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高一物理月联考试题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7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D .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2.某列车沿轨道从A 运动到B ,开始以速度v 行驶了的路程;中间的路程速度为2v ,行驶最后的路程时的速度又为v ,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 )A .1.2vB .1.5vC .1.8vD .1.25v3.物体从A 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 .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 .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 .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4.某物体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 .做往复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1,末速度的大小为v 2,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A.3节B.6节C.9节D.12节8.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路标9.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4s末至6s末速度方向为负B.6s内运动方向始终不变C.前2s内静止D.质点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乙运动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运动速度相等C.40s末乙追上甲D.在乙追甲的过程中,2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1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12.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质点的速度每经1s增加2m/sC.质点在任ls内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2mD.质点在任ls内平均速度比前1s内平均速度大2m/s二、实验题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下图为接在50Hz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 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三、计算题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匀加速上升2s 后,速度达到3m/s ,接着匀速上升10s 后再以加速度a 2做匀减速运动,经3s 停下来.求:(1)加速度a 1、a 2的大小.(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2.公共汽车从甲站地沿平直公路开往乙站,汽车在市区内最大允许的速度是v m =15m/s ,公共汽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为a 1=3m/s 2,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a 2=5m/s 2,甲乙两站地间距离为s=1200m ,求:在不违章的前提下,公共汽车从甲站出发到达乙站停车,所需的最短时间.3.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如果某天有薄雾,轿车在某高速公路的行驶速率为72km/h ,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 .(1)轿车在反应时间t 内前进的距离.(2)若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42m 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轿车以4m/s 2加速度制动,能保证安全吗?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D .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答案】C【解析】因为甲车看乙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乙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乙向东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故C 正确.故选C .2.某列车沿轨道从A 运动到B ,开始以速度v 行驶了的路程;中间的路程速度为2v ,行驶最后的路程时的速度又为v ,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 )A .1.2vB .1.5vC .1.8vD .1.25v【答案】A【解析】设全程长s ,则全程所用的时间t=++=,则全程的平均速度==1.2v .故A 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 .3.物体从A 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 .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 .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 .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相等,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故加速度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4.某物体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 .做往复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由图线知,速度都为正值,知速度的方向不变,一直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由于图线的斜率有正有负,知加速度有正有负,即加速度的方向在改变,则该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再重复以前的运动.故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答案】B【解析】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m/s ,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不一定走3m .故A 错误.B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为3m .故B 正确.C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在1s 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m/s ,位移不一定是3m .故C 错误.D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 错误.故选B .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1,末速度的大小为v 2,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B.小于C.大于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故选B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A.3节B.6节C.9节D.12节【答案】C【解析】第一节车厢的长度,则列车的长度x=,t是t1的3倍,则x是x1的9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路标【答案】B【解析】设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乙先加速后减速,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大于v,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丙先减速后加速,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小于v,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v.根据x=t,知乙的运动时间最短,所以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故选:B.9.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4s末至6s末速度方向为负B.6s内运动方向始终不变C.前2s内静止D.质点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答案】B【解析】A.由图象可知0至6s末,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大于零,方向为都正,没有改变,故A错误,B正确;C.由图可知前2s,物体做速度为4m/s的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加速过程加速度为m/s2,减速过程加速度m/s2,所以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B.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阶段乙运动在甲的前面,20s 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 .20s 末乙追上甲,且甲、乙运动速度相等C .40s 末乙追上甲D .在乙追甲的过程中,20s 末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CD【解析】A 、由图知,开始阶段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0s 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而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运动,在40s 末甲乙两物体面积(位移)相同,此时相遇,所以在0﹣40s 内甲一直在乙的前面.故A 错误B 错误C 正确.D 、前20s 内甲物体速度大、乙的速度小,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20s ﹣40s 内,后方物体乙速度大,两物体间距减小,故20s 两物体相距最远,故D 正确;故选:CD .1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 ,由此可求( )A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 .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答案】ABC【解析】由题意可知:x 1=2m ,x 3=8m ,T=1sB .根据得; a==m/s 2=3m/s 2,故B 正确;A .设第一次曝光时的速度为v ,解得:v=0.5m/s ,故A 答案正确;C .根据得:,故C 答案正确;D .由于不知道第一次曝光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故无法知道初速度,故D 错误.故选:ABC .12.质点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 .质点的速度每经1s 增加2m/sC .质点在任ls 内位移比前1s 内位移大2mD .质点在任ls 内平均速度比前1s 内平均速度大2m/s【答案】BCD【解析】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故A 错误.B 、质点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知每秒内速度增加2m/s ,故B 正确.C 、根据△x=aT 2得,△x=2×1m=2m ,故C 正确.D 、因为任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的位移多2m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平均速度大2m/s ,故D 正确. 故选:BCD .二、实验题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答案】A【解析】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有可能会出现小车已经拖动纸带运动一段距离,电源才被接通,那么纸带上只有很小的一段能打上点,大部分纸带没有打上点,纸带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应当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故A 正确.故选:A2.