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8.97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日本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启示——研修报告之二一、色彩规划的基准及比例搭配要求日本对色彩规划非常重视,近些年来各个城市都在编制色彩规划,尤以东京 为突出的代表。
以下介绍以东京都的情况为主,并结合鹿儿岛市的部分情况。
(一) 色彩的基准日本各城市的色彩规划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蒙赛尔色彩体系(图1),从明度、色相和彩度三个方面对色彩进行控制。
长沙市的色彩规划同样采用了此体系,长沙的色彩规划可以说是与世界接轨的。
(二) 建筑外立面色彩的适宜比例色彩搭配和谐的建筑对外立面色彩的比例有要求。
外立面的色彩主要分为基本色、强调色、重点色及屋顶色。
其中,基本色占外墙面积的4/5以上,强调色占到外墙面积的1/5以下,重点色占1/20以下(图2)。
二、色彩规划的分区与控制长沙的色彩规划主要依据城市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商业金融区、行政办公区、工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地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有着不同的色彩指导原则,以此形成各具特色符合功能定位、切合建筑造型、材质的色彩印象。
东京的色彩规划除了注重功能分区的不同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很重视景观轴线的色彩规划,对此的关图1 蒙赛尔色彩体系图2 东京建筑外立面色彩的适宜比例示意注更重于对分区的关注,另外强调大规模建筑物及户外广告的色彩,将户外广告色彩纳入到整体的色彩规划之中。
每一种分区中,都明确了控制的范围、色彩申请的标准、色彩的控制要求,要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字性的控制要求,如色彩设计应怎样结合周边的功能定位、建筑外墙应营造出怎样的气氛、强调色应在多少比例以内等等,二是用色卡进行指导,框选出该类分区建筑物及构筑物可以采纳的色彩。
具体而言,东京的色彩规划分区包括以下几个区域:表1 东京色彩规划的分区及申请标准(一) 景观基本轴的色彩景观基本轴主要是针对东京市内最重要的景观轴线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进行色彩规划控制。
景观轴线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临海类景观基本轴、二是河川类系景观基本轴,三是绿地类系景观基本轴。
1 城市的⾊彩及城市⾊彩问题 1.1 城市⾊彩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城市⾊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露物体外部的⾊彩总和。
⾊彩⽆处不在,在现代⼈类⽣活的集聚地——城市中,⾊彩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它作为城市⾯貌的⼀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个地区的民族⽂化、承载着重要历史、⽂化、美学信息;第⼆,城市⾊彩是城市⼈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座城市的功能布局、⽣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彩有莫⼤关联。
1.2 城市⾊彩的失控 近⼆三⼗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脉。
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影响。
因此,必须对城市⾊彩进⾏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秩序的城市⾊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 城市⾊彩研究、⾊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 国外的城市⾊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国家⾊彩⽅⾯的规划研究⼯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城市环境⾊彩设计的⼯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貌⼤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彩特征。
如波⼠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为主调;芝加哥则给⼈沉稳、⾼雅的灰⾊调印象。
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个环节进⾏城市环境⾊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彩的配⾊计划。
缺少这项⼯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例如⽇本在⼩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和个性的城市⾊彩环境。
2.2 国内城市⾊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彩规划始于2000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前我国城市⾊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段:1、城市总体⾊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系为主的稳重、⼤⽓、素雅、和谐的城市⾊彩环境;哈尔滨城市⾊彩确定以⽶黄⾊为主⾊调;2、具体的城市⾊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度出发的城市⾊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彩设计中提出塑造“⼭、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进⾏城市⾊彩的特⾊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彩控制。
城市特殊地域性色彩规划研究r——以武汉为例王晓;舒亚;陈铭【摘要】In the context of serious urban color convergence, taking Wuhan as an example, we studied the value of urban special regional color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t first, we analyzed the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xtracted the special regional colors of Wuhan. Then, we picked out the application areas of these regional colors, and investigat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urrent and planned colors in relevant areas. At last, we analyz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se colors in relevant area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distinct regional color in Wuhan city is obviously.%在城市色彩严重趋同的背景下,以武汉主城区为例,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城市特殊地域性色彩的应用价值.