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_沥青路面设计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49
沥青路面修复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2)1.2 工程背景简介 (3)1.3 方案设计原则和目标 (4)二、工程概况 (5)2.1 工程基本情况 (6)2.2 工程特点分析 (6)2.3 工程实施条件 (7)三、施工组织设计 (8)3.1 施工流程安排 (10)3.2 施工方法选择 (11)3.3 施工设备选择 (12)3.4 施工人员配置 (13)3.5 施工进度计划 (15)3.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6)四、施工材料选择与采购 (17)4.1 沥青材料选择 (18)4.2 配合比设计 (20)4.3 施工材料采购与管理 (20)五、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21)5.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3)5.2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3)5.3 应急预案与风险控制 (24)六、施工环保与文明施工 (26)6.1 环保措施 (26)6.2 文明施工管理 (28)七、施工组织方案评审与优化 (28)7.1 评审组织与实施 (30)7.2 评审结果反馈与改进 (31)一、前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裂缝、坑洞、松散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沥青路面进行及时的修复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沥青路面修复施工提供一个组织方案设计,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制定本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材料设备的供应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因素,力求使方案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和高效性。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沥青路面修复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进行阐述;其次,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对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步骤进行介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载荷的不断加剧,沥青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裂缝、坑洼、变形等,这不仅影响了路面的美观,更可能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长大纵坡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5T06:18:27.18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5期8月作者:尹诚1 黄兆萍2[导读] 长大纵坡公路路段就是指纵向坡度较大且整体道路较长的路段尹诚1 黄兆萍21.浙江顺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2.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长大纵坡公路路段就是指纵向坡度较大且整体道路较长的路段,这类路段在施工时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
本文以实际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探析了长大纵坡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各项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长大纵坡引言: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而许多复杂地貌地区的公路中常常会出现长大纵坡路段,这类路段很容易出现多种病害,因此要格外注意把控施工质量。
1.工程案例概况为了探究长大纵坡段公路沥青路面的相关施工技术,本次以某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该公路的总长约为24.5千米,双向共有4条车道,设计规定车速为每小时100千米。
从上至下的路面结构为:上面层是4cm且规格为SMA-13的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是6cm且规格为AC-20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是8cm且规格为AC-25的沥青混凝土。
由于公路位置是在山区,其中长大纵坡路段数量较多,当地的交通环境较恶劣,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很容易出现车辙或裂缝病害,因此长大纵坡路段施工也是重点内容[1]。
2.施工原材料准备长大纵坡段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原材料准备,是保证后续施工工艺顺利推进的重要工作,其准备的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材料与集料两种。
其中,沥青材料准备时,结合本次施工项目的情况,需保证沥青混合料制备后具有较强高温性能,因而决定选择使用SBS的改性沥青材料,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也需达到要求,如沥青软化点应当不小于50℃,闪点应不小于230℃,溶解度要大于99%,通过薄膜加热试验的残留针入度不小于55%、5℃残留延度不小于25厘米、质量损失不超过1%。
新疆沥青路面设计指导手册一、概述本手册旨在为新疆地区的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新疆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本手册将围绕这些要求,详细阐述沥青路面设计的各个方面。
二、地理环境分析在新疆地区,地理环境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本手册将分析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交通流量等因素,为沥青路面的设计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三、路面材料选择在新疆地区,沥青路面的材料选择需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条件、交通流量、土壤类型等。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适用于新疆地区的沥青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和防水材料等。
四、结构设计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本手册将介绍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路面结构层次划分、各层材料选择和厚度计算等。
五、厚度计算沥青路面的厚度计算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手册将介绍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法等,并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阐述。
六、表面处理沥青路面的表面处理对其抗滑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手册将介绍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如刻槽、拉毛和抛光等,并阐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七、施工指南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指导。
八、维护与管理沥青路面的维护和管理对其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将介绍沥青路面的维护和管理策略,包括定期检查、预防性养护和应急维修等,为相关部门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九、案例分析本手册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在新疆地区成功应用的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手册提供的设计指导。
十、结论与展望本手册总结了新疆地区沥青路面设计的关键要素和实践经验,为工程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指南。
同时,本手册指出了未来新疆地区沥青路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1沥青路面设计1.1路面设计原则①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经验进行。
②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方案。
③结合当地实际,在路面设计方案中应用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④路面设计方案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⑤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应进行机械化施工。
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得分期修建。
