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在传统工业区的布局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 矿产资源B. 交通便利性C. 劳动力成本D. 科技创新能力2、2、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下哪个特点不是新工业区的显著特点?A.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B. 空间布局分散C. 环境污染较严重D. 产业链完整3、下列关于新工业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工业区通常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B、新工业区的布局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带C、新工业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好D、新工业区的发展速度较快4、以下关于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传统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B、传统工业区的布局多靠近原材料产地C、传统工业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差D、传统工业区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5、下列关于传统工业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统工业区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B、传统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如钢铁、煤炭等C、传统工业区往往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D、传统工业区的布局多为集中型,便于劳动力集中和管理6、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下哪个特点最不显著?A、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B、强调科技创新和高附加值C、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布局分散,分布广泛7、题干:下列关于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A. 传统工业区以农业为主导,新工业区以服务业为主导B. 传统工业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新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C. 传统工业区以矿业为主导,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导D. 传统工业区以手工业为主导,新工业区以能源工业为主导8、题干:下列关于新工业区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B. 产业链完整C. 研发能力强D. 环境污染严重9、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传统工业区?A. 英国英格兰中部地区B. 德国鲁尔区C. 美国五大湖区D. 日本东京都市圈 10、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下哪个特点更为突出?A. 资源消耗量大B. 产业技术含量高C. 环境污染严重D. 交通运输便利11、关于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发展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主要依赖于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B. 重工业为主,环境影响较小C. 以轻工业为主,产品种类单一D. 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1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其显著特点是:A. 大型企业众多B. 轻工业比重高,中小企业密集C.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D. 对环境污染严重13、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区别?A. 新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工业B. 新工业区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大C. 新工业区更加注重环境保护D. 新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14、关于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区向新工业区转型的过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加强了环境污染治理B. 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产业C.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劳动力素质D. 扩大了煤炭和钢铁的生产规模15、题干:以下关于新工业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新工业区多分布于大城市周边B. 新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C. 新工业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 新工业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16、题干:以下关于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别,不正确的是()A. 传统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B. 传统工业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新工业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C. 传统工业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工业区注重经济效益D. 传统工业区多分布于大城市周边,新工业区多分布于中小城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资源导向型逐渐向技术、信息和服务导向型转变。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选择题115个形态各异、风光旖旎的湖泊,星罗棋布于整个市区,绿树成荫的湖畔,清新湿润的空气,嬉戏的孩童、漫步的情侣、下棋的老人……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画面,“十二五”期间将在钢城鞍山变成现实。
据此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的生产联系B.交通便利,便于集聚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3.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答案】1.D 2.A 3.B读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产地和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底特律、布法罗、匹兹堡等城市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不包括A.水资源丰富B.铁矿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石油资源丰富5.以匹兹堡、底特律为代表的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与其特征相同的工业区是A.印度的德干高原东北部工业区B.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工业区C.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D.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答案】4.D 5.A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变化特点的是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7.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答案】6.D 7.B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
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读图,回答1~2题。
1.A区是著名的新工业区,下列关于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本高度集中B.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高C.发展的历史悠久D.形成于小城镇甚至农村2.我国借鉴A区经验最适宜的地区是( )A.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B.温州的乡镇企业C.天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D.新疆的纺织业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特点是(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化学工业比重下降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读图,回答5~7题。
5.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6.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最主要的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7.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铁路、港口和部分城市示意图。
材料二根据《山东省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山东省将加快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加速将山东钢铁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
(1)分析日照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2)兖州是山东著名煤炭产地,因长期开采,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
请你从地理的角度为兖州经济的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测试一、选择题阅读有关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焦作市位置图.材料二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也很丰富.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