首先梳理武汉地域特色资源,提取武汉特殊地域性色彩;然后划定上述色彩适用区域,调查相关区域的色彩现状及色彩规划,分析上述色彩在相关区域的可实施性.研究结果表明,武汉特殊地域性色彩具有可实施性,并可显著提升武汉城市色彩个性.【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7(035)010【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地域色彩;城市特色;武汉【作者】王晓;舒亚;陈铭【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近20年来,为改变我国城市色彩趋同现象的努力不断,但效果仍不显著。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郭一萱【期刊名称】《设计艺术研究》【年(卷),期】2013(000)002【摘要】Through exploring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oretical aspect and analyzing their practice in ancient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compares color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 Japa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sides, it also reviews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color design and planning in China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cities.% 从理论层面对国外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背景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其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在古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中的遗存及其实践,同时比较了日本和欧美国家相关城市的色彩规划、设计与管理措施。
进而结合中国城市色彩规划和设计的实际,对当代中国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运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总页数】7页(P49-55)【作者】郭一萱【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22【相关文献】1.总体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引导--以重庆城市色彩规划为例 [J], 邱强2.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研究——以固安县城市色彩专项规划为例 [J], 曲晶;姚方3.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以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为例[J], 朱曙峰;陈灿;张健4.城市色彩规划何去何从?——浅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J], 傅立5.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以伊春市城市色彩规划为例 [J], 林教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城市色彩规划条例中的规划要点解析Analysis of Planning Points in Regulations for UrbanColor Planning of Japan庄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20摘要:日本将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之一,沿用色彩地理学的规划方式,将色彩与城市的特色与风貌紧密结合,对城市色彩进行相对较为完善的规划。
至今,日本将景观法作为重要指导,以国-县-市-区的模式,通过层次性的规划方式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并各自具备其完整的城市色彩导则。
本研究对已公布的日本城市色彩规划条例及城市色彩导则进行研究,分析与总结其城市色彩调控中所涉及到的规划要点以及对应的管控办法。
结合城市的“协调”与“特色”两大主题,浅析日本城市色彩规划要点给予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启发。
Abstract:Japan regards urban color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show the urban style.And it follows the planning method of color geography,closely combines the colo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 city,and makes relatively perfect planning for urban color.As of today,Japan has taken the Landscape Law as an important guidanee to plan the urban color in a hierarchical way with the mode of "country-county-city-district",and there are different complete urban color guidelines respectively.This paper studies the published regulations for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guidelines of urban color of Japa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points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urban color bined with the two themes of urban coordi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in Japan and tries to provide illumination to domestic urban color plan ning.关键词:色彩规划;城市风貌;日本色彩;区域色彩Keywords:color planning;urban landscape;Japanese color;regional color引言:从文人所造的苏州园林开始,到故宫展示出的宫殿艺术之美,都以色彩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展示了区域的文化底蕴及特色风貌。
城市色彩及其规划设计[摘要]色彩是城市的霓裳,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
城市色彩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影响人居质量、凸显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
城市进行色彩规划要注重整体和谐、体现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及服从城市功能区分,等等。
[关键词]色彩;城市色彩;色彩规划色彩是一种视觉元素,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先声夺人的,如果色彩协调优美,就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视觉的兴奋,进而影响心理感受。