下图为接在50Hz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 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答案】(1)0.74;(2)4.36;(3)0.47【解析】(1)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 2得x 45﹣x 12=3aT 2所以:a===0.74m/s 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x 23=x 12+aT 2=0.0362m+0.74×0.01m=0.0436m=4.36cm(3)打第2个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打1、3之间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 2===0.399m/s所以打第三个点的速度为:v 3=v 2+aT=0.399m/s+0.74×0.1m/s≈0.47m/s三、计算题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匀加速上升2s 后,速度达到3m/s ,接着匀速上升10s 后再以加速度a 2做匀减速运动,经3s 停下来.求:(1)加速度a 1、a 2的大小.(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答案】(1)加速度a 1、a 2的大小分别为1.5m/s 2、1.0m/s 2.(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为37.5m【解析】(1)由v=v 0+at代入数据,求得故a 1、a 2大小分别为1.5m/s 2、1m/s 2(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故升降机一共上升了37.5m .2.公共汽车从甲站地沿平直公路开往乙站,汽车在市区内最大允许的速度是v m =15m/s ,公共汽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为a 1=3m/s 2,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a 2=5m/s 2,甲乙两站地间距离为s=1200m ,求:在不违章的前提下,公共汽车从甲站出发到达乙站停车,所需的最短时间.【答案】84s【解析】公共汽车以最大加速度加速,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再以最大刹车加速度减少,则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最短的.汽车加速过程中:,v m =a 1t 1, 汽车刹车过程中:,v m =a 2t 2,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s ﹣s 1﹣s 2=v m t 3,最短时间为:t=t 1+t 2+t 3,代入数据解得:t=84s ;3.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如果某天有薄雾,轿车在某高速公路的行驶速率为72km/h ,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 .(1)轿车在反应时间t 内前进的距离.(2)若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42m 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轿车以4m/s 2加速度制动,能保证安全吗?【答案】(1)10m (2)安全【解析】(1)轿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v 0△t=10m(2)设刹车后经过ts 后两车的速度相等 t==4s轿车ts 内的位移 x 轿==48m轿车的总位移 X=x+x 轿=58m自行车的总位移 x 自=v 自(t+0.5)=18m所以△x=58﹣18=40m <42m故可知 轿车以4m/s 2加速度制动,安全.。
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
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
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A.就是山峰对该对员的支持力B.大小为3 2 GC.大小为GD.方向可能水平向左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A.0.25 m,25 N B.0.15 m,25 NC.0.25 m,12.5 N D.0.15 m,12.5 N3.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18m B.32m C.48m D.50m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 N B.2N C.2N D.10N5.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6.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A .物块M 受摩擦力增大B .物块M 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C .物块M 沿车厢向下运动D .物块M 沿车厢向上运动7.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21v + B .(2+1)vC .2vD .12v 8.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 ,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 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 .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 .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 .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 .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9.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 . 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 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A .l ∆B .k l ⋅∆C .l k ∆D .k l∆ 10.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对马没有拉力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只有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12.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后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河南省许昌市漯河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在小球下降阶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C.从A→D位置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B→D位置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势能的增加量参考答案:AC2. (单选)“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月球上方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常量G。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A.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B.月球的平均密度C.卫星线速度大小D.卫星所需向心力参考答案:D3. 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引力为(A)G/2 (B)G/3 (C)G/4 (D)G/9参考答案:d4. 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t1 B.t2C.t3 D.t4 参考答案:B5. (多选)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球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A.10m B.15m C.90m D.360m参考答案: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4分)用2 N的水平力拉-个物体沿水平地面运动时,加速度为1m/s2,改为3 N的水平力拉它时加速度将是2 m/s2,那么改用4N的力拉它时,加速度将是 m/s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3;0.17. 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山坡倾角为θ,由此求出轰炸机飞行的速度,轰炸机飞行的时间.参考答案:,【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炸弹做平抛运动,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时速度与斜面垂直,因为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速度方向的夹角得知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再通过水平位移求出竖直位移,从而得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炸弹的飞行时间,以及炸弹的初速度.【解答】解:根据几何知识知:A点到斜面底端的水平位移为h?cotθ,即炸弹的水平位移为x=h?cotθ由于炸弹垂直击中目标A,得知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设炸弹下落的高度为H.根据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可得:解得:H=h由H=gt2,得:轰炸机飞行的速度为:故答案为:,8.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静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应为______.参考答案:9. 如图,在探究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为了探究物体质量、圆周运动的半径、角速度与向心力的关系,运用的试验方法是法;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做法正确的是:在小球运动半径(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2.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B .路程是5mC .位移大小是﹣3mD .以上均不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4.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v 1,由B 到C 的速度为v 2,若AB=BC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8.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 .地球有时也能看作质点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B.76km/h是瞬时速度C.600m/s是瞬时速度D.600m/s是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1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二、多选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平均速度相等D.位移相等三、实验题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电源的____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打点时应_______接通电源,_______释放纸带.四、简答题1.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求10s内光传播的距离?已知太阳距地球1.5×1011m远,求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多少秒?2.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位移的平均速度是;中间的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位移的平均速度是,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写成分数)3.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l)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3)上升的总高度H.(画出v﹣t图象然后求出总高度)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设不动的物体.乙车内人看到甲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样,甲车中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向西运动.解: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D正确,AC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参考系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本题中甲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说明该同学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2.