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27
安全防范技术标准规范大全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实施日期GA 1002-2012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现行2012/9/1 GB/T 16571-2012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现行2013/2/1 GA/T 894.7-2012 安防指纹识别应用系统第7部分:指纹采集设备现行2012/7/18 GA/T 992-2012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现行2012/7/19 GA 1015-2012 枪支去功能处理与展览枪支安全防范要求现行2012/12/26 GA 1016-2012 枪支(弹药)库室风险等级划分与安全防范要求现行2012/12/26 GA/T 1031-2012 泄漏电缆入侵探测装置通用技术要求现行2013/3/1 GA/T 938-2012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现行2013/3/1 GA/T 939-2012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算法评测方法现行2013/3/1GA/T 940-2012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图像技术要求现行2013/3/1 GA/T 1044.1-2012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第1部分:高速公路现行2013/1/1 GA/T 1032-2013 张力式电子围栏通用技术要求现行2013/3/1 GB 16282-1996 119火灾报警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现行1996/11/1 GB 12662-1990 爆炸物销毁器技术条件作废1991/10/1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作废1991/10/1 GB 10408.7-199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作废1997/5/1 GB 15209-1994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作废1995/4/1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现行2002/8/1 GB 15322-1994 可燃气体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作废1995/10/1 GB 15207-1994 视频入侵报警器现行1995/4/1 GB 12899-1991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技术条件作废1992/1/1 GB 15210-1994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1995/4/1GB 10408.6-1991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人侵探测器作废1992/1/1 GB 15208-1994 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作废1995/4/1 GB 15407-1994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作废1995/8/1 GB 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现行2001/6/1 GB 10408.2-2000 入侵探测器第2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现行2001/6/1 GB 10408.3-2000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现行2001/6/1 GB 10408.4-2000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现行2001/6/1 GB 10408.5-2000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现行2001/6/1 GB 10408.9-2001 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现行2002/8/1 GB 10409-2001 防盗保险柜现行2002/4/1 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现行1995/4/1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作废2004/2/1 GB/T 15408-1994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作废1995/8/1GB 12899-2003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现行2004/6/1 GB/T 16283-1996 固定式灭火系统基本术语现行1996/11/1 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作废1997/5/1 GB/T 16572-1996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作废1997/5/1 GB/T 16676-1996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作废1997/7/1 GB/T 16677-1996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现行1997/7/1 GB 15210-2003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现行2004/6/1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作废1998/3/1 GB 17565-1998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1999/1/2 GB/T 4718-1996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作废1996/1/1 GB 8108-1999 车用电子警报器现行2000/7/1 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现行2002/6/1 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现行2000/12/1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现行2002/6/1GA/T 296-2001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现行2001/6/1 GA 366-2001 车辆防盗报警器材安装规范现行2002/6/1 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现行2002/12/31 GA 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现行2002/6/1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现行2001/12/1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现行1994/7/1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中车载防盗报警设备与车载无线通信终接设备之间的接现行2003/8/1 GA/T 440-2003口GB/T 10408.8-1997 振动入侵探测器作废1998/3/1 GA 69-1994 防爆毯作废1994/7/1 GA/T 71-1994 机械钟控定时引爆装置探测器现行1994/7/1 GA/T 64-1993 手持式警用强光器通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现行1994/3/1GA 165-1997 防弹复合玻璃现行1997/7/1 GA/T 45-1993 警用摄像机与镜头连接现行1993/7/1 GA 38-2004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现行2004/12/1 GA 518-2004 银行营业场所透明防护屏障安装规范现行2004/12/1 GA/T 70-200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现行2005/1/1 GA 526-2005 监室门作废2005/5/1 GA 164-2005 专用运钞车防护技术条件现行2005/10/1 GA/T 72-2005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现行2005/7/1 GA/T 553-2005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现行2005/11/1 GA 576-2005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现行2006/6/1 GB 15208.1-2005 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现行2006/6/1 GA 166-2006 防盗保险箱现行2006/5/1 GB/T 15208.2-2006 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2部分:测试体现行2006/9/1GB 15209-2006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现行2007/1/1GB 12663-19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1991/10/1CNCA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产品现行2002/5/1 10C-20047-2001GA 68-1994 防刺背心作废1994/7/1 GA/T 142-1996 排爆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现行1992/7/1 GA/T 143-1996 金库门通用技术条件现行1992/7/1 GA/T 2-1991 汽车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1992/3/1 GA/T 227-1999 火灾探测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现行1999/10/1 GA/T 228-1999 火灾报警控制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现行1999/10/1 GA/T 229-1999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现行1999/10/1 