人们逐渐把色彩学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使它有针对性地服务于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于是在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设计中也提出了城市色彩这样的概念。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
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色彩专家让・菲利浦・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教授为日本东京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份关于一个城市的色彩调查,他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随后,很多国际大都市都在为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色彩指南”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努力做功。
要说清一座城市的眉目、性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既有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沿革,还有许多人文的东西,更有景观设计的风格与品位。
在国外,城市色彩规划早已有之,专家将色彩称为城市的“第一视觉”。
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使很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赏心悦目。
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为这些城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进步,互联网的使用,使各种信息的沟通成为瞬间之事,国家间、地区间、文化间的界限在日益消减,作为各种经济、技术、文化、政治活动的载体,城市的趋同也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和趋势。
我国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对城市色彩、城市规划、建筑色彩、环境理论等的认识还不够,有些建筑不但没有为城市增色,反而因其五颜六色不协调的外表,给整个城市色彩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污染,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城市色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国范围的城市化运动,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10余年间,我国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互相攀比,争赶潮流,各种新的材料和涂料的应用,让城市变得奇颜怪色,花里胡哨,使城市失去了鲜明的个性,也切断了历史的文脉,从而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甚至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通过对国外及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目前湛江市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力求形成一条科学、有效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1国外、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成功案例1.1国外城市案例1.1.1意大利都灵,是最早把城市色彩列入城市规划中来的城市,以“黄色都灵”而著称.远在1774年,都灵就将黄赭石色(来源于都灵的泥土以及天然石灰石的色彩)确定为中心广场的颜色,到1849年,黄色已发展为整个城市的主色调.但是一个世纪后,都灵传统的石灰石涂浆渐渐被现代合成涂料所取代,“都灵黄”一度淹没在大量新建建筑群中.直到1979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等人主持了都灵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都灵黄”又焕发了新的生机[1].1.1.2日本大阪市在上世纪70年代就展开了城市色彩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很快在城市景观的建设和保护中得到运用,建立了一系列地区性的色彩控制法规.1981年日本建设部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以立法的形式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并编制《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建筑活动.2004年,日本又通过了《景观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的建筑色彩及环境.特别是在1995年出台了世界知名的系统色彩规划方案.其主要方法就是在城市规划审批中增加了“色彩规划审批”专项.而这样的规定相当于拥有对建筑等行业的一票否决权.从实际效果看应该非常理想,每年都有近百栋面积大、楼层高的建筑需要经政府部门的审批和检查.可见,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早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此来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塑造城市个性魅力.1.2国内城市案例1.2.1北京20世纪末,从北京的”清洗粉饰运动”开始,便定下了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北京已于2000年为城市建筑定下了“外立面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的调子,既映衬着皇城根儿的独有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同时,北京春季受风沙影响,暴露在外的鲜亮颜色几年以后容易变旧,极易失去当初的鲜亮.提起北京,你是不是会想到了青灰色的四合院和老胡同呢?1.2.2杭州杭州的城市颜色主要是参考江南的水墨画,历代被以“淡妆浓抹总相宜”来赞誉.西湖作为杭州城市的中心,因此沿湖地带色彩较为素雅,然后向外一层层逐渐变得明亮,直到色彩相对丰富的杭州新城.俯视整个城市宛如一幅水墨晕染的画卷.设想,有一天杭州城被涂抹成一个“大花脸”,那“宜”由何谈起,美更从何而来呢?1.2.3苏州Vol.28No.5M ay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5期(上)2012年5月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研究———以湛江市为例怀康(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通过对国外及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目前湛江市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力求形成一条科学、有效地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研究;新思路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055-0355--苏州在城市色彩规划中保持了富有江南气息的“黑、白、灰”色调,颜色清新优雅,清新优雅却楚楚大方,有白墙、黛瓦、青石以及碧水、绿树的色彩风格.