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生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与认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春天来了》: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习《小鸟》: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习生字词,交流小鸟的特点。
(3)学习《花朵》: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学习生字词,讨论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4)学习《春天的小伙伴》: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习生字词,感受小伙伴们在春天的快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句,并进行展示。
4. 巩固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的春天。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小鸟花朵春天的小伙伴2. 生字词: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句。
(3)观察身边的春天,和家长一起说一说。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故事等,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春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的细节关注1. 导入新课的方式: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这一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需要重点关注。
2. 新课内容学习中的生字词教学:生字的书写与认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重点关注。
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能力目标: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教学难点: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进入看图写话天地。
(板书:看图写话)今天,老师收到蝴蝶姐姐送给我们103班小朋友的神秘礼物,这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伸手摸摸,你觉得这是什么?(学生描述) 1、出示绳子。
老师想在103班举行一场“班运会”——跳绳比赛。
规则:请两个同学上台跳绳,在30秒内,看谁跳得多,谁就能得到由老师赞助的精美礼品一份。
台下的同学可以为你支持的小朋友呐喊助威!2、赛后采访。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简短说说。
二、指导看图写话。
(一)练习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过渡:课间是你们最开心的时候,对吗?你看,这个孩子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打乒乓球的图片)1、练习说话。
说话时要包括以下内容:(动画课件显示)(1)什么时候?(观察周围景色、人物衣着)(2)谁?(观察外貌、衣着)(3)在哪里?(观察周围景色)(4)干什么?(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2、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其中一位学生说的话。
3、能用同样的方法说一说图上还有谁在干什么呢?4、个别交流,老师相机评价并修改。
(二)你能说得比刚才的句子更具体吗?如何才能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1、出示“比一比,看谁最棒”我能把句子说得更具体、生动:你说花,我说()的花。
你说草,我说()的草。
你说燕子,我说()的燕子。
你说月亮,我说()的月亮。
我还能根据事物的外形说几个比喻句:一棵棵绿油油大树像()。
红红的太阳像()。
(1)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2)经过比赛谁最棒?(3)多种形式读上面的句子,(男女赛读,小组读,全班同学边拍手边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内容包括:词语盘点、字词句运用、写话、古诗四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运用,字词句的连词成句。
难点:古诗的理解与背诵,字词句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鞭。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请用词语来形容。
”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导入新课。
2. 词语盘点(10分钟)(1)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语,让学生注意字音、字形。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3)教师举例,让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3. 字词句运用(10分钟)(1)出示例句,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
(2)让学生模仿例句,进行连词成句的练习。
(3)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4. 写话(10分钟)(1)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2)教师提出写话要求,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3)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5. 古诗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注意字音、停顿。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3)让学生背诵古诗,并进行默写。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生字、词语2. 字词句运用:连词成句3. 写话:观察、想象、表达4. 古诗:朗读、理解、背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
(2)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造句。
(3)默写本节课学习的古诗。
2. 答案:(1)生字、词语:略(2)造句:略(3)古诗: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身体部位相关词汇,提高识字量。
3. 培养学生正确笔画顺序和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4.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表达与倾听,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2. 教学重点:身体部位词汇掌握,书写规范与美观,春天美好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口语交际素材,识字卡片,书写范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教师给出指令,学生按照指令完成动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3. 识字加油站:学习身体部位儿歌,通过卡片游戏,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4. 书写:学习笔画与结构,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提高书写质量。
5. 阅读:学习《春天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美好,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表达能力、倾听习惯2. 识字加油站:身体部位儿歌身体部位词汇3. 书写:笔画与结构笔画顺序、书写规范4. 阅读:《春天声音》春天美好情感七、作业设计1. 口语交际:回家后与家长进行“我说你做”游戏,锻炼表达能力。
2. 识字: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喜欢身体部位,并标注名称。
3. 书写:按照范例,练习书写笔画与结构。
(1)短文中描述哪些春天声音?(2)你最喜欢春天声音是什?答案:1. 口语交际:略2. 识字:略3. 书写:略4. 阅读:(1)短文中描述鸟鸣、花开、水流等春天声音。
(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口语交际、识字加油站、书写和阅读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身体部位词汇,提高书写质量,感受春天美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季节声音,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等手段,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子和拼音。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书写端正等。
4、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生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音。
2、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能提出疑问并尝试解答。
3、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演讲、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游戏、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讲解新课:通过示范、演示、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语文基础知识。
3、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个人练习、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4、写作练习:通过模仿、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基本技能。
5、课堂小结:通过总结、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布置作业:通过布置课后练习、阅读课外书籍等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方法:检查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3、反思教学策略:检查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要点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亲身体验语文的乐趣。
2、注重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游戏、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反复练习、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主要内容包括:词语搭配、读词语、写字词、朗读诗歌和讲述故事。
(4)朗读诗歌:有感情地朗读《春天的故事》。
(5)讲述故事:理解并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并运用词语搭配,正确朗读词语,学会书写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并讲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搭配的运用、字词的书写、诗歌的朗读和故事的讲述。
2. 教学重点:词语搭配、字词书写、朗读和讲述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诗歌朗读录音、故事图片。
2. 学具:词语卡片、田字格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景,引导学生用词语搭配描述四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词语搭配,让学生用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进行造句。
(2)学习词语朗读,让学生正确朗读花朵、书本等词语。
(3)学习字词书写,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掌握字词书写顺序和结构。
(4)学习诗歌朗读,播放诗歌朗读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5)学习故事讲述,让学生观察故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进行讲述练习。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词语搭配、词语朗读、字词书写、诗歌朗读和故事讲述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词语搭配、词语、字词、诗歌和故事。
2. 在黑板上展示词语卡片、田字格和故事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词语搭配造句。
(2)正确朗读词语,并抄写字词。
(3)朗读诗歌《春天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小兔子乖乖》。
2. 答案:(1)示例:春天的风吹拂着大地,夏天的雨滋润着万物,秋天的霜点缀着果实,冬天的雪装扮着世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一的题材和内容。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
