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043-物理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2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用公式ghPρ=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问题一:举例说明液体对下方有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二:举例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举例说明液体对上方有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由于液体具有_________,液体_________都有压强。
检测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_________。
问题四: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要想得到液体下某处的压强,设想这里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这个平面以上的__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
设液注的高度为_______,平面的面积为________。
则液注的质量为m=_______,液注的重力为G = _________。
压力F = G = _________。
物体压强公式 P=_________= _________ 。
ρ是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 。
g =__________。
h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
6、单位换算:1m2= _________dm2=_________cm2【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仔细观察课本图9.2-1,不同高度小孔水流的射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1)在实验一中,你是如何判断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的?在实验一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可以看到U形管中的液体高度差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液体的压强向各个方向都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导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生动有趣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 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及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液体压强计、玻璃管、水、盐、气球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个关于液体压强的小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液体有没有重量吗?液体有没有压强呢?”2. 探究液体压强:我将液体压强计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液体压强计有什么特点吗?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接着,我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自感受液体压强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然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液体压强计算:我向孩子们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计算过程。
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计算实验中液体的压强,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5. 应用拓展: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气球浮力。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气球,观察并解释气球浮力的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及液体压强的特点。
2.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 液体压强第1 课时累计12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30 页至33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二、夯实基础1、液体内部的压强仔细阅读课本P33,并尝试回答:液体内部为什么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你能说出液体内部具有压强的具体事例吗?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仔细阅读课本P34“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r把探头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了什么问题?(2)探头在不同深度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探头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了什么问题?3、液体压强的大小(1)试一试,按照课本思路、步骤进行思考,你能否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来?(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2)课本P35例题,我来做!(与解答过程比较,你定会有收获)4、连通器仔细阅读课本P36并回答:(1)什么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
(3)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3、能力提升问题1:实验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有哪些?【例】(xx,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9-2-4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问题2:怎样利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例】植树节里,同学们用水桶提了15 L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l kg,桶中水深为3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
学习资料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9。
2 液体压强》【学习目标】1。
认识液体的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2。
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
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课堂合作探究】一、液体压强的特点在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到的压强是固体压强,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支撑它的桌面有压力,因而对桌面产生了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也有压强吗?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底端扎好橡皮膜,逐渐加水观察现象。
现象:没加水时,橡皮膜是______;当水倒入后,底部的橡皮膜___________。
液体由于受到的作用,因此对支撑它的容器底有.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就会发生形变,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实验步骤1: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结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都。
实验步骤2: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实验步骤3:换用不同的液体,如盐水。
看看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如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呢?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公式.计算出液柱所受的重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这个液柱的体积:(2)这个液柱的质量:(3)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4)平面受到的压强: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注意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无关。
9.2《液体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2、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33、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重点: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难点: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熟练程度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课前预习1.什么叫压强?2、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3.压强的单位是什么?4、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5、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在鱼市上却看不到活带鱼?6、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7、潜水员在深浅不同的水域,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8、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二、课内探究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规律。
四、巩固提升1. 判断: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而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能流动而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对液体内部上方却没有压强。
()2. 液体压强计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
3.如图,有一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其上表面与液面平行,它的上、下、左、右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上、P下、P左、P右,则P上_____P下,相同深度 P左_____P右。
(填“>”、“<”、“=”)4.如图,不同容器A、B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盐水和水,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A____PB (填“>”、“<”、“=”)。
5.如图,两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________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6、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 、b 、c 各点的压强大小7、如图:在U 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在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c•a•b(2) P b > P aP c > P b > P aP a > P bhAB盐水水 AB食盐水,塑料片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8、有一容器,如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1,如把它倒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2 ,则P1 P2。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压强的计算公式?各个字母表示含义、单位。
2、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一、想想议议(3分钟)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设问导读(7分钟)学生阅读课本80页并思考,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具有性和受作用。
2、课本14、2-2水向侧面喷出说明了。
四、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0分钟)1、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81相关内容。
讨论:⑴怎样观察液体压强的大小?⑵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
(控制变量法)3、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刻度尺4进行实验。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1水3向上26向上39向上49向侧面59向下6盐水9向下3、总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三、液体压强的大小(10分钟)假设在液体中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