1.2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2.1设计标准①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可得,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指标不应低于表1.1的规定1.1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指标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70目标可靠指标β 1.65 1.28 1.04 0.84 0.52②该公路为二级公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的规定(如下表1.2所示)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2年。
1.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5 三级公路 10 二级公路 12 四级公路 8③采用下表1.3的参数,标准荷载为BZZ-100。
表1.3设计轴载的参数1设计轴载(KN) 轮胎接地压强(Mpa)单轮接地当量圆直径(mm)两轮中心距(mm)100 0.70 213.0 319.51.2.2交通荷载参数分析①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附录A.1车型分类。
②交通数据调查该项目交通量见表1.4,交通增长率为7.0%,方向系数取0.5,可靠度系数β取为1.04,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采用水平3的车道系数,根据表1.5取为1.0。
表1.4 交通组成交通组成 交通量(辆/日) 车型 交通组成 交通量(辆/日) 车型 小客车 739 小 跃进NJ131105 小66 中大客车 285 大 五十铃NPR595G北京BJ130 250 小 江淮196 中HF140A交通SH361 102 大 江淮HF150155 中太拖拉138 83 大 东风KM340189 中85 特大 金杯SY132 395 小 东风SP9135B46 特大 金杯SY450 345 小 五十铃EXR181L1.5 车道系数单向车道数 1 2 3 ≥4高速公路 - 0.70-0.85 0.45-0.60 0.40-0.50其他等级公路 1.00 0.50-0.75 0.50-0.75 - 各类车型技术参数见表1.6。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以及对影响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艺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引言: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确定级配范围、优选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各项性能参数合格的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后才能用于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保证路面使用的性能和安全。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控制1.1.1粗集料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可以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当使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轧制的粗集料时,若达不到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等级的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工程中常用的抗剥落剂;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粉或水混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将粗集料用石灰浆裹覆处理后使用等。
1.1.2细集料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的细集料,可以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用量不超过20%。
机制砂或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范围,应与沥青有良好的黏结能力,如采用粘附性较差的天然砂或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细集料时,应有抗剥落措施。
1.1.3填充料沥青混凝土中常用的填料大多采用石灰岩或憎水的强基性岩浆岩,加工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沥青和填料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沥青和组成的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中生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有直接影响。
1.1.4沥青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混合料中起黏结作用,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感温性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等级标号的沥青。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1 工程简介本路段属于安图至汪清段二级公路.K0+000~K3+500,全线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路面采用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
路基宽度为10m,行车道宽度为2×3. 5m,路肩宽度为2×0.75m硬路肩、2×0.75土路肩。
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结构为: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土。
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Ⅱ3区,当地土质为粘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表F.2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干燥状态取39Mpa,在中湿状态取34.5Mpa.3 设计资料(1)交通量年增长率:5% 设计年限:12年12。
4 设计任务4.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4.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4.3 绘制沥青路面结构图 5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1 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121∑=⎪⎭⎫⎝⎛=k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3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5.1.1.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2年,车道系数η=0.7,γ=5.0% 累计当量轴次: ()[][]329841405.07.005.8113651)05.01(3651112=⨯⨯⨯-+=⋅⨯-+=ηγγN N te次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5.1.2.1 轴载验算4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8'''121ki i i P N C C n P =⎛⎫= ⎪⎝⎭∑5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5.1.2.2 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系数取0.7,则累计当量轴次为:()[][]次254516705.07.0836.6253651)05.01(3651112=⨯⨯⨯-+=⋅'⨯-+='ηγγN N te5.2 路面结构层设计与材料选取由上面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大连沥青路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路面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
2. 学生能够掌握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沥青路面进行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绿色施工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本课程针对大连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沥青路面基本概念: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使学生掌握沥青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介绍沥青路面的各层结构及其功能,分析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3.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讲解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过程,使学生了解施工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4. 沥青路面病害与防治: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及其防治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介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 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指导学生编制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 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l s≤l d式中:γ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l 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l 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γaεt≤[εR ]式中:εt——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εR ] ——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σm ≤[σR ]式中: σm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 );[σR ]——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
