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96.86 KB
- 文档页数:2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分析了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方法,以期指导养猪生产对该病的防治。
1病原猪肺炎支原体具有多形性,其中常见的有球状、球杆状和杆状等。
菌落小,通常凸起,表面为颗粒状,较老的菌落产生稍为凹陷的中心,呈油煎蛋状。
本菌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非常严格,用以分离此种病原体的液体培养基通常由富含水解乳蛋白的组织培养平衡盐溶液、酵母浸液和猪血清组成。
培养的材料不能被其他支原体污染,因为它们的生长会超过猪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能产酸,1:__浓度的美蓝可抑制其生长。
对高温、阳光和腐败的抵抗力不强,排出体外后生存时间较短,在低温或冻干条件下保存时间较长。
30%草木灰及20%石灰乳等消毒剂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2流行特点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
病原体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随着咳嗽、喘气和喷嚏排出体外后,健康猪通过直接接触和吸人空气中的霉形体而传染。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
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为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慢性经过时症状不明显,病死率很低。
当气候骤变,阴冷潮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病情可能加重,病死率随之增高。
3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最短潜伏期为3~5天,最长达1个月。
根据病情的经过大致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3个类型,一般以慢性和隐性较为常见。
急性型的病猪精神沉郁,呼吸次数剧增(120次/每分钟),有的张口喘气,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姿势,体温正常。
如有继发感染,体温会升高,病猪呼吸困难时,食欲废绝,最后窒息而死。
病死率很高,耐过者多转为慢性型。
慢性型的病猪长期咳嗽,驱赶运动或采食后病情加剧。
初为单咳,严重时发生连续的痉挛性咳嗽,弯腰弓背,颈直伸,头低垂,直到咳出分泌物为止。
这种病随着气候的变化及饲养条件的改变而时好时坏,常流鼻液,有眼屎,体态消瘦,发育迟缓,被毛粗乱无光,病程较长,可达2~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病因:
猪气喘病是由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繁殖和感染所致,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病
毒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多种营养不良以及环境因素都是该病的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的改善
猪厩内环境卫生情况良好对猪气喘病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定期清理粪便,猪圈内要保持干燥。
可使用消毒剂定期喷洒。
2.改善饲养管理
孕、哺胶体应当保持干净整洁,用灰白色除螨剂和照射灯治疗。
3.疫苗接种
对猪气喘病的防控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
在适当的时候给猪接一针防疫疫苗
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猪气喘病的发生率。
4.加强营养管理
不同阶段的猪对饲料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多加注意对猪的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的计
划制定和执行,合理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加强抗氧化剂的摄入。
同时,合理安排饲喂,
保证猪的膳食营养结构完整,营养平衡。
5.药物治疗
患猪最好立即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紧急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选择剂量准确、作用快
效显著、支持疗效较好的药物,如对症治疗口服药、注射剂等及时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
情的发展。
猪气喘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疾病。
病猪特征是体温、食欲变化不大,有明显的喘气、咳嗽、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症状,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
近年来常与猪肺疫、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
猪喘气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猪群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流行病学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此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秋末、冬春季节等寒冷季节和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多发。
饲养管理差、饲养密度高、存在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的猪场以及饲喂霉变饲料的猪场更容易感染此病。
二、临床症状根据病程,猪气喘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3种,目前主要是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隐性型一般无临床症状;慢性型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喘气、咳嗽、腹式呼吸、体温、食欲变化不大等。
本病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出现呼吸苦难、打喷嚏、咳嗽、食欲减退、皮肤苍白、体温升高、末端皮肤发绀等症状。
三、病理变化单纯的支原体感染剖检可见肺部水肿、气肿,病变部分呈肉变,病程稍长的呈虾肉样实变或胰变。
四、诊断一般可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即可初步诊断为猪气喘病。
