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
探析美国网络空间军事战略发展趋势美国网络空间军事战略的趋势,与上位战略调整、任务需求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等各个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可能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一、美国网空军事战略呈现“由防御向慑攻”总体趋势随着特朗普政府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将中俄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单边主义、冷战思维以及大国博弈等观念重新抬头,美国大战略进攻性越发明显,反映至下位战略美国网络空间军事战略,呈现从防御转向慑攻的趋势。
一是拟定网络新战略,强调“进攻+威慑”。
2018年9月18日,美国防部公布《2018年国防部网络战略》概述,强调从加速网络能力的发展、创新促进敏捷、利用自动化及大数据分析、使用商业性现有网络能力等四大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更具杀伤力的联合部队;还强调利用一切国家权力工具,对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盟友或伙伴的恶意网络活动加以威慑。
该战略清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希望放宽奥巴马时代对网络空间军事行动的限制。
2018年9月20日,特朗普签署“15年来首份完整清晰的”《美国国家网络战略》,尽管该文件的核心是防御性措施,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接受媒体时表示,“我们将采取众多进攻性措施,希望对手能够知悉”。
二是加速调结构、顺机制,着力提高作战指挥效率。
2018年5月,网络司令部完成升格为一级作战司令部的阶段性任务,话语权得到提升,可以更为灵活争取资源开展建设。
同时,特朗普于8月15日推翻了奥巴马签署的“第20号总统政策指令”,取消“在能导致重大后果的网络行动前需层层审批并取得总统首肯”的限制,将允许军队采取更为迅速的方式进行进攻性反应,给予网络司令部更大自由度。
三是组建网空鹰派班底,对待网空议题日趋强硬。
美国新任网空司令保罗·中曾根、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国务卿蓬佩奥均为鹰派人物。
特别是,美国网空司令中曾根在2018年3月的提名听证会上称,“网络司令部和军方将积极发展相关能力,在美国的基础设施遭受攻击时,威胁同等对手的关键基础设施”,并表示“美国军方在战争爆发前可对外国基础设施进行测绘等秘密活动”。
2009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四年任务使命评估》,将“网络中心战”列为美国的“核心能力”。
紧接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全国网络安全状况开展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并宣布设立“网络沙皇”这一职位,负责统管国家网络安全事务,为未来网络战做准备2010年5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网络战司令部正式启动。
网络战司令部隶属于美国战略司令部,这表明美国将网络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作战方式来看待。
2011年4月15日,美国发布的《可信网络空间身份标识国家战略》(正式稿)则更具进攻性,在此基础上,2011年7月14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确认网络为战争的第五空间——与天空、陆地、海洋和太空并列。
这一战略确认了网络战争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成员”,同时也将五角大楼与硅谷企业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保卫互联网时代的美国”,并为美国谋取更多海外利益铺平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时代的美国网络战略,还将战场引向文化渗透方面,并对社交网站给予了高度重视。
有两个很明显的迹象:一是2010年初谷歌在希拉里等人支持下与中国政府进行的较量,其重要的追求,就是更有效地影响中国舆论和民意。
二是“美国之音”淡出中国,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对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加大投入,不仅出现了大量豢养的网络水军,还与传统媒体遥相呼应。
12月12日发表2011年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站网络安全战略报告,题为《确保未来网络安全的蓝图》,副题为《美国土安全相关实体网络安全战略报告》报告在《四年国土安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撰写,列出了两大行动领域:保护当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的网络生态系统。
指出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四项目标是:减少网络安全风险;快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提高网络恢复能力;共享网络安全信息;增强网络抗压能力。
此外,报告提出加强网络生态系统建设的四项目标:提高个人和组织安全使用网络的能力;研发和应用更可信的网络协议、产品、服务、配置和架构;构建合作型网络社区;建立透明的安全流程。
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江保根等: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一一一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江保根吴茗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要本文首先阐明了与网络中心战相关的定义和概念,分清了“网垮中心战”、“网摘络战”厦“平台中?珏战”的区剐。
接着从七个方面分析了美军网络中心战特点。
最后提出了针对美军“网络中珏战”,我军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网络中心战网络战平台中心战特点战争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手段也在不断地演变,我们必须适应这个规律。
信息时代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区别予以前时代战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作战能力的提高与冲突产生环境的本质在不断地改变。
网络中心战是用来描述信息时代的部队管理与战斗组织的最恰当的词组。
