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由于儿科病人合作程度差,一般情况下,小儿的椎管内麻醉应在完善的静脉复合麻醉(监测下镇静、镇痛)下施行,操作过程中,需有护士或麻醉助手协助患儿保持适当体位,需妥善连接监护仪器,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随时注意上呼吸道畅通情况,时刻警惕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发生。
【硬膜外阻滞】1.1 适应证:中下腹部、下肢、肛门会阴部位手术,上腹部手术推荐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必要时可性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1.2 禁忌证:1.2.1 绝对禁忌证:患儿及家属强烈拒绝、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严重脊柱解剖异常或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明显凝血功能异常、低血容量未纠正。
1.2.2 相对禁忌证:急腹症腹胀明显者、饱胃患儿、接受抗凝治疗者、其他体位摆放苦难者。
1.3 实施过程1.3.1 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推荐咪达唑仑0.05~0.1 mg/kg(以总量不超过2mg为宜)、长托宁0.1~0.2 mg/kg、舒芬太尼0.1~0.2 μg/kg(或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2~3 mg/kg依次静脉缓慢推注。
患儿入睡后摆放体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入氧气。
1.3.2 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手套,用5%含碘消毒剂消毒皮肤3次,铺无菌巾。
1.3.3 用0.5~1%浓度的利多卡因溶液对皮肤至黄韧带全层局部麻醉。
1.3.4 行硬膜外穿刺,至针尖进入椎间隙,拔出针芯,接玻璃注射器进行压力试验。
1.3.5 针尖进入硬膜外隙,阻力消失,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以2~3cm为宜。
行负压试验。
1.3.6 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患儿取平卧位,依次给予试验剂量和首剂局部麻醉药。
1.3.7 术中严密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行状态按时追加跟踪剂量。
手术结束后拔出硬膜外导管,仔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导管尖端是否完整。
【骶管阻滞】2.1 适应证:下肢、肛门、会阴手术,部分3岁以内患儿的下腹部手术。
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 (四川绵阳平武县人民医院 622550) 麻醉,是当前手术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腰硬联合麻醉就是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局部麻醉中的一种。因为其麻醉效果好,不仅能够满足手术需求,而且对病人影响小,能很好被病人接受。但是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不了解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仅单纯的认为麻醉就相当于是死过一回。另外,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麻醉会影响人体健康,或是留下后遗症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您知道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缺点吗? 先说其优点吧:(1)麻醉起效快,通常几分钟就出现效果,比如是做个下肢骨折手术,短短几分钟,你就感觉不到疼痛了,惊讶吧!快吧!,呵呵,就有这么快,你不痛,手术就开始了;(2)可以随着手术时间的长短随时给药,药物都有个作用时间,也就是需要随着时间再次用药,当然再次给药的时候不是又再打一次麻醉,就是从你腰上最先打麻醉的时候留的一根很细很小的管道给药,你腰上有一股凉丝丝的感觉就是给完药了,怎么样,简单吧;(3)手术过程你醒着的哦,你可以跟我们交流,还可以摆家常,当然如果你心够大(不把手术当回事)还可以随便看看手术室的环境,了解医生护士怎么工作的,出院以后还可以跟别人摆一摆你的见识,哈哈。 事物均有两面,当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1)采用这种麻醉要看做什么样的手术:比如下肢的手术,就是在腿腿呀、脚脚呀这些部位做手术,还有就是剖腹产,生娃娃等一些下腹部手术均可使用。下腹部以上的手术:像是手杆呀、脑壳呀、脸上呀、胸部呀这些部位就不适合了;(2)需要你的完美配合,重要哦,很重要哦,重中之重,重要的要说3遍。这种麻醉方式就是在你的腰部脊柱当中进针,那么就需要你侧着躺,弯起你的膝盖,弯起你的腿,弯起你的背,就是像个虾米,对,就是要躺着像个虾米哦。如果你是腿杆骨折,那喊你这么躺的时候肯定有点痛哦,忍一下,一会就好了;(3)麻醉效果不好:这种麻醉属于区域麻醉也就是大众说的局部麻醉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的时候,这种麻醉效果是杠杠的,真的杠杠的,当然万事无绝对呀,就有那么很小的一些几率,他的效果就不理想哦,你有痛的感觉哦,这个时候那我们就可能会从你输液的通道给一点点其他辅助药物,或者是改用全身麻醉,就是让你睡觉,你就没有痛的感觉了呀,美梦做完,手术也就完成了,安逸。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体位 一般情况下,你需要躺左侧位或右侧位,都可以,但重要的是你的配合,背部尽可能弯,弯好了,背上的空隙就大,打针就好打,还有不能动,打麻醉的时候你要动必须先要告知正在操作的麻醉医师,如果你盲目的动了。说小一点,麻醉不好打,时间就长,说大了去,造成损伤可能瘫痪,这不是危言耸听哦,很重要的哦。 ■硬膜外导管 麻醉打好了以后,我们需要在你的背上留着一根管子,一根又细又长的管子,你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根本感觉不到。这根管子就是一根再次给药的通路,还可以留着手术做完了以后镇痛用的。 ■禁忌症 有些病人没法使用这种方法,就是有凝血方面的问题,比如长期使用抗凝药又未按指导停用的病人、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病人、精神方面出现问题无法配合体位的病人等等。 腰-硬联合麻醉存在哪些风险? 讲讲风险吧:(1)这种麻醉方式是要进入脊柱中间的两个腔隙,一个叫蛛网膜下腔、一个叫硬膜外腔,这两个腔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在穿刺的过程中,有一定几率可能针会碰到,一定几率可能对其损伤,一定几率可能引起相应不适的感觉,一定几率可能带来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损伤。其实,这些几率都很小很小,但是不能说是零。(2)对于老年人、幼儿来说,相对风险较高,其实不能说这种麻醉方式的风险高,应该说对于这两类特殊人群来说,任何麻醉方式风险均大。 总结 无论任何一种麻醉均是要保证病人的安全的前提下来决定和实施的,不论采用哪种麻醉方法,医护工作者均是尽心尽力地为做好本职工作,请你们放心。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等多种情况。
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
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患者的状态。
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结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术后的观察护理。
轻比重和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的比较作者:戴赣民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36期【摘要】目的比较轻比重和重比重两种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Ⅱ~Ⅲ级下肢手术60例。
男25例,女35例,年龄65~92岁,体重38~70 kg。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A组为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0.125%左布比卡因;B组为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0.5%左布比卡因。
结果A组和B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和阻滞范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压和心率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轻比重;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骨折手术患者遂年增多,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
尤其在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由于其术前夹杂病多,给麻醉的选择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自从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使一度冷落的腰麻又火了起来,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已成为很多医院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首选。
为了提高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
笔者对轻比重和重比重两种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下肢手术60例。
男25例,女35例,年龄65~92岁,体重38~72 kg。
手术种类: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置换术8例,动力髋6例,股骨切开复位18例,胫骨切开复位15例。
术前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3例,慢支6例,贫血5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立即开放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常规输氧。
A组为轻比重组,腰麻用0.125%左布比卡因(0.75%左布比卡1 ml+注射用水4 ml),硬膜外用0.75%左布比卡因;B组为重比重组,腰麻用0.5% 左布比卡因(0.75%左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硬膜外用0.75%左布比卡因。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2017年10月修订)目录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0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0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2)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5)第四节气管内插管 (8)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
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
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3)旁正中穿刺法。
穿刺针自距中线1。
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
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
附件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硬膜外包、腰硬联合包)”技术参数1、产品适用范围:用于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时穿刺、注射药物。
2、产品材质及组成:由穿刺针、导管、无菌注射器、注射针、纱布、乳胶手套、敷料布巾、镊子等组成。
3、主要技术指标:3.1无菌、无热源,安全卫生、使用方便。