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B.路程是5mC.位移大小是﹣3mD.以上均不对【答案】B【解析】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小球首末位置的距离为3m,则位移的大小为3m.物体实际经过的路程为,B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匀速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定义,A正确;路程、位移的概念不同,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B错误;根据,得;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不一定越大,C错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越大,D错误.4.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速度采用了比值定义法,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但不与位移成正比,A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故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C正确;瞬时速度可以用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近似求解;但不能说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答案】B【解析】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m/s ,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不一定走3m .故A 错误.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为3m .故B 正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在1s 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m/s ,位移不一定是3m .故C 错误.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 错误.故选B 。
河南省许昌市东城中学2021年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 =30o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B、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D、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参考答案:BD2. 设雨滴从很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的大小v成正比。
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度先减小后不变 B.加速度先减小后变大C.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D.先加速后匀速参考答案:AD3. 一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在x方向的s-t图象和y方向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 初速度大小为3m/sB. 所受的合外力为3NC.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 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参考答案:BC【详解】A.由图可知,质点在x方向上初速度为,y方向上初速度为3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则初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BD.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x轴方向,,则F合=ma=2×1.5=3N,合力的方向沿y轴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垂直;故B正确,D错误.C.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不变,所以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4.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车则运动,人不推车车则停止,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D.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物体运动速度一定变,所以说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参考答案: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合外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要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掌握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人推车车则运动,人不推车车则停止是因为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B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知质量一定时,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B 错误.C 、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为零,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 、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变化,则说明物体一定有加速度,所以说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D 正确. 故选:D5.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为v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 的斜面顶部。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运动学是我们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运动学中的概念、物理方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的运算时都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B .紧急刹车时,物体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 =2m ,测出x 的参考系是车厢C .宇航员在航天器中因失重而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没有惯性D .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2.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及物理学思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近似等于细线的拉力”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距地面5m 高处的屋檐,每隔0.2s 由静止滴落一滴水滴,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当第一滴水滴落时,空中共有几滴水(包括刚滴出的水滴)( )A .3B .4C .5D .64.A 、B 、C 三个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过程中物体B 所受力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5.汽车在路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段路每隔 15m 设置一盏路灯,从经过某一盏路灯开始计时,5s 后经过第二盏路灯,又过 3s 经过第三盏路灯(可将汽车视为质点),汽车运行加速度大小为( )A .0.5m/s 2B .1m/s 2C .1.5m/s 2D .2m/s 2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1kg ,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 1、F 2、F 3,g 取10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F 1 <F 2="10N"B .F 1 =F 3="10N"C .F 1 >F 3=10ND .F 2 >F 3=10N7.水平公路上有一辆满载苹果的卡车,遇红灯刹车过程的位移随时间速度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是一条抛物线,若车内有一苹果a如图,则()A.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5m/sB.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经过t=6s,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4mD.a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等于a的重力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起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在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小孔,一根轻绳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拉住;开始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拉动轻绳,使小球沿光滑圆环上升一小段距离,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0时,F=2mgB.小球沿光滑圆环上升过程中,轻绳拉力逐渐增大C.小球沿光滑圆环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不变D.小球沿光滑圆环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增大9.a、b 两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b 车在 a车前面10m 处,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第一秒末a 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经过,a 车与 b 车速度相等D.2s内a、b两车路程相等10.如图所示,A 球、B 球质量均为 m,A、B 两球用弹簧 k1连接处于静止状态,B 球与地面用弹簧 k2连接并用绳系在B与地面之间使弹簧 k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2mg,则将绳剪断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为()A. B. C. D.11.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0.2kg、0.4kg,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0.(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平风力大小为3NB .B 球受绳子拉力为7NC .杆对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D .A 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12.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恒定的拉力F 作用于小木块,拉力在斜面所在的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B .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C .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D .若将力F 竖直向上作用在斜面上,使斜面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无论加速度多大,小物块一定不会相对斜面滑动二、实验题1.如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PO 为橡皮条,两个测力计通过绳子拉橡皮条一端,使橡皮条水平。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B.“15时30分”表示“时刻”C.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2.小王和小李两个班汇演都得了双一等奖,相互不忿,又来了个400m赛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在400m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的平均速率大B.