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装配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1
轮胎术语A安全性能safety performance轮胎在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行驶,不破损,不影响驾驶操纵的性能。
安全轮胎run-flat tyre又称跑气安全行驶轮胎,是指因机械损伤而跑气,但仍然能以较高速度安全行驶一段较长距离的轮胎的统称。
属于这一类轮胎的品种很多,可以说各主要公司所研制的产品都各有特色,但共同点都是无内胎和低断面的,且胎内多半采用密封剂,需配备特殊轮辋的也不少,有的还带泄气报警装置。
大致有以下几种:跑气后能均衡塌于轮辋支撑物上的轮胎,如悬臂(LXX)轮胎,全动(Denovo)轮胎及折叠轮胎:跑气后靠胎侧刚性支持的轮胎,如增强胎侧轮胎、双重轮胎及三角断面轮胎等;带海棉层充气轮胎。
多腔轮胎实际上也属于这种。
暗沟peaking一般由于缓冲胶局部缺胶后由于相邻部位流失胶过多引起的一种轮胎缺陷。
凹沟channeling轮胎肩部之打磨面为胎面胶所不能覆盖的部分。
B摆振(发飘) shimmy轮胎沿垂直于地面轴线方向的横摆运动。
白圈轮胎tyre with white stripe line又称白线轮胎,指在胎侧部有一道白色窄带的轮胎。
白圈仅是一种装饰图案,白色胶料增加成型难度,成本高,仅用于轿车轮胎。
白色胎侧保护性涂料white sidewall protective paint一种特殊的可洗涤的彩色漆。
在新胎入库前涂于胎侧,用于保护白胎侧在库存时不受污染,并防止其变色。
包边胶tie-in stripe包覆在钢丝帘布层和带束层两端的胶片。
包封套envelop在预硫化胎面翻新工艺中,采用的一种特制环形密封胶套。
薄膜理论membrane theory将充气轮胎胎体看作为弯曲而无刚性的薄膜来进行轮胎计算分析的理论。
其特点是计算简单、容易掌握,并且计算结果较接近充气轮胎的实际情况,并常用于计算轮胎充气平衡形状。
保留生产轮胎reserved old series of tyre 准备淘汰而暂时允许生产的轮胎。
浅述汽车典型装配工艺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综合性的汽车工厂设计单位,我院承担了大量的汽车工厂设计任务,本文结合我院装配工艺专业在这些年的相关工作积累的经验,并加以总结,论述汽车装配工艺的主要内容;1 汽车装配工艺随着汽车工业和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汽车装配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国内对直接影响汽车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和汽车产品生产最后环节的装配及出厂试验日趋重视,促进了汽车产品装配、试验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装配生产线,一般是指由输送设备空中悬挂输送设备和地面输送设备和专用设备如举升、翻转、加注设备、助力机械手、检测、螺栓螺母的紧固设备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近些年来,我院先后承担了华晨M1、长安福特、海南马自达、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上海通用北盛、江淮汽车等轿车项目的设计或者总承包;承担了北汽福田、陕西重型汽车等卡车项目的设计及总承包;承揽了通用印度项目、苏丹汽车厂等海外总承包项目;这些项目推动了我院装配工艺设计专业在涵盖机运系统、物料输送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立体化的探索;先进的装配工艺需要先进的工艺装备,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对保证高效率的生产和产品的高质量至关重要,也是汽车装配技术水平的标志;汽车装配工艺装备主要分为六大类,输送设备、加注设备、螺栓紧固设备和专用装配设备、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设备;根据车身承载方式的不同,采用的装配线型式也有所不同;2 轿车承载式车身工艺装备输送设备:典型的轿车装配线包括内饰、底盘、最终装配三大主线和一些离线的模块分装线,如车门、仪表板、动力总成合装等组成;另外,在涂装与总装之间需要设置车身储存输送线,采用的型式有滑撬、积放链、摩擦链等,主要作用如下:涂装/总装间的缓冲;多品种选择;排序;目前轿车装配线的典型选型为内饰线采用地面滑板输送系统,底盘线采用空中悬挂积放链/EMS/TTS/反向滑板等,最终装配线采用宽板链或者双窄板链;车门分装线多采用空中悬挂积放链/EMS等;动力总成模块合装线采用地拖链/电动轨道小车/AGV等;加注设备:防冻液、制动液、助力转向液、制冷剂等在轿车装配中,普遍采用具有抽真空、自动检漏、自动定量加注等功能的加注机,其它如燃油、洗涤液、机油等采用普通定量加注机;螺栓紧固设备和专用装配设备:关键部件的螺栓一般采用电动拧紧机,可以有效的控制拧紧力矩,监控拧紧过程;专用设备包括大量使用的助力机械手和机器人,既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装配质量;应用范围包括拆装车门、前后悬安装、天窗安装、仪表板安装、座椅安装、轮胎安装、风挡玻璃自动涂胶等;检测设备:按照国家规范,出厂检测线一般由侧滑试验台、转向试验台、前照灯检测仪、制动试验台、车速表试验台、尾气分析仪、底盘检查等设备组成;对于独立悬挂的车辆,还应配置车轮定位仪;完成出厂试验后车辆进入淋雨试验,进行汽车密封性能检测;通常在检测线边设置返修区,对于某个项目检验不合格的车辆进行返修并返回检测线复测,直至合格为止;质量控制设备:较常见的应属Andon系统,它是一个声光多媒体的多重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套专门为汽车生产、装配线设计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完整生产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系统能够收集生产线上有关设备、生产以及管理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之后,Andon系统控制分布在整个车间的指示灯和声音报警系统;系统的核心部分是Andon现场控制柜;Andon系统PLC 