五、预防方案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1.全方位封闭猪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
2.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3.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消毒可以选用广谱、高效、刺激性小的醛类消毒剂。
4.为猪群提供营养水平高、营养均衡的饲料。
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对降低本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5.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6.饲料中加入脱霉产品,防止饲料霉变引发本病。
脱霉产品应选择能吸附霉菌毒素,还能杀灭霉菌毒素并且对饲料的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等不影响的产品,如霉消安、霉脱安、霉吸安等,保证猪群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7.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整,要充分重视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养猪技术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
猪气喘病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此病虽然致死率低,但是感染率较高,并且还易继发多种疾病,从而使死亡率增加.患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的会死亡。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1、流行情况自然感染发病的情况仅在猪群中可见,所有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只都会感染气喘病。
近几年,仔猪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仔猪断奶时大约在25~45日龄,会因为实施分群、饲料更换和饲养环境出现变化等产生应激刺激,从而使得仔猪的抗病力降低,感染气喘病的概率很大,而且比其他时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要相对高些。
据相关报道可知,感染喘气病的猪群周围3.2千米范围内的其他猪群都会被传染。
猪气喘病的病原广泛分布在某些猪场中,成年猪一般都是呈隐性感染,而育肥猪很少有隐性感染的情况出现。
喘气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在冬季和春季寒冷时间段感染的猪只较多。
新感染的疫区流行呈暴发性,患猪临床症状很严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且大多数呈急性患病经过。
老疫区患猪发病多是慢性经过,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表现,具有较低的致死率。
喘气病是猪群三大免疫抑制病当中的一个,如果和蓝耳病、胸膜肺炎等病毒发生混合感染,会明显增高病死率。
比如和蓝耳病病毒混和感染的时候,患猪会有肺部病变而且很典型,蓝耳病病毒单独感染时,不会观察到患猪有明显的肺部病变,而且特别容易继发并发症,比如大肠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巴氏杆菌病等,造成感染猪只的死亡率升高。
2、临床及病理表现喘气病属于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生产中患猪的典型症状是呼吸艰难、咳嗽、气喘但是体温仍维持正常。
猪支原体病原对肺脏具有亲嗜性,主要侵害猪只的肺脏,导致病变部位丧失呼吸功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猪气喘病毒引起。
猪气喘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时可造成群体性死亡。
为了防止和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1. 定期消毒:定期对猪圈、设备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猪气喘病病毒的存在。
2. 隔离感染猪:对于疑似病例或确诊感染的猪,应立即隔离,与健康猪隔离开来,以防止病毒传播到其他猪只。
3. 提高饲养环境条件:保持猪圈内的空气流通,尽量降低湿度和温度,以减少猪气喘病病毒生存的条件。
4. 为猪只提供适宜的营养:合理的饲料配方和供应,保证猪只摄取足够的营养,提高猪只的免疫能力。
5. 加强猪只的免疫力:定期为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其对猪气喘病的耐受力。
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根据病情和免疫水平的需要,可以进行单一或复合疫苗的使用。
6.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测量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病例。
定期进行病原检测,了解疫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病毒的传播。
7.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兽医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
8. 做好销售和运输管控:确保销售和运输环节的卫生和消毒,防止病毒通过销售和运输途径传播。
9. 猪场管理:加强猪场的管理,保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状态。
定期对猪圈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良好的环境条件。
10. 提高员工卫生素养:加强员工的卫生教育,指导员工正确的佩戴口罩和防护服,定期进行体温测量,防止人与猪之间的交叉感染。
防治猪气喘病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疫情监测和加强员工的卫生素养等。
只有综合使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和传播。
浅析猪气喘病的防治要点猪气喘病又名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
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其中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
成年猪多呈阴性感染。
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阴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随咳嗽和喘气排除体外后,通过接触经呼吸道而使易感猪感染。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已冬春节较多见,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高、短期难以根除,而且会造出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根据疾病的经过,大致可将本病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型。
