电路upc1651,以及稳压7805等器件,使电路更加简洁,工作更加稳定。
在本文中还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应用,经过多角度的论证,解释了本设计的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实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发射机调制与解调驻极体话筒无线通信类型- 1 -目录摘要 ....................................................... - 1 -一、绪论 ................................................... - 1 -1、课题设计背景及意义 ......................................................... - 1 -2、论文主要工作 ..................................................................... - 1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描述 .................................... - 9 -1、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述 ......................................................... - 1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 - 1 -3、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特点 .............................................. - 1 -三、无线发射机 ................................................ - 5 -1、调频发射机 ..................................................................... .... - 1 -2、调频广播的应用 ................................................................. - 1 -四、直接调频方式的无线话筒 .................................... - 7 -1、原理图及其分析 ................................................................. - 7 -2、电路元件列表 ..................................................................... ... - 7 -3、元器件分析 ..................................................................... .... - 7 -4、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 - 7 -五、调试结果及分析 ......................................... - 9 -1、调试...................................................................... ............... - 9 -2、主要元器件的调试方法 ..................................................... - 9 -3、调试结果分析 .................................................................... - 9 -六、无线调频话筒的其它制作形 ................................. - 16 - 七、结论 .................................................. - 20 -八、参考文献................................................. - 21 -九、致谢 .................................................. - 22 -- 2 -一、绪论1、课题设计背景及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日趋广泛,无线话筒的技术、市场、应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套完美的无线话筒,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虽然无线话筒的历史并不长,也就一二十年的历史,但发展极为迅速。
无线话筒从最初简易的一个无线调频发射器和无线调频接收器到目前的采用专用的PLL(频率锁相环)技术,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为简易调频发射与接收,即类似于调频广播的发射接收原理,通过话筒的换能原理及音频?调制?放大?发射过程,然后通过调频收音机或专用接收机(特殊频点)接收、放音; 二为石英振荡的调频发射与接收,由于采用电子电路产生的RC或LC振荡,其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其频率也不可能很高,一般只能在二、三百兆赫以下,在这样的频段,极易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此时便出现了采用石英振荡体的发射与接收电路。
而石英晶体的振荡频率是非常稳定的,其工作频率可在V段(30MHz-250MHz),U段(200-1000MHz)内,外界干扰信号不严重,给无线话筒的使用带来了较好的效果。
三为采用PLL接收的无线话筒, PLL是频率相位锁定环路的英文字头缩写,在无线话筒的发射接收中,采用频率合成的方式,可以在一个频带内,满意地接收信号,在此频带内,还可以任意切换工作频道。
由于无线话筒采用的均为调频技术,其工作频段在V段或U段,电波均以直线传播,在碰到障碍物时,只能反射,不能绕射,所以目前在较高档的无线话筒中,还采用了分集式接收技术等。
2、论文主要工作话筒要具有低触摸杂音的优越特点,手握式无线话筒因使用时与手掌之间产生磨擦的触摸杂音,对正常音质产生影响,尤其无线话筒本身具有灵敏的前置放大器,使这种触摸杂音表现更为严重,成为技术上的瓶颈。
一般的无线话筒因为没有专业设计经验,而且为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简陋的电路,选用廉价音头、避震不良的悬挂设计及廉价的管身表面处理,因此音质不清晰也无法克服话筒显著的触摸杂音而使原音劣化,所以选择品质优良的无线话筒,必须特别注意选择具- 3 -有极清晰的音质及超低触摸杂音的特性。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简单又便宜的方法使无线话筒更为人们所接受。
- 4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描述1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述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其设备组成和复杂度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他们的基本组成不变,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如图1所示:图 1 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方框图图中虚线以上部分为发送设备(发信机),虚线以下的部分为接收设备(收信机),天线以及天线开关为收发共用设备。
信道为自由空间。
话筒和扬声器属于通信的终端设备,分别为信源和信宿。
上下两个音频放大器分别是为放大话筒输出信号和推动扬声器工作而设置的,属于低频部件。
上面的音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控制高频载波振荡器的某个(些)参数,从而实现调制;下面的解调器就是针对上面的发射端的调制而进行的检波(调制的逆过程)。
已调制信号的频率若不够高,可根据需要进行倍频或上混频;接收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的形式,在通过高频选频放大(初步的选择放大并抑制其它无用信号)后进行下混频,取出中频后再进行中频放大(主选择放大,具有较大的放大增益和较强的滤波能力)和其它处理,然后进行解调。
超外差的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对接受信号的选择和放大,当信号频率改变时,只要相应的改变本- 5 -地振荡信号即可。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无线通信(或称无线电通信)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传输方法、频率范围、用途分类。
1 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2 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主要有(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来分,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3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特点信号的种类从信号的本身属性来分,信号有电信号,声信号,磁信号,和光信号等,在无线设备中出现较多的是电信号。
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无线电信号有多方面的特性,主要有时间(域)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传播特性等。
无线电信号的时间特性是信号随着时间变化快慢的特性;频谱特性包含调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部分,它们分别反映了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相位的分布情况;传播特性指的是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传播。
- 6 -三、无线发射机1 调频发射机由声电转换器件(如拾音器)输出的声音信号是频率较低的电信号。
这种信号直接发射出去技术上有一定困难,效率很低;再者几个电台同时广播,信号频率基本相同,在空中混淆,产生相互干扰,使接收者无法选择要接收的信号。
因此,无线电广播都采用高频电磁波发射的方法。
不同电台采用不同频率的高频电磁波做载体,携带声音信号发射出去,技术上容易做到,另一方面各路信号互不干扰,便于用户选择接收。
调制的过程是在发射机中完成的,发射机方框图如图2所示:图2 发射机方框图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由晶体振荡器产生高频载波,在调制器中利用由话筒转换的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
经调制的已调波在高频放大器中经放大,由天线以高频载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供接收机接收。
在本次毕业设计实验中,发射机部分主要由实际的无线调频话筒电路部分承担。
2 调频广播的应用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
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