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法2002-2009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债的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和理解债的本质和法律特征,认识和理解债的本质和法律特征,了解债的发生原因。
要求深刻理解债的基本原理,全面掌握债的法律规则。
教学重点:债的含义;债的要素;债的发生原因。
教学难点:债法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其体系。
第二节债的发生原因一、合同“夫妻忠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2002年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全国首例“忠诚协议”案夫妻经协商签署了一份“忠诚协议”,约定若一方出现婚外情,要赔偿对方损失费30万元。
当男方后来真的发生了婚外情并提出离婚后,妻子以其违反“忠诚协议”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法院判男方支付违约金30万元。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夫妻不忠赔偿案”,法院判令男方赔偿女方30万元。
支持方的理由:1、协议内容的当事人的主观意图符合《婚姻法》规定。
2、协议内容与任何法律没有冲突。
3、协议并没有损害第三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4、协议签定的赔偿金额具有可行性。
5、协议是在自愿平等的条件下签定的、6、就该案件当事人签定的协议,法律没有任何明文规定禁止签定这份协议。
反对方的理由:1、“忠诚协议”意味着对伴侣的不信任态度和对婚姻本身缺乏信心。
2、侵权损害不能通过合同预定。
3、个人隐私权、人格权应高于“忠诚原则”。
如果法院赋予“忠诚协议”以法律效力,则为了确定一方当事人有“违约行为”,一方当事人或人民法院就有举证证明和查证的义务。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使婚姻另一方甚至是无辜第三者的隐私暴露于公众之下。
4、赋予“忠诚协议”以法律效力的另一个后果是鼓励婚姻当事人在结婚前都缔结这样一个协议,以“拴住”对方,这样势必会增加婚姻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使建立在纯洁的爱情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婚姻关系变质。
第二章债的类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债的主要类型,种类之债和选择之债的特定;要求深刻理解债的基本原理,全面掌握债的法律规则。
教学重点:种类之债和选择之债概念;利息之债种类;连带之债概念;连带之债的发生原因。
债权债务债权转让纠纷案例分析标题:债权债务债权转让纠纷案例分析案例概述:本案是一起涉及债权债务债权转让纠纷的法律案例。
案件发生于2009年,涉及的主要当事人为甲方(债权人)、乙方(原债务人)和丙方(债权转让人)。
本文将从事件的经过、纠纷焦点以及律师的点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事件经过:2009年1月1日,甲方与乙方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协议明确了乙方向甲方借款100万元,并约定了借款的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
协议生效后乙方按时向甲方支付了一部分利息和偿还了部分本金。
同年4月15日,甲方接到了丙方的债权转让通知书,内容表明丙方将其对乙方的借款债权全部转让给甲方,并要求甲方向丙方支付相应的转让款项。
紧随其后,甲方向乙方提出了债权转让的要求。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债权转让通知,乙方表示从未与丙方进行债权转让协商,且并不知晓债权转让的事宜。
因此,乙方拒绝了甲方的债权转让要求,并继续按照与甲方签订的《借款协议》履行债务。
纠纷焦点:该债权债务债权转让纠纷案中,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债权转让通知的有效性:丙方是否具备将债权转让给甲方的合法权益,以及通知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2.乙方的知情权:乙方在债权转让前是否事先获得了丙方的通知,并在同意债权转让前进行了相应的协商,以保障其知情权。
3.甲方与乙方的协议效力:甲方与乙方通过签订的《借款协议》约定了相关的借款事项,是否债权转让通知书能够单方面终止该协议的履行。
律师的点评:在这起案例中,债权债务债权转让纠纷主要涉及了债权转让通知书的有效性和乙方的知情权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对于通知书的形式要求非常明确,通知书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进行签字等操作。
此外,债权转让通知应反映真实的意思表示,且要及时送达到对方当事人。
对于乙方的知情权保护,则是保障债权转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
在债权转让前应遵循合同法的约定,及时通知乙方并进行协商,确保乙方能明确了解债权转让的后果。
《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案例分析,解读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案例分析,解读案例一:房屋产权纠纷案例背景甲和乙是邻居,甲购买了一座房屋并在上面进行了翻修。
在翻修期间,由于工人的疏忽,导致房屋的墙壁受损。
乙认为这是甲的责任,并要求甲赔偿修复费用。
法律问题1. 房屋的产权归属是谁的?2. 谁应该承担房屋修复的费用?法律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房屋的产权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默认归属于房屋的实际使用人。
在本案中,甲购买了房屋并进行了翻修,因此可以认定甲是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房屋的产权归属于甲。
根据《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第47条,如果因为他人的过错导致财物受损,受损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在本案中,乙主张甲在翻修期间的疏忽导致房屋受损,因此乙有权要求甲承担修复费用。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房屋的产权归属于甲,甲应承担房屋修复的费用。
