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争条件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竞争条件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竞争条件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竞争条件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植物名称及特性

乔木 落叶乔木 1.银杏: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胸径可达4米,树干光洁,不生病虫害、耐寒能力强、生长期不产生垃圾、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300以上 2.毛白杨:花期3月(掉毛毛虫),果期4月,高达30m,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不耐过度干旱薄,稍耐碱,。耐烟尘,抗污染,应用于城乡绿化及工矿区、防护林、行道河渠绿化、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建筑周围、草坪、广场、在街道、公路、学校运动场、工厂、牧场周围。 3.毛泡桐:花期5-6月,果期8-9月,高达20m,树皮褐灰色;有白色斑点。生性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抗性很强能吸附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是城镇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4.梧桐:又名青桐,高达12m,树皮青绿色,平滑,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喜光,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喜碱,不耐水渍,对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强风。宜植于村边、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处。

5.法桐:(带毛刺的种子满街飞舞)高达30m,花期5月,果期9~10月。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抗逆性强,,抗烟尘,耐移植,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 6.绒毛白蜡:5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高可达10米,树皮暗灰色光滑,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耐盐碱。少病虫害,抗风,抗烟尘,可营造防护林,可供沙荒、盐碱地造林。 7.臭椿:叶片有臭味,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耐寒,耐旱及盐碱,不耐水湿,病虫害较少。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 8.栾树:花期6~8月,果期9~10月,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细纵裂,耐干旱和瘠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有较强抗烟尘能力。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

植物特征总结

第一部分: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之草坪类(以下均为禾本科) 暖季型草坪:地毯草 狗牙根(百慕大、爬地草、绊根草、蟋蟀草、铁线草); 假俭草(蜈蚣草、小牛鞭草、苏州阔叶子草、死攀茎草、百足草、); 结缕草(锥子草、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半细叶结缕草/马尼拉); 冷季型草坪:黑麦草 高羊茅(羊茅属) 植物分类之竹类(以下均为禾本科) 单轴散生竹:刚竹属之毛竹(楠竹),桂竹,刚竹(槽里黄刚竹、黄皮绿筋竹),粉绿竹(淡竹),早园竹(早竹/雷竹),罗汉竹,紫竹(黑竹/乌竹,筠竹,斑竹),黄槽竹(金镶玉竹),哺鸡竹,灰竹,水竹。 合轴丛生竹:簕竹属之佛肚竹(密节竹),孝顺竹(慈孝竹/蓬莱竹,凤凰竹/观音竹),黄金间碧玉竹(青丝金竹);单竹属之粉单竹;苦竹属之苦竹,菲白竹;箬竹属之阔叶箬竹。 蜜源植物:银杏,枇杷,乌桕,暴马丁香等。 易移栽成活植物:银杏,鹅耳枥等。 先花后叶的植物:银芽柳,蜡梅,迎春,山桃,梅,杏,李,玉兰,泡桐,贴梗海棠,紫藤,紫荆,榆叶梅,金缕梅,结香,连翘,白榆,木棉(广州市花)等。 具枝刺的植物: 贴梗海棠—蔷薇科, 椤木石楠—蔷薇科, 山楂———蔷薇科, 蔷薇———蔷薇科, 两面针——芸香科, 花椒———芸香科, 柑橘———芸香科, 酸橙———芸香科, 枳————芸香科(枸橘), 枣树———鼠李科 刺槐———豆科,

皂荚———豆科, 紫叶小檗—小檗科, 假连翘——马鞭草科马缨丹属, 龙牙花——蝶形花科刺桐属, 阳性植物:落叶松属,松属(华山松,红松除外),杉木,落羽杉,水杉,铺地柏,粗榧,桦木属,桉属,杨属,柳属,栎属的多种,台湾相思,臭椿,乌桕,泡桐,枣树,柿树,以及草原,沙漠及旷野中的多种草本植物等。 阴性植物:臭冷杉,金松,竹柏,瑞香,扶芳藤,万年青,刻叶紫堇,大吴风草,人参,三七,秋海棠等。 中性偏阳性植物:榆属,朴属,榉属,樱花,枫杨等。 中性稍耐荫植物:罗汉松,杨梅,喜树——珙桐科喜树属,连翘,女贞,茉莉,迎春,凌霄,栀子,珊瑚树,槐,木荷,圆柏,珍珠梅属,七叶树,元宝枫,五角枫,黑麦草,山麦冬,玉竹,鸭跖草,石蒜,肾蕨,八仙花等。 中性强耐荫植物:冷杉属,云杉属,建柏属,铁杉属,粗榧属,红豆杉属,椴属,杜英,大叶槠,甜槠,阿丁枫,荚蒾属,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常春藤,八仙花,六月雪,山茶,枸骨,海桐,杜鹃,忍冬,罗汉松,紫楠,棣棠,香榧等。 其他喜光植物:油杉,毛白杨,构树,木兰,狗牙根,假俭草,结缕草,千屈菜,香蒲,再力花,半支莲—马齿苋科,白三叶,兰花三七,巴西木,常夏石竹,金叶过路黄,宿根福禄考,美女樱,野菊,宿根天人菊,银叶菊,叶子花等。 深根性植物:银杏,白皮松,油松,黑松,杨梅,核桃,枫杨,薄壳山核桃,板栗,麻栎,白榆,榔榆,榉树,朴树,桑科,香樟,枫香——金缕梅科,杏,台湾相思,紫藤,国槐,臭椿,香椿,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七叶树,栾树,无患子,枣树,葡萄,木棉,梧桐(青桐)——梧桐科梧桐属,油茶,茶,木荷,柽柳,柿树等。 浅根性植物:雪松,构树,刺槐,华山松(主根不明显、根系较浅),红松,冷杉,臭冷杉,杉松,云杉,红皮云杉,白杄,鱼鳞云杉,雪松,侧柏,柏木,柳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构树,无花果,榕树,大叶榕,菩提榕,高山榕,橡胶榕,八角,杜仲,大山樱,樱花(樱花类都是浅根性),桃,李,玫瑰,刺槐,黄槐,枸橘,雀舌黄杨,漆树(主根不明显),火炬树,南酸枣,沙枣,沙棘,油橄榄,番石榴,君迁子,洋白蜡,水曲柳,棕榈,竹类等。

