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薄膜
- 格式:docx
- 大小:74.67 KB
- 文档页数:3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掺杂稀土元素的氧化物材料在电子学、光电学、磁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掺钇氧化锌薄膜在透明导电膜、光电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因此,对掺钇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溶胶-凝胶法具有低温制备、晶相纯度高、薄膜均匀致密等优点,因此成为制备氧化物薄膜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研究将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并对其微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其在透明导电膜、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
2.研究掺钇氧化锌薄膜的光学性质,包括透过率、折射率等参数。
3.测量掺钇氧化锌薄膜的电学性质,如电阻率、载流子浓度等参数。
4.分析掺钇氧化锌薄膜的微观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的微观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并比较不同掺杂浓度对其性质的影响。
同时为其在透明导电膜、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椭偏仪等测试仪器研究其光学性质,同时采用四探针仪进行电学性质测试。
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究掺杂浓度对掺钇氧化锌薄膜微观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和研究价值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分析,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及研究价值:1.成功制备掺钇氧化锌薄膜,并分析其微观结构,了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物薄膜的工艺和优点。
2.研究掺钇氧化锌薄膜的光学性质,可以为其在透明导电膜、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3.研究掺钇氧化锌薄膜的电学性质,可以为其在导体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共3篇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1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于氧化锌(ZnO)材料逐渐关注。
ZnO材料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显示器等领域。
因此,ZnO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针对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介于溶液法和固相反应法之间的合成工艺,可制备出高纯度、高均匀性和高透光性的薄膜材料。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研究了溶胶中不同浓度、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对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先将适量的乙醇倒入3角烧瓶中,加入氯化锌(ZnCl2)和尿素(CO(NH2)2),经过搅拌,形成均质溶胶液,分别称出不同浓度的溶胶液,然后将它们滴在玻璃衬片上,并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条件包括:沸腾水浴(100℃,30min)、烤箱热处理(200℃,30min)、高温烧结(500℃,1h)。
经过不同的处理后,制得ZnO薄膜,然后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
结果显示,制备出的ZO薄膜呈现出典型的六方纤锌矿结构,且结晶度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热处理条件的升高,分子团在进行聚合,形成更大分子后重排,最终形成晶体结构。
此外,不同浓度的ZnO溶胶液制备出的ZnO薄膜光谱吸收峰位置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加,吸收峰向红移。
这是由于溶胶浓度的增加,导致分子之间的作用增强,相邻分子距离缩短,使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此外,ZnO薄膜的光电性能也是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结果表明,制备出的ZnO薄膜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呈现出较高的透过率。
在此基础上,本文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优良性能的ZnO薄膜。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探讨了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关键问题。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铝膜的择优生长方向对电性质的影响摘要这项研究采用不同加热方法和初始膜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和硅基膜上制备了氧化锌铝(AZO膜,研究了氧化锌的微观结构与电性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添加乙醇胺(MEA、使用初始层或者加大温度梯度明显地加快了膜沿着(002方向的生长速度。
然而,载流子迁移率增加很小,而载流子浓度没有受影响甚至没有减少。
一般情况下,膜的电导率没有明显增加。
可以得出结论:这三种方法有利于提高晶体质量从而提高AZO膜的迁移率,但使由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氧化锌膜的导电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掺杂剂的活性较低,这是进一步改善膜性能的关键因素,应该首先解决。