小王同学在4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起跑时加速度大C.小李同学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400m,则他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3.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A.、B.、RC.R、R D.R、4.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0m/s5.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A. 在0~t2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t2时刻A、B相遇B. 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 在0~t2时间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D. 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t2秒后才开始大于A的速度6.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8.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小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9.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A.44m/s B.24m/s C.4m/s D.0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多选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2m/s,加速度大小1m/s2,则经1s后,其末速度()A.可能是3m/s B.一定是3m/s C.可能是1m/s D.不可能1m/s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的位移达到最大值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m/s2C.4~6s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D.0<t<2s和5s<t<6s内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三、填空题足球以10m/s的速率飞来,被运动员以16m/s的速率反向踢回,若以足球飞来的方向为参考正方向,则足球速度变化量为__m/s;若运动员与足球的接触时间为0.5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m/s2.四、实验题(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___.(2)使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 .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 .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 .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 .断开电源,取出纸带(3)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从图中读数A 、B 两点间距x=_____cm ;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若电源的实际频率低于50Hz 时,但仍按50Hz 计算,则计算得到的C 点速度将比真实速度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五、简答题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在前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1m/s ,在接下来的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2m/s .在最后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3m/s ,求该物体在整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六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 1=180km/h .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 2=36km/h ,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s 0=5m ,道口宽度s=26m ,汽车长l=15m ,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 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3.卡车原来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 .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刹车后2s 末及10s 末的瞬时速度?4.发射卫星一般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0m/s 2,燃烧30s 后第一级火箭脱离,又经过10s 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的加速度为80m/s 2,经过90s 后,卫星速度为8600m/s .求在第一级火箭脱离后的10s 内,卫星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设此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 B .“15时30分”表示“时刻”C .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 .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答案】B【解析】A 、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时,学生的胳膊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故A 错误; B 、15时30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B 正确;C 、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故C 错误;D、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所以瞬时速度不是零,平均速度为零,故D错误。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合运动时间相等D.合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加速度大2.如图所示,曲线AB为一质点的运动轨迹,某人在曲线上P点做出质点在经过该处时其受力的8个可能方向,正确的是()A.8个方向都可能B.只有方向1、2、3、4、5可能C.只有方向2、3、4可能D.只有方向1、3可能3.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其余力不变),它不可能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4.关于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②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加速度一定不为零③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大小改变得越快④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速度的增量总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7.在同一点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A .v A >vB >vC t A >t B >t CB .v A =v B =vC t A =t B =t C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8.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 至15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 2.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 .0.8 m 至1.8 mB .0.8 m 至1.6 mC .1.0 m 至1.6 mD .1.0 m 至1.8 m9.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运动速度改变,它一定做曲线运动B .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运动速度一定在改变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10.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6m/s ,要渡过宽为180m 、水流速度为8m/s 的河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可能是15m/sB .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30sC .此船可以在对岸的任意位置靠岸D .此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1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 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 .物体做加速度为m/s 2的匀变速运动C .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D .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12.从距地面高h 处水平抛出一小石子,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子运动的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石子抛出时速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C .抛出点高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D .石子在空中任何时刻的速度与其竖直方向分速度矢量之差为一恒量13.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的A 点.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L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无关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4.物体以速度v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时速度大小为v0C.运动的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为二、填空题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s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7.5cm、12.5cm、17.5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s内的轨迹;(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 ;= .(3)t=2s时蜡块的速度v2三、计算题=4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m,1.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v1河水的流动速度为v=3m/s,方向与河岸平行.试分析:2(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过河去,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2)欲使船渡河过程中的航行距离最短,船的航向又应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2.2011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确认,女子跳台滑雪等6个新项目加入2014年冬奥会.如图所示,运动员踏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末画出)获得一速度后水平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非常惊险.设一位运动员由斜坡顶的A点沿水平方向飞出的速度v=20m/s,落点在斜坡L的B点,斜坡倾角θ取37.,斜坡可以看成一斜面.(取g=10m/s2,sin 37°=0.6,cos37°=0.8)求:(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2)A、B问的距离s.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合运动时间相等D.合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加速度大【答案】C【解析】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不一定比分速度大.