4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τm ≤[τR ]式中: τm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 );[τR ]——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
三、 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l d =600 N e -0.2A c A s A b式中 : A 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 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新旧版本对比分析裴旭发布时间:2021-08-17T01:49:53.72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裴旭[导读]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北京市七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0000摘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2017 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较2006 版变化颇多,2017 版规范构建了新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设计方法仍遵循力学—经验法,但设计所需参数和影响因素均增多,计算较复杂。
本文通过对2017版规范修订的内容及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道路工程实际提出相应建议,提出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对比1 前言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性好、行车舒适、噪声低等突出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沥青路面服务期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损害,严重影响到路面结构性能或功能性能,以至丧失结构承载力导致路面结构整体性破坏。
我国已颁布的6部规范一直沿用路表弯沉作为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原因是该指标可反映结构综合刚度,且具有可检测性。
但从已有研究和以往的实际应用来看,以路表弯沉值为主要控制指标无法与多种破坏类型和破坏标准统一协调,路面结构设计宜采用多个单项指标,分别针对和控制相应的特定损坏类型。
因此,亟待结合沥青路面损害的多因素制定新标准。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以下简称新规范)自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以下简称旧规范)同时废止。
至此我国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规范全部更新完毕,其体系基本形成。
新规范摒弃了以路表弯沉值为主要设计指标的结构设计方法,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沥青路面使用特点与经验,构建出新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日益增高。
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出行质量,还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当中。
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工艺是新时期公路工程的重要施工技术,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就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原理进行分析,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施工重点、难点展开探讨,希望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公路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项目建设,不仅能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还能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路面类型,其以沥青混合物为主要材料,使公路路面更加平坦与规整。
由于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求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与系统,在工程期间会遇到许多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加强公路工程管理手段,以此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1、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施工原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就我国公路路面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平坦性、细致度、压实度以及厚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是我国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路面材料,不仅对材料的密实度、饱和度以及安全性需要严格把关,还对路面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满足公路工程施工标准,施工单位的监管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测,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检查方式与评估方式,从而保证公路工程保质保量的进行。
20总425期2017年第11期(4月 中)0 引言沥青混凝土在我国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由于自身的优点,沥青混凝土一经使用后,便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脱颖而出。
下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具体的施工措施。
1 沥青混凝土施工路面性能分析1.1 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也被叫做高温抗车辙性,可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被汽车等重物的压载与摩擦过程中不会变形,道路的使用寿命不会减少。
应在道路施工完成一段时间后进行重物压力与摩擦试验,其试验时间较短,较为方便[1]。
1.2 耐疲劳性耐疲劳性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性之一,与高温稳定性相同,耐疲劳性指的是在道路使用中的抗压载性,也就是说要对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路面进行观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疲劳性取决于其抗压载后的变形程度,耐疲劳性越好,路面的使用期限越长。
这种性能测试应在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重物压力试验[2]。
1.3 低温抗裂性低温抗裂性是与高温稳定性相对的特性,其目的是保证在低温环境下道路也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其低温抗裂性越高,因温度降低而产生的路面破裂的现象出现率就越低,从而能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在低温环境下对道路的使用进行观察,其破裂几率越高,低温抗裂性就越低[3]。
1.4 水稳定性水稳定性也被叫做抗水损害能力,指的是水的侵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程度,这种性能可以在沥青路面被水侵蚀的情况下避免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等问题的产生。
这种性能的试验只能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之后,对其进行分区域的抽样试验[4]。
1.5 抗老化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性能就是抗老化性,相较于传统的路面施工而言极为重要,这种特性不仅可以降低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黏度的持久性,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这种性能的测试则要在实践当中进行,其试验的时间比较长[5]。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并且发挥其应该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