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吃了菠萝问酸甜——明知故问能说会道所谓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见别人见不到的实质有年轻人说:“时光荏苒,我只愿岁月静好。
”罗振宇对他说:“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
我只想提醒你,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时代抛弃你时,从不说再见。
”一句话让人瞬间醒悟。
见解之“新”,在于你能从平常事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深度,别人只看到表面,你却看到实质。
当年轻人沉浸于“岁月静好”时,罗振宇却能晓明时代大势,一语道破现实世界的真面目,凸显警示意义。
切莫把得过且过混日子当成是岁月静好,唯有努力跟随大江的流向,提升自我,劈波斩浪,奔涌向前,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实现真正的“岁月静好”。
悟别人悟不到的境界黄渤接受《易时间》采访时,主持人问他:“你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做第一名是你的最大理想吗?”黄渤说:“最好的人生是做‘天下第四’,因为天下第一,注定万众瞩目,压力山大,不是一个太舒服的状态。
T 台上闪耀一下可以,当把整个生活都变成了T 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你,这就变成了一件很讨厌的事儿。
天下第二,你还想玩命超过第一,天下第三也有这个心态,压力依然会比较大。
做天下第四,世上没有人会给‘第四’太多的压力,同时你也有了一定的高度,没有那么差,你可以拥有尊重,又不用日夜难安。
”见解之“新”,在于你能从平常事中发现别人看不出的风景,别人只看到人所共知的,你却看到其他角度的新境界。
不少人一心想着出人头地,要争第一夺头牌,但黄渤却能认识到追求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创造一切,同时也能毁灭一切,它可能会变成动力,也可能会变成阻力。
所以他穷理尽性地阐明了“不求天下第一,天下第四就好”的成功观,令人豁然开朗,很多事情不必太苛求,不必追求太完美,刚刚好就好。
识别人识不到的事理许鞍华是著名华语电影导演,曾获得6座金像奖、3座金马奖,2020年她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
罗振宇2019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全文这一次,带你彻底看懂“小趋势”。
2018年12月31日20:30,深圳“春茧”体育馆座无虚席,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
罗胖曾发下大愿望: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
今年,是第四场,也是倒数第十七场。
在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中,罗胖通过对过去一整年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连发“扎心五问”,最终揭示出——比起普通人无法把控的大趋势,真正能给所有人带来机会,从细微处引发大变化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小趋势”。
以下是精华版全文,与你分享。
第一部分:开篇2018年,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时刻,是我听到了一位船长的故事:6月8日,这位船长驾驶着他的货船“飞马峰号”,从美国西雅图出发,目标中国大连。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这艘船乱了方寸,一会要夺命狂奔,一会要原地打转。
这其实,是2018年很多个体的一个缩影。
等待信号,个体命运好像不由自己做主。
就像万维钢老师马上要出的一本书的书名——《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2018年,一些大公司干着干着突然遇到危机了,多少被公认有前途的行业,干着干着突然就遇到了拐点。
甚至好多事和自己是咋干的,都没有关系。
我们不操心行业和公司层面的事,就想想咱们自己。
2018年过来之后,我多少感觉,所有那些曾经看起来坚固牢靠的东西后面,现在都想打一个问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以前,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
2018年,我们告别了很多曾经熟悉的人。
我们都曾经为他们哀悼过,时而还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种感慨在朋友圈里如此密集,以至于有人说:2018年,时代结束了太多次。
但只要我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其实并不是这一年故去的人特别多,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40年前开始,才有机会知道很多人。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大众媒体把他们推到了我们面前。
他们成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符号、原型、榜样、接口和拐杖。
所以今年他们的离场,才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冲击。
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全文一个月前,我问了一遍身边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同样一个问题:对你来说,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我得到了很多答案。
其中最有共识的答案是,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
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
如果你问我,哪一天很重要?当然就是今天——2017年12月31号。
各位时间的朋友,感谢收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是倒数第18场。
我们的20172017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牛很牛。