.网络中心战定义美军“网络中心战”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年月公开提出的。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信息栅网将整个作战空间的各种传感器和武器,包括天基、空基、陆基和海基等传感器及武器,组成一个强大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威力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节点可获得近乎实时的全局作战态势信息。
能自动完成与全局作战的同步,从而有效贯彻指挥员的作战企图。
要寻找美军网络中心战的特点,我们首伍曲是“通过互联的传感器、先必须搞清网络中心战的定义。
网络中心战决策人员及攻击性武器系统达成共识,提高指挥决策和行动的时效性,同时增加杀伤能力、生存能力和协同能力.从而在信息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战斗力。
”从本质上讲,网络中心战是通过有效连接战场空间上的各个知识实体,从而将信息优势转变为战斗力。
它与“网络战”及”台中心战”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军认为,“网络战”是在有限的作战指挥空间指挥所、司令部或办公室内,以进攻性行为夺取和达成信息优势,从而影响、破坏敌方的信息站、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站的作战样式。
基本战法包括:计算机网络攻击、输送计算机病毒和破坏性“黑客”行为等。
“网络战”是信息条件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本工具、以网络攻击与防护为基本手段的一种全新的特殊作战样式,而且主要是针对指挥领域的作战。
《网络空间作战》——美军联合出版物JP3-12号沈松译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知远导读] 2018年6月8日,美军颁布了新的非保密版《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
相比于2014年版的条令,新版条令主要作了以下修改:一是将美国网络司令部界定为一个职能作战司令部。
二是将原版中有关网络任务部队的论述进行了合并,按层次阐述了各类任务部队的作用和职责。
三是深入阐述了网络空间作战的指挥与控制。
四是把信息作为一种联合职能进行了阐述。
五是加强了对制定网络空间作战计划考虑事项的论述。
新版条令共四章,约72000字,本文节选自第二章,介绍了网络空间作战的核心活动,更多内容请登陆知远官网/ 了解。
利用网络空间的军事行动“当我第一次开始实施网络空间作战时,这些作战行动通常只是概念,在实施时,由从其他组织借调的技术专家执行。
今天的情况并非如此。
现在,一支成熟而高效的网络部队正在建设中,并在战斗中积极捍卫我们的网络,对敌手进行日常的行动,并加强美军在世界各地的战斗力和杀伤力。
这种快速增长代表了巨大的机遇”。
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保罗·中曾根中将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证词2018年3月1日网络空间任务在网络空间内,不属于网络空间赋能活动的所有行动都被视为三项网络空间任务之一的一部分: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网络空间防御作战或国防部信息网络运维。
这三种类型的任务全面涵盖了网络空间部队的全部活动。
网络空间作战的成功实施需要对这些任务进行整合和同步。
军队网络空间任务及其包含的行动通常由军事命令(例如,执行命令[EXORD]、作战命令[OPORD]、任务分工命令、口头命令)授权,以下称为任务命令,并由国防部政策备忘录、指令或指示进行授权。
网络空间任务只根据下达命令机构的意图或目标分为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网络空间防御作战或国防部信息网络运维行动,不是基于要执行的网络空间行动、授权使用的军事权限类型、分配给任务的部队或网络空间能力。
有些命令可能涵盖多种类型的任务。
美国在网络战领域的动向夏文成网络空间也称赛博空间(Cyberspace),它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以后新的战场空间。
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控制,以期在未来战争中通过网络空间获取更大的信息优势。
网络战(Network Warfare或Cyber War)作为高技术战争的的一种作战样式,将在网络空间的争夺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美国在网络战领域有如下值得重视的动向:网络战受到重视,“网络门罗主义”浮现美国一直重视网络战的战略发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2009年以来,美国从国家高层到军方高官纷纷发表讲话,进一步表明对网络战战略的高度重视。
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期间就将网络武器与核生化武器相提并论,并承诺当选后将会把网络安全提到最优先地位。
2009年2月9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20天就兑现承诺,下令对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进行为期60天的检查评估。
5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又发布《网络安全政策评估报告》,指出美国存在诸多网络安全隐患,表示将制定“新的综合方案”包括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来保护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在白宫设立一个协调网络安全事务的办公室。
他说,“这一新方案将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把每天都依赖的网络和计算机看作——而且它们应当被看作——战略性的国家资源。
”10月20日,美国负责国内网络安全的国土安全部新任部长纳波利塔诺针对网络安全问题,亲上网络对美国公众进行了30分钟的视频讲座。
她表示:“正如我们已经做好应对自然灾难和恐怖主义的准备一样,我国的网络安全也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美国军方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网络空间的发展战略。
陆军于2009年夏天发布“陆军网络空间战略”初稿,10月制定了关于网络空间作战方面的条令。