案例二:车辆所有权纠纷案例背景甲和乙是朋友,甲将自己的汽车借给乙使用。
在乙使用汽车期间,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汽车受损。
此后,甲要求乙承担修复费用。
法律问题1. 汽车的所有权归属是谁的?2. 谁应该承担汽车修复的费用?法律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汽车的所有权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默认归属于汽车的登记人。
在本案中,甲是汽车的登记人,因此汽车的所有权归属于甲。
根据《民法典》第二编产权法第47条,如果因为他人的过错导致财物受损,受损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在本案中,乙在使用汽车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乙有过错,应该承担汽车修复的费用。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汽车的所有权归属于甲,乙应承担汽车修复的费用。
注意事项以上案例分析和解读仅供参考,具体判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条文进行综合考量。
请在实际操作中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债权债务法律纠纷解决的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债权债务法律纠纷的案件数量逐渐增加。
债权债务纠纷的解决对于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债权债务纠纷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案例一:A公司与B公司的合同纠纷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A公司出售商品给B公司。
然而,在交货后的一段时间内,B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A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支付货款并承担违约金。
法院经审理后认定,B公司确实存在未支付货款的行为,并判决B公司支付货款并承担违约金。
这一案例中,A公司作为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债务人B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的问题。
首先,A公司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B公司未支付货款的事实,确保了自己的债权合法性。
其次,在诉讼过程中,A公司充分发挥了合同文本的作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纠纷,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案例二:C个人与D个人的借贷纠纷C个人向D个人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
在借款期限届满后,D个人并未按时归还借款。
C个人不得不求助于法律程序。
法院审理后认定,C个人的债权合法有效,判决D个人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这一案例中,C个人作为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债务人D个人未还款的问题。
C个人在起诉过程中,提供了借款合同等证据材料,证明了债务的存在,并向法院提供了相关票据和其他证明,证实了自己的债权合法性。
这一案例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借贷关系中都应该重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确保自身的权益。
案例三:E公司与F公司的合同纠纷E公司与F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E公司向F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然而,在履行协议的过程中,F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相应费用。
E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F公司支付欠款。
法院经审理后认定,F公司确实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并判决F公司支付欠款并承担违约金。
这一案例中,E公司作为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债务人F公司未支付费用的问题。
第1篇一、案例背景债权法律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律关系,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债权法律案例,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
案例名称: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8年10月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支付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约定向甲公司发货,但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遂拒绝支付货款。
乙公司多次催收无果,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例分析1. 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甲公司是否应当支付乙公司货款,以及甲公司提出的货物质量问题是否构成抗辩理由。
2.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3. 案例分析(1)甲公司是否应当支付乙公司货款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支付货款。
尽管甲公司提出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后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
甲公司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甲公司应当支付乙公司货款。