3.2硬膜外穿刺针:为曲线型针头,可以在进行导管插入手术时,保护导管免于损伤,而且可以平滑的置入硬膜外腔;套管的超薄壁体,使它可以置入一个较大规格的麻醉导管;针体上标有刻度确保置入深度准确;针柄的翼翅设计,增强了进针的稳定性和方向性。
3.3麻醉导管:直径为1.0mm,±5%偏差,材料为尼龙或PVC,短头有2-3个侧孔采用独特工艺加工,保证麻醉药物的畅通,并且有软硬之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
规格齐全,还有带钢丝、造影线(激光导管)等。
3.4硬膜外、联麻包的导管采用进口材料,导管弹性、韧性、软硬适中、刻度准确、不易屈曲。
3.5、腰椎穿刺针:腰椎穿刺针笔型结构设计(型号≤5#),使手术中和手术后脑脊液的流失量降到很低,避免术后反映加剧。
4、规格:AS-E/S AS-E AS-S5、包装要求:环氧乙烷灭菌,独立包装。
6、配置清单:6.1联麻包(AS-E/S)配置:(预计年使用量:2000个/年)6.1.1硬膜外穿刺针1付(16#)6.1.2腰穿针1付(5#)6.1.3硬膜外导管1根6.1.4无菌注射器3ml 1只、5ml 1只(玻璃)、20ml 1只6.1.5注射针5#、7# 、16#6.1.6纱布(2-3块)、乳胶手套1双、敷料1块、洞巾1块6.1.7消毒刷(3只)6.1.8棉球(3个)、胶布和接头各1个6.2 硬膜外包配置(AS-E):(预计年使用量:1000个/年)6.2.1硬膜外穿刺针1付(16#)6.2.2硬膜外导管1根6.2.3无菌注射器3ml 1只、5ml 1只(玻璃)、20ml 1只6.2.4注射针5#、7#、16#6.2.5纱布(3块)、乳胶手套1双、敷料1块、洞巾1块6.2.6消毒刷(3只)、托盘1个6.3 腰椎麻醉包配置(AS-S):(预计年使用量:100个/年)6.3.1硬膜外穿刺针1付(16#)6.3.2硬膜外导管1根6.3.3无菌注射器3ml 1只、5ml 1只(玻璃)6.3.4注射针5#、7#、16#6.3.5 导引针1只6.3.6纱布(3块)、乳胶手套1双、敷料1块、洞巾1块6.3.7消毒刷(3只)、托盘1个采购文件书装订顺序1、封面(公司、品目、联系人、联系方式)2、目录3、品目及报价表(格式见附件3)4、规格型号、配置及偏离表(格式见附件3)5、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6、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7、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原件)暨经办人授权书及法人、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8、生产厂家授权书(投标人不是生产厂家的)9、如是医疗器械,须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复印件)10、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注册登记表(复印件)11、如有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体系认证(考核),请提供的有效证明文件的复印或扫描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FDA、CE、ISO等认证(提供中文翻译复印件)12、质量检测中心或法定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性能自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的复印或扫描件13、如有其他证书:产品在技术、节能、安全、环保和自主创新方面获得的认证证书或制造厂家和产品所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等复印或扫描件14、产品执行标准(提供产品注册标准:YZB等资料供评审)15、产品质量及货源保证书16、售后服务承诺书17、如有,提供进口原材料证明书或产品报关资料等18、产品说明书或与投标医疗耗材型号一致的产品彩页资料和其他有关介绍资料。
*腰椎麻醉标准流程(SA)适应症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不宜实施全身麻醉的病人禁忌症A 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及小儿等不能合作的病人.B 严重低血容量的病人.C 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
PT。
APTT prolong ex。
肝硬化、ESRD;或有出血倾向、正在使用抗凝剂时D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有感染的病人。
E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F 脊柱外伤或有严重腰背腿痛病史者,脊柱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G 患者拒绝椎管内麻醉者。
H 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麻醉前访视1.主管麻醉医生麻醉前必须访视病人,充分了解病史,复习医疗记录和实验室检查。
2.检查穿刺标志是否清楚,明确脊柱有无病变、畸形。
3.检查穿刺部位、邻近组织有无感染。
4。
是否存在出血性疾病,出血倾向,是否正在使用抗凝药治疗。
5.是否有经常头痛史,是否存在隐性脊髓病变。
6.是否有腰、腿疼病史,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
7.检查有无困难气道。
8。
术前用药医嘱情况9.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准备常规:1.麻醉车2.麻醉包3。
麻醉药4.急救药剂: Atropine、Ephedrine5。
监测仪:E。
K。
G.、BP.、Pulse Oximete 电极6.可供全身麻醉的设备(如麻醉机及麻醉药品、喉镜)7.一次性面罩、通气道、湿滑瓶,吸痰管流程:1. 检查麻醉机及监测仪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2。
将急救药品备妥,置于麻醉药车上,Atropine及Ephedrine。
3. 准备病人:(1)病患数据确认,术前用药确认。
(2)为病患装上E。
K。
G.、BP。
及 Pulse Oximeter.(3)吸氧(4)检查病患的点滴输液是否顺畅,予full run。
(5)医护对立于患者双侧,向病患解释,并摆好垂直侧卧、屈膝、头弯姿势,头部垫薄枕,成“虾米状"。
(6)确定穿刺部位,L2—L54.将腰麻包置于腰麻车上,小心打开,倒入适量的消毒溶液,再将无菌2ml空针,巡回护士协助配置腰麻药液。