关键词:择优生长方向;电性质;铝掺杂剂;氧化锌;溶胶—凝胶法;透明导电氧化物1 引言近年来,具有宽带能隙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已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们可以用于紫外激光二极管,透明电极液晶显示器,触摸屏,由于其特殊的光电性质,还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膜的窗口层中。
其中,人们对氧化锌给予很大期望,因为它具有较大的激发子结合能,高击穿强度,良好的耐辐射损害性能,而且大面积单晶体技术和氧化锌外延生长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事实上,氧化锌铝(AZO替代氧化铟锡(ITO薄膜在制造液晶显示器方面中的大多数问题已经解决。
此外,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氧化锌铝的质量是还不够稳定应用在实际的透明电极中。
与氧化锡和氧化铟相比,氧化锌由于其表面的保护层在离子氛环境下可以抵抗金属锌的减少。
由于这些原因,铝或硼掺杂的氧化锌薄膜已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外表面。
此外,通过共同掺杂技术可以改善氧化锌薄膜的蚀刻问题。
溅射技术已经能够生产氧化锌铝薄膜电阻在10-4Ω/cm。
然而,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微米每小时范围内其沉积速率很慢,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相反,溶胶–凝胶法在工艺应用中对于大面积氧化锌铝薄膜蒸镀技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许多方法已被应用于溶胶—凝胶派生铝掺杂ZnO薄膜的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的工艺及其相关特性。
ZnO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制备薄膜材料的常用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首先介绍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然后详细阐述制备ZnO薄膜的具体过程,包括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溶胶的制备、凝胶的形成以及薄膜的成膜过程。
接着,我们将讨论制备过程中可能影响薄膜性能的因素,如溶胶浓度、凝胶温度、退火条件等,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将对制备得到的ZnO薄膜进行表征和分析,包括其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方面。
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条件下的薄膜性能,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望为ZnO薄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溶胶—凝胶法原理溶胶-凝胶法(Sol-Gel)是一种湿化学方法,用于制备无机材料,特别是氧化物薄膜。
该方法基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条件,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从而生成稳定的溶胶。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胶中的颗粒逐渐增大并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最终转化为凝胶。
在制备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中,通常使用的起始原料是锌的盐类(如硝酸锌、醋酸锌等)和溶剂(如乙醇、水等)。
锌盐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然后通过加入水或其他催化剂引发水解反应。
水解产生的锌离子与溶剂中的羟基(OH-)结合,形成氢氧化锌(Zn(OH)2)的胶体颗粒。
这些胶体颗粒在溶液中均匀分散,形成溶胶。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胶中的氢氧化锌颗粒逐渐长大,并通过缩聚反应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的凝胶网络。
凝胶网络中的空隙被溶剂填充,形成湿凝胶。
湿凝胶经过陈化、干燥和热处理等步骤,去除溶剂和有机残留物,同时促进ZnO晶体的生长和结晶,最终得到ZnO薄膜。
ZnO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ZnO是众所周知的一种半导体材料,近年来,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包括光电技术、传感器技术、气敏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电阻率、热稳定性和高电子迁移率等优异特性,使得其在各个领域中拥有巨大市场前景。
在这些应用中,ZnO薄膜则是ZnO材料的重要组件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ZnO 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一、ZnO薄膜制备方法1.溶胶-凝胶法ZnO薄膜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为溶胶-凝胶法。
该方法主要涉及将预先制备好的ZnO溶胶放置于合适的基底上,然后通过热退火的方式完成ZnO薄膜的制备。
使用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薄膜质量和较大的薄膜面积,同时可以随意控制薄膜厚度。
2.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ZnO薄膜制备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通过采用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将高温气体通入反应室,然后将蒸汽通过传输管道沉积在基底上完成ZnO薄膜的制备。
该方法具有制备ZnO晶体中空气杂质较少、晶粒精细等显著的优点。
3.MBE法MBE法是利用分子束外延设备在超高真空环境下生长晶体的方法。
该方法制备的ZnO薄膜具有非常高的晶体质量。
然而,需要难以实现的极限条件,如超高真空环境和较高的晶体表面温度。
二、ZnO薄膜性能研究1.光电性能ZnO薄膜是光学和电学交叉的半导体薄膜。
关于ZnO薄膜的光学性能,已有许多研究。
例如,有研究人员证实了ZnO条纹薄膜在光学上具有比等宽薄膜更高的透射比,这是由于条纹薄膜的形态依赖性的折射率引起的。
此外,ZnO薄膜具有优越的光电转换性能,可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
2.气敏性能ZnO薄膜的气敏性能是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研究表明,ZnO薄膜的气敏性能受到薄膜厚度、沉积温度和掺杂类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例如,掺杂ZnO薄膜的气敏性能不仅可以提高灵敏度,还可以增加电阻率等方面的特性。