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1。
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 )A。
鲁尔区 B.意大利新工业区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D。
德国南部工业区2。
煤城焦作的出路,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B。
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世界工厂”的称号,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初属于美国,后期属于日本,这项桂冠现在又转给中国。
据此回答3~4题。
3。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
中国经济增长迅速B.中国资源潜力巨大C.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D.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和技术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A.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增加外汇收入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C.放慢工业发展速度,优先治理环境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据此回答5~6题。
5.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
酸雨蔓延B。
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D.运输量大6.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
调整工业结构B。
调整工业布局C。
发展有色冶金工业D。
进行产业转移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工业区内的工业( )A.以重工业为主B。
以高技术工业为主C.以大型企业为主D。
以轻工业为主8。
该工业区内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A.毛纺织品B。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2. 下列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A.德国的鲁尔区B.美国的“硅谷”C.意大利的东北部工业区D.德国的南部工业区3. 匹兹堡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水能丰富②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④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 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积极整治环境②扩大工业规模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 高技术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A.增长速度慢B.更新换代周期长C.生产规模大D.研究开发费用高6. 读“苏南与普拉托工业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以纺织业为主,其他工业都是围绕纺织而配套生产的B.普拉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苏南以大型企业为主C.两者都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D.普拉托工业小区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生产7. 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新技术革命以来出现的是()A.化学工业B.电力工业C.生物工程D.汽车与飞机制造业8. 下列企业中,对水源和大气都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的是()A.炼油厂B.造纸厂C.水电厂D.水泥厂9. 对美国“硅谷”的评价正确的是()A.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B.目前,半导体工业的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C.仅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中心D.家用电器在世界的分额占首要地位10.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变化正确的是()A.工厂规模越来越大B.产品销售批量越来越大C.投入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多D.工业部门越来越细11. 读三维坐标统计图,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与如图中①、②相符的是()a.炼铝厂 b.甘蔗制糖厂 c.微电子厂 d.啤酒厂.A.abB.cdC.acD.bd12. 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区都发展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两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①原料丰富②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掌握世界尖端技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甲、乙两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有()①资源枯竭②主导产业衰退③人口失业④环境污染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1.A 2.D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回答3~4题。
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4.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3.A 4.A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甲、乙两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6.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D.军事订货答案 5.C 6.D读我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②优惠的政策条件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8.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优美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7.D8.C(2018·河北邢台市第二次月考)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15)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下图为鲁尔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2)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2.匹兹堡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优质煤田附近,19世纪70年代无烟煤炼铁技术出现后,匹兹堡迅速发展成为美国著名的“钢都”,钢铁、机械、石化、纺织等工业迅速发展。
二战后,匹兹堡出现经济衰败。
经过多年一系列的改造,目前匹兹堡在绿色技术、教育培训、研发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美国著名的“知识城”。
图示意匹兹堡地理位置及美国五大湖区煤铁资源的分布。
据此完成问题。
(1)19世纪70年代后,匹兹堡迅速发展成为“钢都”,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煤炭B.科技的进步C.便利的水运D.充足的资金(2)二战后,匹兹堡经济出现衰败的根本原因是( )A.单一的产业结构B.煤炭资源的枯竭C.环境污染加剧D.劳动力价格的上涨(3)匹斯堡转型成为美国著名的“知识城”,当地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鼓励高校创业B.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D.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工业内部协调发展3.依托于广州市天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在1999年正式成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市软件和信息产业形成了以天河软件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多园区集群化发展模式。
下图为2010—2013年广州市天河软件园与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河软件园的发展主要依托广州市( )A.广阔的市场B.先进的技术C.充足的劳动力D.政策的支持(2)2010—2013年间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 )A.占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的比重不断下降B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C.与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变化率完全相同D.2010—2011年减少最多(3)天河软件园今后发展的重点是( )A.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B.加大对软件产品的宣传力度C.扩大软件园区的用地规模D.大量引进电子产品组装企业4.氢能是以氢气为原料的二次能源,工业上常见的制氢方式有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天然气水蒸气催化转化制氢等。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地区的工业发展代表了新工业区的特征?A. 英国曼彻斯特B. 美国底特律C. 日本九州岛D. 德国鲁尔区2、传统工业区的形成通常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资源丰富B. 交通便利C. 劳动力充足D.以上都是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A. 以重化工业为主B. 企业规模较大C.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D. 资源密集型生产4、新工业区相比于传统工业区,最显著的不同在于:A. 产品种类更加单一B. 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C.