设平面在液面下的深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思考:1、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2、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3、这个液柱的重力是多大?对平面的压力是多少?4、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总结:压强公式写出每个字母的单位课堂小测(7分钟)下表是小莉用图11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序号液体深度h(mm)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01862142826017122958390158242844盐水9015424692(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图11(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内,发现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填有或没有)压强,并且看到下面一个橡皮膜比上面橡皮膜凸出明显,说明。
2、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都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观察现象。
2、认识压强计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液体的压强》教学稿【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的原因。
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3、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重点、难点】重点:1、液体内部有压强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难点: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素。
【教学资源】微小压强计、水、烧杯、盐水、水槽、塑料可乐瓶课前预习学案一、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第80页-84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练习题,并保证在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你有没有见过生活在深海中的活的带鱼,为什么?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2、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中,用什么反映薄膜所受压力的大小?3、什么样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会怎样?4、请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实例。
三、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学案”中的问题,将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
其他小组认领问题。
)二、合作探究,自主研修:(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边实验,边独立解答以下问题,将你的答案写在空白处,然后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1.提出问题: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 实验步骤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U形管内液柱有无变化?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观察U形管内液柱有无变化?。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三、全班交流,精讲拓展交流一:实验表明: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第 1 页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熟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
学习过程 一、导入阅读课本32页的“想想议议”,思考两个“为什么?”。
学习完这节内容后,我们看看谁回答这两个问题最成功。
二、课堂导学活动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 力的作用,使手受到 力。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底 (“有”或“无”)压强2、结合“课本32页图7.2—2乙”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 (“有”或“无”)压强 。
思考:和固体相比,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通过观察扎孔的玻璃容器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 性 总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 作用且具有 性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1)思考: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2)认识压强计:压强计是测量 的仪器,所测压强的方向与橡皮膜的方向 ,压强的大小由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 看出,左右两侧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 。
(3)教师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学生注意观察 针对练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有以下步奏:A 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分别做几次,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有”或“无”)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 (“有”或“无”) 压强。
B 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或“不相等”)。
C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 ,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或“减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9。
2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二【自主学习】1。
在物理学中,_______与_______之比叫做压强.2。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3。
纯水密度ρ为_________。
4.如图,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杯底有压力,因而对杯底产生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当水浸没胸部以下时,会有胸闷的感觉,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导学释疑】导学一:液体对容器的压强1.左图表明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____产生了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_________;2。
右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__产生了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具________。
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难点 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
一、自主学习
1. 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公式是: 。
2.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Pa4105.1,它表示: 。
3. 思考教材第33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由于液体具有 和 ,我们猜想液体
内部也存在 ,且随 增大而增大。
4. 液体压强公式: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依次为: 。
二、合作探究(交流)
学点1.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 观察教材第33页图9.2-1所示实验,思考:液体压强怎样产生的?有
哪些特点?
2. 观察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对 有压强,这是由
于液体受 作用产生的,说明液体有向 的压强。观察图乙所
示的演示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对 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
而产生的,说明液体有向 的压强。
3. 由上述实验进一步思考: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有哪些特点?
器材及原理: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我们需要用到 ,压强计主要
由 、 、 三部分组成。当探头的薄膜受 作用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 , 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现象级特点:(观察演示实验)
特点一:当把探头放进盛水容器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 ,说明 (此
时液体有向 的压强)
特点二:保持探头在水中的 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差 ,说明 。
特点三:保持探头在水中的 不变,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
度差 ,说明 。
特点四:保持探头在水中的 和 都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换成盐水,U形管左
右两侧液面高度差 ,说明 。
归纳结论:由上述实验可得出: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朝 都
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 ;深度增大,液体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
与液体的 有关,在 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 。
练习1. 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
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为什么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为什么橡皮膜在下端时比在上端时
凹进得更多?
学点2. 液体压强大小公式推导及应用
由液体压强的特点知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 ,因此只要算出某一深度液体 的压强,也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个深度各个
方向上压强的大小。而要知道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个 放置的平面,计
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如图所示)即可。
推导过程:这个液柱的体积是V= 。
这个液柱的质量是m= 。
这个液柱有多重?对平面的压力是F=G= 。
平面受到的压强SFP 。
因此,液体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 。
结合上述公式推导过程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只与 和 有
关(注意深度和高度的区别)。
例题1. 刘家坝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m,当水库水位为13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
练习2. 在水平左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2m,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1)求玻璃杯的重力。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
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
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
33
/100.1mkg
,取kgNg/10,杯壁的厚度
可忽略)
学点3. 认识连通器及应用
阅读教材“连通器”,完成下列问题
1. 连通器的定义与特点: 叫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 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
2. 连通器的应用与分析:
(1)图9.2-6甲中, 与 组成连通器;图丙中,通过观察 就知道锅
炉中的水位,是利用了 原理。
(2)自学“科学世界”,了解船是如何过船闸的。
三、效果检测
1. 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强越 ,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处受到
的压强 。
2.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 ,当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 。
3. 船闸是根据 原理修建的。
4.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A、B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PA_____PB,FA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一只烧杯中盛有半杯水,若将一个手指插入水中,水并没有溢出杯外,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四、盘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