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脉压差增大要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人脉压差大的原因英文回答:The large pulse pressure in older adults can b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stiffening of the arteries that occurs with age. As we get older, our arteries become less flexible and more rigid, which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a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resulting in a larger pulse pressure.Another factor that can contribute to a large pulse pressure in older adults is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therosclerosis is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buildup of plaque in the arteries, which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a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urtherwidening the pulse pressure.Other potential causes of a large pulse pressure inolder adults includ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eart, as well as conditions such as 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obesity. These factors can all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a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eading to a wider pulse pressure.In addition to these physiological factors, lifestyle choices such as a poor diet, lack of exercise, and smoking can also contribute to a large pulse pressure in older adults. These factors can lead to high blood pressure, which in turn can widen the pulse pressure.Overall, the large pulse pressure in older adults is a complex issue that can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arterial stiffness, atherosclerosis, changes in heart function, and lifestyle choices.中文回答:老年人脉压差大的原因有很多。
脉压差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脉压差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通常用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脉压差的大小可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动脉弹性和外周阻力等多个因素的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脉压差大的常见原因。
1.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脉压差增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长期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可以使动脉壁变得硬化,失去弹性,导致脉压差增大。
2.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脉压差增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动脉壁上形成的血管斑块可以引起动脉狭窄,使得舒张压增高,从而导致脉压差的增大。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脉压差增大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可以升高,导致脉压差的增大。
4.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的疾病,可以导致脉压差增大。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由于心室收缩功能减弱,使得舒张压较高,从而增大脉压差。
5. 动脉瓣狭窄:动脉瓣狭窄是指主动脉瓣狭窄,可以导致舒张压增高,从而增大脉压差。
该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6. 动脉夹层: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内血液进入血管壁形成夹层,导致动脉破裂。
在动脉夹层的情况下,舒张压会增加,从而导致脉压差的增大。
7. 低血容量:低血容量是指血液容量减少,可以导致脉压差增大。
例如,大量出血、严重脱水等情况都可以导致低血容量。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人体代谢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同时心率也会增快,从而导致脉压差增大。
9. 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会使心脏增加收缩力,使得舒张压较高,从而导致脉压差增大。
10.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导致脉压差增大,例如一些降压药物、利尿剂等。
总结起来,脉压差大的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瓣狭窄、动脉夹层、低血容量、甲状腺功能亢进、过度运动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了解这些原因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脉压差过大的原因
脉压差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脉压差为30-40毫米汞柱(mmHg)。
如果脉压差过大,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
1.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壁的变硬使得心脏需要
更多的压力来将血液送入动脉中。
因此,收缩压就会升高,导致脉压差增加。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出现脉压差增大的症状。
高血压使得心
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从而导致收缩压上升。
3.心脏病:一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脉压差增大,例如主动脉瓣狭窄、左
心室肥厚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大脉
压差。
5.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不同,脉压差也会有所改变。
例如,老年人和女性的脉压差一般会比年轻男性要大。
总之,脉压差过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脉压
差异常,最好及时咨询医生。
怎样认识脉压差和心跳快慢等作者:来源:《老友》2005年第08期怎样认识脉压差和心跳快慢熊××同志:来信知你患有高血压病,经服药治疗,目前病尚稳定。
现就你所提出的咨询,分别答复如下:一、舒张压(低压)65mmHg危害性大否?你目前的血压稳定在120~140/65~77mmHg之间,看来似乎舒张压偏低,脉压差稍大,但这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是常有的事。
因为老年人多伴有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的顺应性(弹性)差些,故常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即高压>140,低压<90mmHg)。
你有65mmHg的舒张压,一般没有多大危害性,不必顾虑,治疗上要尽量使上面的收缩期血压降到120~139mmHg之间较为理想。
二、心跳时快(120次/分)时慢(60次/分)是否正常?正常心脏的跳动,是由管心跳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下传到心室的心肌收缩而发生的。
所以心电图上就叫窦性心律。
其频率(也就是说心跳的次数),正常是在60~100次/分钟之间,超过100次/分而小于150次/分,就叫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
反之,如少于60次/分,就叫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睡眠、安静等时)。
你的心跳(脉搏)次数波动在60~120次/分之间,应该是属于正常的,故不必担心忧虑。
如心跳大于100次/分时,确感心慌难受,可临时内服一点心得安或倍他乐克。
三、自感心在脑内“咚、咚”跳动响的问题。
此现象可能和心、脑血管搏动较强,而神经又较敏感有关,如果不是耳鸣,就不好讲是有什么病,必要时可服点镇静安神的药物。
主任医师、教授罗发瑞老年妇女全身疼痛怎样治疗刘××同志:来信诉说你老伴全身东痛西痛,有时痛得好厉害,住院9天,做了2次B超,拍了2次片子,做了2次心电图,结果没有什么病,吃了许多药都无效。