4.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速记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正确运用词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自我导入 - 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 给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模仿跟读。
- 教学生生字生词的识记和记忆方法。
3. 拓展 -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4. 练习 - 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 - 让学生互相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2. 学习新知识 - 继续学习下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园地一的主题和内涵。
3. 分组讨论 -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4. 设置任务 - 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1. 知识巩固 - 继续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再次复习课文。
2. 课堂互动 - 利用问答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3. 综合能力训练 - 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生动,学生的表现积极。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需要及时进行引导。
下一次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朗读与背诵、汉字的书写与认读。
具体章节内容: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后生词表中的10个词语。
2. 朗读与背诵:《春晓》诗一首。
3. 汉字的书写与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与背诵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味。
3. 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与认读本节课的生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汉字的书写与认读。
教学重点:课后生词表中的词语、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春晓》诗的朗读与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后生词表、田字格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词语:教师带领学生读生词,解释词语意思,引导学生用生词造句。
(2)学习古诗:《春晓》诗的朗读与背诵,分析诗的意境,理解诗句。
(3)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讲解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指导学生书写。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课后生词造句,互相交流;朗读与背诵《春晓》诗;在田字格本上正确书写生字。
六、板书设计1. 词语:课后生词表中的10个词语。
2. 古诗:《春晓》诗一首。
3. 生字: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课后生词造句,至少5个。
(2)背诵《春晓》诗。
(3)正确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
2. 答案:(1)例句:春天到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
(2)《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生字书写:参照田字格本,注意笔画和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词语、古诗和生字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内容包括《春天在哪里》、《找春天》、《春天的颜色》和《春风》四篇文章。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掌握文章大意,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象。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掌握文章大意,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挂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春天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2. 学习课文(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指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象。
(2)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篇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学到的词语描绘春天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文章:《春天在哪里》、《找春天》、《春天的颜色》和《春风》。
2. 生字词:春天、在哪里、找、颜色、春风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柳树吐出嫩绿的枝条,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小鸟在枝头欢唱,小朋友们换上了漂亮的春装,在田野里放风筝,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部编版语文一下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
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
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教学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
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
字。能正确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表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真奇妙
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
生:雨天/晴天/阴天……
2.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多变的天气。(板书:多变的天
气)
二、讲授新课
1. 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 导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如果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
写出来,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3.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
4.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天气的名字读得非常正确。瞧!调皮的字宝宝跑来
了,你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记住它们的样子吗?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预设一: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阴 阵 冰 冻
上下结构的字:雷
独体字:电 夹
预设二: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
耳刀旁的字:阴 阵
两点水旁的字:冰 冻
预设三:字谜识字。
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
★字词句运用
三、学习字母表
1. 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ɑ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 导入:可爱的字母们已经集合了,比一比看谁能闯关成功。
3. 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
4. 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
(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
5. 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八个汉字:
见 万 王 方 长 全 半 上
(这些生字中有的是带有前鼻韵母an的,有的是带有后鼻韵母anɡ的。)
(2)这八个字可以分成两类:
前鼻音的字:见 万 全 半
后鼻音的字:王 方 长 上
(3)按分类把汉字写到相应的田字格中。
四、儿歌世界。
1. 导入:同学们,玩累了,学一首儿歌吧。(课件出示《祖国多么广大》)
2. 教师范读。
3. 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5.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这首儿歌赞美了祖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的特点。朗读时应该读出轻松、欢快,
突出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
6.学生自读,比赛读。
7.这样美的儿歌,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
五、学写生字
出示:白 回 国
(1)指生领读生字。
(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
(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这几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六、积累成语
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2.导学:你们能正确读出这些成语吗?
3.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4.导学: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5.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6.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7.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七、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做完了游戏,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聊聊天,生活中,你知道谁
和谁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
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 导入: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
名字叫“谁和谁好”。
4.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5.检查朗读。
(1)指学生朗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全班比赛读。
6.导学: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
说一说。
7.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①导学: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④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
吵也不闹。
⑤ 相机指导朗读。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导学: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④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
蜜。
⑤相机指导朗读。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①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④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⑤相机指导朗读。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①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学生汇报。
③导学: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④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
⑤ 相机指导朗读。
8.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9.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10.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
11.学生交流。
八、课堂练习
九、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谁和谁好》。
十、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