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 格式:docx
- 大小:15.13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邵仁志;刘小安;孙兰;胡利锋【摘要】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主要综述了中国几类主要的植物源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今后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参考.%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hemical pesticides,botanical pesticid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oxicity, low residu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Therefor there are growing concern about botanical pesticides. The progesses of several main types of botanical pesticides including insecticides,acaricide,fungicides and herbicides were reviewed, and the problem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were analyzed, which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botanical pesticides.【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56)008【总页数】5页(P1401-1405)【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作者】邵仁志;刘小安;孙兰;胡利锋【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省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1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有机体的全部或部分有机物质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加工而成的制剂,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
农药基本知识——农药分类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氨类、脲类、醚类、苯甲酸类、三唑类化合物等。
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杀虫剂、杀螨剂这类药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贮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害虫。
杀螨剂常列入杀虫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3)、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物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
(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
(3)、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5)、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
农药成分知识点总结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成分是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成分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影响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药成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药成分的分类根据农药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方式,农药成分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等四大类。
杀虫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吡虫啉类杀虫剂、硫酰脲类杀虫剂和氨基嘧啶类杀虫剂等。
杀菌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农药,包括三唑类杀菌剂、酯类杀菌剂、氨基苯甲酰类杀菌剂和苯甲酰腈类杀菌剂等。
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草本杂草和杂草的农药,包括草甘膦类除草剂、氧化乙草酯类除草剂、拟除草脒类除草剂和硝基乙草酯类除草剂等。
调节剂是一种专门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促进产量的农药,包括生长调节剂、抗逆性生物激素类调节剂和果实发育调节剂等。
二、农药成分的作用原理1.杀虫剂:杀虫剂主要通过影响害虫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来起到杀虫作用。
例如,有机磷杀虫剂是通过抑制虫体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杀灭害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则是通过刺激害虫神经系统引起抽搐和麻痹而致死。
2.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细胞壁和核酸代谢来起到杀菌作用。
例如,三唑类杀菌剂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真菌,酯类杀菌剂则是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脂肪的合成来起到杀菌作用。
3.除草剂:除草剂主要通过影响杂草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来起到杀草作用。
例如,草甘膦类除草剂是通过抑制杂草的甘氨酸合成酶来杀灭杂草。
4.调节剂: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激素、酶和代谢物质来调节植物生长和促进产量。
例如,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来调节植物生长,果实发育调节剂则是通过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来调节果实的大小和产量。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
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
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
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源农药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源农药以其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低毒低残留、来源广、成本低等多种优点,成为近年来农药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进展植物源农药,就是直接利用或提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或利用其次生代谢物质制成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选择性高、有害物质一般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又易和其他农药相混配等优点, 倍受全世界农药研究及应用部门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之一.1.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萜烯类、酮类和番茄枝内酯类,此外还有木脂类,如乙醚酰透骨草素;甾体类,如牛膝甾酮;羟酸酯类,如除虫菊酯等。
1。
1 生物碱类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 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薜碱、木防己碱、苦豆子碱等.该类化合物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拒食和忌避及抑制生长发育等。
1。