单就你来信所述的这几句话中,要想确切诊断是什么病、服什么药、打什么针,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你来信中介绍的简单情况来看,我觉得你老伴很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质疏松,而导致全身东痛西痛。
正常脉压差是多少展开全文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20-60 mmHg 。
一般大于60 mmHg ,称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 mmHg 称为脉压差减小。
脉压差过大或过小都是身体健康失衡的一种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大体上,凡能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脉压差。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的时候,收缩压很高,而舒张压变化较小,结果脉压差加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时,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减小。
心率减慢,舒张期射血时间延长,舒张末期动脉的残余血量少,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加大;反之,心率加快,则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减少。
引起脉压差过大的原因:一般认为,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使单纯性收缩期血压增高引起的。
大动脉僵硬造成压力波反射加快,造成反射波的叠加提前到收缩期,产生较高的收缩期压力波。
而舒张时主动脉无足够的弹性回缩来维持舒张压,使舒张压下降,也致脉压差增大。
常见的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引起脉压差减小的原因:主要为外周小动脉血管管腔细小以及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功能(小血管弹性)变少,改变血管阻力使阻力增加引起舒张压升高所致的。
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早期、心包大量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塞、重度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脉压差过小多见于高血压早期病人。
由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体表小血管痉挛,以致收缩压不高,舒张压相对增高,脉压差变小。
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大动脉硬化程度加重,收缩逐步升高,舒张压控制不理想,最后会形成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的所谓经典型高血压。
经典型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脉压差偏小也有生理性的,多是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正常偏低的,一般因为体质消瘦虚弱所致。
正常脉压差是多少脉压差如果不正常的话,很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引起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正常脉压差的数值,那么正常脉压差是多少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正常脉压差是多少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可以了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正常脉压差是多少?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 20-60 mmHg 。
一般大于60 mmHg ,称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 mmHg 称为脉压差减小。
脉压差过大或过小都是身体健康失衡的一种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凡能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脉压。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的时候,收缩压很高,而舒张压变化较小,结果脉压加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时,收缩压下降,脉压减小。
心率减慢,舒张期射血时间延长,舒张末期动脉的残余血量少,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反之,心率加快,则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少。
引起脉压过大的常见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例如: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正常,脉压增大。
引起脉压减小的常见疾病:心包大量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一旦发现脉压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例如器质性的主动脉关闭不全必须依靠心脏手术来解决。
发现脉压明显减小时,如经详细检查后,未发现明确病因时,应认为属于体质性血压降低 ( 主要指收缩压 ) 。
治疗体质性低血压,除增强体质、适当加强营养外,还要防止站立时发生头晕或摔伤。
可采用具有调节植物神经作用的谷维素、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无不适感的脉压小,不必过于介意,因其对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家庭医学2016.03(下)单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的降压标准Family Medicine本刊策划医学上把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正常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特殊类型。
此类现象多发生于老年病人,特点是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尚在正常范围,甚至可能低于正常范围,脉压差增大。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由动脉硬化引起,一般认为,动脉的硬化程度与脉压差成正比,也就是说,动脉硬化程度越高,脉压差越大。
这就给降压治疗增加了难度,容易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降低了舒张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压高、低压不高的高血压。
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们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和加深认识的过程。
最早,人们认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与舒张压升高有关。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医生们的治疗和研究都致力于如何降低患者的舒张压。
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老年人的收缩压增高是随年龄增加的一种生理性改变,治疗与否都不要紧。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对最终事件的分析发现,医生们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并列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第一次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作为降压目标,并明确指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单纯收缩压人的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而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或降低并不一定同步,因此临床上经常遇到单纯收缩压高或单纯舒张压高的患者。
有些患者分不清收缩压和舒张压,会把收缩压高说成“上面高”,把舒张压高说成“下面高”。
不少读者在来信中提到自己每次量血压时都是“上面高”而“下面”正常;或者“下面高”而“上面”正常。
这些读者不知道如何用药为好。
这里就给广大读者朋友们进行解答。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何特点阴文/钱春发主任医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单纯收缩压或舒张压高的患者如何用药(图/木易)18. All Rights Reserved.Family Medicine。
正常脉压差范围
正常脉压差是人体脉搏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心脏功能的完整性。
它的正确测量提供了精准的诊断依据,也便于医生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更
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我们通常用脉搏气压差来衡量血液在心脏一次和二次循环中的变化情况,越大表明变化越多。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的脉搏压差为0-12mmHg,即收
缩期血压减去舒张期血压。
新生儿的脉搏压差容易超过这个范围,36个月