GA/T 246-2000 分合式自行车号牌现行2000/8/1 GA/T 269-2001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现行2001/6/1GA/T 3-1991 便携式防盗安全箱现行2001/10/1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现行2002/6/1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10部分:采用ITU-T建议V.24/V.28GA/T 379.10-2002现行2002/5/1 信令的终端接口GA/T 379.1-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1部分:总则现行2002/5/1 GA/T 379.2-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2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现行2002/5/1 GA/T 379.3-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现行2002/5/1 GA/T 379.4-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4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现行2002/5/1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按照ISO/IEC 8482采用双GA/T 379.5-2002现行2002/5/1 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6部分:采用ITU-T建议V.24/V.28现行2002/5/1 GA/T 379.6-2002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GA/T 379.7-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7部分:插入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现行2002/5/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核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第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核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核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39号原国家计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格[2002]889号)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试行收费标准,对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现就重新核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一)申请费。
认证机构在受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时向申请认证企业收取申请费。
申请费收费标准为每个申请单元600元。
其个,申请资料为非中文的,另收资料翻译费。
资料翻译费收费标准由认证机构根据费用支出情况确定,最高不超过1000元。
下列情况不得收取申请费:1.变更企业名称或地址(不包括企业迁址或改组、改制);2.变更认证申请人;3.变更商标;4.在规定的产品单元内和同一设计型号基础上扩展产品销售型号和产品商标等。
(二)产品检测费。
产品检测机构按照产品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对申请认证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时,向申请认证企业收取产品检测费。
产品检测费的具体收费标准由我委另行制定。
(三)工厂审查费。
认证机构按照认证产品的工厂审查要求,对申请认证企业进行文件审查、现场审核并出具工厂审查报告时,向申请认证企业收取工厂审查费。
工厂审查费收费标准为每个监督审核员每个工作日3000元。
审核员的人数和审查天数(人.日数),由你委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报我委备案后实施。
考虑到认证所需的交通费用差别较大,按照国际惯例,审核人员往返交通费用由申请认证的企业负担。
认证机构不得向申请认证企业收取食宿费。
经指定认证机构审核确认,在企业获得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应免于对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质量保证能力相同部分的管理体系的审查,并免收相应的工厂审查费。
目录第一章前言 (7)第二章概述 (9)1.2。
1、项目概况 (9)2. 2.2、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9)3.2。
3、设计依据及规范 (10)4. 2.4、设计范围 (11)第三章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12)5.3。
1、概述 (12)3.2.1 系统概述 (14)3.2。
2 设计说明 (14)3。
2.3 设计方案 (14)3.2。
4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15)3。
3.1系统概述 (20)3.3。
2、设备配置清单 (20)3。
3.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21)3.3.4智能球型云台摄像机(SN—WP686PT/22) (23)3.3.5、彩色高清晰度半球摄像机(SN—485/480DC) (24)3.3.6、彩色摄像机SN580CN (24)第四章客房门禁一卡通系统 (27)6. 4.1、概述 (27)7.4。
2、系统框架原理 (27)8.4。
3、MIFAER-1卡 (27)9. 4.4、系统可以扩展实现的功能 (28)10.4.4.1客房区域层次的设置功能 (28)11.4.4.2通道管理功能 (28)12.4.4.3 系统维护模块 (28)13.4.4.4 系统用户权限的管理 (28)14.4.4.5五种标准接口函数 (28)15.4。
5、门禁软件说明 (29)16.4.5.1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 (29)17.4.5.2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SQL Server管理门锁软件数据 (29)18.4.5.3客户端多工作点设置 (29)19.4.5.4客房管理模块 (29)20.4.5.5特殊用途房的管理 (29)21.4.5.6卡片管理模块 (30)22.4.5.7完善的查询模块 (30)23.4.5.8备用卡功能 (30)24.4.5.9房态表功能 (30)25.4.5.10门锁软件操作日志记录功能 (30)26. 4.6、产品性能介绍 (30)27.4.6.1门锁 (30)4.6.2功能 (31)28. 4.7、系统配置清单 (31)第五章客房电器中控系统 (33)29. 5.1、概述 (33)30. 5.2、系统组成 (33)5.2.1、床头控制器 (33)5.2.2、服务信息显示面板 (34)5.2.3、门铃 (35)5.2.4、节电开关 (35)5.2.5、门磁 (35)5.2.6、空调系统还具备的超值功能: (35)31.5.3、系统的智能化、节能化、人性化特点 (36)32.5.4、设备配置清单 (36)第六章VOD视频播放系统 (37)33.6。
强制性产品认证1、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简介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
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推动国家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其它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认证制度由于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
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为产品市场准入的手段,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作法。
2、中国为什么建立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着政出多门、重复评审、重复收费以及认证行为与执法行为不分的问题。
尤其突出的是国产品和进口品存在着对内、对外两套认证管理体系。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国内产品和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安全认证并强制监督管理,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商品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
这两个制度将一部分进口产品共同列入了强制认证的范畴,因而导致了由两个主管部门对同一种进口产品实施两次认证、贴两个标志、执行两种标准与程序。
随着我国加入WTO,根据世贸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我国将两种认证制度统一起来,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同时,为完善和规范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解决政出多门、认证行为与执法行为不分离的问题,使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和贸易发展服务。
2001年新成立的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建立了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公安部关于对入侵探测器(四种)执行强制性认证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3.02.08•【文号】公科安[2003]3号•【施行日期】2003.0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治安管理正文公安部关于对入侵探测器(四种)执行强制性认证制度的通知(公科安[200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科技处(技防办):为了适应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协议的要求,顺应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方针,完善和规范安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我局积极推进了安防产品认证制度的开展。