2 萜烯类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源农药中含量较多、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化合物,其中精油的大部分组成为萜烯类化合物.目前从植物源农药中发现的萜烯类主要有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单萜类主要有柏科植物砂地柏叶精油中的有效杀虫成分松油烯— 4 —醇,它对害虫的主要作用方式为熏杀作用。
倍半萜类有马桑科植物马桑中所含的羟基马桑毒素 B;卫矛科植物中含有较多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主要有各种β-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型多醇酯;苦皮藤根皮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有近 20 个α—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拒食、胃毒、内吸作用和影响试虫的产卵、孵化等生殖行为消灭害虫。
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有大戟科大戟属、巴豆属及瑞香科植物中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另外还有闹羊花中主要杀虫有效成分闹羊花素—Ⅲ。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为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害虫:茶尺蠖、茶小绿叶蝉2. 植物源农药: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3. 仪器设备:喷雾器、量筒、电子天平、培养皿、显微镜等4. 试验地:有机茶园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种植相同数量的茶树。
2. 害虫处理: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对每个小区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的喷施处理。
3. 数据收集:喷施处理后,每隔1、3、7、10天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喷施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茶尺蠖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5%、90%、95%、100%。
2.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喷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0%、85%、90%、95%。
3. 其他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天防效达100%。
五、结论1. 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5%鱼藤酮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0.3%印楝素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较好。
4. 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六、建议1. 进一步研究植物源农药的复配作用,提高防治效果。
2. 探究植物源农药在防治其他农业害虫中的应用效果。
生物农药的主要种类
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型。
一、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二、动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已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三、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农药的含义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
根据1997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农药管理条例》,我国对农药的定义为: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农药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来源、防治对象、农药的作用方式等分类。
1、按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①胃毒剂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敌百虫等。
这类农药对咀嚼式口器和舐吸式口器的害虫非常有效。
②触杀剂通过与害虫虫体接触,药剂经体壁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触杀剂可用于防治各种口器的害虫,但对体被蜡质分泌物的介壳虫、木虱、粉虱等效果差。
③内吸剂药剂易被植物组织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到植物的各部分,或经过植物的代谢作用而产生更毒的代谢物,当害虫取食植物时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吡虫啉等。
内吸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特别有效。
④熏蒸剂药剂能在常温下气化为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进入害虫的呼吸系统,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磷化铝等。
熏蒸剂应在密闭条件下使用效果才好。
如用磷化铝片剂防治蛀干害虫时,要用泥土封闭虫孔。
⑤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1) 昆虫生长调节剂这种药剂通过昆虫胃毒或触杀作用,进入昆虫体内,阻碍几丁质的形成,影响内表皮生成,使昆虫蜕皮变态时不能顺利进行,卵的孵化和成虫的羽化受阻或虫体成畸形而发挥杀虫效果。
这类药剂活性高,毒性低,残留少,有明显的选择性,对人、畜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
但杀虫作用缓慢,残效期短。
如灭幼脲3号、优乐得、抑太保、除虫脲等。
2) 引诱剂药剂以微量的气态分子,将害虫引诱在一起集中歼灭。
此类药剂又分为食物引诱剂、性引诱剂和产卵引诱剂3种。
其中使用较广的是性引诱剂。
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葡萄透翅蛾性诱剂等。
植物源农药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需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推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是植物源农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
概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植物源农药的种类、作用机理、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留的限制十分严格。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绿色壁垒”,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降低农药残留量,努力开发新型农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能在自然界降解,一般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够保持农产品的高品质,再加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
在全世界面临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安全、无毒、来源广、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植物源农药中的活性成分天然植物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极其丰富,依其化学结构,可大体归纳如下:1.生物碱类此类物质对昆虫的毒力最强,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
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薛碱、木防己碱、苦豆子碱等。
2.萜类这类化合物包括蒎烯、单萜类、倍半萜、二萜类、三萜类。
这类物质有拒食、内吸、麻醉、忌避、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有印楝素、川楝素、茶皂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