通过网络与总装车间中控系统通信;Andon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为操作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套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一旦发生问题,操作员可以在工作站拉一下绳索或者按一下按钮,触发相应的声音和点亮相应的指示灯,提示监督人员立即找出发生故障的地方以及故障的原因;大大减少了停工时间,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效率;Andon系统的另一个主要部件是信息显示屏;显示屏分布在主要通道的上方或者靠近主要的处理设备;每个显示面板都能够提供关于单个生产线的信息,包括生产状态、原料状态、质量状况以及设备状况;显示器同时还可以显示实时数据,如目标输出、实际输出、停工时间以及生产效率;根据显示器上提供的信息,操作员可以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另外,不同的音乐报警可以使操作员和监督人员清楚了解到其辖区内发生了什么问题;队长或者组长也可以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识别并且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3 非承载式车身装配工艺装备因为车身承载型式的差异,此类整车的内饰和底盘装配是分开单独进行的;而底盘装配和最终装配串接在一起;装配的顺序是先完成车架的预装,装配前后桥及传动轴等,由翻转机完成车架翻转,然后安装发动机变速箱总成,装驾驶室内饰总成,装车轮、油水加注等;轿车相同,在涂装与总装之间需要设置车身储存输送线,采用的型式有滑撬、积放链、摩擦链等,主要作用如下:涂装/总装间的缓冲;多品种选择;排序;重型卡车典型的装配线应用如下:内饰线采用宽板链或者滑板输送机;具有良好的接近性;多采用单链前小车+双平板链的组合型式;国外一些先进的汽车厂也有采用AGV小车作为总装线的,优势在于:与普通装配线一样,可按照工艺节拍工艺速度生产-正常功能;局部故障或工艺生产故障的停顿不影响整体的持续生产-局部停顿;瓶颈工序如发动机变速箱合装工位、驾驶室与底盘合装工位AGV 可岔出主流,实现局部装配道岔,满足主线的生产节拍需要,同时可以设置离线维修岔道;劣势在于造价较高;螺栓紧固设备和专用装配设备:关键部件的螺栓一般采用电动拧紧机,可以有效的控制拧紧力矩,监控拧紧过程;专用设备包括大量使用的助力机械手和机器人,既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装配质量;机械手主要应用在拆装车门、座椅安装、轮胎安装等;机器人主要应用在风挡玻璃自动涂胶;其它如加注设备、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设备等与轿车工艺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卡车厂的产量一般比轿车厂小很多,并且由于产品结构的差异,自动化程度远低于轿车厂;4 结语:目前我院汽车装配工艺水平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肯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我们仍需不断提高,结合生产组织系统的特点,以机运系统为基础,结合物料输送、质量控制系统的需求,结合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装配工艺解决方案;。
轮胎基本知识、结构、骨架材料知识问答1.世界轮胎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轮胎的发展历程很早以前轮胎是用木头、铁等材料制成,第一个空心轮子是1845年英国人罗伯特•汤姆逊发明的,他提出用压缩空气充入弹性囊,见图1。
以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
尽管当时的轮胎是用皮革和涂胶帆布制成,然而这种轮胎已经显示出滚动阻力小的优点。
根据这一原理,1888年约翰•邓录普制成了橡胶空心轮胎,随后托马斯又制造了带有气门开关的橡胶空心轮胎,可惜的是因为内层没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宽。
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图1世界上第一只充气式轮胎十分简单图2先进的高速轿车子午线轮胎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的,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胎面胶而无花纹。
直到1908年至1912年间,轮胎才有了显著的变化,即胎面胶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纹,从而开拓了轮胎胎面花纹的历史,并增加了轮胎的断面宽度,允许采用较低的内压,以保证获得较好的缓冲性能。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
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上世纪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补强橡胶,大规模用于补强胎面胶是在轮胎采用帘布之后,因为在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轮胎使用中损坏得还要快,炭黑在胶料中的用量增长很快,上世纪30年代每100份生胶中使用的炭黑也不过20份左右,这时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体不用,现在已达50份以上。
小型万向轮制作方法介绍小型万向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小型车辆、家具等领域的运动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活多样、方向可调等特点,能够使设备在平面上实现全方位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型万向轮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加工工艺和装配步骤。