3.化学性质关于ZnO薄膜的化学性质,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从其表面性质、表面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半导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5年7月10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透光率的方法及步骤。
(2)熟悉利用SZT-2A四探针测试仪测量样品电阻率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ITO镀膜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仪器超声波清洗器、真空干燥箱、旋涂机、恒温加热台、马沸炉、SZT-2A 四探针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三、实验原理SZT-2A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是运用四线法测量原理的多用途综合测量装置,配上专用的四探针测试架,即可以测量片状,块状或柱状半导体材料的径向和轴向电阻率,测量扩散层的薄层电阻(亦称方块电阻)。
四探针测试架有电动,手动,手持三种可以选配,另外还配有四个夹子的四线输入插头用来作为测量线状或片状电阻的中,低阻阻值。
1.测试原理:直流四探针法测试原理简介如下;电阻率测量;当1,2,3,4四根金属针排成一直线时体材料上时,在1,4两根探针间通过电流I,则在2,3探针间产生电位差V,材料电阻率V (Ω-cm) (3-1)ρ=CI式中C为探针修正系数,由探针的间距决定。
当试样电阻率分布均匀,试样尺寸满足半无穷大条件时C=32212111112S S S S S S +-+-+π(cm) (3-2)式中:S 1,, S 2 S 3 分别为探针对1与2,2与3,3与4之间的距离,探头系数由制造厂对探针间距进行测定后确定,并提供给用户。
每个探头都有自已的系数。
C ≈6.28±0.05,单位为cm 。
(a )块状或棒状样品体电阻率测量:由於块状或棒状样品外形尺寸远大於探针间距,符合半无穷大的边界条件,电阻率值可直接由(3-1)式求出。
(b )薄片电阻率测量:薄片样品因为其厚度与探针间距相近,不符合半远穷大边界条件,测量时要附加样品的厚度,形状和测量位置的修正系数。
其电阻率值可由下面公式得出ρ=C I V G (S W )D (S d )=ρ0 G (S W )D (S d ) (3-3) 式中ρ0—— 为块状体电阻率测量值 G (SW )———为样品厚度修正系数,可由附录1A 或附录1B 查得。
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清洁能源备受青睐。
那么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制备简单且成本低廉,因此成为近年来备受研究的焦点之一。
一、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结构包括N型氧化锌薄膜、P型半导体以及电解质三部分。
P型半导体一般采用有机材料,例如聚合物或者有机分子,作为光敏层。
针对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最主要的光转换层就是有机半导体材料。
当入射光照射到电解质一侧的PN结时,光子会被捕获并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分别由电荷分离层方向迁移,进而到达电极,形成光电流。
由于氧化锌薄膜具有优良的透明性,方便光子的穿透,因此大大增加了电池的效率。
二、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1、溶胶-凝胶法制备溶胶-凝胶法最先是应用在制备氧化铟和氧化锡的薄膜领域。
溶胶-凝胶法首先是通过溶胶的形成,然后在凝胶的基础上制备出氧化锌薄膜。
因此,此法的优点在于控制性好,可以通过调整预处理的条件来控制质量和厚度。
同时,该方法具有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2、热蒸发制备热蒸发方法是制备氧化锌薄膜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它也是利用热源使氧化锌辐射进入真空环境,形成形成氧化锌薄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加工精度可控,同样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此外,还能够利用一些化学原理在氧化锌薄膜上获得一些理想的微结构。
三、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分别从光电性能及稳定性两方面进行探讨。
1、光电性能氧化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主要分为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三个方面。
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利用氧化锌材料结构调控实现了氧化锌薄膜的复合结构,提高息波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元件的性能。
2、稳定性稳定性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一个主要问题。
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氧化锌(ZnO)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透明导电材料、光催化剂、发光材料、紫外光吸收剂等。
其中,ZnO薄膜在透明电子学、薄膜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简便、可控的制备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制备ZnO薄膜,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制备条件来控制ZnO薄膜的性质和性能。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并研究其制备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
该研究在深入理解ZnO薄膜的制备过程和相应性能基础上,为其在透明电子学、薄膜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制备ZnO薄膜的溶胶凝胶工艺,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制备ZnO薄膜的物理结构和形貌;(3)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光谱仪等测试设备,研究制备ZnO薄膜的光学性质;(4)使用四探针测试仪等测试设备,研究制备ZnO薄膜的电学性质。