自2002年5月1日起,对入侵探测器这一类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中的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四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上述产品不再适用生产登记批准制度。
安防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实施由国家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进行。
认证实施的依据为《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认证模式采用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自2003年5月1日起,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技防产品须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并加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方可出厂、进口、销售;并从同日起,经销商、进口商不得再购进、进口和销售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及未加施新标志的入侵探测器(四种)。
现将已获得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型号及企业通告各地技防管理机构(见附件)。
今后如要查询获得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型号及企业目录请登录公安专网,网址:http://10.1.23.5/jfoa,在“产品信息”栏中进行查询。
附件1: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目录附件2:安全技术防范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标志(略)二00三年二月八日附件1 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目录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企业壁挂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DS940T、X794i博世安保有限公司吸顶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DS938Z、MX938i、S936、DS939博世安保有限公司壁挂式三技术入侵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DS820iT、DS835iT、MX835、DS825T、DS840T、DS860、MX950、DS720i博世安保有限公司壁挂式三技术入侵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DS9360、DS9370博世安保有限公司DT7系列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报警(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DT700、DT706、DT7225、DT7235T、DT7435、DT7450时机防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DT9系列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报警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DT900、DT906时机防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DT6360STC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报警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DT6360STC时机防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IS系列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IS2260T、IS150T、IS215T时机防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1年第3号——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目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1.12.07•【文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1年第3号•【施行日期】2001.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注:本篇法规中的《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安全玻璃》(编号:CNCA-04C-028:2001)已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15号公告--发布新修订的<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安全玻璃产品>》(发布日期:2006年7月12日实施日期:2006年7月12日)修订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1年第3号)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共47份),现予以公告,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目录二00一年十二月七日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目录┌──────────────────────────┬─────────────┐│规则名称│编号│├──────────────────────────┼─────────────┤│《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1:2││(电线电缆——电线组件)│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2:2││(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3: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插│001││头插座)││├──────────────────────────┼─────────────┤│《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4: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固│001││定式电器装置的开关)││├──────────────────────────┼─────────────┤│《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5: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工业用插头插座和│001││耦合器)││├──────────────────────────┼─────────────┤│《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6: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器│001││具耦合器)││├──────────────────────────┼─────────────┤│《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7: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热熔断体)│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8: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固│001││定式电器装置电器附件外壳)││├──────────────────────────┼─────────────┤│《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09: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小型熔断器的管状│001││熔断体)││├──────────────────────────┼─────────────┤│《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0:2││(低压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1:2││(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2:2││(低压电器——整机保护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3:2││(小功率电动机)│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4:2││(电动工具)│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5:2││(电焊机)│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6:2││(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7:2││(音视频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8:2││(音视频设备—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001││(电磁兼容))││├──────────────────────────┼─────────────┤│《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19:2││(音视频设备—卫星电视广播接收机(电磁兼容))│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20:2││(信息技术设备)│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21:2││(信息技术设备—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电磁兼容))│00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1C—022:2││(照明电器)│001│├──────────────────────────┼─────────────┤│《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3:2001││(汽车产品)││├──────────────────────