海军于9月发布了雄心勃勃的“海军网络战司令部战略计划”,10月1日,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上将在海军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表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场空间……如果海军想要保持信息优势,就必须在网络空间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伴随着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系统的高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系统作战的概念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最终美军作战理论将网络空间确立为一种与陆、海、空、天并列的作战域。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陆军将网络空间力量建设作为推进陆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决心按照正规军事化组织的标准和结构高质量建设网络作战部队。
自陆军网络司令部于2010年成立以来,美美国陆军网络空间作战部队组织结构发展解析武获山. All Rights Reserved.2005年美国陆军网络空间力量组织结构2016.12军 事 纵 横地区中心地区中心作战支持地区中心地区中心作战支持地区中心地区中心作战支持地区中心地区中心作战支持地区中心地区中心作战支持网络空间力量建设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将陆军网络作战体系组织架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第一个层面,在陆军太空和导弹防御司令部/陆军战略司令部的指挥下,作为陆军网络作战行动唯一的领导机构,陆军全球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负责态势感知和指挥协成立陆军网络司令部随着美军对于网络空间依赖程度的加深,控制和削弱网络威胁持续成为美军关注的重点任务,组建独立负责网络空间作战指挥机构的呼声在美军内部日益高涨。
在2008年“扬基鹿弹行动”的直接推动下,美军决定结束军种单位独立分散发展网络作战能力的局面,通过并、撤、转、改等措施对相关机构进行结构重组,成立全面负责网络空间作战调工作,在美军联合部队网络力量体系中,该机构发挥军种全球网络作战与安全中心的功能。
在第二个层面,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是各作战司令部的支持元素,负责“指导网络作战行动,管理和防御属于陆军管辖的全球信息栅格元素”。
战区内各地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构成了陆军网络作战体系的第三个层面。
此外,陆军计算机应急响应分队是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力量,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受全球网络作战特遣部队的战术控制,每个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也都建立了计算机应急响应分队。
全球网络作战特遣部队全球网络作战特遣部队陆军计算机应急响应分队陆军网络企业技术司令部/第9信号司令部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亚太地区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美国本土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欧洲地区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南方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中东地区战区网络行动和安全中心本土地区陆军太空和导弹防御司令部/陆军战略司令部作战 控制作战 控制战术 控制直接管理行政管理的联合指挥机构,美国陆军网络力量组织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国家网络战略》《国防部网络安全战略》看美国网络安全政策
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
《国家网络战略》和《国防部网络安全战略》是美国政府制定的两份重要文件,它们为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提供了指导和框架。
这两份文件展现了美国网络安全政策的走向,对我国的网络安全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这两份文件出发,分析美国网络安全政策的走向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从《国家网络战略》来看,美国将网络安全视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战略目标,包括保护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保护国家的网络空间、提升网络空间的国际竞争力等。
可以看出,美国在网络安全政策上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国家安全,还包括了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这意味着美国将会通过强化网络安全来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以上两份文件展现了美国在网络安全政策上的关注点和战略目标,同时也对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走向进行了梳理和展示。
从这些战略目标和关注点中可以看出,美国在网络安全政策上将会持续强化网络防御和作战能力,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和竞争力,以及加速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举措将有着重要影响,不仅仅对美国自身的网络安全产生作用,也会对国际上的网络安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在网络安全政策上的国际合作和联合作战将会对我国的网络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将会加强网络空间的战略合作和联合作战,提升网络安全的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加强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杨民青
作为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建设多年的国家网络靶场,被称为新世纪网络安全领域的“曼哈顿计划”,这一工程旨在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网络霸权,在当今正在发生、未来还将是美国国家网络靶场的一小部分。
早在多年前,美国就已着手建设
国家网络靶场。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作为全
球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拥有世
界上最先进和最庞大的信息系统, 美国社会期待政府展开网络安全领域的“曼哈顿计划”
武 器 装 备
. All Rights Reserved.