3.2 研究方法(1)准备所需的化学品和制备溶液;(2)通过控制pH值、温度和制备时间等工艺参数,制备ZnO薄膜;(3)采用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薄膜进行物理结构和形貌分析;(4)使用UV-Vis和荧光光谱仪等测试设备对薄膜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5)使用四探针测试仪等测试设备对薄膜的电学性质进行研究。
四、预期成果与结论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制备出优质的ZnO薄膜,并分析不同制备条件下薄膜的物理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初步探究其制备工艺对ZnO薄膜性能的影响。
同时,结合先前研究的成果和实验结果,将得出相应的结论,为ZnO薄膜在透明电子学、薄膜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的成核生长和失稳分解研究臧竞存 1 田战魁1刘燕行2迟静1邹玉林1魏建忠 1 叶建萍3.(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22,3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E-mail:zangjc@.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nWO4单晶上制备出透明的ZnO薄膜。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ZnO 薄膜的表面形貌。
实验结果表明:ZnO薄膜的形成经历了表面成核,晶粒长大和岛的形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由于ZnO晶核是在非平衡条件下生长的,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枝晶生长和分形生长以及失稳分解。
关键词:氧化锌薄膜,成核,枝晶生长,分形生长,失稳分解1. 引言ZnO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和Ⅱ-Ⅵ族直接宽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机电耦合性能。
室温时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
由于这些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光电导,压电,光波导,发光器件,激光器,透明导电薄膜,气敏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它可制作蓝光或紫外光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1,2]。
ZnO是一致熔融化合物,熔点为1975℃。
高温下ZnO的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提拉法生长工艺获得ZnO单晶[3]。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籽晶诱导成核的气相生长方法已经获得直径50mm的ZnO单晶[4],水热合成法和助熔剂法[5]也生长出厘米级晶体,但是商业化生产ZnO单晶还存在许多问题。
由于ZnO体单晶生长困难,价格昂贵,尺寸小,难于满足各种应用的需要。
因此,对各种ZnO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ZnO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ZnO薄膜,并对ZnO薄膜的结构,发光性能和表面形貌作了大量的报道,但对ZnO薄膜的形貌及其形成过程报道较少。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ZnWO4单晶为衬底,观察和研究了ZnO薄膜的成核生长与失稳分解、枝晶与分形形态。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工艺优化及其压敏特性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ZnO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气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制备ZnO薄膜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当前对于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薄膜质量不稳定、制备工艺难以控制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通过探究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的不同制备参数,如前驱体浓度、溶液pH值、热处理温度等,优化制备工艺,提高薄膜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压敏测试等实验,研究ZnO薄膜的压敏
性能,探索其在气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
(1)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通过SEM、XRD、UV-Vis等手段对薄膜进行结构表征和光电性能测试;
(2)改变制备参数,如前驱体浓度、溶液pH值、热处理温度等,
优化制备工艺,提高薄膜质量和稳定性;
(3)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制备的ZnO薄膜的压敏性能,分析其压
敏特性的来源;
(4)探讨ZnO薄膜在气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优化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的工艺,提高其制备效率和薄膜质量,为制备高性能ZnO薄膜提供了基础研究;同时,对ZnO薄
膜的压敏性能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气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铝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性能的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氧化锌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及液晶屏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一些涂层应用来说,通常需要改变其电学和光学性能,以使
其更符合实际需要。
这时,通过离子掺杂调制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就成了
一种重要研究方向。
铝是一种常用的掺杂元素,可以改变氧化锌薄膜的
光电特性,例如提高氧化锌薄膜的传导性和改善其稳定性。