八种旱生灌木植物功能性状及生长分析研究

八种旱生灌木植物功能性状及生长分析研究在干旱环境中,植物通过调节与水分散失及同化物积累有关的植物功能性状来响应生长环境的变化。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沟壑众多和土壤蓄水能力弱特征,植物生长受到水资源严重限制,鉴于旱生灌木具有较强的抗旱及抗逆能力,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与绿化工程中尝试将比邻区的荒漠植物引种到该区种植。因此,为了解荒漠植物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应性,从而筛选出优良的生态建设与绿化物种,本研究在陇中黄土高原区引种了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羊柴(Hedysarum Mongolic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八种旱生灌木作为研究对象,以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功能性状表现为核心,分析了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了各器官功能性状之间及其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联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八种旱生灌木根茎叶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受植物生长年限影响较大,物种间差异较小,且同一物种由于其个体发育大小差异,生物量分配比例发生改变。 沙冬青和柠条的根冠比(R/S)随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呈幂函数上升趋势 (P<0.05),而蒙古扁桃、白刺、白沙蒿和花棒呈幂函数下降趋势(P<0.05)。 2.八种旱生灌木相对生长速率(RGR)大小排序为:花棒>白沙蒿>霸王>柠条>羊柴>沙冬青>白刺>蒙古扁桃。 3.八种旱生灌木的形态发育特征间、形态特征与地上生物量分配间均不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而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分配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α=0.886)。 4.旱生灌木物种间RGR随生长年份变化的差异受净同化速率(NAR)和叶面积

各种植物叶片和花的形态的描述

实验一 被子植物基础形态特征观察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通过观察家乡周围的植物,学会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2. 分别采集1株双子叶和1株单子叶草本植物,比较二者之间的根、茎、叶、花的差异(以图、文介绍); 3.采集5-10种有花或有果的植物,拍摄图片,并解剖花、果结构,描述各植物的叶片形态、花序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子房位置、果实类型等等形态学特征。 二、实验材料 要求:每个同学均以自己家乡周边的野生或栽培植物为材料 我的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倒地铃、茼麻、香葙、三角梅、番薯、洋紫荆、火焰树、银胶菊、长春花、素馨花、鬼针草、缨丹、曼陀罗、大叶相思、大红花、菜花、红花羊蹄甲、美人树、树菠萝、玉米、蓖麻 操作材料:刀片、手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识别 2.常见被子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 2.常见被子植物的花序类型 3.常见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特征 4.常见被子植物的果实特征 四、作业(实验报告) 1. 以图文形式介绍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答:本次用到的材料为玉米(单子叶植物)和蓖麻幼苗(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两片子叶还是发育成一片子叶,两片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第一片叶子很薄,叶子多为平行脉,主根不发达,多是须根系,单子叶植物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通常是三片,或者是三片的倍数 ?双子叶植物幼苗最初只有两片对生叶,叶子多为网状脉,多是直根系,主根发达,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四片或五片 玉米幼苗图片:蓖麻图片

2. 拍摄1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叶片,描述叶片特征 1、牵牛花属于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一个叶柄上只长一张叶子,所以它是单叶植物。叶片呈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钝,叶面或疏或密有微硬的茸毛。叶尖的形态为渐尖,叶尖较长,有内弯的尖。叶缘平整,为全缘叶。叶基呈心形。牵牛花叶片由叶基分出多条主脉,为掌状网脉。 2、合果芋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一个叶柄上只长一张叶子,所以它是单叶植物。它是异形叶性,因此在同一株植物上叶片可能有两种形状的叶片。幼叶叶片通常呈两型性,箭型或戟型。老叶裂成5-9裂的掌状叶,叶的颜色变深变绿。叶尖呈箭型。叶基是戟形的,2裂片尖锐向外指。叶片左右两端的缘平整,是全缘形态的叶缘。叶脉为网状脉,有一条明显的主脉,并向两侧发出许多侧脉,各侧脉之间,又一再分出细脉,组成网状脉。