够大,能够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同时又要十分灵活,能够制造各种可能遭遇的网络攻击场景。
为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建立网过在互联网上布置一些作为诱饵的主机,如同蜜罐招引昆虫一样,使攻击者进行攻击,从而帮助网络战人员研究攻击方式。
美国正在打造新一代网络战士. All Rights Reserved.
与传统作战,支持具有战术优势的任务目标。
从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看,美国国家网络靶场现已成为一种测试涉密与非涉密网络项目的国家资源,获得授权进行网络试验的政府及政府资助的测试组织,可与国家网络靶场执行机构协调,安排靶场时间与资源。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从任务领域看,国家网络靶场通过顶层设计与体系建设,进一步完成网络空间安全体规划能力、测试评估、产品研发试验,产品安全性论证、测试、技术演示验证,人才教育培养等任务;三是从应用领域看,国家网络靶场可为各类用户提供一系列网络化联合应用,包括支撑国家基础设施安全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地面部队的“网络化”程度逐年提高.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国海军网络战司令部大楼 美国网络战中心内部场景。
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美军通过联网化的传感器、指挥决策系统以及武器发射平台建设的网络中心战以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美军通过网络中心战实现了各作战要素之间高度共享战场态势,增强了部队的作战能效。
研究分析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与应用情况,对中国军队网络中心战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中心战、态势感知、联合作战为提高军队在信息时代的作战能力,美军通过完善的网络链接整合各种武装力量,增强信息共享、战术协同、信息质量。
为各作战单位提供战场态势共享,高度同步联合任务部队,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全面提升美军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的能力,缩短战斗时间、减少伤亡以及无辜受害者。
一、网络中心战概念及特点1.1网络中心战网络中心战是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产生的战争理论。
是军队对信息时代发展在战略高度上的一个反应。
网络中心战从广义上定义为综合运用一支全部或者部分网络化的部队所能利用的战略、战术、技术、程序和编制,去创造决定性的作战优势。
1.2网络中心战特点网络中心战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化的部队强有力的改善了信息共享。
2)高度的信息共享协作增强了信息质量,提高了共享态势感知能力。
3)增强了军队机动性和火力打击精度以及反应速度。
4)部队可以分散在更广阔的战场空间,协调一致的行动。
网络中心战的这些特点能为所有参战指挥官提供实时信息,使其能准确理解、认知其所处战场战术态势,并在上级指挥官的意图引导下高效行动。
二、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状况及应用随着高科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军队作战理论的核心,成为各国军队研究的重点,美军信息时代作战理论也在不断的创新,美国国防部于2001年提交了《网络中心战报告》,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正式确立。
美国军队转型办公室、副国防部长办公室以及网络和信息综合机构,从2002年便开始对网络中心战的概念框架进行初始化构建研究,2003年美国军队转型办公室启动了“网络中心作战概念框架”项目,研究网络中心战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罗·M·中曾根于2018年5月就任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以及国家安全局/中央安全局局长。
他曾经在在美国、韩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担任各级军队的指挥和参谋职务,也曾两次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谋。
中曾根将军毕业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指挥与参谋学院和国防情报学院。