────┼─────────────┤│《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4:2001││(摩托车产品)││├──────────────────────────┼─────────────┤│《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5:2001││(摩托车发动机产品)││├──────────────────────────┼─────────────┤│《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6:2001││(汽车安全带产品)││├──────────────────────────┼─────────────┤│《机动车辆轮胎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3C-027:2001││(轮胎产品)││├──────────────────────────┼─────────────┤│《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4C-028:2001││(安全玻璃产品)││├──────────────────────────┼─────────────┤│《农机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5C-029:2001││(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器))││├──────────────────────────┼─────────────┤│《乳胶制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6C-030:2001││(橡胶避孕套产品)││├──────────────────────────┼─────────────┤│《电信设备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7C—031:2││(电信终端设备)│001│├──────────────────────────┼─────────────┤│《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2:2001││(心电图机)││├──────────────────────────┼─────────────┤│《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3:2001││(血液透析装置)││├──────────────────────────┼─────────────┤│《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4:2001││(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道)││├──────────────────────────┼─────────────┤│《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5:2001││(空心纤维透析器)││├──────────────────────────┼─────────────┤│《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6:2001││(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7:2001││(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8:2001││(滚压式血泵)││├──────────────────────────┼─────────────┤│《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39:2001││(滚压式搏动血泵)││├──────────────────────────┼─────────────┤│《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40:2001││(鼓泡式氧合器)││├──────────────────────────┼─────────────┤│《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41:2001││(热交换器)││├──────────────────────────┼─────────────┤│《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42:2001││(热交换水箱)││├──────────────────────────┼─────────────┤│《医疗器械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8C-043:2001││(硅橡胶泵管)││├──────────────────────────┼─────────────┤│《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9C-044:2001││(火灾报警设备)││├──────────────────────────┼─────────────┤│《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9C-045:2001││(消防水带)││├──────────────────────────┼─────────────┤│《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9C-046:2001││(喷水灭火设备)││├──────────────────────────┼─────────────┤│《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10C-047:2001││(入侵探测器产品)││└──────────────────────────┴─────────────┘。
编号:CNCA-10C-047:2009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产品2009-01-07 发布2009-03-01 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 适用范围2 认证模式3 认证的基本环节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2 型式试验4.3 初始工厂检查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5 获证后的监督5 认证证书的维持和变更5.1 认证证书的维持5.2 认证证书覆盖内容5.3 认证变更5.4 增加认证单元5.5 减少认证单元6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7 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7.1 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7.2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7.3 加施方式和位置8 收费附件1: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说明附件2: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附件3: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4: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1 适用范围本规则规定了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入侵探测器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要求。
本规则适用的产品范围为: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以及上述入侵探测器与其他设备集成的产品。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检查 + 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的委托和受理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 认证单元划分4.1.1.1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委托认证。
产品的供电电源、安全结构、安全元器件和影响入侵探测器功能及性能的关键件均相同,即设计型号一致,而只是销售型号(即: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仅为针对不同的客户或不同的销售地区)不同的产品,可作为一个认证单元委托认证。
4.1.1.2 在同一境内,同一制造商、同一产品设计型号,由不同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不可作为一个认证单元,但型式试验仅对一个工厂生产的样品进行,试验结果可覆盖上述其他认证单元的产品。
认证单元划分说明见附件1《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说明》。
4.1.2 申请文件认证委托人应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正式委托认证的申请,并随附以下资料:1) 委托人、制造商、生产厂的资质证明(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委托协议等);2) 产品依据的技术标准、电气原理框图、产品照片(外观、内部结构、电路板)、产品中文使用说明书及安装说明;3) 同一认证单元内各个覆盖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及关键元器件清单;4)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控制说明;5) 生产企业满足附件3《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及附件4《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的质量控制文件;6) 其他申请认证所需的资料。
4.2 型式试验4.2.1 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 送样原则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覆盖型号的,送该型号的样品。
多于一个覆盖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须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型号。
4.2.1.2 送样数量型式试验的样品由委托人按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
送样数量见附件1。
4.2.1.3 型式试验样品的处置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试验后的样品。