研究内容:
本文将研究铝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
研究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薄膜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薄膜,以氧化锌前体、异丙醇、甲酸及乙二醇作为原料,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氧化锌薄膜。
2. 铝离子掺杂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薄膜的过程中将铝盐添加到体系中,控制铝掺杂量的大小,并研究掺杂量对氧化锌薄膜性质的影响。
3. 薄膜表征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表征分析。
4. 性能评估
通过测试掺杂氧化锌薄膜的电学和光学性质,评估其性能,包括电
导率、透明度、波长公率等。
研究意义:
本文将探究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铝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工艺,为控制氧化锌薄膜的性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后续设计和优化氧化锌
薄膜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优化制备工艺,提高薄膜性能,为氧
化锌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及液晶屏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一、所需试剂和实验仪器
试验中所需试剂(均为国药集团生产)及其作用:
二水合醋酸锌Zn(CH3COO)2•2H2O 金属前驱物
乙二醇甲醚CH3OCH2CH2OH 溶剂
无水乙醇CH3CH2OH 溶剂、清洗
异丙醇(CH3)2CHOH 溶剂
乙醇胺H2NCH2CH2OH 稳定剂
二乙醇胺HN(CH2CH2OH)2 稳定剂
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 掺杂
丙酮CH3COCH3 清洗基片
浓盐酸HCL 清洗基片
去离子水H2O 清洗基片
制备薄膜的实验仪器设备
仪器型号用途
物理电子天平FA1104电子天平,测量前驱物及掺杂等物质
d=0.1mg,上海方瑞仪器
恒温磁力搅拌器78HW-1 型,金坛荣华仪器配制溶胶
台式匀胶机KW-4A 型台式匀胶机涂胶制备薄膜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01.OSA 型预热处理薄膜
管式电阻炉SK-2-2-12 型预热和最终高温处理薄膜
上海实验电炉
测试仪器
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SEM、Hitachi-F4500荧光光谱仪等。
其它
石英硅片
二、实验步骤
(一)ZnO 前驱溶胶的制备
1、配制0.75 M 的溶胶:
用电子天平(精度为0.1mg)准确称取8.2621g 二水合醋酸锌放入大约30 mL 的乙醇溶剂中用具塞三角瓶盛放,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并保持温度为70℃,10 分钟后加入4.60 mL的乙醇胺稳定剂,搅拌10 分钟后,待其冷却后在5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滴定,配制成0.75 M 的溶胶,最后在7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1 小时后,形成均一透明的溶胶,至少静置48 小时后待用。
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异丙醇(IPA),乙二醇甲醚(EGME)做为溶剂配制0.75 M 的ZnO 前驱物溶胶,至此我们配制了三种不同溶剂的ZnO 溶胶备用。
2、ZnO 薄膜的制备
我们选用石英片作为衬底。
(1)基片的清洗:采用石英片为基板,在涂膜前依次用浓盐酸、酒精、丙酮和丙酮酒精混合物以及去离子水在超声仪中清洗15 分钟,然后用于涂膜。
(2)薄膜的制备:我们在这次实验中采取四次涂膜。
采用旋涂法进行涂膜,涂膜时先低转速600r/min,时间 6 s,然后高转速为3000 r/min,旋转时间为30s。
涂膜结束后立即放入200o C 的烘箱中干燥10min,然后放入管式炉中进行500o C 热处理10 min。
每一薄膜试样重复上述涂膜过程4 次。
获得的ZnO 薄膜样品最后在600℃热处理 1 小时。
三、厚度、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检测
1、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
从XRD 的结果可以确定晶体的物相、晶格常数和颗粒大小,还可根据峰的
强度、择优取向如何以及哪一衍射面有此现象,从而初步断定可能存在的形貌。
X射线衍射谱用Rigakav D/max-3A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测试,测试条件Cu-KA:射线实验参数为电压35kV,电流35mA。
给出ZnO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XRD)。
分析谱峰、根据XRD数据利用Bragg 公式计算了样品的晶格常数、分析ZnO薄膜晶态、晶体结构和轴择优取向。
衍射峰半高宽(FWHM)的大小反映了薄膜结构特性的优劣,衍射峰半高宽越小,薄膜品质越优。
利用X射线衍射谱由Scherrer公式d=0.98K/BcosH给出样品的粒径大小,其中为K为X射线的波长0.1542nm,B为衍射峰的半高宽(FWHM)以弧度为单位,H为衍射角,d为晶粒的平均粒径。
2、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
给出室温下300—800nm范围内测定的ZnO薄膜的透射谱。
根据公式d=1/[2n(1/K2-1/K1),式中d为薄膜厚度,n为薄膜透射率。
K1、K2为透射曲线两相临近峰值对应的波长,计算出薄膜的厚度。
由透射谱分析ZnO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内薄膜的平均透射率和样品的吸收边以分析其光学性质。
3、扫描电镜SEM
样品的SEM图像在Hi-tachis-520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上得到,ZnO 薄膜的表面形貌它来观察。
,加速电压为20MV。
得到高放大倍数下的表面图和对应的截面SEM 图,由图得出薄膜表面结构、晶粒粒径。
为了更清楚看到个别晶粒的大小,更大放大倍数下观察晶粒大小和ZnO 薄膜的截面图即样品厚度。
4、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ZnO 薄膜的光致发光测量是在Xe灯激光下,用Hitachi-F4500荧光光谱仪(日本日立公司)测试,激发波长为365nm。
绘出室温下纳米ZnO薄膜的光致发光谱,激发样品的光波长为365nm。
这对于紫外发光的强弱可能由厚度决定的,厚度越大,则发光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