3.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或甙元、双糖甙或三糖甙状态存在,具有防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等。
农药品种分类大农网发布时间:2006-11-28 20:47:00【字体:大中小】农药品种很多,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已有1500多种,其中常用的达300余种。
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
其分类的方式较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按主要用途分类有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农药按照化学结构分类(3)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合成农药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数十种之多,主要的有:有机磷(膦)、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三氮苯类、二氮苯类、苯甲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香豆素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等。
本站发布其文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常用农药分类(发布日期:2005-3-18 18:21:15)浏览人数:1523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
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
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
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
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
我国生物农药登记要求及趋势 农药是把双刃剑,在解决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和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农药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控。
一、生物农药登记品种及概况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 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系没有对生物农药进行界定,而是对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单独制定了登记资料要求,农用抗生素登记要求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同。
2.我国生物源农药登记情况表1 我国生物源农药登记情况(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序号生物农药类别有效成分种类(个)登记产品数(个)01微生物农药46 54202生物化学农药33 583 03植物源农药26 30004抗生素13 1,726 合计105/118(含抗生素)1,425/3,151(含抗生素) 由上表可知,我国生物源农药有效成分数占有效成分总数比例:14.9%/16.8%(含抗生素);产品数占产品总数比例:3.6%/7.9%(含抗生素)。
而美国生物农药有效成分390个,占有效成分数总数比例约1/3;其中生物化学农药约200个,微生物农药约130个。
3.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1)细菌: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 (2)真菌:木霉菌、白僵菌、绿僵菌、淡紫拟青霉等; (3)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等; (4)原生动物:蝗虫微孢子虫; (5)其他。
表2 微生物农药登记品种类别品种有效成分种类细菌21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91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海洋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侧孢短芽孢杆菌A60、短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嗜硫小红卵菌HNI-1真菌10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耳霉菌、盾壳霉ZS-1SB、小盾壳霉CGMCC8325卵菌1寡雄腐霉菌病毒12(1)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质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颗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粘虫颗粒体病毒、蟑螂病毒、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化学农药使用减量化,加快生物农药研发力度。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生物农药逐步发展成现代农药生力军。
尽管生物农药分类在全球有着不同定义,但根据我国农业部第2569号公告,农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以及卫生用农药5类。
2020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达4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有效期内登记农药45169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1434个,占比3.2%,我国生物农药发展仍任重道远。
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源杀虫剂泛指从植物体中提取的全部或部分有效成分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加工形成的、在农业生产上对害虫害螨有防治效果的天然产物的制剂产品。
植物源杀虫剂大多具有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据统计,植物源杀虫剂在全球农药市场的份额逐年增长至7%以上。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精油类、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香豆素类、蒽醌类等。
而生物碱是植物中最大的一类含氮碱性化合物,大部分生物碱类含有复杂的含氮杂环,且结构多样性,对不同靶标作用机制不同。
植物源生物碱来源丰富,已经发现的生物碱约有12000种,有500种以上植物中含杀虫活性生物碱。
这些生物碱分布于豆科、茄科、毛茛科、百合科、卫矛科等100多科植物中,有些生物碱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等行业,尤其是杀虫剂开发的重点。
本文综述了生物碱类杀虫剂及其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源杀虫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1、植物源生物碱类杀虫剂概述植物源生物碱类杀虫剂是植物源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藜芦碱、小檗碱、苦参碱等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研究发现,大多生物碱类化合物对昆虫有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
表1列出了来源于百合科、豆科和毛茛科等21科植物的具有杀虫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具有杀虫活性的39种生物碱中,产业化登记产品最多的当属以触杀作用为主的豆科苦参、苦豆子提取物,有128个产品登记,有效成分为苦参碱。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12-0089-01中图分类号:S48文献标志码:B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应用与研究陈耀明(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摘要:分析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需要以植物源农药种类为基础,结合合理用药、适法施药、灵活用药、适宜机械等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体现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应用;研究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合成农药不同,能够在田间发挥一定积极功效,因此,受到新农药研发界的高度重视。
