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银行保理业务操作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一、操作中,保理业务是以买方和卖方之间的贸易合同为基础进行的,相对于该交易基础而言,保理商是第三人,负责处理买卖双方收付款的权利和义务。
保理的交易流程自成一体:卖方就应收账款叙做保理,首先与保理商签订一份保理协议,其中约定卖方将该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承担买方信用风险,但不包括由于商业纠纷引起的买方拒付。
保理商有权在通知买方该应收账款转让事宜之后,要求买方到期支付应收账款。
(详见下文所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进口保理业务、出口保理业务介绍及办理流程)目前,国内提供保理服务的银行往往没有独立的保理业务机构,普遍存在业务职能分散,专业性不足,难以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系统性、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从综合实力来看,中行在保理业务上一枝独秀,深发展、民生、招商、工行、交行以及一些外资银行等属于第二梯队。
通过搜查资料,个人观点:我国银行国内保理业务发展滞后,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更为迅速。
二、银行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分析(一)保理业法律环境不足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规制保理的法律法规,而是根据保理的法律性质主要参照《合同法》中有关债权转让的规定去解决理论与实务问题。
关于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两部分。
1.国际立法现状(1)《国际保理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该公约于1988年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通过,并于1995年5月1日生效,是世界上第一部调整国际保理法律关系的国际公约,界定了保理的基本概念,规定了当事各方的权利义务,但其对于权利义务的规定较为简略,并且当事各方可以对该公约整体排除适用,因此该公约并没有普遍适用。
我国派代表于1988年5月参加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外交会议,并在最后的文件上签字,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仍未通过该公约,因此我国并不适用。
(2)《国际贸易中的应收账款转让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Assignment of Receivab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该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拟定的一项公约,于2001年12月12日在联合国第56届大会第85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但需五个国家签署后方生效,目前该公约尚未生效。
上海银保行业自律公约
自律公约是指银行保险行业自主制定的一套规范,旨在保护客户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上海银保行业自律公约则是上海地区银行保险行业共同遵守的自律规范。
上海银保行业自律公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遵守行业的自律规范,包括相关的行业协会制定的规则和标准。
2. 保护客户权益:银行保险机构要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包括保护客户的隐私、保密客户的个人信息、提供公平公正的产品和服务等。
3. 诚信经营:银行保险机构要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
4. 健康竞争:银行保险机构应该遵循市场竞争规则,进行健康竞争,不得进行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5.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上海银保行业自律公约对于银行保险机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提高机构的自律意识,促进健康、可持续的行业发展。
同
时,公约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保障,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力。
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
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是由中国银联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旨在促进银行卡行业的自律,提供给消费者更加安全、便利的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
一、银行卡发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避免银行卡持卡人存款资金受到损失。
二、银行卡发卡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银行卡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
三、银行卡发卡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报告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法行为,确保银行卡持卡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四、银行卡发卡机构应当落实安全支付环境,维护银行卡支付环境的安全性,避免银行卡持卡人受到损失。
五、银行卡发卡机构应当强化宣传教育,使持卡人充分了解银行卡使用规则,减少银行卡相关纠纷。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商业银行也开始卖保险了?这可不是啥新鲜事儿,大家都知道银行业务越来越多样化。
以前银行只管存款、贷款,结果现在不光你能存钱、借钱,连买保险都能在银行办理!这就跟你去超市买菜,顺便还能挑选点零食一样,简直是“全能”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银行怎么也跟保险打上了交道?这背后有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一种合作关系,叫做代理保险业务。
为了保证这一业务的健康发展,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一套叫做“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的东西,嗯,这听起来就像是条“铁律”,但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份公约是啥,怎么影响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
大家都知道,保险是个比较复杂的东西,对吧?不像买个手机那么直接,保险种类多,条款繁琐,有时候弄得人头晕脑涨,搞不清楚到底买哪个更合适。
银行开始做保险代理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大家选保险,可问题是,银行做保险代理,也得有个准则,否则谁能保证它推荐的保险真的是最适合你的呢?这个“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就是为了规范这个市场,确保银行在卖保险的时候不会拿消费者当傻子。
它就像一条无形的“保护绳”,让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透明,不会让人觉得被“忽悠”。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哎,那这个公约到底有啥作用啊?”它的作用还真不少。
它要求银行在推销保险时,要真实、准确地向顾客说明产品的内容。
比如说,你去银行咨询保险时,银行工作人员就不能对你说一些模糊不清、让你根本搞不懂的术语,什么“年金保单”啊,“分红型险种”啊,反正大部分人一听就头大。
自律公约明确规定,银行不能用“夸大其词”的话术来诱导你买保险。
就是说,你可以放心,银行推销的那些保险产品,至少在说到你面前的时候,信息是透明的,不会故意隐瞒什么细节。
你想知道的东西,银行会坦诚相告,至于你愿不愿意买,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然后,这个公约还规定了,银行在做保险代理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提成就推荐某一款保险产品,得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