GDP大概是1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中国已占115家;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在校大学生;你看,全是好事。
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我很焦虑——我们这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社会阶层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固化?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该让他们去哪种学校?过去,我们提到商业,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竞争”。
而现在,你还来不及摆好姿势和竞争对手厮杀,用户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物种了。
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
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
用户是一条河,在奔腾向前《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
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
2017年,我就这样逢人就问,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到了以下六个问题上: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上面三个问题,离我们很近。
更进一步,还有三个问题,看似离我们有点远,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2017年,这六个问题,我不断请教高人,我觉得我是得到了阶段性的答案。
2016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呼吁:2017年开始,创业者不黑创业者DoNews 1月1日消息(记者刘莹)在2015年的跨年演讲上,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为大家盘点了2015最热的几个话题:互联网恐慌、资本寒冬、“妖股”、O2O大战、IP、互联网公司发展等。
而今年的12月31日,罗振宇在深圳“春茧”现场开启了他人生中第二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罗振宇认为,2016年正在起飞的五只黑天鹅包括时间战场、服务升级、智能革命、认知税和共同体危机。
这五件事情是事实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还不太为人所注意。
时间正在成为争夺用户的时间正在成为一个残酷的商业战场。
“当你以为世上的所有空间被占满的,所有市场已经满的时候,有人正视图通过把产品推向服务,把低层服务推向更好的服务的同时,打出另外一个维度,智能革命,人工智能,用迥异于人类的那些逻辑在替代整个人类,而这里面又不乏机会。
”(完)以下为演讲全文(经DoNews记者编辑整理)时间战场2016年的第一只黑天鹅,时间是一个战场。
受到这个启发,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国民总时间(GDT)。
国民总时间这个概念,它不像国民生产总值那样每年能波动,它并不波动,它几乎是一个恒定的总量。
假设中国有10亿网民,假设每天每人在互联网上花5个小时,我们一年全中国市场有的国民总时间只有18250个小时,这就是这个池子我们可以指望的总量。
任何一个人想通过做内容、想通过秀自己,再来一次天下皆知的奇迹,这件事情不是越来越容易,而是越来越难。
首先,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
再也没有什么行业边界了,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时间。
电影、视频、游戏、休闲、度假、直播,在时间维度上,它们都是竞争对手。
也就是微信的张小龙敢说,微信有一个基本价值观,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
其他的创业者哪里能这么傲娇。
你生意再大,拿不到用户的时间,你的未来就岌岌可危。
这就是为什么马云从旺信、来往,到现在的钉钉,一直放不下社交情结,2017年,阿里系,甭管是支付宝还是钉钉,一定有一轮像样的社交进攻。
2023年罗振宇《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后感(精选3篇)罗振宇《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后感1在这个充斥着消极、抱怨、莫名其妙的忧虑等负能量的世界里,《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带给了我坚定的信心,坚定地战胜负能量的信心。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是“理性乐观派”罗振宇认知世界的框架,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态度不是当一个悲观派,而是当一个理性乐观派。
作者站在时间维度上,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帮我们看清中国的挑战与机遇,找到个人前进的方向标。
书中强调的是:这个世界无比美好,而且会越来越美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给每一个国人打开崛起的大门;应该让爱的人、气味相投的人一起玩,不要跟别人去斗争和抗争;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关于中国的前途,这个问题攸关每一个中国人。
我们关心着个人未来的成败利钝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要把握住什么样的机会,国家又会把我们的命运带向何方。
这可不是个政治话题,这是一个基本坐标系的问题。
“铁杆乐观派”预判在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会好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
什么叫不敢相信的程度?30年前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们今天会是这样一幅生活光景,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度。