其他省会城市及较大城市,如哈尔滨、重庆、青岛等也相继开展了城市色彩整治运动,但起步较晚,并且多集中在建筑单体色彩的表面上,缺乏规范的规划和管理条例的制定,更缺乏对于即成的文字性条例的严格执行力.2对比分析湛江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2.1城市色彩规划中主色调的确立方式和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很好地反映城市的特色,更不能突显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气息,很多城市经过了盲目的色彩规划设计,反而让老百姓很陌生,产生了距离感.例如,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突兀生疏的颜色,使得他们“鹤立鸡群”,甚是扎眼.尤其是康顺路、海滨大道、椹川大道等主干道两侧的建筑,作为湛江城市的门面,在湛江的城市印象上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然而,整个城市建筑呈现五颜六色,俨然一副“大花脸”模样,反而成为湛江脸上的一块块灰斑.2.2对于色彩规划与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或很少将即有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字性的文件,形不成规范并详细的参考依据.近两年,湛江市完成了《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等一系列编制工作,并完成了《湛江市东海岛分区规划》、《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新区规划》等若干项目建设规划的审批工作.从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工作来看,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发展,整个城市也充满了希望,对于未来的湛江城市生活市民充满了期待.然而,一系列的利民举措,却没有一项提案涉及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方面,不免让我们激起涟漪的心变得心惊胆颤,因为这意味着未来湛江市的城市建筑和其他公共设施的色彩规划依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工作为零或自然发展状态,开发商和其他商家在城市建设中依然会各自为政,我们看到的颜色也依然会像没人管的孩子,自由散漫、凌乱街头.2.3对于湛江市缺失相关的城市色彩规划方案,也就形不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致使城市的建设者缺少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致使开发商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对于建筑色彩和规划无法可依,只能自主设计,或即兴发挥,加之政府的放任,形成更大的恶性循环.3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思路城市的色彩内容包含建筑、道桥、广场、景园、户外广告以及公共设施构成的静止色,还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及地铁等构成的流动色.近10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空间中的环境质量和城市色彩,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老百姓的关注.色彩规划是一个综合的色彩制定与管理的过程,要按照科学调研、整体统筹、严格控制、步步细化、循序引导的方式进行.3.1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要求3.1.1有法可依根据国外、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城市色彩规划具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具体工作首先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相关专业人士参与以及城市的建设者和开发商的积极响应,从生理、心理和健康的角度,全面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科学论证,然后把抽象的概念形成一个具象色谱方案,最后公示并请市民们参与讨论,或进行试点,再确立城市色彩,形成书面的文字并列入总体规划中,以备以后的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做到有法可依.3.1.2有法必依首先政府要高瞻远瞩,提高专业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城市的色彩规划,使城市色彩规划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普遍关注.其次,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于城市土木工程的验收制度,把城市色彩规划相关条例作为其中的重要参考标准,并由专门的专业人员实地取证把关,将色彩规划的成果运用到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当中.开发商也要提高专业素养,主动贯彻执行规划条例,把色彩规划变成一种自觉意识和必要工作.也就是说,做到有法必依,使色彩规划成为城市建设中必须的一个环节.3.1.3执法必严以上述日本大阪为例,城市的规划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条文进行,如有违反行为,必将法办.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一旦形成文字,应当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城市色彩规划的法律效力,使色彩规划的成果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主管部门务必严格执法,当缺少了这项工作,则不允许该项目通过审批.3.2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构成所呈现出所有可被感知的色彩,包括自然色彩和人为色彩两部分.因此要实现对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合理规划与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提取.3.2.1尊重自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在谈城市色彩规划时指出,色彩规划最主要是要突出城市中的自然美,即尽可能的保留大自然赋予的色彩,尤其是当地固有的土壤、岩石、树木、山川及大海的自然色.例如,青岛的老城区在规划时,所有通向大海的道路都敞开着的,既向自然借景,又将海的色彩拉进了城市.大自然给每一方土地都赋予了独有的色彩,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人为的颜色要源于大自然,并最终融合到大自然中去.“湛蓝之滨”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西临北部湾.因此对于大海,湛江人一点都不陌生,海的蓝色,也是湛江地区人民世代崇拜的颜色,海洋文化是湛江的传统特色之一,因此无论从“湛江”字面意义上56 --还是从历史渊源上讲,蓝色应该成为湛江城市不可或缺的颜色基调.此外,湛江及雷州半岛地区土壤中富含铁,加之该地区常年雨量丰沛,因此土壤经过充分氧化变成鲜艳的红色,成为一大特色.在这片红土地上,半岛人民世代以农业及渔业为生,并形成当地劳动人民浓郁的农耕文明和渔业文化,另外雷歌、雷剧及别具特色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称“红土文化”.此外,湛江地区,保留着众多的古村落、古建筑,房屋多采用本地泥土烧制的红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红砖砌墙,白灰嵌缝,另整个建筑呈现鲜红色.一座座的房屋庭院组成一个个红彤彤的街道与村落,因此,当地的红土文化和红砖的“红”,在湛江城市色彩规划中,也应该被提炼出来[2].3.2.2尊重历史建筑物的色彩是有历史渊源的,如北京四合院的墙灰瓦青,江南村落的墙粉瓦黛,雅典卫城的大理石白以及维也纳大厅的灿灿金色等,都是城市在历史中遗留下来的传统色彩.可见,城市色彩不仅是历史积淀,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它包含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和城市风貌最直观的呈现.