中国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效发挥利率杠杆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导向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机制,维护金融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银行业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所称的利率工作,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境内叙做本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公约旨在倡导会员单位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合规经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利率风险,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作用,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条 本公约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会员单位承诺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自觉履行公约的各项规定,维护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 基本规定第五条 会员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利率管理规定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关自律规则,执行本行存贷款利率定价管理规定及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利率违规行为。
第六条 会员单位应认真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各项利率政策及相关规定,根据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切实完善存贷款定价机制建设、结合成本、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强化财务硬约束和利率风险管理,科学进行存贷款定价,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第七条 会员单位的利率管理应以维护金融市场大局为前提,以实施本行经营发展战略为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市场竞争情况,实现存贷款量价平衡发展,在促进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确保资金成本收益相匹配,实现经营业绩目标。
第八条 会员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利率授权管理机制、流程,按照“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前后分离、相互协作、差别授权、动态调整”的原则,对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定价行为进行授权管理。
第九条 会员单位应科学制定利率定价策略,优选定价方法,完善定价模型框架,加强利率定价系统建设,真实核算存贷款成本收益,合理确定利率管理权限。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保理业务操作规程(doc 59页)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保理业务操作规程(2010年版)根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保理业务基本规定(2010年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及我行有关业务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包括国内综合保理业务操作规程、国内商业发票贴现业务操作规程。
国内综合保理业务操作规程标准型操作规程一、受理国内综合保理业务申请(一)卖方保理商应要求卖方提交:1、印鉴相符的《国内保理业务申请书》(附件1.1.1);2、基础交易合同/订单的正本及复印件;(二)卖方保理商应审核:1、《国内保理业务申请书》的记载真实、完整、准确;2、所涉及的基础交易适合叙做保理业务;3、基础交易合同对产品的数量、价款、质量、付款条件、纠纷/争议的解决方式等内容约定清楚;无限制债权转让及寄售等条款;4、卖方原则上应在我行开立人民币账户。
二、向买方保理商申请信用额度(一)卖方保理商对《国内保理业务申请书》审核无误后一个工作日之内,应填具并打印《国内保理业务信用评估委托书》(附件1.1.2,下称《委托书》),加盖国际结算部门章Notes发送至买方保理商。
(二)买方保理商收到《委托书》,应立即对买方在本行的授信情况进行调查,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为买方核定信用额度,确定费率,并出具《国内保理业务信用评估意见书》(附件1.1.3,下称《意见书》),经国际结算部主管总经理签字并加盖部门章后Notes发送至卖方保理商。
(三)收到买方保理商《意见书》后,卖方保理商应确定自身业务费率,填制《国内保理信用额度核准通知书》(附件1.1.4,下称《通知书》)通知卖方。
三、签定协议卖方保理商向卖方签发《通知书》后应与卖方签定《国内综合保理协议》(附件1.2),协议一式两份,由双方法人代表或有权签字人签署并加盖公章后,双方各执一份。
四、回款账户的设立卖方原则上应在我行开立保理保证金账户作为回款账户,账户管理遵照《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保证金账户管理办法(2007年版)》执行。
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英文版的通知
正文:
----------------------------------------------------------------------------------------------------------------------------------------------------
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英文版的通知
银协发〔2016〕128号
各会员单位:
为促进保理业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保理业务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水平,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修订完成《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英文版。
现将 Factoring Business Norms for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并在国际交流中使用此版本。
原《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英文版(银协发〔2010〕74号)同时废止。
附件: 《Factoring Business Norms for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2016年9月28日
——结束——。
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立保理业务管理基本原则,明确其业务属性,以规范和促进保理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际国内惯例,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三条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二)遵守国际惯例,如《国际保理通用规则》等;(三)妥善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四)妥善处理同业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第二章定义、特点及分类第四条定义(一)应收账款本规范所称应收账款指权利人(以下简称“债权人”)因提供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以下简称“债务人”)付款的权利,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本规范所称应收账款包括下列权利:1、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2、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出租动产或不动产;3、提供服务产生的债权;4、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5、其它。
(二)保理业务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不论是否融资,由银行向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一项:1、应收账款催收:银行根据应收账款账期,主动或应债权人要求,采取电话、函件、上门催款直至法律手段等对债务人进行催收。
2、应收账款管理:银行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向其提供关于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逾期账款情况、对账单等各种财务和统计报表,协助其进行应收账款管理。
3、坏账担保:债权人与银行签订保理协议后,由银行为债务人核定信用额度,并在核准额度内,对债权人无商业纠纷的应收账款,提供约定的付款担保。