(2)甲公司提出的货物质量问题是否构成抗辩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买受人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修理、更换、退货等。
因此,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4. 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甲公司应当支付乙公司货款。
同时,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因货物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
据此,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货款,并要求乙公司承担因货物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对比分析-----基于对公报案例的考察合同与侵权是债法中两大基础性法律关系,二者在构成要件、诉讼时效、赔偿范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二者是可以清楚分辨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两者相互排斥,导致竞合的状态。
在另一种情形下,两者有逐渐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既“contort”,“合同履行中的侵权”。
传统民法理论下两者的区分:竞合时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制度。
该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第三十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时作出选择后,在一审开庭以前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对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自合同法开始,我国正式确立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制度。
我国处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应当遵循以下基本的思路:首先,力求在当事人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主要的思路是,一方面债权人的损失应该得到全面的补偿,而另一方面债务人不应负担不必要的双重赔偿责任,双方的利益都应得到合理周全的考虑。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其中,必须首先强调债权人能够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护,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从民法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原则来看,民事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
但是,作为确认和保护权利基本手段的民法,应该是以权利为中心的,在一个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的违约或侵权行为遭受人身、财产损害而成为债权人时,法律总要通过一定的制裁措施,惩戒不法行为人来对债权人进行保护。
而为使债权人能获得充分有效的保护,理应允许债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就如何获得赔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市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原材料,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在2011年3月31日前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合同中还约定,如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相当于违约部分10%的违约金。
2011年3月31日,乙公司按照约定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
然而,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并未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货款。
经过多次催款,乙公司于2011年5月向甲公司发送了书面催款通知,但甲公司仍未支付货款。
乙公司遂于2011年6月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二、案件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甲公司承认收到了乙公司的货物,但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乙公司则提供了购销合同、货物交付凭证、催款通知等证据,证明甲公司违约的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甲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货款100万元及违约金10万元。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为合同违约责任。
以下是针对本案的具体分析:1. 合同效力的认定本案中,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违约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违约责任的承担甲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案情简介一、案件基本情况2002年10月15日,张某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长途汽车站内购买了安丘至五莲的公路汽车补充客票,并凭该票乘坐了某运输公司所有的潍坊至日照的依维柯长途客车。
在乘车途中,有两人在车上行窃抢劫,致张某轻微伤,后凶手逼迫司机停车后逃跑。
司机开车去诸城市公安局相州派出所报案,并与该所干警共同沿途追堵行凶者。
张某由诸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了抢救,后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仕奇集团职工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18582.10元,护理费及交通费2341元。
