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子网划分设计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2.23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子网划分与设计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

实验类别:设计性

主讲教师:张彬

实验室:创新网络实验室

月3年201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设置

2.理解IP协议与MAC地址的关系

3.根据实际的网络需求设计合理的子网划分方案

二、实验环境

共5组,每组8台双网卡PC机,4台路由器,2台二层交换机,2台三层交换机

三、实验原理

随着互连网应用的不断扩大,原先的IPv4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即网络号占位太多,而主机号位太少,所以其能提供的主机地址也越来越稀缺,目前除了使用NAT在企业内部利用保留地址自行分配以外,通常都对一个高类别的IP地址进行再划分,以形成多个子网,提供给不同规模的用户群使用。

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设置的方法,具有根据实际的网络需求设计合理的子网划分方案的创新能力。

1、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Internet的工程师们并未意识到计算机和通信在未来的迅猛发展。局域网和个人电脑的发明对未来的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开发者们依据他们当时的环境,并根据那时对网络的理解建立了逻辑地址分配策略。他们知道要有一个逻辑地址管理策略,并认为32位的地址已足够使用。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地址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址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A,B,C三类最为常用:

A类0-127 0 8位24位

10 16位16191 B类128-位

8位24110 -类C 192223 位组播地址1110 239 -224D类保留试验使用1111

255

-240类E.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32位的地址空间确实足够大,能够提供232(4,294,967,296,约为43亿)

个独立的地址。这样的地址空间在因特网早期看来几乎是无限的,于是便将IP地址根据申请而按类别分配给某个组织或公司,而很少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个地址空间,没有考虑到IPv4地址空间最终会被用尽。但是在实际网络规划中,它们并不利于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间。对于A、B类地址,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能够使用,而C类地址所容纳的主机数又相对太少。所以有类别的IP地址并不利于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间,不适用于网络规划。

2、如何划分子网

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引入了子网的概念。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这使得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三级地址结构: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分配和管理。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3、子网掩码的作用

简单地来说,掩码用于说明子网域在一个IP地址中的位置。子网掩码主要用于说明如何进行子网的划分。掩码是由32位组成的,很像IP地址。对于三类IP地址来说,有一些自然的或缺省的固定掩码。

4、如何来确定子网地址

如果此时有一个I P地址和子网掩码,就能够确定设备所在的子网。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一样长,用32bit组成,其中的1表示在IP地址中对应的网络号和子网号对应比特,0表示在IP地址中的主机号对应的比特。将子网掩码与IP地址逐位相“与”,得全0部分为主机号,前面非0部分为网络号

基础实验1:

1)两人一组,设置两台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

A: 10.2.2.2 10.2.3.3 )两台主机均不设置缺省网关。

命令与对方通信,ping上分别用B与A表,然后在ARP命令清除两台主机上的arp -d)用3.

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4)在两台PC上分别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提示:由于主机将各自通信目标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后,发现目标主机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10.2.2.0),因此通过ARP协议获得对方的MAC地址,从而实现在同一网段内网络设备间的双向通信。

基础实验2.

1)将A的子网掩码改为:,其他设置保持不变。

2)在两台PC上分别执行arp -d命令清除两台主机上的ARP表。然后在A上pingB,观察并记录结果。

3)在两台PC上分别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提示:A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3.3)和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得,和自己不在同一网段(A所在网段为:),则A必须将该IP分组首先发向缺省网关。

基础实验3

1)按照实验2 的配置,接着在B上pingA,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2)在B 上执行arp -a命令,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提示:B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2.2)和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发现目标主机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因此,B通过ARP协议获得A的MAC地址,并可以正确地向A发送Echo Request 报文。但由于A不能向B正确地发回Echo Reply报文,故B上显示ping的结果为请求超时。

在该实验操作中,通过观察A与B的ARP表的变化,可以验证:在一次ARP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就可以获知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

四、设计实验要求:

一个小的公司中,目前有5个部门a至e,其中:a部门有10台pc(host,主机),b部门20台,c部门30台,d部门15台,e部门20台,然后cio分配了一个总的网段192.给你,作为admin,你的任务是为每个部门划分单独的网段

示范方案(实验步骤):

其中,是一个c类网段,24是表示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是24个,这是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每一个255表示一个二进制的8个1,最后一个0表示二进制的8个0,在计算机语言中以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0,0表示可容纳的主机的个数。要划分子网,必须制定每一个子网的掩码规划,换句话说,就是要确定每一个子网能容纳的最多的主机数,即0的个数,显然,应该以这几个部门中拥有主机数量最多的为准,在本例中,c部门有30台主机,那么我们在操作中可以套用这样一个经典公式:

2^n-2=hosts 2^n-2=30 n=5

n代表掩码中0的个数,5个零则意味着二进制掩码为,即十进制的224.加上前面24个1,1 的总数为27个。

该掩码十进制表示为:;

确定掩码规则以后,就要确认每一个子网的具体地址段。

我们从a部门开始,其余b—e部门的操作可参照进行。

第一步:确定a部门的网络id

网络id,即本部门所在的网段,是由ip地址与掩码作“与运算”的结果。“与运算”是一种逻辑算法,其规则是:1与1为1;0与0 、0与1、1与0的结果均为0。

已知:当前的ip地址的最后一位是0,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0;而我们已经算出的掩码的最后一位是224,二进制表示为。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与运算。要注意,由于掩码的后五位为0,那么ip地址只有前三位参加运算,而后五位仅仅列出,不参加运算。

00000000

00000111与

00000000(十进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