中国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效发挥利率杠杆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导向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机制,维护金融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银行业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所称的利率工作,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境内叙做本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公约旨在倡导会员单位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合规经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利率风险,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作用,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条 本公约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会员单位承诺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自觉履行公约的各项规定,维护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 基本规定第五条 会员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利率管理规定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关自律规则,执行本行存贷款利率定价管理规定及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利率违规行为。
第六条 会员单位应认真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各项利率政策及相关规定,根据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切实完善存贷款定价机制建设、结合成本、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强化财务硬约束和利率风险管理,科学进行存贷款定价,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第七条 会员单位的利率管理应以维护金融市场大局为前提,以实施本行经营发展战略为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市场竞争情况,实现存贷款量价平衡发展,在促进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确保资金成本收益相匹配,实现经营业绩目标。
第八条 会员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利率授权管理机制、流程,按照“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前后分离、相互协作、差别授权、动态调整”的原则,对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定价行为进行授权管理。
第九条 会员单位应科学制定利率定价策略,优选定价方法,完善定价模型框架,加强利率定价系统建设,真实核算存贷款成本收益,合理确定利率管理权限。
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
2009-7-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培育规范经营、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监管要求,结合保理业务实际,
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理委员会”)是银行业
保理业务自律管理的专业组织,保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通
过成员大会参与自律管理。
第三条 保理业务自律的宗旨是:依法合规经营,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防范
业务风险,保障客户利益,共同促进保理业务持续健康运营和发展。
第四条 保理业务自律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
章,诚信经营,不损害客户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行业利益。
第二章 自律约定
第五条 成员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保理业务管理办法、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岗位
职责、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办法,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配备高效、安全、可靠的保理业务电子支持系统。
第六条 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循商业道德,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
他成员单位的商业信誉,不得利用任何不当手段干预或影响保理业务市场秩序,
不得泄露客户商业秘密,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垄断等市场行为。
第七条 倡导成员单位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创新保理业务产品,拓展保理
业务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贸易融资服务。
第八条 成员单位应协作开展保理业务调研和宣传,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有关
情况和意见,支持建立行业指引和业务规范,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发起的保理
行业工作规则的制定与推广。
第九条 成员单位应共同发展保理业务市场,协作举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及
业务推介活动,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举办的保理业务推介、资格认证考试和业
务研讨等活动。
第十条 成员单位应加强业务交流以及互惠互利合作,共同促进多层次信用体
系建设,实现对不良保理商户风险信息的共享。成员单位应依据诚信原则开展资
信查核工作,避免对保理商户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或浪费资信系统资源。
第十一条 成员单位应建立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及时向保理委员会报送业务
数据和信息,保证保理业务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十二条 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和支持保理委员会和监管部门的工作,积极参
加保理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行业政策、法规及信用环境建设。
第十三条 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公
约》,共同维护业内人员正常流动秩序。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 保理委员会可要求成员单位对公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鼓励成员单
位互相监督,向保理委员会举报违反本公约的行为。
第十五条 保理委员会有权对成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执行公约的情况进行监
督,组织公约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通报检查情况;定期组织保理业务经营状
况的综合测评,并发布行业发展报告。
第十六条 保理委员会应本着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及时查证和处理违反
本公约事件,维护成员单位的正当权益,维护保理业务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第十七条 保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违约程度对违反本公约的成员单位采取警示
并责令限期整改、进行内部通报批评等措施,对涉嫌违规经营或触犯其他相关法
律法规的,将有关违法违规情况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反映
和检举。
第十八条 保理委员会应代表成员单位积极与监管部门开展沟通交流,定期、
不定期向监管部门反映保理行业相关信息、风险状况和监管规范建议等,可协助
监管部门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公约经保理委员会成员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报中国银行业协会
备案。
第二十条 本公约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不一致的,依有关法律、
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公约由保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