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安全知识PPT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5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儿童药物滥用抗菌药的严重后果什么是药物滥用?“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
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
儿童药物滥用易引发药源性疾病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各种器官和生理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敏感,主诉不明确,容易造成医生判断失误或漏诊,因而易引发药源性疾病,而如果滥用药物则更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滥用抗菌药目前抗菌药的滥用问题非常普遍。
首先,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现象非常普遍,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先用抗菌药。
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菌药者高达99%。
90年代统计,我国已有180万聋哑儿童,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所致,并以每年2万~4万递增,主要原因是抗菌药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
另外,对儿科的感染性腹泻,也存在不恰当地用抗菌药治疗的情况,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
喹诺酮类抗菌药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达60%~70%,而且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
美国医学文献已明确提示:18岁以下的患者,妊娠、哺乳妇女不作推荐;国内的某些专著和药品说明书中也同样提示禁用于幼儿或未成年人。
然而,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8岁以下的患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儿童用药安全教育知识
嘿,小朋友们和家长们呀!咱今天来讲讲儿童用药安全教育这事儿。
你们想想啊,药这东西,就像个小魔法,但要是用错了,那可就不是魔法,而是小麻烦啦!小朋友们有时候会生病,就得吃药,但吃药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哟!
就说那药片吧,有的小小的,圆圆的,看着好像糖果似的。
哎呀,小朋友可别被它的外表骗啦!这可不是糖果,不能乱吃的呀!万一不小心吃错了,那肚子可能就会不舒服,甚至会更严重呢!
还有那药水,甜甜的,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好喝,就想多喝点。
这可不行呀!药是用来治病的,可不是饮料呢!喝多了也会对身体不好呀。
家长们可得注意啦,给小朋友吃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就像我们走路要看清路一样。
要知道吃多少量,什么时候吃,可不能马虎。
就好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得知道走哪条路,不然不就迷路啦?
而且呀,药可不能随便放。
不能放在小朋友能轻易拿到的地方,不然他们可能会好奇地拿去玩,甚至吃下去,那可就糟糕啦!要把药放在高高的,他们够不着的地方,就像把宝贝藏起来一样。
还有哦,要是小朋友生病了,家长们也别着急乱用药。
有时候,自己觉得这个药好,就给孩子吃,那可不行。
就像穿衣服,不是别人穿着好看的衣服,你穿就一定好看呀,得适合才行呢!最好是去问问医生,让医生来决定用什么药。
你们说,这儿童用药安全教育是不是很重要呀?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样重要呢!要是不注意,那可就像在森林里迷路了一样危险。
所以呀,大家都要牢牢记住这些知识,保护好我们的小朋友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这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