他拥有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国防情报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中曾根将军的奖章和勋章包括杰出服役勋章、国防高级服役勋章、功勋军团勋章、铜星勋章、国防功勋勋章、陆军嘉奖勋章、联勤成就勋章、陆军成就勋章、联合功勋单位奖、伊拉克战役勋章、阿富汗战役勋章、作战行动徽章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识别徽章。
网络空间的发展和应对——访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国家情报局局长和中央安全局局长保罗·M·中曾根联合部队季刊:您如何看待网络空间与联合部队之间的关系?网络空间作战与其他作战领域有何不同?中曾根将军:当我们思考网络空间时,我们应该在一些基本概念上达成一致。
第一,我们的国家与其竞争对手保持着持续的联系;我们不须等这些对手主动来找我们,他们明白这一点,并一直在努力改善这种联系。
第二,我们的安全在网络空间受到挑战。
我们必须积极防御、进行侦察;要了解我们的对手在哪里及其能力;了解他们的意图。
第三,网络空间的优越性是暂时的,我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但这只是短暂的。
这就是为什么面对持续不断的威胁,我们必须不断行动,抓住和保持主动权。
为什么网络空间的威胁依然存在?它们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进入的门槛很低,而且这些能力很快就可以获得,并可以很容易地重新调整用途。
第四,在这个领域,优势有利于那些有主动性的人。
如果我们想在网络空间占据优势,我们就必须积极努力,要么改进防御,创造新的通道;要么提升我们的能力。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行动的领域,因为我们会从对手那里得到反应。
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源于这种反应。
与核领域不同,在核领域,我们的战略优势或力量来自拥有一种能力或武器系统,而在网络空间,使联合部队季刊■ 高端访谈用网络能力才是战略上的重要因素。
美军三空作战理论美军目前能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的主要原因:美军拥有全球公共空间的掌控权(既外层空间、网络空间、海洋空间的掌控权!)第一部分:三空作战理论概述1、三空作战理论涵义美军为适应信息化作战多样性军事对抗的需求(既:在未来信息战中,美军可能同时面临来自空中、海上、网络空间、外太空等多个空间的军事打击,美军必须同时实施空海一体战、网络空间战、太空作战以应对)而提出的体系性联合作战理论,是对空海一体战、网络空间战、太空作战三种作战理论集成性创新,是构成”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体系性联合作战理论体系。
美军2010年初步提出该理论,2015年,美军已初步具备三空作战能力。
2、三空作战理论的理论基础任何一个作战理论都不是凭空建立的,是由其理论基础的。
三空作战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内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军的陆、海、空三军,先后提出:”空地一体战、由海到岸战、空天一体战、网络中心战等一系列作战理论。
上述作战理论都是美军的单一军兵种依据本军兵种自身作战需要和发展需求提出的,并因为其固有的军兵种的狭隘思想未能够得到全部贯彻。
美军为适应信息化作战多样性军事对抗的需求,必须整合上述作战理论,并有所创新。
3、三空作战理论提出的现实威慑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随着解放军和俄军的体系作战力量的高速发展,能够同时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全领域对美军实施军事打击。
由此,美军必须确保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全领域保持绝对军事优势。
4、三空作战理论的架构三空作战理论由于是体系作战理论,因此有助于美军联合作战能力的整体性塑造。
能够有效整合美军的陆、海、空、天、网、电等全领域的作战力量,发挥整体的联合作战优势。
A、在空间结构上强化美军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全领域所有作战力量的整体性,追求多维空间作战行动的无缝连接。
B、在能力形成上美军注重在三空作战理论框架下整合美军所有军兵种的作战力量,确保战场力量的高度一体化。
网络空间作战的防御和进攻编者按2013年2月28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根据IP地址显示,2012年中国国防部网和中国军网每月平均遭受来自境外的攻击达14.4万余次,其中来自美国的攻击占62、9%。