诸城市公安局相州派出所证明张某在运输公司车上受伤,且已立案侦查。
目前犯罪嫌疑人仍在逃。
张某诉称,其购买车票后乘坐运输公司的客车,双方形成了契约关系,运输公司负有将旅客安全运抵目的地的义务,而运输公司未完成以上义务,损害了张某的合法权益,应当对张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请求运输公司支付其医药费18596.30元,误工损失18000元,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住宿费、法医鉴定费共计4591.50元,后续治疗费6000元及其他损失1200元,以上费用共计49887.80。
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意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一致认为:张某购买了车票,并依据客票乘坐了运输公司的客车,根据合同法第293条的规定,双方之间客运合同关系成立,运输公司应当在约定期间内将张某安全运输到指定地点。
但针对本案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张某遭受损失的情况,运输公司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及承担多少责任的问题,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判决运输公司免除责任,驳回张某诉讼请求。
根据合同法第117条之规定,运输公司作为承运人已全面、诚实地履行了承运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及相关的协助义务,在承运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
张永政所遭遇的抢劫受伤是一种不可抗力,属于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突发事件,运输公司作为承运方不可能有事先准备,因此不应当对张某承担责任。
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安全保障义务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由被告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被告在履行合同中存在过错,而本案运输公司并无过错,已经尽到了承运人应该尽到的义务。
一、概述债权平等性【案情介绍】个体工商户甲为购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于1998年向银行贷款10万元,还款期限均为2000年12月5日。
后甲因生意急需资金,向自然人乙借款10万元。
因生意受挫,甲除有上述两居室的住房自住以外,仅剩10万元的货物。
到期甲无力偿还银行和乙的借款而引起纠纷。
银行认为,该10万元货物因首先用于清偿其贷款,因为其贷款为先借贷款。
乙认为,该10万元货物应用于其所借的欠款,因为其借款就是用于购买该批货物。
【问题】该10万元货物应如何清偿上述两笔债务?为什么?【评注】本案涉及债权平等性问题。
债权是指债权人得请求债务人为给付的权利。
债权具有下列特征:(1)债权为财产权,能用货币衡量和评价。
(2)债权为请求权,据此,债权人得请求债务人为一定给付。
就债权来说,除请求权外,尚有受领、选择、解除、终止等权能。
(3)债权为相对权,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请求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
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人,对债权人不负有履行义务,除非依法构成债权侵害或依法定或约定由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负赔偿责任或给付义务。
(4)债权为有期限的权利,期限届满,债权即归于消灭。
(5)债权具有相容性,即在同一标的上可同时并存数个债权。
(6)债权具有平等性,即数个债权人对于同一个债务人先后发生数个普通债权时,其效力一律平等,不因其成立先后而有效力上的区别。
债权平等性原则是债权与物权的重要区别之一。
物权因其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因此,同一物上不得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相冲突的限定物权,也不存在两个所有权。
对于内容不相冲突的限定物权,则以相应的规则确定其先后顺序。
而债权基于其请求权的特性,只具有相对效力,不具有排他效力,因此,数个债权不论其发生先后,均以其同等地位并存。
债权的平等性的意义在于,当债务人的现有财产不能满足所有债权人的到期债权的清偿要求时,各债权人按债权的同一比例相应受偿。
本案中,甲与银行之间借款为债权,甲与乙之间的借款亦为债权,甲现有财产除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外,只有10万元的财产能够用于清偿债务,而其债务总数已超过了其财产价值,故其对乙和银行的债务根据债权平等性原则,应按照相同比例受偿,即债权人银行和乙各清偿5万元的债务。
金融债权债务转让纠纷案例分析标题:金融债权债务转让纠纷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时间:2009年地点:某一中小城市2009年,小李在某一中小城市开设了一家小型零售店。
由于经营不善,小李的店面亏损严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为了解决财务困境,小李决定通过债权债务转让的方式来获得迅速的资金支持。
事件一:债权债务转让协议签订时间:2009年3月10日小李与一家名为“金融公司”的公司(下称金融公司)签订了一份债权债务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小李将其店面及未来一年的经营利润作为抵押,向金融公司转让债权,金额为50万元人民币。
债权期限为两年,年利率为12%。
小李同意在两年内每月按时还款,同时同意金融公司在逾期后有权变更店面的使用权。
事件二:逾期还款与店铺流转时间:2010年1月15日小李由于店面经营状况未有明显改善,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他欠金融公司的贷款本金以及逾期利息共计55万元人民币。
金融公司决定行使在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规定的权利,变更店面的使用权,并委托一家物业公司代为运营。
事件三:物业公司与新租赁商纠纷时间:2010年2月5日物业公司将小李的店面重新租给了一家新的零售商A,并与其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期为三年。
