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8.13 MB
- 文档页数:91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为什么将自然界导电性能中等的半导体材料制成本征半导体,导电性能极差,又将其掺杂,改善导电性能?
制成本征半导体是为了讲自然界中的半导体材料进行提纯,然后人工掺杂,通过控制掺杂的浓度就可以控制半导体的导电性,以达到人们的需求
2、为什么半导体器件的温度稳定性差?是多子还是少子是影响温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导致半导体性能温度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有二:β
(1)禁带宽度与温度有关(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窄);(2)少数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指数式增加)。
多子。
3、为什么半导体器件有最高工作频率?
这是因为半导体器件的主要组成单元是PN结,PN结的显著特征是单向导电性,因为PN结的反向截止区是由耗尽层变宽导致截止,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频率太高导致时间周期小于截止时间就可能造成PN结失去单向导电性,导致半导体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半导体器件有最高工作频率的限制。
4、整流,是指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称为AC/DC变换,这正变换的功率流向是由电源传向负载,称之为整流。
5、为什么基极开路集电极回路会有穿透电流?
虽然集电结是反偏的,虽然基极是开路的,但是,晶体管芯,是块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又不是绝缘体,加上电压,就有微弱的电流,这很正常。
从集电区向基区出现的“反向饱和电流Icbo”,在基极没有出路,就流向发射极了。
这一流动,就形成了一个Ib。
这个Ib,就引出了一个贝塔倍的Ic; 这个Ib和Ic之和,就是穿透电流Iceo,等于(1+贝塔)Icbo。
6、
展开。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半导体是一种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的电性质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或光照来改变,这使得半导体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半导体的一些基本知识:1. 基本概念: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Conductor):电导率很高,电子容易通过的材料,如金属。
绝缘体(Insulator):电导率很低,电子很难通过的材料,如橡胶、玻璃。
半导体(Semiconductor):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锗。
2. 晶体结构:半导体通常以晶体结构存在,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砷化镓(GaAs)等。
3. 电子能带:价带和导带:半导体中的电子能带分为价带和导带。
电子在价带中,但在施加电场或光照的作用下,电子可以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流。
能隙: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差称为能隙。
半导体的能隙通常较小,这使得它在室温下就能够被外部能量激发。
4. 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材料,如纯硅。
杂质半导体:在半导体中引入少量杂质(掺杂)以改变其导电性质。
掺入五价元素(如磷、砷)形成n型半导体,而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铝)形成p型半导体。
5. p-n 结:p-n 结: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特定工艺连接在一起形成p-n 结。
这是许多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如二极管和晶体管。
6. 半导体器件:二极管(Diode):由p-n 结构构成,具有整流特性。
晶体管(Transistor):由多个p-n 结构组成,可以放大和控制电流。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在半导体上制造出许多微小的电子器件,形成集成电路,实现多种功能。
7. 半导体的应用:电子学:微电子器件、逻辑电路、存储器件等。
光电子学:光电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
这些是半导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快速进步。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知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基石。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系统,半导体器件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半导体器件?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和应用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导体器件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半导体的基本特性要理解半导体器件,首先需要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等。
半导体的导电性可以通过掺杂等方式进行精确控制,这使得它们在电子器件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半导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电导特性对温度、光照等外部条件非常敏感。
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的电导通常会增加。
此外,半导体还具有光电效应,即当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流或改变其电导特性,这一特性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PN 结。
PN 结是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中,通过掺杂工艺形成的P 型半导体区域和N 型半导体区域的交界处。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为空穴,N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为电子。
当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由于两种区域的载流子浓度差异,会发生扩散运动,形成内建电场。
在 PN 结上加正向电压(P 区接正,N 区接负)时,内建电场被削弱,多数载流子能够顺利通过 PN 结,形成较大的电流,此时 PN 结处于导通状态。
而加反向电压时,内建电场增强,只有少数载流子能够形成微小的电流,PN 结处于截止状态。
基于 PN 结的这一特性,可以制造出二极管、三极管等多种半导体器件。
三、常见的半导体器件1、二极管二极管是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它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
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于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限幅、稳压等。
例如,在电源适配器中,二极管组成的整流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子设备供电。
半导体基础知识一、半导体本础知识(一)半导体自然界的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区别,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类。
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前的物质,其电阻率在10-3~109Ω范围内。