城市色彩的选定,应该充分体现地方的传统特色,这样才有利于塑造城市的个性形象,增强市民的集体认同感.如邯郸市,建筑风格和色彩不仅要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的城市特点相符,也要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符,并与邯郸建设环保型城市的目标相结合[3].十九世纪80年代至抗日战争结束,湛江被法国“租借”近50余年,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法式建筑和街道.从政治上谈这是一段屈辱史,然而这却是湛江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成为了湛江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后人了解湛江历史的“活化石”.由于法国人喜欢奶酪的乳白颜色,因此这里老城区的建筑和街道都是以亮丽的乳白色作为主色调,虽经岁月苍桑洗礼,但它们依旧风华犹存.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旧建筑的改造和保护,理应还原它的原貌,因此,乳白色也将从历史中被重新提取出来.况且,在快节奏发展的今天,现代建筑中,也多采用明快的浅色系,正可谓异曲同工之妙.3.2.3和谐统一和谐是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根本.它包括人为色彩与自然色彩的和谐,人为色彩与人为色彩之间的和谐.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曾经说,“色彩没有刻板章法,应在统一中求变化.”如今全球国际化,彼此之间都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使得如今的造城工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既得条件,新材料技术与施工工艺的发明创造,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建筑及其他城市设施、设备的色彩,从而令色彩成为一座城市视觉印象的第一要素.繁杂,显低俗;单一,则又不能满足人们不同生活的需要.因此,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在统一中求得丰富.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又受海洋气候影响,常年温暖多雨,植被旺盛,一年四季充满绿意.当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树木都凋萎的时候,湛江依旧生机盎然,这也是令湛江人民引以为豪的地方.所以,绿色在湛江人生活中是不可缺失的,很难想象在他们眼里,没有了绿色会是什么样.综上,湛江的城市色彩不可以是黑白灰的素色,也不可能是单调的色系,湛江的色彩规划应该是蓝色大海的蓝、红土文化的红,以及法式建筑的乳白来组成.科学、有序、规范的使用这些色彩,红白建筑井然、蓝天大海相伴、白云朵朵呼应、绿树红花围绕,提高城市特色,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对于未来的城市建设规划,湛江将以“生态型海湾城市”的新身份,建设“生态湛江、海湾福地”,力争走出一条可示范广东、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发展之路.4结束语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老百姓都认识到了色彩规划的深远意义.盘锦、广州、西安、杭州、烟台、珠海…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到城市“色彩整改”的行列.与此同时,城市色彩规划的课题,也由学院派纸面上的研讨,逐渐演化成社会中政府官员和普通市民讨论的热衷话题.然而,对于湛江来讲,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工作还处于自然发展或个别学者的初步探索阶段,希望通过本文对湛江市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以及城市色彩管理贯彻实施的分析,使城市色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和规划,让城市朝着生态、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参考文献:〔1〕段炼,刘杰.体现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9(2):39-45.〔2〕叶彩萍.雷州半岛古民居[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3〕张长江.城市环境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7--。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探索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的分析,试图思考出比较系统的、科学的、适于国内发展现状操作的城市色彩设计的方法,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对城市的色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管理、评价等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1、引言当下中国,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已成为许多城市所关注的内容,但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仍处于萌芽阶段,从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到规划管理之间存在脱节,从而导致城市缺失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现状的剖析,总结出国内目前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形成科学、合理地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思路。
2、研究的意义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证明,合理的将色彩应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来不仅有能够优化人的心境,稳定人的情绪,而且有助于提高人的生理机能。
色彩作为文化表层中可见的现象,实际上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一个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本质。
如果完全割裂和摈弃传统地域性的城市色彩,即等于抛弃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我国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相应地,新时代带给城市建设新的挑战。
现代城市的碎片化和无序化特征在当代我们国家的城市里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1]。
城市建设有时反映了个别人的个人意志和价值取向,并不代表集体的认同。
同时,城市的地域差别迅速弱化和消失,城市的特色不复存在,“千城一面”,成为城市景观形象的真实表述。
20 世纪末,由北京的“清洗粉饰运动”开始,之后,武汉、哈尔滨、南京等城市相继开始着手对城市色彩进行重视,但我国城市色彩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多集中在建筑单体色彩的微观层次面,缺乏规范的操作方式和相关的法规制约,相应地,各城市管理部门纷纷表示要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纳入城市建设和整治工作。