1.急性型病猪常突然发作,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次数剧烈,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喘气,有明显的腹式呼吸,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
2.慢性型本型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肥育猪和后备母猪。
病猪常于清晨、晚间、运动后或进食后发生咳嗽,由轻而重。
随着病程的发展,常呈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
如无继发感染,体温一般不高,通常病猪仍维持食欲,但生长不好,病程2~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若猪体抵抗力差,由于巴氏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侵入,可能发生急性肺炎。
3.隐性型常见于老疫区的猪只。
由于饲养条件较好,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在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
个别猪剧烈运动后偶见咳嗽。
若饲养管理恶化则可出现急性或慢性型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二、诊断猪喘气病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症状,急性感染易与猪流感混淆,同时要与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肺丝虫病和蛔虫病相区分。
临床症状明显的病变论断较易,隐性患猪需借助间接血凝技术诊断或x 线检查。
三、防制要点1.?综合控制猪肺炎霉形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室温条件下36h失去致病力,在低温或冻干条件下可保存较长时间。
一般消毒药和多种抗生素都可将其杀死或抑制。
因此,对于此病防治的方法很多,但多数只有临床治愈效果,不易根除病原。
而且各种治疗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安徽农学通报,
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24)
38
猪气喘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解绍栋
(新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新沂221400)
摘 要:近年来,猪气喘病的发生呈现上升的势头,严重威胁了养猪业的发展。气喘病一旦感染,治疗成本高,并且
短期内难以根除此病,造成了重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因此,对养猪场应该贯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
消毒、隔离、免疫等措施进行防控,避免气喘病的扩散和传播。
关键词:猪气喘病;症状;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24-038-002
猪气喘病是一种常存在于猪群中的疾病,也被称为猪
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此病是冬季常见的猪慢
性呼吸道传染病,养猪的国家均有此病流行。感染此病的
猪生长速度放缓,换肉律降低,饲养期延长,虽然死亡率不
高,但是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不
利的影响。
1 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
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有感染的可能,其中最容易被
感染的是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和幼龄猪。成年猪的感染一般
呈现慢性或隐性特征。妊娠后期的母猪一旦感染,常为急
性,死亡率较高。在对新老疫区的抽样调查比较之后可以
发现,新疫区病猪的症状明显,老疫区病猪症状并不显著,
新疫区病猪的死亡率高于老疫区。猪气喘病的发病并没有
季节的局限,一年四季均有暴发的可能,主要诱因有饲料
质量差、猪舍环境潮湿拥挤等,因而以春季和冬季,寒冷、
潮湿、气温骤降的时候较为多发。
2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流白色粘稠鼻液,
并伴有食欲减退。病变的主要器官是肺脏,病理变化部位
主要位于胸腔内。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
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中,病猪和带菌猪是
其主要传染源。
2.1 急性型
急性型猪气喘病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猪突然发病,
呼吸加快,严重者张口急速喘气,呼吸困难,并有泡沫样粘
液从口鼻流出。咳嗽次数一般不多,但是有时可能发出连续性咳嗽,严重时还会产生痉挛性咳嗽。大部分病猪体温并未升高,食欲也没有明显下降。急性型气喘病多见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或此症的新疫区,猪群发病迅速,病程短至7~14d,一旦感染,死亡率较高。2.2 慢性型慢性型猪气喘病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染病初期多为单咳,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明显的腹式呼吸,呼吸困难时影响进食,以致于病猪日渐消瘦,发育缓慢。病程可达2~3个月,有的可长达半年以上。慢性型气喘病发病率高,但是死亡率低,多见于老疫区。 2.3 隐性型感染隐性型气喘病的病猪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有时在夜间或驱赶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基本正常。 3 猪气喘病的预防 寒冷的季节和气温骤变会使猪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加重病猪的症状,引起死亡率的提高。该病的发生和传播都与饲养管理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预防此病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3.1 搞好环境卫生病猪及隐性带菌猪都是气喘病的主要传染源,在临床症状消失1~2年之后,病猪的呼吸道中还存在有病原体,病猪通过咳嗽、喘气,形成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在空气中被健康猪吸入造成感染。因此,在通风效果不好、潮湿、脏乱的猪舍中,最容易暴发气喘病。这就需要搞好猪圈的环境卫生,在转入猪之前,要将猪舍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的消毒。转入猪之后也要定期进行消毒,每7d用1:1 000的金维康消毒2次。要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消毒药,以预防耐药性增强。 3.2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要针对日常的保洁和定期的保健制定具体的免疫程序