内的婴儿脉搏压差因年龄和发育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男性的脉搏
压差低于女性。
在血管通畅的情况下,脉压差受心率的影响严重。
心率越快,脉压差越低,反之越高。
所以,在血压测量时,必须考虑心率的影响,否则得到的数
据将会有偏差。
老年人常常有较高的脉搏压差,这是由于血管功能下降所致,需要密切
观察和监测。
此外,在重度低血压、心肌炎或脑梗塞之类的疾病患者,也可
能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脉搏压差,应该引起注意。
临床上,总结正常脉压差的范围是0-12mmHg,尤其是新生儿、老年
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更需要谨慎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脉搏
压差过大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老年人脉压差增大要治疗
作者:常怡勇
来源:《祝您健康》2011年第10期
通常,中老年人对血压比较关注,高血压患者一般也不忘天天服用降压药物。
但很多人对脉压差并不太了解,脉压差增大,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并不少见,这对健康有一定危害。
何为脉压差增大
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医生总会给出一组两个数值,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差。
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脉压差则为40毫米汞柱。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平均为40毫米汞柱,如果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称之为脉压差增大。
脉压差增大的原因
老年人因增龄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血管变得僵硬,失去弹性,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不能相应扩张,以缓冲心脏射血时的压力,导致收缩压急剧升高;而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位能力减弱,不能充分将应输送回心脏的血流送回心脏,造成舒张压过低,这样脉压差就增大了。
另外,患者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罹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均可导致脉压差增大。
有些人脉压差甚至可达100毫米汞柱。
脉压差增大的危害
脉压差增大反映了大动脉弹性减弱,僵硬度增加,心脏泵入大动脉的血液不能有弹性地调节,增加心脏负担,是心脏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脉压差增大应当积极防治,采取措施控制好血压。
脉压差增大的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虽然至今尚没有只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差的特效药物,但应用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叶酸和他汀类药物对降低收缩压和缩小脉压差具有一定的作用。
1降压药物:脉压差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例如血压为160/60毫米汞柱的病人,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舒张压相应可能降到50毫米汞柱,此时,舒张压就过低了。
心脏的血流供应是靠舒张压维持的,当舒张压过低时可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监测指导下结合相关器官(如大脑、肾脏、心脏等)病变情况做个体化处理,掌握好降压的速度和幅度。
治疗上因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后再维持治疗,之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可选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对心脑肾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压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还可以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钙拮抗剂(如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
2硝酸脂类药物:如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醇酯)、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缓释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醇药物能辅助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加强降低收缩压,达到缩小脉压差的目的。
有学者观察了16例采用一般降压治疗方法,未能使血压达标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一般降压药的基础上每天给患者加用缓释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醇60~120毫克。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可降16毫米汞柱,脉压差减13毫米汞柱。
由此可见,应用缓释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达到缩小脉压差的作用。
3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美伐他汀、氟伐他汀(来时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罗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定)等。
这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而且具有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还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资料还表明,他汀类药物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达到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这有利于血压控制,尤其是能够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差。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临床效果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方能体现出来。
4贝特类药物:如氯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
这类药物主要是降低血脂,减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进而改善血管弹性。
5维生素类药物: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氨
基酸,而是自然界中原有的氨基酸蛋氨酸在人体内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在同型半胱氨酸复杂的转化过程中,有几种关键物质在左右着这些反应,它们是维生素B6、维生素B12以及叶酸。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增加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血脂正常、胆固醇又不高的病人,应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长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6有可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从而改善动脉弹性,并起到降低收缩压的作用。
6降糖药物:血糖增高者应积极降低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样也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
患者如果属于器质性的主动脉关闭不全引起的脉压差增大则必须依靠心脏手术来解决。
脉压差增大的非药物治疗
脉压差增大的药物治疗必须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其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低脂、低盐饮食,多样化的饮食;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体重过胖者应减少体重,但忌快速减肥;戒烟限酒;缓解精神压力等。
这些非药物治疗坚持终身进行,会收益更大。
脉压差过小也应注意
脉压差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称之为脉压差过小。
脉压差过小多见于高血压早期病人。
由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体表小血管痉挛,以致收缩压不高,舒张压相对增高,脉压差变小。
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大动脉硬化程度加重,收缩压逐步升高,舒张压控制不理想,最后会形成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的所谓经典型高血压。
经典型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必须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