分析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新农药研究,清楚其种类与基本应用技术,充分发挥该类农药的作用,促进我国农药研发学发展。
1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与应用(1)印楝。
其活性成分为印楝素,主要作用方式为生长调节、拒食、产卵驱避。
主要作用机理为刺激抑食细胞,引发拒食作用,对变态肽类激素进行阻断,影响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滴度。
印楝素应用于粮食、花卉、棉花、瓜果、林木、蔬菜、咖啡、茶叶、烟草等作物,对蔬菜小菜蛾、蝗虫等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除虫菊。
其中的除虫菌酯Ⅰ、Ⅱ,茉莉菌酯Ⅰ、Ⅱ,瓜菊酯Ⅰ、Ⅱ等成分具有杀虫功效,杀虫机理为毒杀、击倒与驱避等。
除虫菌属于神经毒剂,主要对钠离子通道产生作用,致使神经细胞重复开放,对害虫造成麻痹,致其死亡。
除此之外,除虫菌还能够影响突触上的ATP酶活性。
除虫菌杀虫范围为卫生害虫与农业害虫等,应用在蔬菜蚜虫、家蝇等害虫防治中。
(3)鱼藤。
其中的杀虫活性物质为鱼藤酮,大多提取于鱼藤属等植物,在综合防治中,鱼藤酮杀虫药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鱼藤酮对蚜虫、小菜蛾、菜粉蝶幼虫等害虫起到强烈的胃毒与触杀作用,对日本甲虫类害虫起到拒食作用,对鳞翅目害虫起到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甚至对某些害虫能够起到熏杀作用。
(4)雷公藤、苦皮藤,主要活性物质是苦皮藤素Ⅰ~Ⅴ,作用方式为毒杀、麻醉与拒食等。
该类植物源农药的主要防治对象是猿叶甲、玉米象、稻苞虫、菜青虫等。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1、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2、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
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已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3、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
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
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植物源杀虫剂品种特性一览表
类别 药剂名称 产品来源 常见剂型 毒性 作用方式 使用方法 使用作物 主要防治对象 注意事项
杀
虫
剂
藜芦碱 白黎芦、绿藜芦、毛叶藜芦、杀巴草 %WP、%SL 高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棉花、水稻、茶叶、烟草、花生、大豆 蔬菜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花期禁用,远离蚕桑
与其他杀虫剂轮换使用,减缓抗性
单碱对蓟马有效
血根碱 血水草、白屈菜、紫堇 1%WP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 蚜虫、果树害虫、烟草害虫 在害虫初发期施药,对螨类效果较好
印楝素 印楝种子、树叶及树皮 %EC、%EC 低毒 拒食、忌避、Sy 常量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茶叶、烟草、果树 广谱性 在幼虫发生前预防使用
药效慢,持效期长,不必加大用量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川楝素 川楝树皮、种子、叶片 %EC 低毒 拒食、忌避、干扰生长发育 常量喷雾 蔬菜、小麦、苹果、烟草 菜青虫、小麦吸浆虫、菜粉
蝶
异羊角扭苷 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扭 %SL 低毒 Con,sto、Sy 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 广谱性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略有沉淀,使用充分摇匀
苦皮藤素 卫矛科苦皮藤根皮、茎皮 %EC、1%ME、%ME 低毒 Sto 常量喷雾 玉米、黄瓜、樱桃、苹果树 鳞翅目幼虫、鞘翅目马铃薯瓢虫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在害虫初发期使用,效果最佳
鱼藤酮 鱼藤属,鸡血藤属,梭果属 EC桶混剂、EC 中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猪牛羊等动物体表寄生虫 广谱性,尤其对螨类效果突出 遇光易分解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现配现用
对家畜、鱼、家蚕高毒
除虫菊素 除虫菊花 3%SC、5%EC 低毒 Con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 大田害虫和卫生防治 见光易分解,最好在傍晚使用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密封保存,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
烟碱 茄科烟草属植物 和苦参碱混用EC 高毒 Con,sto、Sy 复配,常量喷雾 茶叶 大田,温室害虫 易挥发,密闭存放
对蜜蜂高毒,远离蜜蜂
不宜与酸性农药混用
茶皂素 茶饼中提取五环三萜类 30%茶皂素,烟碱混用SL增效剂 低毒 Con,sto、忌避 常量喷雾 蔬菜,柑橘 蚜虫,菜青虫,金爪螨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药剂贮存在阴凉处
喷雾要均匀
狼毒素 瑞香狼毒根茎 %新狼毒素A ,SL 动物高Con,sto、兼拒食作用 常量喷雾 蔬菜,棉花,果树,烟草 烟蚜,棉蚜,菜青虫,红蜘蛛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禁止污染鱼塘,桑田和水源
施药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
毒
茴蒿素 菊科植物山道年蒿 %SL 低毒 Con,sto、杀卵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棉花等 菜青虫,菜蚜,棉铃虫,棉蚜等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药液加水后当天使用
油酸烟碱 废次烟叶提取40%硫酸烟碱中和合成 %EC 29%油酸烟碱氯氰EC 中毒 Con,sto杀卵,熏蒸 常量喷雾 牧草,花椰菜,甘蓝等 杀虫谱广 勿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避光密闭保存
百部碱 百部属植物 %SL %EC 低毒 Con,sto杀卵 拌种,浸种,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 斑潜蝇,蚜虫,菜青虫,小菜蛾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辣椒碱 辣椒成熟果实 %悬浮剂,9%微乳剂 低毒 Con,驱避 常量喷雾 蔬菜 菜青虫,菜蚜,介壳虫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远离蜜蜂、鱼、家蚕
莨菪碱 茄科洋金花 天仙子 %EC %悬浮剂 低毒 Con,sto忌避 穴施 常量喷雾 蔬菜 根结线虫 菜青虫 避光处保存
勿与强酸.强碱性,肥料.农药混用
马钱子碱 马钱子成熟种子 %SL 剧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菜青虫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与其他农药混用,延缓抗性
低温施药
乌头碱 毛茛科乌头块根 %SL 剧毒 Con,sto拒食 常量喷雾 青菜 菜青虫 为剧毒品,避免接触或吸入
八角茴香油 八角茴香枝叶果实挥发油 %微粒剂 低毒 ,熏蒸,拒食,减少产卵 颗粒撒施 储粮 储粮害虫 勿与铜制剂及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避开蜜源植物花期
桉油精 桉叶油 5%EC 低毒 Con,熏蒸,驱避 常量喷雾 蔬菜 螨类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松节油 松科植物红松等树脂 低毒 Con,熏蒸,驱
避
莰酮(樟脑) 樟树根茎叶蒸馏提取物 Con,熏蒸,驱
避
杀虫杀菌剂 苦参碱 豆科槐属落叶灌木苦参的根、茎、果 SL、WP、EC、ME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水果 蚜虫、螨类、菜青虫、蝽类 对鸟中毒、对鱼和蜜蜂高毒,花期禁用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蛇床子素 伞形花科植物蛇床子 %EC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拌粮 十字花科蔬菜,贮粮 菜青虫,菜蚜,玉米象 药剂贮存在阴凉处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对蜜蜂高毒,远离蜜蜂
阴天黄昏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