材料准备1.小型轮胎:选择合适尺寸的小型轮胎,常见的材质有橡胶和塑料,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2.万向轴承:选择质量好、摩擦小的万向轴承,确保轮子能够灵活转动。
3.轴承支架: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轴承支架,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和塑料。
4.固定件:选择适合的螺栓和螺母,用于固定轮胎和轴承支架。
加工工艺1.制作轴承支架: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轴承支架,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或3D打印技术。
2.安装万向轴承:将选购的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上,确保轴承能够自由旋转。
3.固定轮胎:将轮胎与轴承组合,使用螺栓和螺母将轮胎固定在轴承上。
装配步骤1.安装轴承支架:根据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轴承支架,可以使用螺栓将支架固定在设备上。
2.安装万向轴承:将选购的万向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上,确保轴承能够自由旋转,可以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3.固定轮胎:将轮胎与轴承组合,确保轮胎与轴承连接牢固。
使用螺栓和螺母将轮胎固定在轴承上,保证万向轮的正常运转。
4.测试和调试:装配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万向轮能够自由转动,并满足使用需求。
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制作的小型万向轮具有耐磨、耐用的特点。
2.加工工艺: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确保轴承支架的精度和稳定性。
3.装配方法:按照装配步骤进行装配,注意固定件的紧固力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4.调试测试:装配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万向轮的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和修复。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型万向轮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加工工艺和装配步骤。
制作小型万向轮需要合适的轮胎、万向轴承、轴承支架和固定件。
轮胎翻新工艺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充气轮胎翻新工艺要求。
不包括翻新轮胎用橡胶的塑炼、混炼工艺;不包括预硫化胎面、预硫化缓冲胶等材料的制作工艺。
本文件适用于载重汽车、轿车、工程机械充气轮胎的翻新,不适用更换带束层充气轮胎的翻新和实心轮胎的翻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326 轮胎术语GB/T 7037 载重汽车翻新轮胎GB/T 14646 轿车翻新轮胎GB/T 21286 充气轮胎修补GB/T XXXX 工程机械翻新轮胎3 术语和定义GB/T 632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模硫化 mouldless vulcanized生胶胎面成型后的翻新轮胎在硫化罐中没有模具硫化。
3.2胎面刻花 tread engraving采用刻花机在没有花纹的轮胎胎面刻出花纹,有胎面硫化前、胎面硫化后刻花两类。
3.3无模硫化胎面刻花翻新 mouldless vulcanized tread engraving retread翻新轮胎采用了无模硫化及胎面刻花工艺,简称无模刻花翻新。
主要用于大型工程机械轮胎翻新。
4 轮胎翻新工艺要求4.1总则轮胎翻新工艺按技术特点分为三类:预硫化翻新,工艺流程图见图A.1;模型翻新,工艺流程图参见图A.2;无模硫化胎面刻花翻新,工艺流程图见图A.3。
三种翻新方法工艺过程主要阶段:选胎、打磨、成型、修补(可选)、喷涂胶浆(可选)、硫化及检验。
翻新轮胎输送系统:配备轮胎悬挂滑轨,连接打磨-修补-成型-硫化工段,避免轮胎生产过程接地污染。
距离远的可采用悬挂推车。
4.2 预硫化法翻新4.2.1 选胎4.2.1.1要求按照GB/T 7037、GB/T 14646、HG∕T 3979及有关技术文件中的选胎规定,选出符合翻新要求的胎体。
火车轮结构基础知识火车是一种陆地交通工具,由机车和车厢组成。
而火车轮则是火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并通过与铁轨的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使火车能够移动。
火车轮结构包括轮毂、轮辋、轮缘和轮胎等部分。
轮毂是轮子中心的部分,承载着车轴的重力,并支撑轮辋与车轴之间的连接。
轮辋是轮子中间的部分,其具有椭圆形的外观,负责承受轮胎的压力,同时通过配合轮缘的形状来保证铁轨与轮子的平稳接触。
轮缘是轮辋外侧的凸起部分,有助于保持车轮与铁轨的接触,并提供必要的摩擦力。
轮胎是火车轮的外围部分,由橡胶制成,可以降低噪音和减少对铁轨的磨损。
火车轮的制造材料通常是优质的合金钢或铸铁。
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以应对长时间高速行驶时的高应力和摩擦。
另外,火车轮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热处理工艺,以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
火车轮的直径和宽度是根据列车的需求来设计的。