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一适应证1单独应用:疼痛刺激较小、手术时间不超过1小时、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术前评估无呼吸道梗阻风险的短小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
比较常用于:无痛人流、宫腔镜、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取卵术等。
2辅助麻醉:2.1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麻时,希望患者达到安静无意识状态,达到镇静并强化镇痛目的;2.2儿童或其它不合作患者,可提前使用此麻醉方式,帮助完成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3控制局麻药毒性反应、高热或其它原因所致的痉挛、惊厥等症状的目的。
二禁忌证1饱胃患者,术前禁食水不足4小时者;2分娩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心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容量病人;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5既往对麻醉药有过敏史者;6其它所有术中麻醉医师无法有效观察和控制呼吸道者均为禁忌:6.1术前评估有呼吸道梗阻风险的病人;6.2俯卧位手术;6.3口腔、鼻腔、内耳手术;6.4眼科或头面部手术,需加盖多层敷料者。
7在无有效管理呼吸的设备和环境下,包括人员技术支持力度不足时禁用。
三麻醉前准备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禁食禁水;2.适宜的术前用药;3.备气管导管、牙垫、喉镜、吸痰管、管芯、插管钳等;4.麻醉机检测功能正常;5.吸引器正常可用。
四麻醉监测术中监护有以下几个标准,非插管全麻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五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1鼻导管吸氧,氧流量3~5L/min;2开放静脉输液通道,对时间长的诊疗操作宜使用留置针。
普通简单手术可使用透皮针。
3顺序用药:3.1胆碱能药物:成人阿托品0.2~0.5 mg或长托宁0.2~0.5 mg,iv;3.2咪唑安定0.02 ~ 0.04mg/kg(也可酌情不用);3.3适量镇痛药物:芬太尼0.2 ~ 1ug/kg或舒芬太尼0.01~0.02ug/kg或地佐辛0.04~0.08mg/kg或其它适量镇痛芗,以保持患者清醒不抑制呼吸为原则;3.4继之推注依托咪酯0.2 ~0.3mg/kg或丙泊酚1.5 ~ 2.5mg/kg,观察患者反应,使病人意识消失,用药同时尤其注意呼吸变化,必要时进行辅助呼吸;3.5持续静脉注入依托咪酯0.3~0.8mg/kg/h或丙泊酚3~8mg/kg/h,根据监测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和机体内环境稳定;3.6估计诊疗结束前3~5min停止用药,等患者苏醒后送入观察室,结束麻醉。
东 莞 三 医 麻 醉 手 术 科 管 理 制 度
1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适应
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 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 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
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
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 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 适宜的术前用药;
2. 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 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 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 操作流程
1. 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 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 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 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 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刺
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
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 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注
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 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
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
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
东 莞 三 医 麻 醉 手 术 科 管 理 制 度
2
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 监测
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
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
1 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
2 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
出入量。
六 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见硬外麻和腰麻的操作规范。
第一稿:2010年12月7号
修订稿:2014年2月12号
再修订:2015年10月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