故A错误.B、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故C正确.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加速度可能比分加速度大,可能比分加速度小,可能与分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速度可能比分速度大,可能比分速度小,可能与分速度相等.以及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2.如图所示,曲线AB为一质点的运动轨迹,某人在曲线上P点做出质点在经过该处时其受力的8个可能方向,正确的是()A.8个方向都可能B.只有方向1、2、3、4、5可能C.只有方向2、3、4可能D.只有方向1、3可能【答案】C【解析】解:当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曲线运动轨迹特点是:轨迹夹在合力与速度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根据该特点知,只有方向2、3、4可能.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掌握了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及曲线运动轨迹的特点,本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3.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其余力不变),它不可能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答案】A【解析】解: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某一个力而其余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合力是恒力;A、在撤去了恒力之后,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故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是不可能的;B、当合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是可能;C、直线运动中合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是可能的;D、曲线运动中合力与速度不共线,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是可能的;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①共点力平衡条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为零或者合力与速度共线.4.关于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②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加速度一定不为零③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大小改变得越快④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解:①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时刻改变;加速度方向可以不改变,如平抛运动;故错误;②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时刻改变,故是变速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即加速度不为零,故正确;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可以是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故错误;④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可以是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曲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考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的方向是沿着曲线的切线方向的,而加速度方向指向曲线的内侧.5.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答案】D【解析】解:(1)根据h=gt2得:t=,两物体在同一高度被水平抛出后,落在同一水平面上,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运动的时间相同,与质量、初速度无关,故C错误;t=,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竖直方向速度与初速度无关,故B错误;水平位移x=v(2)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v2﹣m=mgh,所以v=,h相同,v大的物体,末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直接运用,解题过程中有时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显得更简洁、方便.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速度的增量总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解: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保持不变,根据△v=at=gt,每秒速度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下,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每秒的速度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7.在同一点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A .v A >vB >vC t A >t B >t CB .v A =v B =vC t A =t B =t C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答案】C【解析】解:三个物体都做平抛运动,取一个相同的高度,此时物体的下降的时间相同,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较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v A <v B <v C ,由h=gt 2可知,物体下降的高度决定物体运动的时间,所以t A >t B >t C ,所以C 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8.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 至15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 2.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 .0.8 m 至1.8 mB .0.8 m 至1.6 mC .1.0 m 至1.6 mD .1.0 m 至1.8 m【答案】A【解析】解: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x=V 0t由初速度是25m/s ,水平位移是10m 至15m 之间,所以球的运动的时间是0.4s ﹣0.6s 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h=gt 2所以可以求得高度的范围是0.8m 至1.8m ,所以A 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直接考查,掌握住平抛运动的规律就能轻松解决.9.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运动速度改变,它一定做曲线运动B .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运动速度一定在改变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答案】BD【解析】解:A、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一定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一定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故B正确;C、D、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和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都是曲线运动,对于它们的特点要掌握住.10.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6m/s,要渡过宽为180m、水流速度为8m/s的河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相对于地的速度可能是15m/sB.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30sC.此船可以在对岸的任意位置靠岸D.此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答案】BD【解析】解:A、船的实际速度为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分速度)的矢量和,当船头指向不同时,沿船头方向的分速度方向不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也不同,但不可能大于14m/s,故A错误;B、由于合运动的时间等于沿船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故当船头指向垂直与河岸时,沿船头指向分位移最小,渡河时间最短t===30s,故B正确;C、D、船实际参加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顺着水流而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实际运动是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由于船速小于水速,合速度不可能与河岸垂直,只能偏下下游,因而船的轨迹一定偏向下游,不会垂直与河岸,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是将实际运动沿船头指向和水流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和同一性分析求解.1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物体做加速度为m/s2的匀变速运动C.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D.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答案】BC【解析】解:AC、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的作用力水平旋转90°时,该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夹角为90°,这时物体的合力大小为2N,方向与速度的夹角为45°,物体做速度增大的曲线运动.故A错误,C正确.B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m/s2,所以物体做加速度为m/s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增大,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对于物体的平衡,有一个重要推论要理解记牢: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平衡时,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2.从距地面高h处水平抛出一小石子,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子运动的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石子抛出时速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C.抛出点高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D.石子在空中任何时刻的速度与其竖直方向分速度矢量之差为一恒量【答案】CD【解析】解:A、石子的竖直分速度v=gt,瞬时速度v=,可知瞬时速度与时间不成之y比.故A错误.抛运动专题.B、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B错误.C、根据h=知,抛出点越大,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故C正确.D、石子在空中任何时刻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分速度的矢量之差等于水平分速度,因为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矢量之差为一恒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3.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的A点.