一般来说,轮子的直径越大,可以承受的力越大,但也会增加车轮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轮胎的宽度则与火车轨道的规格和轨枕的间隙有关,通常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火车轮的装配是一个关键的工艺过程。
首先,需要正确地将轮缘与轮辋连接起来,以确保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然后,在轴上安装轮毂,确保与轮子的接触紧密、稳定,并保持合适的回转半径。
最后,通过车轮的动平衡测试来保证车轮的质量,以减少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振动,提高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火车轮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
定期检查车轮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车轮,以降低火车行驶中的震动和噪音。
同时,需要通过车轮的修整、修复和动平衡等工艺来确保车轮的良好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总之,火车轮是火车运行的基础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果。
掌握火车轮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火车这一伟大的交通工具。
轮胎术语昊华南方资料翻译社编2006-12-10编后记本书按照词条首字汉语拼音排序,对轮胎工业中常见的专业术语给以简要释义。
由于时间紧迫,遗漏与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多多谅解,同时热忱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俟有机会使之更臻完善。
本书由昊华南方资料翻译社收集、录入、整理和编排,参加工作的人员有:邓海燕、高波、周清嵩、李玉娜、潘丽梅、陈勇、洪素丽、吕炬、吴明雄、周顶、焦飞。
昊华南方资料翻译社2006-12-10A安全性能safety performance轮胎在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行驶,不破损,不影响驾驶操纵的性能。
安全轮胎run-flat tyre又称跑气安全行驶轮胎,是指因机械损伤而跑气,但仍然能以较高速度安全行驶一段较长距离的轮胎的统称。
属于这一类轮胎的品种很多,可以说各主要公司所研制的产品都各有特色,但共同点都是无内胎和低断面的,且胎内多半采用密封剂,需配备特殊轮辋的也不少,有的还带泄气报警装置。
大致有以下几种:跑气后能均衡塌于轮辋支撑物上的轮胎,如悬臂(LXX)轮胎,全动(Denovo)轮胎及折叠轮胎:跑气后靠胎侧刚性支持的轮胎,如增强胎侧轮胎、双重轮胎及三角断面轮胎等;带海棉层充气轮胎。
多腔轮胎实际上也属于这种。
暗沟peaking一般由于缓冲胶局部缺胶后由于相邻部位流失胶过多引起的一种轮胎缺陷。
凹沟channeling轮胎肩部之打磨面为胎面胶所不能覆盖的部分。
B摆振(发飘) shimmy轮胎沿垂直于地面轴线方向的横摆运动。
白圈轮胎tyre with white stripe line又称白线轮胎,指在胎侧部有一道白色窄带的轮胎。
白圈仅是一种装饰图案,白色胶料增加成型难度,成本高,仅用于轿车轮胎。
白色胎侧保护性涂料white sidewall protective paint一种特殊的可洗涤的彩色漆。
在新胎入库前涂于胎侧,用于保护白胎侧在库存时不受污染,并防止其变色。
包边胶tie-in stripe包覆在钢丝帘布层和带束层两端的胶片。
汽车轮毂制造工艺
汽车轮毂是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直接与轮胎接触并支撑汽
车的重量。
汽车轮毂制造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和舒
适性,因此汽车轮毂的制造工艺十分重要。
首先,汽车轮毂制造的第一步是用沙模或金属模制作模具。
模具
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轮毂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制作模具时必须要保证其
精度和质量。
接下来,制作轮毂前需要选用合适的轮毂材料,现在常用的材料
有铝合金、镁合金和锻钢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和使用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材料。
然后,根据模具设计与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方法,通
常有铸造、锻造和旋压等方法。
其中铸造是最常用的制造方法,根据
设计需要,将熔化的金属浇入模具中,冷却后将轮毂取出,并经过后
续的加工、调整和表面处理等工序制成成品。
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对轮毂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车削、磨削、机加工、表面处理和质量检查等环节。
其中质量检查是制造过程中最
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确保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才能保障车辆行驶的
安全和可靠。
最后是轮毂的装配,将制造好的轮毂安装到汽车上,并针对其大小、尺寸和安装方式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使
用情况,实现最佳的行驶性能。
总体来说,汽车轮毂制造工艺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严
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和精度,以确保轮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汽车轮毂的制造工艺也将不断完善