2000 年 8 月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2003 年初,武汉市制定了《武汉市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均标志着我国在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法规的制定方面迈开了发展的步伐。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虽然这只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但是这套色彩标准中包含城市传统的配色规律,以及城市未来色彩的发展方向。
这些色彩搭配的建议都是在系统分析本地区色彩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包括了气候、地理地貌、城市经济、城市文化等综合因素。
1970~1972年期间日本东京市政府出资委托日本色彩研究中心对东京进行了全面的色彩调研。
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最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味的城市色彩规划——《东京城市色彩规划》。
1972年,日本京都以保护古都风貌为出发点,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1976年宫崎县开展关于建立(与自然协调的)色彩标准的研究;
神户市1978年颁布“城市景观法规”规定城市色彩的运用;
广岛市成立了“管理指导城市色彩的创造景观美的规划”委员会;
1980年代,川崎市政府为该市重要地区——海湾工业区制定了《海湾地区色彩设计法规》,并规定该区域的建筑每7~8年重新粉刷一次。
1994年,色彩设计家吉田慎吾主持了立川市法瑞特区的色彩规划,最终确定了一套安静、中性的复合色谱作为实施方案。
1995年3月,日本大阪市在大阪市役所计画局和日本色彩技术研究所的共同合作下,制定了《大阪市色彩景观计划手册》,为大阪市的色彩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条例和建议,规范和控制了建筑的色彩设计。
日本建设省于1981和1992年分别推出了“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划”以及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的色彩规划”法案。
规定色彩专项设计作为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得到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的批准,整个规划或设计才能生效、实施。
2004年日本通过了《景观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的建筑色彩及环境。
日本通常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色彩的专项规划与设计,完成后提交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设计。
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做出成套的色彩规划等。
20世纪80年代,英国环境色彩设计师米切尔.兰卡斯特为泰晤士河两岸进行了色彩规划与设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81年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末结束,挪威朗伊尔城委托挪威卑尔根艺术学院教授哥瑞特.斯麦迪尔开始进行近20年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从而使这个靠近北极地区,以煤矿业为主的不起眼的小城一跃成为挪威重要的旅游城市。
1990年代,瑞士色彩学教授维尔纳.施皮尔曼负责主持了德国波茨坦Kirchsteigfeld地区的城市色彩规划。
施皮尔曼遵循了德国特有的中明度和中纯度暖色调的建筑色彩传统,将沉稳的氧化红色系和赫黄色系定位城市主色调,灰色系、本白色系、白色系作为城市辅助色系,蓝色系则充当了点缀色,得到了大多数Kirchsteigfeld居民和造访者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最近,韩国为了规划及控制城市高层公寓的色彩,进行了一项制定高层公寓色彩规划实用指南的研究。
这项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高层住宅的外观色彩形象进行了提炼,并筛选出208个标准色,通过对计算机色彩模拟建立的评估场景的分析与评价,最终得出一套色彩搭配体系及色彩规划指南,用以指导设计和保证高层公寓外观最低限度的色彩协调。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项目一览表
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九十年代开始,首都规划委员会开始对北京新建的规划小区提出了进行色彩规划的要求,2000年8月,为迎接奥运会考察团的考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逐步对一些重点街道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清洗工作。
2001年,北京西曼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辽宁省盘锦市政府合作策划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色彩规划。
2001年,温州市的整体城市设计确定中心城区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其中把中心城区划分成:特色区(老城区、中心区、杨府新区、过渡区、扩散区)和廊道系统。
2002年,哈尔滨开始着手与城市色彩规划,2004年市规划局正式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设计院负责哈尔滨城市的城市色彩规划,并于同年完成了方案。
2003年,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对控制和引导武汉城市建筑色彩的技术路线和规范形式作了有益的探索。
2004年12月1日,鹤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颁布了《建筑外部造型及饰面色彩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4年,南京市城市色彩建设召开了研讨会,就南京城市主色调进行了专家讨论。
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居民对未来南京城市色彩的见识,最后浅绿色成为比例最高的城市色彩基调。
2006年,由杭州市规划局委托、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主持的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完成终稿,并向公众公布了成果。
该研究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
2006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重庆城市色彩规划,重庆主城区的城市色彩将以淡雅明快的暖灰为主,辅以局部冷灰色调。
但是,在一些没有进行色彩规划的地方,城市色彩的现状却不尽人意,色彩滥用与趋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例如,天津,近十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建筑拔地而起,却缺乏整体性及和谐统一。
各种建筑自我唱主角,新建小区只注重了自身的色彩调配而忽略了与毗邻建筑之间的造型呼应与色彩衔接,不和谐的色彩杂乱夺目。
同样,深圳的城市色彩也表现出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某色彩专家认为:“深圳的高楼越盖越多,有的楼盘为了引人注目,一味采用红色、金色、鲜绿等醒目颜色,却没有考虑对所处片区及整个城市视觉的污染。
”
由此可见,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必然要求。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实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