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L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无关【答案】ABD【解析】解:A、根据H=得,平抛运动的时间t=,则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L,故A、B正确.C、击球点与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L,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 S=,S大于L,故C错误.D、球平抛运动的落地点与击球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无关,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4.物体以速度v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时速度大小为v0C.运动的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为【答案】BC【解析】解:A、根据得,运动的时间t=,则竖直分速度vy =gt=2v,不等于水平分速度.故A错误,C正确.B、瞬时速度的大小v=.故B正确.D、水平位移x=,则运动的位移s=.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二、填空题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s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7.5cm、12.5cm、17.5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s内的轨迹;(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 ;(3)t=2s时蜡块的速度v= .2【答案】(1)如图所示.(2)5×10﹣2m/s2.(3)0.14m/s.【解析】解:(1)如图:(2)蜡块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每相邻1秒位移差值△x=7.5﹣2.5=12.5﹣7.5=17.5﹣12.5=5(cm)△x=at2则加速度为:a===5×10﹣2 m/s2;(3)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0.1m/sy=at=0.1m/s水平分速度为:vx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0.14m/s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5×10﹣2m/s2.(3)0.14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蜡块参与了竖直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计算题1.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v=4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m,1河水的流动速度为v=3m/s,方向与河岸平行.试分析:2(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过河去,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2)欲使船渡河过程中的航行距离最短,船的航向又应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答案】(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垂直河岸渡河,最短时间是25s,船经过的位移是125m;(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渡河,船头指向河的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且;渡河时间s.【解析】解:(1)当船头垂直对岸行到对岸时,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25st=3×25=75m;船沿着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s=vs船发生的位移是:x===125m;(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需使船的实际位移(合位移)与河岸垂直,则船的合速度为:υ==m/s,t==s=s;答:(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垂直河岸渡河,最短时间是25s,船经过的位移是125m;(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渡河,船头指向河的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且;渡河时间s.【点评】小船过河问题属于运动的合成问题,要明确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运用分解的思想,看过河时间只分析垂直河岸的速度,分析过河位移时,要分析合速度.2.2011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确认,女子跳台滑雪等6个新项目加入2014年冬奥会.如图所示,运动员踏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末画出)获得一速度后水平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非常惊险.设一位运动员由斜坡顶的A点沿水平方向飞出的速度v=20m/s,落点在斜坡L的B点,斜坡倾角θ取37.,斜坡可以看成一斜面.(取g=10m/s2,sin 37°=0.6,cos37°=0.8)求:(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2)A、B问的距离s.【答案】(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3s.(2)A、B间的距离为75m.【解析】解:(1)根据得:t=.(2)A、B间的距离为:s=.答:(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3s.(2)A、B间的距离为7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
2020-2021学年河南许昌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为零B.质点运动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质点运动得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C.若质点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2. 如图所示,一头北极熊正在北极觅食,忽略地球北极的自转,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质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熊的重心一定在其体外B.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就是它对地面的压力C.北极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D.北极熊受到的重力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路程、力、速度 B.位移、质量、加速度 C.位移、速度、加速度 D.路程、时间、力4. 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它与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x =10+2t 2(m),它的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v =4t(m/s),该质点在t =2s 时的速度大小记为v ′,t =1s 到t =3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记为v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 ′=8m/s ,v ¯=8m/s B.v ′=12m/s ,v ¯=8m/s C.v ′=8m/s ,v ¯=19m/s D.v ′=12m/s ,v ¯=13m/s5. 高山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域,又称“阿尔卑斯滑雪”或“山地滑雪”.某滑雪运动员从斜坡上滑下,到达水平雪道时开始做初速度为7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刚开始的4s内运动的位移为()A.12mB.12.25mC.14mD.15m6. 某质点从一定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下落至总高度的一半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它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A.1 2vB.√2vC.(√2+1)vD.√2+12v7.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动车的每节车厢上,使动车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的.若某动车组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运动两个连续的90m所用时间分别为10s和6s,则()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126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117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7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12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7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117m8.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汽车王国雍容高贵的标志,某款加长版劳斯莱斯在启动过程中(视为匀加速),每隔1.1s曝光一次,在同一底片上曝光三次形成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车身总长为6m,则轿车的加速度最接近()A.10m/s2B.9m/s2C.8m/s2D.7m/s2二、多选题某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0∼2s时间内的图像是抛物线的一部分,2s∼5s时间内的图像是直线,两部分平滑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时间内,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B.t=3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0.6m/sC.0∼2s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D.0∼2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2m/s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头在前进方向上的距离为7.5m,之后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不可能并排行驶B.甲、乙两车并排行驶只会出现一次C.甲、乙两车并排行驶会出现两次D.在t=3s时两车并排行驶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与原点O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像与横轴相切于t=10s处,与纵轴相交于x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在t=0时刻的位置x0=80mB.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2C.t=7.5s时,A、B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t=5s时两质点相遇,此时两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一支120m长的抢险救灾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队长从队尾放出的无人机将一份文件送至队首后立即返回,当无人机返回队长处时,队伍已前进了50m.假设无人机始终沿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飞行,无人机在队首停留及掉头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无人机从队尾到队首的路程为s1,整个过程中无人机飞行的路程为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1=140mB.s1=150mC.s2=240mD.s2=250m三、实验探究题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1)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2)若测得d=0.20cm,Δt1=0.02s,Δt2=0.01s,Δt=2.0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2)中数据可得,两光电门间的距离x=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F、G点所示;c.测量AB、BC、CD、DE、EF、FG间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x4、x5、x6,d.