媒体的这一消息不仅反映了美国对我网络的攻击力度,也可让人读出美国政府和军方对网络空间作战和夺取制网络权的重视。
美国还可部队的雏形可追溯到1988,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已经建立起全球独一无二的网络作战能力。
至2013年,美军内负责协调和整合各军种网络战部队的网络战司令部人员编制已达2.1万人,近期获得的活动预算就高达1.82亿美元。
美军各军种均已建立起庞大的网络战部队,陆海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都组建了本军种的网络战司令部。
以美国陆军为例,其网络战部队分布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总编制超过1.6万人。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战争中无论是体系化对抗还是单平台作战都将严重依赖网络传输的信息和数据,而防护能力较差的网络正在成为阻碍军队作战效能完全发挥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此,在未来战争中,制网络权的重要性很可能将提升到与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相当的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部队夺取制网络权能力,才能更好的准备在未来网络空间领域的作战。
威尔逊2012年1月发表在《美国海军陆战队2011~2012展望》上有一篇专门讨论网络作战的文章:《海军陆战队网络部队――陆战队的新战场》,本文对其做了部分编译,仅作为给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资讯。
美军提出并筹划制网络权2006年,美国防部正式将“网络空2006年,美国防部正式将“网络空间”确定为作战范畴。
尽管国防部采用“网络空间”这个概念时间不长,但制网络权理论的提出时间很早。
美军在1999年就开始着手发展制网络权理论。
当时,五角大楼成立了一支特殊任务部队,部队长的军衔为少将,职责是筹划夺取制网络权。
目前,美军在军事领域的大部分网络行动都具有防御性,特别是纵深防御。
主要国家网络作战部队建设概况韩春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军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21世纪初期,各主要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作战部队,并且逐步加强其网络作战部队的建设。
自2015年以来,各主要国家的网络作战部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军队中统合性网络作战部门(如网络司令部)的出现及全军网络作战部队的体系化。
美国的网络作战部队建设美军网络司令部及其下属部队是美国网络作战部队的主体,包含了各军种的密码破译、信号侦察、网络运行和维护、通信等作战力量。
美军的网络司令部成立于2009年6月,起初是战略司令部下辖的二级司令部,后于2017年8月升级为美军第10个一级联合作战司令部。
2018年5月,网络司令部下属的133支网络任务部队全面形成战斗力,其中陆军41支、海军40支、空军39支、海军陆战队13支,总人数达6187人。
网络司令部的升级,意味着今后它将无需通过各相关军种,可直接指挥麾下所属各个军种的网络部队,形成了从网络任务分队到军兵种网络司令部再到网络司令部的指挥体制。
美国国防部的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美国战略司令部中也存在着一些网络作战力量,但是美国正在将这些网络作战力量的职责向网络司令部转移,或者明确它们与网络司令部的关系。
例如,美国正计划结束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和N S A局长的“双帽”领导角色;计划将DI S A的联合部队总部-国防部信息网络(JFHQ-DoDIN)的部分或全部职责转移到网络司令部。
2018年6月,美军对外公开了新版《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JP3-12),对美军的网络作战做出了新的指导。
《条令》规定,美军的网络作战行动主要包括国防部在网络空间进行的军事行动、情报活动和日常业务,明确了美军网络空间作战中各个要素的职责。
同时,规定国防部长主要负责指导国防部的网络空间作战;参联会主席主要负责就网络空间作战政策、职责等向总统和国防部长提出建议;各军种参谋长主要负责管理下属的网络空间作战部队;网络司令部司令作为网络空间作战的协调人,负责规划、协调、整合和执行网络空间作战任务;NSA负责提供情报支援和网络安全支持;国防情报局负责为网络空间作战提供军事情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