换句话说,我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20年之后会达到我们今天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高度。
中国经过变革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随之上升。
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环境污染、军备竞赛,我们也有了很多困惑:很多人或许会想,中国将会怎样发展?不管从哪些方面来看,中国的快速崛起足以让各大国感到恐慌,所以会在很多方面打压中国。
从大的方面看,国家实力有了显著提高,无疑这代表着成功。
从小的方面说,环境污染、竞争、工作等很多问题也出现了。
就像书中所说;看整体国势,中国好像很有前途;看自己身边,中国又好像有点问题。
因为它太大,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太多,它折射给我们的那些面相太多元、太丰富,所以就看你信什么。
正如书中所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态度不是当一个悲观派,而是当一个理性乐观派,理性乐观主义者应该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前后面。
罗振宇:谁有问题谁⽜逼本⽂是罗胖关于凯⽂·凯利《必然》的第12篇读书笔记。
⼈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
答案⽐提问更重要。
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总是向答案要正确,⽤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所以,凯⽂·凯利下⾯的这些观点,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对中国⼈来说,尤为困难。
那好,我们就跟着凯⽂·凯利⼀步步地去论证——为什么“提问”⽐“回答”要重要。
1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变得理所当然过去,⼤家都认为,⼈们不可能分⽂不取地⼯作。
即便真的不要报酬,没有⽼板,也制造不了有⽤的产品。
然⽽今天,像维基百科、Youtube这样的基于互联⽹的经济成果,完全是由志愿者不计报酬或是在没有⽼板的情况下创造的。
过去,⼤家都曾经认为,⼈们天⽣希望保护隐私,但现在,从早到晚完全公开分享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每天都有过去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
但,为什么是现在?是什么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古⽼的界限?2为什么?因为社会正在发育出新层级在我看来,如今发⽣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种更⾼级的新型结构。
它们是⼤规模合作和⼤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
相对于⼀堆细胞,组织是⼀种更⾼级的新型结构;相对于⼈类个体,新的社会结构好⽐组织。
新的层级结构会酝酿出新的事物,发⽣了低层级中不可能出现的⾏为,就好像组织能够做到细胞完成不了的事。
维基百科、Linux、脸谱⽹、优步、互联⽹,甚⾄⼈⼯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业时代⼈类⽆法完成的事。
长期以来,⼈类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从法律、法庭、灌溉系统、学校、政府、图书馆直到⽂明本⾝这个规模最⼤的组织。
这些社会⼯具让我们成为⼈类,使我们的⾏为从动物的视⾓看来是“不可能”的。
⽐如,⼈类发明了书写记录和法律后,在我们的近亲灵长类中不可能实现的公正,才变得“可能”。
在⼝头⽂化中,这种公正也不会出现。
灌溉和农业系统中的合作,产⽣了原本更加“不可能”的诸如预测、事先准备这类⾏为,以及⼈类对未来的敏感。
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2016年第09期
本期客座总编辑:
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信息蜂巢”,信息越发达,得到的信息就越少。
媒体人采访企业家时往往以向他们挑战,提出让他们难堪的问题为荣,但我从来不这样想。
企业家是这个时代宝贵的财富,挑战他、问得他张口结舌,有什么光彩?我做记者时就曾跟领导说,我不愿站在企业家的对面,而是站在他的身后,我要帮助我的读者呈现我眼前看到的世界,这才是一个媒体人最有价值的信息开发。
互联网恐慌
互联网像幽灵一般在中国大地上徘徊了很多年,到2015年达到了一个“互联网恐慌”,不少企业家愿意投入所有身家去做互联网转型,早已到了不理性的程度。
我们该如何看待“互联网恐慌”?不妨尝试用生物学的思维理解商业。
生物学就是把时间要素带到思维中,回到时间的流程中,再站在每一个时间点上找到最佳策略。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转型”,那得出的角度和结论便截然不同。
百度排在BAT(百度、阿里、腾讯)第一位,我想说的是,尽管百度是互联网公司里的庞然大物,但很多企业都在觊觎它的席位。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腾讯总裁马化腾,他就没有恐惧吗?他在一次内部演讲中曾说,我每一年都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不久前的乌镇大会,他已在深度忧虑下一个替代微信的物种是什么。
每一个在互联网中创业的人都知道,这是何等的煎熬。
正如《创业维艰》一书中说的: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
导致国人“互联网恐慌”的另一因素是不愿离开一个温暖的体制。
一位来自纽约的朋友说纽约的报纸也在倒闭,但美国的媒体环境人并不像中国境内那种末日来临的气氛。
为什么?因为对于美国媒体人来说,任何一个组织的解散不是源自从业者的失败,而是组织的失败。
转型什么?散摊子就可以了。
人类创造了另外的资源整合方式,且新媒体公司开出更多的薪水和期权,大家去就好,还需要什么转型?
由此我的结论是:何须转型,只要成长。
我敢下一个断言:中国经济会好到大家想不到的样子。
就如“罗辑思维”创业三年就可在水立方办活动,我们从不认识任何政府官员,这个事情放在五年前、十年前敢想吗?这片土壤太肥沃了,正在万物生长。
资本寒冬
当“创业潮”遭遇经济遇冷之时,市场发明了“资本寒冬”这个新名词。
2015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寒冬”被广泛谈起。
预计2016年资本将会越来越谦卑。
该结论从哪里来?