分别计算出a1=x2−x1T2、a2=x3−x2T2、a3=x4−x3T2、a4=x5−x4T2、a5=x6−x5T2并取平均值,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a1+a2+a3+a4+a55.结合上述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盘)、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还需要的仪器有();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秒表C.天平D.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E.刻度尺(2)为了实验结果准确,该同学利用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加速度,则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3)把直尺放在纸带上,如图丙所示,测量丙图中的数据并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B= 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如图所示,把一直杆AB用细线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距地面足够高),定点C在直杆的正下方,到直杆下端B的距离ℎ=0.8m.剪断细线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直杆通过C点所用的时间t=0.2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直杆下端B到达C点时杆的速度大小v B;(2)直杆上端A到达C点时杆的速度大小v A;(3)直杆的长度L.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v0(未知)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L=60m处有障碍物,经反应时间t1(未知)后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在t2(未知)时刻速度减为0,此时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l=1.5m,从司机发现障碍物到汽车静止,对应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第1s内前进了16m,加速度大小a=4m/s2.求:(1)汽车的初速度大小v 0;(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2−t 1;(3)司机的反应时间t 1.某质点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质点在A 点,第2s 末质点在B 点,第3s 末质点在C 点,第4s 末质点在D 点,如图所示.已知|OA|=3m ,|OB|=12m ,|OC|=25m ,|OD|=30m .(1)求质点在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v ¯;(2)如果质点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第4s 末速度恰好为0,求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许昌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D【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解析】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可能为零。
2014-201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B.研究客车从许昌到襄县的运行情况C.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D.研究长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2.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飞机跑道C.“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D.加油机里的油箱3.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C.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D.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4. 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B.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C.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D.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5.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6. 襄城高中将要举行秋季运动会,闫醇同学是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曾经在某次百米竞赛中,测得她在3s末的速度为8.5m/s,13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1m/s,则她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8.5m/sB.9.1m/sC.7.7m/sD.8.8m/s7. 在2013年深圳网球公开赛中,李娜夺得了自己网球职业生涯中的第七个冠军.如图所示,李娜挥拍将质量为m的网球击出.如果网球被拍子击打前后瞬间速度的方向相反,大小分别为v1、v2,且v2>v1,作用时间为t.则此过程中网球的平均加速度()A.大小为v2−v1t,方向与击打前瞬间速度方向相同B.大小为v2+v1t,方向与击打前瞬间速度方向相同C.大小为v2+v1t,方向与击打后瞬间速度方向相同D.大小为v2−v1t,方向与击打后瞬间速度方向相同8. 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A.70次/minB.80次/minC.50次/minD.60次/min9. 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20s内的平均速率等于0.45m/sB.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C.t=20s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20s内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10.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2s、4s、6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1:23:33B.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1:22:32C.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1:1:1D.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1:22:3211.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A.t′=15t1,d=925S B.t′=12t1,d=14SC.t′=34t1,d=1516S D.t′=12t1,d=35S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向且沿同一直线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则()A.若a1=√52a2,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两次B.若a1=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C.若a1=√32a2,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D.若a1=12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二、实验探究题(共12分,每空2分.)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A.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牵动纸带B.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接通电源的同时用手牵动纸带D.可以随意操作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图中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3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那么从0计数点到3计数点共历时________s,该过程纸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辆汽车以54km/ℎ的速度沿公路匀速行驶.(1)若某时刻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则12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某时刻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12s内的位移为多少?某架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达到此速度飞机即将离开地面升空)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此架飞机从开始起飞滑行到停止总共历时36s.求:(1)此架飞机的起飞速度(2)此架飞机滑行的总位移.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15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在反应0.4s后才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从汽车实施制动开始刹车计时,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15t−2.5t2(m).(1)从司机发现自行车开始,到汽车停止,汽车还能继续运动多大距离?(假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没撞上自行车)(2)按题述情况,试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并说明理由.一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在D点停止运动.已知质点由A到B和由B到C所用的时间相等,并测出AB间距x1=8m,CD间距x3=2m,则BC间距x2应是多少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4-201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质正活认识【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参考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位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平体速硫位移瞬验口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5.【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加速度速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6.【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平体速硫【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7.【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加速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8.【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线速因校角速概和周切、转速【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9.【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v-于图像(匀变技偶问运动)平体速硫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0.【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1.【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v-于图像(匀变技偶问运动)匀变速较线运盛的速度轴时春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2.【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二、实验探究题(共12分,每空2分.)