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D. 劳动力成本更高5、题干:以下关于新工业区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 产业集中度较高,便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B. 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升产业竞争力C. 产业链相对单一,产业结构较为单一D.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6、题干:以下关于传统工业区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 传统工业区多位于发达国家B. 传统工业区往往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 传统工业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中度较低D. 传统工业区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7、传统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哪个区域?A、北美洲沿海工业带B、澳大利亚的山区C、南美洲热带雨林D、欧洲的煤铁带8、以下哪个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是基于高新技术产业?A、意大利东北部的皮埃蒙特B、英国的钢铁工业区C、德国巴伐利亚南部D、日本的硅片生产地区9、题干:近年来,新工业区的出现往往依赖于哪些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选项:A. 纺织工业技术B. 信息技术C. 生物工程技术D. 传统机械制造技术 10、题干:以下关于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 传统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重化工业为主。
B. 新工业区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
C. 传统工业区的布局形态以县城为中心。
D. 新工业区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11、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新工业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区的主要优势?A. 劳动力成本低廉B. 靠近原料产地C. 高度机械化与自动化D. 拥有广阔的市场12、关于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鲁尔区早期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B. 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C. 鲁尔区的工业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D.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鲁尔区的工业已经完全转型为高科技产业13、题干: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新工业区?A. 美国硅谷B. 日本九州岛C. 德国鲁尔区D. 韩国首尔14、题干:下列关于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传统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B. 新工业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C. 传统工业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D. 新工业区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15、下列哪个地区不是传统工业区?A、德国鲁尔区B、英国中部工业区C、美国五大湖地区D、东南亚地区16、新工业区大多分布在?A、欧洲B、亚洲C、美洲D、发达国家和地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近年来,我国某传统工业城市为转型升级,吸引了多家新工业区企业和项目入驻。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练习基础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A。
以重工业为主B。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C.以大中型企业为主D。
形成高度密集型的工业区【解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小、轻、同、专、散”的特点,即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集中同类或相关企业,高度专业化生产,工业分布和生产过程分散.【答案】B2。
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
两地产业集群的共同点是( )。
A.都属于高科技产业集群B。
都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C。
从业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D。
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升级【解析】据材料描述两地都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说明两地的人们都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答案】B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读图,回答3~4题.3。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分别是( )。
A。
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C.汽车、造船、水泥生产D。
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4.下列城市中,发展图中③代表的工业部门的是( )。
A.攀枝花B。
温州 C.北京D。
贵阳【解析】第3题,读三角坐标图可知,①工业部门对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分别为20%、70%和10%,属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部门对三者的依赖程度分别是65%、15%和20%,属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部门对三者的依赖程度分别为20%、10%和70%,属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对照四个选项中的三类工业,可知D项正确.第4题,③为劳动力导向型的工业。
选项中攀枝花以钢铁工业为主,温州乡镇企业比较著名,北京主要是我国的高科技工业中心,贵州以重工业为主,故B项正确。
【答案】 3.D 4.B下图中的数字序号分别代表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四国。
读图,回答5~6题。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美国“硅谷”的早期崛起起了关键性作用的高等院校是( ) A.哈佛大学B.麻省理工学院C.纽约大学D.斯坦福大学2.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A.便于产品出口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3.下列有关传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学、飞机等B.二战后,传统工业始终向大型化、联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C.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传统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之一D.7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4.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5.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 )A.由集中走向分散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D.继续走向集中6.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7.旧金山“硅谷”与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科技力量强B.环境优美C.军事订货多D.高速交通方便8.下列地区属分散型工业区的是( )A.德国鲁尔区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C.英国中南部地区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新兴工业区9.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新技术革命的冲击B.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部门少C.世界性钢铁过剩D.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10.以下属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 )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②钢铁工业向东、南布局;③引进了技术精良的大型石化企业;④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⑤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⑥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工业迅猛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
1 第4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选择题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鲁尔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中,不正确...
的是 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铁矿资源
D .丰富的水源及便利的水运 2.有关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
B .重视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空间
C .普遍缩减煤、铁企业的规模
D .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 .科技发达
B .内河航运便利
C .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 .国家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