国家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4.2.2 检测标准、项目和依据4.2.2.1 检测标准GB 10408.1《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3《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GB 10408.4《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GB 10408.6《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T 10408.8《振动入侵探测器》GB 10408.9《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GB 15209《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上标准均采用现行有效版本。
4.2.2.2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具体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见附件2。
4.2.3 检测实施机构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
4.3 初始工厂检查4.3.1 检查内容初始工厂检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3.1.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见附件3)为本规则覆盖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的基本要求。
4.3.1.2 产品一致性检查《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见附件4) 为本规则覆盖产品一致性检查的基本要求。
初始工厂检查时,应对委托认证的产品现场抽样重点核实附件4中第3条款内容。
若认证单元覆盖多个销售型号的产品,则每个型号至少抽取1只(对)样品加以核实。
抽样基数应不低于抽样样品数量的5倍。
当对产品的一致性检查有疑义,且只有使用检测机构的检测手段才能认定时,需进行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的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
抽样检测的数量为2只(对)。
对抽取样品的检测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
抽样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依具体情况确定。
4.3.2 检查范围初始工厂检查的范围应覆盖认证产品的所有型号和加工场所。
4.3.3 检查时机与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进行初始工厂检查。
特殊情况下,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工厂检查时间根据委托认证产品的单元及覆盖产品型号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每个加工场所2至6个人日。
4.3.4 检查人员初始工厂检查由认证机构派出的检查员承担,检查员的能力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对同一工厂检查的检查员不少于2名。
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4.1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机构对产品检测和工厂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经认证机构评定,认证结果符合要求的,按照认证单元颁发认证证书;认证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终止本次认证。
产品检测不合格,允许限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如期完成整改后申请产品检测复试;工厂检查存在不合格项,允许限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认证机构采取适当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
产品检测复试和工厂检查整改结果均合格,经认证机构评定后颁发认证证书;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认证。
4.4.2 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是自正式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产品检测时间、工厂检查时间、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
产品检测时间自样品送达指定检测机构之日起计算,检测周期不超过30个工作日。
提交工厂检查报告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
4.5 获证后的监督4.5.1 认证监督检查的频次4.5.1.1 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 监督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4.5.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者用户提出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本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 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认证产品一致性时。
4.5.2 监督的内容获证后的监督方式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 + 产品抽样检测。
4.5.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项目按照《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见附件3)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获证后每4年复查项目应覆盖其全部内容。
需要时,认证机构可视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定检查要求。
每个加工场所监督检查的时间一般为1至2个人日。
4.5.2.2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获证后监督的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见附件4)选取相应的内容。
需要时,认证机构可视获证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定检查要求。
原则上,对每一获证单元均应抽取相应型号产品现场核实附件4中第3条款内容。
多于一个覆盖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获证单元时,获证后每四年产品抽样应覆盖不同型号的产品。
4.5.2.3 产品抽样检测1) 抽样在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期间,进行抽样。
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
抽样检测的数量为每个单元2只(对),抽样基数应不低于抽样样品数量的5倍。
多于一个覆盖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获证单元时,获证后每四年产品抽样应覆盖不同型号的产品。
2) 检测对抽取样品的检测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
抽样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依据本规则中的4.2.2条做相应规定。
4.5.3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经认证机构评定,监督结果符合要求,可以保持认证资格;监督结果不符合要求,取消认证资格。
如果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存在不合格项和/或产品抽样检测不合格,允许限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
整改结果合格,经认证机构评定,可以保持认证资格;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结果不合格,取消认证资格。
保持认证资格的,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取消认证资格的,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5 认证证书的维持和变更5.1 认证证书的维持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原则上不规定截止日期,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证机构的监督获得保持。
5.2 认证证书覆盖内容认证证书须包括委托人的名称和地址、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厂名称、地址及工厂代码、产品单元名称和设计型号、认证实施规则、产品认证标志、认证机构名称、批准签名、日期及认证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应认证委托人要求,认证证书中也可包含销售型号和/或商标。
5.3 认证变更当认证证书或其覆盖的产品发生下列变更时,持证人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1)增加或减少同一单元内的覆盖产品;2) 获证产品的结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供应商或涉及产品安全设计、电气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与相关产品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3)认证产品的商标,持证人、制造商、生产厂(名称、地址、质量保证体系)等变化;4)其他影响认证要求的变更。
持证人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认证机构应核查变更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变更对原认证结果有效性的影响,针对差异做补充检测和/或工厂检查。
经评定合格后,确认原证书继续有效或换发认证证书。
送样数量、差异检测和/或检查项目由认证机构依据本规则确定。
5.4 增加认证单元根据本规则4.1.1条所规定的认证单元划分原则,已获得同类产品认证的委托人增加新的认证单元时,委托人须提出正式书面申请。
委托人提交正式的申请文件,经认证机构受理确认,安排产品型式试验,依据具体情况实施工厂检查。
经认证机构评定合格后,颁发认证证书。
5.5 减少认证单元认证证书持有者提出不再保留某个已获认证单元的认证资格时,认证证书持有者须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