和提高,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市场需求和更加安全、舒适的技术标准。
实习报告:轮胎模具厂实习经历实习时间:2023实习单位:某轮胎模具厂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轮胎行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轮胎模具作为轮胎制造的关键工艺设备,其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轮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轮胎模具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某轮胎模具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实习目的:1. 了解轮胎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
2. 熟悉轮胎模具的各部件结构和作用。
3. 学习轮胎模具的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4.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内容(1)生产工艺流程学习:跟随工程师学习轮胎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设计、铸造、机加工、热处理、装配、检验等环节。
(2)模具结构了解:学习轮胎模具的各部件结构,如模腔、型芯、型板、导向装置、冷却系统等,并了解其作用。
(3)制造技术学习:学习轮胎模具的制造技术,如模具设计、铸造工艺、机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
(4)质量控制方法:学习轮胎模具的质量控制方法,如检验标准、检验工具、质量分析等。
(5)实际操作:参与轮胎模具的制造过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实习过程(1)生产工艺流程学习: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轮胎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各个环节有了初步的了解。
(2)模具结构了解:通过观察和询问,对轮胎模具的各部件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
(3)制造技术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参加车间内部培训,学习轮胎模具的制造技术。
(4)质量控制方法:学习轮胎模具的质量控制方法,参与质量检验工作。
(5)实际操作:在车间师傅的指导下,参与轮胎模具的制造过程,操作了一些机械设备,如数控机床、磨床等。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对轮胎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深入了解,熟悉了轮胎模具的各部件结构及其作用,学习了轮胎模具的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后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2021年2月Feb.2021第40卷第2期Vol.40No.2轮胎「I动装配机械手结构设计张志豪,蒋东霖(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摘要]轮胎自动装配机械手结构设计是针对汽车轮胎搬运、螺栓拧紧的机械结构设计。
该设计包含三部分,分别为螺栓拧紧部分、拧紧机轴前进部分、机械爪抓取部分。
三个部分协调配合,在生产线上将轮胎由一条生产线搬运至另外一条生产线,同时在第二条生产线上将轮胎装配到汽车上,完成对汽车轮胎的自动装配。
轮胎自动装配机械手避免了在汽车轮胎的装配过程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装配产生的诸多弊端,同时能够让汽车的生产满足自动化装配需求,打造未来自动化工厂。
[关键词]汽车轮胎;装配;机械手;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H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602(2021)02-0187-051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我国汽车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在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汽车装配对汽车的性能、质量等有重要影响,但我国很多汽车配套装配设备仍依赖进口,从国内市场来看,多数汽车生产厂家在安装轮胎时不用自动化装配,而由工人先将轮胎送至汽车旁,然后移送至汽车轮胎安装处,最后手工将轮胎拧紧[1]o汽车轮胎装配时,人工搬运导致的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损伤轮毂、轮胎安全系数降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国内外轮胎装配机械手的研究发现,关于汽车轮胎自动装配机械手系统的技术文献资料较少,关于夹具的设计资料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均未找到[2]o2总体设计结构及方案轮胎自动装配机械手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轮胎自动装配机械手结构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螺栓拧紧机构、拧紧机轴前进机构、机械爪抓取机构。
螺栓拧紧机构由伺服电机、三级行星减速器、扭矩传感器、弹簧、拧紧轴、输出轴、花键联轴器等组成,伺服电机将输出的电机通过精密三级行星减速器、花键联轴器将输出转矩传递给输出轴,完成螺栓的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