根据合同,零售商A每月需支付租金为1.5万元人民币。
然而,物业公司未向零售商A披露店面的使用权存在争议,也未告知其该店面的转让与小李的债务问题。
零售商A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入驻该店面并经营,直至后续发生了纠纷。
事件四:小李追索店面及解除债权合同时间:2010年2月20日小李得知金融公司已将店面租给了零售商A后,对此感到极为愤怒,并联系了一位律师B,希望能够追回店面,并解除与金融公司的债权合同。
律师B分析了小李的情况并向其提供了专业意见。
律师B通过研究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发现,金融公司未尽到必要的披露义务,未告知小李存在店面的使用权变更以及与新租赁商的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小李有权解除合同。
律师B代表小李向金融公司发出解除债权合同和返还店面的正式通知,并威胁将在法庭上提起诉讼,追索违约金和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题(2002-2009):(2009年)四、(本题22分)案情:2005年1月1日,甲与乙口头约定,甲承租乙的一套别墅,租期为五年,租金一次付清,交付租金后即可入住。
洽谈时,乙告诉甲屋顶有漏水现象。
为了尽快与女友丙结婚共同生活,甲对此未置可否,付清租金后与丙入住并办理了结婚登记。
入住后不久别墅屋顶果然漏水,甲要求乙进行维修,乙认为在订立合同时已对漏水问题提前作了告知,甲当时并无异议,仍同意承租,故现在乙不应承担维修义务。
于是,甲自购了一批瓦片,找到朋友开的丁装修公司免费维修。
丁公司派工人更换了漏水的旧瓦片,同时按照甲的意思对别墅进行了较大装修。
更换瓦片大约花了10天时间,装修则用了一个月,乙不知情。
更换瓦片时,一名工人不慎摔伤,花去医药费数千元。
2005年6月,由于新换瓦片质量问题,别墅屋顶出现大面积漏水,造成甲一万余元财产损失。
2006年4月,甲遇车祸去世,丙回娘家居住。
半年后丙返回别墅,发现戊已占用别墅。
原来,2004年12月甲曾向戊借款10万元,并亲笔写了借条,借条中承诺在不能还款时该别墅由戊使用。
在戊向乙出示了甲的亲笔承诺后,乙同意戊使用该别墅,将房屋的备用钥匙交付于戊。
问题:1.甲乙之间租赁合同的期限如何确定?理由是什么?如乙欲解除与甲的租赁合同,应如何行使权利?2.别墅维修及费用负担问题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3.甲丁之间存有什么法律关系?其内容和适用规则如何?摔伤工人的医药费用、损失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4.别墅装修问题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5.甲是否有权请求乙赔偿因2005年6月屋顶漏水所受损失?理由是什么?6.丙可否行使对别墅的承租使用权?理由是什么?7.丙应如何向戊主张自己的权利?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1.为不定期租赁。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当事人未采取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乙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
2.(1)甲有权要求乙在合理期限内维修。
乙未履行维修义务,甲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乙负担。
(2)甲的维修属于无因管理人的行为,由乙承担其支出的必要费用。
瓦片质量问题不影响乙对该项义务的承担。
(3)因维修影响了甲的使用,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延长租期。
但装修期间不在延长租期的范围。
3.(1)甲丁之间属于无名合同,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并可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例如,费用承担问题适用赠与合同的规则,完成工作问题适用承揽合同规则。
(2)应由丁承担。
因为丁为雇主,应对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4.乙可以要求甲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理由是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装或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5.无权。
造成第二次漏水是甲自身的原因,乙无过错,因此损失应由甲自行承担。
6.丙有权对乙主张自己基于原租赁合同对该别墅的承租使用权。
因为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间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
7.丙有权请求戊返还原物。
因为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是合法占有人,有权请求侵占人返还原物。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法》第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2007年)四、(本题23分)案情:2007年2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买1000台A型微波炉的合同,约定由乙公司3月10日前办理托运手续,货到付款。
乙公司如期办理了托运手续,但装货时多装了50台B型微波炉。
甲公司于3月13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将处于运输途中的前述合同项下的1000台A型微波炉转卖给丙公司,约定货物质量检验期为货到后10天内。
3月15日,上述货物在运输途中突遇山洪爆发,致使100台A型微波炉受损报废。
3月20日货到丙公司。
4月15日丙公司以部分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
顾客张三从丙公司处购买了一台B型微波炉,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微波炉发生爆炸,致张三右臂受伤,花去医药费1200元。
问题:1.如乙公司在办理完托运手续后即请求甲公司付款,甲公司应否付款?为什么?2.乙公司办理完托运手续后,货物的所有权归谁?为什么?3.对因山洪爆发报废的100台微波炉,应当由谁承担风险损失?为什么?4.对于乙公司多装的50台B型微波炉,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5.丙公司能否拒付货款和要求退货?为什么?6.张三可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为什么?答案:1.不应当。
