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令进补话膏方(1)教学讲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39
冬令进补话膏方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季打虎,”。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类到了冬季消化功能进入最佳状态,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藏,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服用膏方是冬令进补常见的方式,膏方在古代是富人的专利,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保健,膏方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庭。
一、什么是膏方膏方,又名膏剂,是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
《山海经》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
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膏方,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二、膏方的起源和发展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宋朝膏方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