【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打验口时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探究常车速按随时酚变棒的规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匀变速较线运盛的速度轴时春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匀变速较线运盛的速度轴时春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匀变速较线运虑的须移偏时间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 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考试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7为单项选择,8—12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以下有关物理的思想、物理的方法及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量出引力常量的数值 B.最早提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加速度概念的是伽利略 C.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关系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D.伽利略认为同时释放两物体,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下落的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与速度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3.一列火车在恒定功率的牵引下由静止从车站出发,沿平直轨道运动,行驶了5min速 度大小刚好达到20m/s,设列车所受阻力恒定,则可以判断列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 距离( ) A.可能等于3km B.一定大于3km C.一定小于3km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 如图所示,距转轴R处的圆盘上叠放着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AB间、B和转盘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μ1块和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A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B. 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 C. B的向心力是A向心力的2倍
D. 当转速增大到R211g时,A相对B将发生滑动 5. 下列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B.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 C. 光滑的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
D. 以g21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 6. 两质量相等的A、B两小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当A球被水平 抛出的同时,B球开始自由下落,两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正确的是( ) A. A球做变加速曲线运动,B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相同时间内A、B两球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 C. 两球经过O点时的动能相等 D. 两球经过O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7. 如右图,质量为1.5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5kg的 物体B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 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 ) A. 0 B. 2.5N C. 5N D. 3.75N 8. 用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甲、乙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分别用水平拉力 作用在物体上,使两物体从同一起点并排沿同一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用 2
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前1s内两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同 B. 前2s内两物体的合外力做功相同 C. t=2s时两物体相遇 D. t=2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9.假如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 大到原来的2倍后仍作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wrv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 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rvm2F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
C.根据公式221rmGmF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 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 10.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 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BOC= 60°,将质 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 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由于小球与圆 弧之间有摩擦,能够使小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 A. 从B到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 B. 从B到C,小球与轨道之间摩擦力逐渐减小 C. 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 A、B两点间的距离为R127 11.如图,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 轻绳牵引轮船,汽车与滑轮间的绳保持水平,当牵引轮船 的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轮船速度为v,绳的拉力对船 做功的功率为P,此时( ) A. 汽车的速度为vcosθ
B. 绳对船的拉力为 C. 船靠岸的过程中,船做减速运动 D. 若汽车还受到恒定阻力f,则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fvcosθ. 12.如图1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 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物块的 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取sin37°= 0.6,cos37°= 0.8, 重力加速度g =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质量为1kg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 C.0-3s时间内,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32W
cosPv3
D.0-3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12J 二、实验题(共12分,每空2分)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ⅰ)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 落点记为M1; (ⅱ)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 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ⅰ),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M4„„; (ⅲ)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m . B、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 C、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D、橡皮筋的伸长量Δx (2)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W2、W3、„„,小物块抛出点到 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L3、„„。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 以W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图,能得到一条直线,则可说明功与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 (3)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 “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14.某实验小组利用100g重锤和如图a 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重力 加速度g=9.80 m/s2。 (1)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该先闭合电源再松开纸带 B、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而不需 要秒表。 C、若某点距初始下落点间距为h,则该点的速度可以用 ghv2计算
D、实验时只要点迹清晰,就可以运用公式 22
1mvhmg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E、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宫一号飞船”中, 可以用该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若采用作图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以 v2/2为纵轴,以h(h为各点到初始点O的距离) 为横轴,单位采用国际单位,画出v2/2—h图 像,理论上图像的斜率表示 。某同 学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出如图(c)的图像,则该 同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平均阻力大小约为 N .
三、计算题(共40分,解答时应该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了以下实验:将一小球从水平地面以300角斜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夹子重锤
图11图a 4
向上抛出,抛出时速度大小为v0,经t时间落回水平面,忽略空气阻力和 星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引力常量为G,星球半径为R。 求:(1)该星球的质量; (2)在该星球表面要成功发射一颗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
16.(11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
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g取10m/s2) (1)小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 (2)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17.(9分)如图(a),某时刻开始,质量m小物块放于质量M的木板左端,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动机功率为P保持不变,在木板的右侧某处有一台阶,木板撞上台阶后会立即停止运动。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下图(b);已知m=2kg,M=4kg,P=12w,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 (2)木板板的长度L。 5
18.(12分)如图轨道ABCD平滑连接,其中AB为光滑的曲面,BC为粗糙水平面且摩擦 因数为μ,CD为半径为r内壁光滑四分之一圆管,管口D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D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在曲面上距BC高为 3r的地方由静止下滑,进入管口C端时与圆管恰好无压力作用,通过CD后压缩弹簧, 压缩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为Ep。 求:(1)水平面BC的长度S ; (2)小球向下压缩弹簧过程中的最大动能E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