因为合同约定货到付款,而实际上货未到,或甲公司享有先(后)履行抗辩权。
2.属于甲公司。
因为交付已经完成。
3.由丙公司承担。
因为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的意外灭失风险自合同成立时由买受人承担。
4.乙公司有权请求丙公司返还。
因为属于不当得利。
5.无权拒绝付款和要求退货。
因为合同约定了质量检验期间,丙公司在此期间未提出异议,视为质量符合要求。
6.张三可向丙公司索赔,也可向乙公司索赔。
因为对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损害,受害人有权向其制造者或销售者索赔。
2004年二、(本题12分)案情:大兴公司与全宇公司签订委托合同,由大兴公司委托全宇公司采购500台彩电,并预先支付购买彩电的费用50万元。
全宇公司经考察发现甲市W区的天鹅公司有一批质优价廉的名牌彩电,遂以自己的名义与天鹅公司签订了一份彩电购买合同,双方约定:全宇公司从天鹅公司购进500台彩电,总价款130万元,全宇公司先行支付30万元定金;天鹅公司采取送货方式,将全部彩电运至乙市S区,货到验收后一周内全宇公司付清全部款项。
天鹅公司在发货时,工作人员误发成505台。
在运输途中,由于被一车追尾,20台彩电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全宇公司在S区合同约定地点接收了505台彩电,当即对发生损坏的20台彩电提出了质量异议,并将全部彩电交付大兴公司。
由于彩电滞销,大兴公司一直拒付货款,致全宇公司一直无法向天鹅公司支付货款。
交货2个星期后,全宇公司向天鹅公司披露了是受大兴公司委托代为购买彩电的情况。
问题:1.天鹅公司事先并不知晓全宇公司系受大兴公司委托购买彩电,知悉这一情况后,天鹅公司能否要求大兴公司支付货款?为什么?2.全宇公司与天鹅公司订立的合同中的定金条款效力如何?为什么?3.大兴公司多收的5台彩电应如何处理?为什么?4.如追尾的肇事车辆逃逸,20台受损彩电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5.如天鹅公司以全宇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后,在诉讼过程中,天鹅公司认为要求大兴公司支付货款更为有利,能否改为主张由大兴公司履行合同义务?为什么?答案:1. 能。
受托人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后,第三人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403条第2款规定,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据此,本题中天鹅公司事先并不知晓全宇公司系受大兴公司委托购买的彩电,知悉这一情况后,天鹅公司可以要求大兴公司支付货款。
2. 部分无效。
因定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超出部分无效。
解析:根据《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据此,本题中全宇公司从天鹅公司购进500台彩电,总价款130万元,全宇公司支付的定金不应超过26万元,超出部分无效。
3. 应返还给天鹅公司。
属于不当得利。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收到损失的事实。
《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
据此,大兴公司多收的5台彩电,应返还给天鹅公司。
4. 应由天鹅公司承担。
标的物交付前发生的损失应由出卖人承担。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141条第1款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如追尾的肇事车辆逃逸,20台受损彩电的损失因发生在交付之前,故应由天鹅公司承担。
5. 不能。
因为第三人选定了相对人后,不能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解析:《合同法》第403条第2款规定,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地散热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据此,本题中,天鹅公司认为要求大兴公司支付货款更为有利,亦不能改为主张由大兴公司履行合同义务。
(2003年)三、(本题7分)案情:张某在一风景区旅游,爬到山顶后,见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顶悬崖边上,目光异样,即心生疑惑。
该女子见有人来,便向悬崖下跳去,张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将女子救上来。
张某救人过程中,随身携带的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被碰坏,手臂被擦伤;女子的头也被碰伤,衣服被撕破。
张某将女子送到山下医院,为其支付各种费用500元,并为包扎自己的伤口用去20元。
当晚,张某住在医院招待所,但已身无分文,只好向服务员借了100元,用以支付食宿费。
次日,轻生女子的家人赶到医院,向张某表示感谢。
问题:1.张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2.张某的照相机被损坏以及治疗自己伤口的费用女子应否偿付?为什么?3.张某为女子支付的医疗费等费用能否请求女子偿付?为什么?4.张某向服务员借的100元,应当由谁偿付?为什么?5.张某能否请求女子给付一定的报酬?为什么?6.张某应否赔偿女子衣服损失?为什么?答案:1、因张某的救助行为使二者之间发生无因管理关系(1分)。
解析:《民法通则》第93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无因管理在管理人与被管理人(本人)之间产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关系。
张某为了挽救女子的生命,情急之中拉扯女子衣服,将女子救回,符合无因管理的要件。
2、应当由女子偿付(1分),因为此系张某实施管理行为所造成的,而且张某自己没有过失;答“此系实施无因管理而发生的损失和合理的费用”亦可。
(1分)解析:《民法通则》第93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这些必要费用从理论上分析包括三项:1.偿还管理人管理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
2.管理人为本人负担必要的债务时,本人应清偿该债务。
3.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损失时,本人负责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