2016年1月1日罗辑思维全球独家发售作家王东岳的《物演通论》,该书讲了一个很大的尺度:若把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和1万年人类文明演进史全部打穿来看,那人性就是物性的绽放,人道就是天道的赓续。
这种现象在生物演化、宇宙粒子的演化过程中,曾一再重演,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物质绝不是第一次出现。
所以,若要清楚认识资本的本质,不妨回到生物史中去理解。
在寒武纪时代,物种大爆发,突然出现大量物种,也出现了两性繁殖,而两性繁殖之前不是单性繁殖,是孤性繁殖。
那为何会出现两性繁殖?因为孤性繁殖不够,于是开始进行分化和媾和。
由于雄性在两性繁殖中只是为了获得多样性,所以只要是两性繁殖,任何一个个体和其他个体间的基因就将完全不同,越是拥有两性繁殖能力的生物,适应力就更强。
再回到商业领域理解出现资本问题的原因。
资本好比孤性繁殖中分化出的一支,然后和创业者媾和,这和距离今天5亿年的寒武纪时代出现的两性繁殖类似,这种分化和媾和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如果你接受这个比喻,便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是未来将出现越来越激进的“浪子型”资本。
资本会和所有雄性一样,倾向于打造自己的后宫,购买多条跑道,追逐更多的被投资人。
第二,每个资本都在打造自己的“后宫”,姨太太多了一个,无非是多了一双筷子。
第三,你必须变得越来越美丽,以吸引创业者的关注。
第四,雌雄结合成共同体将是未来模式。
第五,孩子长大只认娘。
谁拿到一个公司50%以上的股份,谁将拿到资本上的最大筹码,谁就将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但这个制度正在发生缓慢变化。
两家“妖”企
第一家:暴风影音。
暴风影音曾创下40天36个涨停板的奇迹,这两个数字将被资本市场铭记。
暴风影音总裁冯新这几年拼搏不易,冯新曾戏言“打牌最重要的是不下台桌,经营企业也是一样”。
参见暴风影音的各种发布会,冯新都说要做中国第一代虚拟现实。
大家信吗?我通过观察他,感觉他自己也是将信将疑,但他的员工对此深信不疑。
第二家:乐视。
这是最奇葩的一家公司。
乐视从最早的网络视频到自行车、电视机、手机、音乐、影视、超级汽车,所有你能想到任何互联网公司垂涎三尺的业务,乐视都会插一杠。
CEO贾跃亭有一句名言:这一代互联网公司将死于专注。
他在发布会上也曾说:乐视的模式从未被超越,只会被模仿。
而我想说的是:谁能模仿乐视?敢问有谁能看懂“乐视模式”?
乐视最高估值是1229亿元。
它是世界第一家囤积版权的视频网站、第一个拥有自制剧的公司以及第一个进入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公司。
在中国现代汽车行业,贾跃亭和乐视也是第一个
提出“超级汽车”的互联网公司。
如果乐视是一家互联网咨询公司,将非常牛,因为对每个阶段的发展节奏都掐得非常准。
通过分析这两家“妖”企,我只是想说,对待暴风影音和乐视如此的新物种,不能用平常眼光看待。
乐视和暴风影音都是一半是产业,一半是资本。
新物种出现时,根本不需要获得世人的首肯和欢迎,它们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资本为其供给粮食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开疆沃土,这就是市场上全新的存在。
对O2O的看法
资本在2015年的一大杰作是“O2O大战”,怎堪一个“惨”字了得?各种补贴,最后连资本都无法承受了,所以资本开始办婚礼: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携程去哪儿纷纷合并,这些表面看似是好事,但背后泪水太多太多。
据说2015年整个资本市场烧了200多亿元,我在此感谢背后的投资人。
2016年市场如果出现意想中的大战,那会不会出现这样一家合并公司:“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携程去哪儿饿了么”?
中国用空前短的时间催生了社会协作机构。
王兴的新美团两三年在资本补贴下构建了三万人的企业,陆文勇创办了e袋洗,他们构建非企业员工的协作网络。
陆文勇说现在有10万员工在各个小区与其协作,2016年的数据将达到50万人。
真正波澜壮阔的场景下将是个体的崛起。
我随时可打开手机的一个应用,下面有几百辆汽车和师傅准备为我服务,有各种合法服务准备上门。
这是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和成就,抑或可称作市场经济的重大胜利和成就。
O2O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为大众打造了一个更方便、更自由的生活,人们卖掉了车子,因为可以乘坐滴滴。
2015年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平均工资是4700元,为此我们专门约见了几位O2O从业者,月薪都过万。
中国的蓝领阶层第一次在资本和补贴下,他们的自由开始有了溢价。
富士康工人以前为了工资可以每日每夜地加班,但是现在的城市蓝领,却在说更多的钱不赚,他要的是自由。
这些蓝领们虽是手艺人,却拥有了尊严,一个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人,不再走投无路,只要他勤于思考、勤于协作,就可拥有比应届大学生高得多的收入。
每一代连接技术都会产生这样的奇迹,互联网也是这样,必然产生一代红利。
连接者本身未必获利,但连接后却会引发神奇的效果。
回顾历史长河,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雄霸地球,但为何后来衰落?取代者是美国和俄罗斯。
火车出现后,陆地的连接产生了红利,海洋帝国开始衰落。
陆地连接红利的大规模出现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突然爆发,20世纪是美苏大国拥有霸权的原因。
每有连接,必有红利。
由此可见,当新技术出现时,一定要关注新的连接红利在哪里。
当新的连接出现时,利用基础设施,找出红利点。
现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已构建完毕,此时我们要重新思考红利。
马云说得好:这是一个抢钱的时代,哪有工夫和那些思想还在原始社会的人磨叽。
采写:史亚娟
编辑:郑宾 3937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