用于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材料通常用硅或锗材料。
(二)半导体的种类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特定的微量杂质元素,能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大提高。
掺入杂质后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
根据掺杂元素的性质不同,杂质半导体可分为N型和P型半导体。
(三)PN结及其特性1、PN结:PN结是构成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集成电路的基础。
它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触”后在它们交界处附近形成的特殊带电薄层。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又叫正向偏置)时,PN结会表现为一个很小的电阻,正向电流会随外加的电压的升高而急速上升。
称这时的PN结处于导通状态。
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以叫反向偏置)时,PN结会表现为一个很大的电阻,只有极小的漏电流通过且不会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这时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称这时的PN结处于截止状态。
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这时的反向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不同结构、工艺和材料制成的管子,其反向击穿电压值差异很大,可由1伏到几百伏,甚至高达数千伏。
3、频率特性由于结电容的存在,当频率高到某一程度时,容抗小到使PN结短路。
导致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性,不能工作,PN结面积越大,结电容也越大,越不能在高频情况下工作。
二、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特性1、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为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加上电极引线并封装在玻璃或塑料管壳中而成的。
其中正极(或称为阳极)从P区引出,负极(或称为阴极)从N区引出。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二极管的电路符号: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整流桥堆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征如下图所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二极管的分类二极管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分类二极管按其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硅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磷化镓二极管等。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半导体器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它就像我们生活里那些隐藏在幕后,却起着超级大作用的小能手。
就说咱们现在用的手机吧,那可是个半导体器件的大集合。
你看啊,手机里的芯片,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控制着整个手机的运行。
这个芯片呢,就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是个啥玩意儿呢?简单来讲,它就像是一种有特殊脾气的材料。
既不像导体那么热情好客,电流在里面跑得飞快;也不像绝缘体那么冷漠,电流根本进不去。
半导体啊,它就像是个有点小傲娇的家伙,电流在它里面的通行情况是可以被控制的。
咱再打个比方,半导体就像一扇有魔法的门。
有时候它可以开得大大的,让电流这个小客人畅通无阻地跑过去;有时候呢,它又会把门关得紧紧的,电流就只能在门外干着急。
这多神奇啊!那半导体器件是怎么做到控制电流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半导体里面的一些小秘密了。
半导体里有两种很重要的东西,一种叫电子,一种叫空穴。
这电子就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豆子,空穴呢,就像是小豆子们跑走之后留下的小坑。
它们在半导体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当我们给半导体加上一些特殊的条件,比如说电压啊,就像是给这些小朋友们下了一些特殊的指令,它们就会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运动,这样就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了。
像二极管这种半导体器件,就像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小卫士。
它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就像一个单行道。
如果电流想从反方向走,哼,二极管就会把它挡得死死的。
这在电路里可太有用了。
比如说在给电池充电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二极管的这个特性,防止电流倒流,保护电池不被损坏。
这就好比是在一条河上建了一个只能单向流水的小水坝,水只能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流,多聪明的设计啊。
还有三极管呢,这个家伙就更厉害了。
它就像是一个电流的小指挥官。
一点点小的电流变化,经过三极管这么一放大,就会变成很大的电流变化。
这就像我们在舞台上用一个小喇叭,本来很小的声音,通过喇叭一放大,就变得震耳欲聋了。
半导体重要基础知识点
半导体是指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电导率的材料。
它在现代电子
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和技术中。
在学习半
导体的基础知识时,以下几个关键概念是不可或缺的。
1.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是解释半导体电导性质的基础。
它将固体材料中电子的能量
划分为能量带,包括导带和禁带。
导带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导致
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而禁带中没有电子,因此电子无法自由移动。
2. 纯净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由单种原子构成,并且没有杂质。
其中,硅是最常用的半
导体材料之一。
纯净的半导体通常表现为绝缘体,因为其禁带宽度较大,电子无法跃迁到导带。
3. 杂质掺杂:
为了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质,可以通过掺杂过程引入杂质。
其中,掺
入五价元素(如磷、砷)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因为杂质的额外
电子可以增加导电性能;而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铝)的半导体称为p 型半导体,因为杂质的缺电子位可以增加导电性能。
4. PN 结:
PN结是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相接触而形成的结构。
在PN结中,形成了一个漏斗状的能带结构,其中P区域的缺电子位和N区域的额
外电子形成了势垒。
这个势垒可以控制电子的流动,使得PN结可以用
于逻辑门、二极管等电子器件中。
半导体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无论是手机、计算机还是各种
智能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器件的应用。
因此,熟悉半导体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现代科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