和操作规程,并且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日常的操作行为。
在气候变化剧烈的时候,对猪舍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
疫情及时处理,隔离病猪,避免疫情扩散。对猪群特别是容
易感染气喘病的幼崽和妊娠期、哺乳期成年母猪加强定期
的保健工作。
(下转139页)
收稿日期:
2012-11-09
第18卷24期139汉松时采用自制的腐殖质土,亦收到很好的效果,且培养的苗健壮,根系发达。具体做法是:将优质植物碎屑,如黄豆秸屑,拌和粘性壤土,加入少量黄沙,堆积,自然腐熟。3.1.2 扦插时间 雀舌罗汉松以4月底至5月初为最佳扦插期,梅雨季及秋初也可以扦插,但效果及成功率不及4月底至5月初的这一期[3]。3.1.3 插条的选取 选用一年生健壮饱满的枝条作插穗,以3721作为生根促进剂。3.1.4 扦插的要点 在剪截插穗时,取穗长3~4cm,去掉中下部叶片,只留上部一小部分叶片,以穗长的1/3插入土中,密度以叶片完整遮盖扦插床面而又不相互挤压为宜[4]。3.1.5 苗床管理 由于南通雀舌罗汉松扦插生根极其缓慢,生根后的生长也极其缓慢,所以,扦插后的苗床管理至关重要。总体原则应该做到叶面不干、土不积湿、合理通风。3.2 嫁接繁殖3.2.1 砧木的培育及其要点 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嫁接砧木主要选用中叶罗汉松。小苗的培育可以采用籽播和扦插。籽播于10月种子成熟时即采即播,当年冬季做好防冻保护即可。小苗以留床2年后移栽为宜。3.2.2 接穗的选择 在嫁接时,接穗主要选择一年生的健壮枝截取接穗,常规下,以接穗3cm左右的长度为宜,但现在一些有经验的苗农为了快速获得坯材,尝试了取长枝嫁接的方法,也获得了成功。3.2.3 嫁接方法 在嫁接的技法上,小树主要采用劈接的方法,而大树则是采用旁接。时间以3月树木开始恢复生长时进行为宜。3.2.4 嫁接的管理要点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嫁接,嫁接点均要做好保湿,待新芽开始生长后逐步恢复至常规管理。4 结语历史上,南通雀舌罗汉松一直是作为盆景素材经加工成型后供人把玩观赏的,主要消费群体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及富裕阶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已逐步向大众化消费的方向发展,一些别墅、私家庭院中种植一株经过加工成型的造型罗汉松大树现在也是常见的事。随着砧木的进一步扩大繁殖、嫁接和养护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大众收入水平和观赏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大众化消费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所以,在南通雀舌罗汉松的繁殖培养技术上,在发挥嫁接扩繁的优势的同时,应该加快现代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以利于南通雀舌罗汉松这一地方品种能得到稳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为丰富和繁荣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服务。参考文献[1]华 文.罗汉松品种介绍[J].花卉,2011(11):27-29.[2]温建荣,金星平.罗汉松树桩盆景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1):149-150.[3]蒋 燚,朱积余.珍珠罗汉松繁殖与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 2004(6):66-69.[4]余昌元.罗汉松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70- 271.[5]袁国明,沈军华,鞠久志.罗汉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上 海农业科技,2011(4):75. (徐世红编、校)(上接38页)3.3 药物拌料预防药物拌料预防要分情况进行,生产母猪可以在生产前后各7d用水溶性阿莫西林250μg、支原净100μg和强力霉素100μg混合进行拌料喂饲。仔猪在出生后3d、7d和21d时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用量为0.2ml/kg。保育猪在转群阶段,可以用40g复方替米先锋拌料80kg连喂15d。后备猪在配种前每月用水溶性阿莫西林250μg、支原净100μg和强力霉素100μg混合拌料喂饲7d。育肥猪在13、18周龄分别预防给药7d。3.4 保证饲料质量猪饲料关系到猪群的质量。同一个品种的饲料,由于加工、贮藏和运输等环节的处理不同,其营养成分会有所差异。要保证为猪群所提供的饲料的质量,避免腐烂霉变的饲料进入猪舍。各阶段的猪应该分舍饲养,以减少应激反应。与此相关的措施还有及时清理料槽以及注意猪群的饮水清洁。3.5 注射免疫疫苗预防气喘病的关键手段是注射免疫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注射疫苗没有效果,一定要注入胸腔内,仔猪左侧肺内注射免疫效果最佳,种猪则是右侧肺内注射效果最佳。注意进行疫苗注射前的14d之内,和注射之后的2个月之内,不再对猪群使用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4 猪气喘病的治疗4.1 中草药治疗猪喘气病治疗猪气喘病可以使用传统的中草药疗法,具体配方主要有以下几种:癞蛤蟆2只,烘焙干之后研成细末,每次取5g拌料喂服,连喂15d;取鱼腥草25g用水煎,灌服,每日1次进行灌服,一个疗程3次;葶苈子30g,研成细末拌入饲料中喂服;取冰糖、炒杏仁各30g,研成细末,分2次拌料内服。4.2 西药治疗猪气喘病可以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盐酸土霉素后进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盐酸土霉素用量为300mg/kg,每5d为1个疗程,症状严重者可以适当延长1个疗程;也可以每天2次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用量为2.5mg/kg;或者可以使用泰乐菌素按4~9ml/kg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3d为1疗程;林可霉素对治疗猪气喘病有特效,按照50mg/kg给药,1个疗程5d,疗效较好。参考文献[1]皇洪涛.猪气喘病的诊治[J].兽医导刊,2012,3.[2]浦清春.猪喘气病的防治[J].草业与畜牧,2011,8.[3]梁 明,张友基,古从伟,罗丕仁.猪喘气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 畜牧兽医文摘,2011,4. (徐世红编、校)谈 峰等 南通雀舌罗汉松的现状及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