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_ 进展与展望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8): 922–931 doi: 10.17520/biods.2015295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a12931313.html, ?综述? 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与 生态系统功能: 进展与展望 雷羚洁1孔德良2李晓明1周振兴1李国勇1* 1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2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866)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化情景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生态学后果,而且能为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增强了人们对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首先明确了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 评述了近年来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功能关系领域的重要研究结果, 尤其是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现状; 提出了未来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中应加强植物地上和地下性状之间关系及其与生态系统功能、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不同时空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 以及全球变化和消费者的影响等方面。 关键词: 生态系统过程; 功能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消费者; 全球变化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current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s Lingjie Lei1, Deliang Kong2, Xiaoming Li1, Zhenxing Zhou1, Guoyong Li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2 Colleges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Abstract: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recently been focused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linkages can facilitate to address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plant species loss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recent twenty years, the evidence of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changes in ecosystem processes is growing. More importantly, ecosystem functioning can be predicted more precisely, using plant functional trait diversity (i.e., functional diversity) than species diversit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fined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ecosystem processes. Then, we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ir diversity. Finally, we propose several impor-tan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ing (1)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plant traits and their roles in determining ecosystem functioning, (2) incorporation of the im-pacts of consumer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3) effects of functional diversity on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and (4) examina-tion of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relationship at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Key words: ecosystem processes; functional diversity;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consumers; global change 近年来, 关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涉及到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 并延伸到生态学的—————————————————— 收稿日期: 2015-10-26; 接受日期: 2016-06-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64和31200344)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ligy535@https://www.doczj.com/doc/a12931313.html,

园林植物习性特征及用途大全课件资料

1、悬铃木 【科属分类】悬铃木科悬铃木属 【中文别名】法国梧桐 【拉丁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 Platanus occidentalis(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 Platanus orientalis(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 【生态习性】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 【园林用途】行道、庭荫 【产地分布】上海、杭州、南京、徐州、青岛、九江、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栽培的数量较多 【市树荣耀】郑州市 2、樟树 【科属分类】樟科樟属

【中文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桴树等 【拉丁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生态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 【园林用途】行道、庭荫、园林 【产地分布】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市树荣耀】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无锡市、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马鞍山市、安庆市、长沙市、鄂州市、绵阳市、自贡市、贵阳市 3、栾树 【科属分类】无患子科栾树属 【中文别名】大夫树、灯笼树等 【拉丁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生态习性】栾树是一种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耐干旱和瘠薄,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适应性强,喜生于石灰质土壤,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栾树

序号植物名称种类科名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序号植物名称种类科名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1 樟树常绿乔木樟科弱阳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较耐水湿树冠卵圆形,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 2 大叶樟常绿乔木樟科喜紊乱气候,喜光,稍耐阴,深根性,萌芽性强树冠广卵形,可种植于寺庙、庭院、村落、溪畔 3 木荷常绿乔木山茶科喜温暖热湿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土地花期5月,树冠浓荫,花有芳香 4 杜英常绿乔木杜英科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阴、耐寒。根系发达,树干挺直,抗风力强。喜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树冠紧凑,近圆锥形,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绿化或观赏树种 5 榕树常绿乔木桑科喜酸性土,喜湿热,属非耐寒性植物,生长温度昼夜不宜过大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可作为庭园观赏树、行道树、盆景 6 棕榈常绿乔木棕榈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性极强,稍耐阴。适生于排水良好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棕榈树树势挺拔,叶色葱茏,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7 圆齿野鸦椿常绿小乔木省沽油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沃湿润疏松土壤,耐水湿,属中性树种。树姿优美,秋冬季节,红果满树挂果期特长,宜在园林草坪孤植块植,也可作行道树 8 广玉兰常绿乔木木兰科喜光而幼年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合酸、中性土 花大,白色6~7月:庭荫树,行道树 9 羊蹄甲半常绿乔木豆科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广泛栽培于庭园供观赏及作行道树 10 金合欢落叶乔木和灌木豆科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的环境,抗风力极强,生长快,萌发力强,虫害少。冠幅圆润,叶银灰绿色,花深黄色极香,花期1~4月,园林绿化树种,公园、庭院的观赏植物 11 大叶女贞常绿乔木木犀科喜光,喜温暖环境。适生于深厚、肥沃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忌积水,不耐干旱。成广卵形圆整的树冠,花两性,花期7月,可做为行道树 12 苦槠常绿乔木壳斗科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阴;耐干旱、瘠薄。深根性,萌芽性强,抗污染,寿命长。本种树干高耸,枝叶茂密,宜庭园中孤植、丛植或混交栽植或作风景林 13 深山含笑常绿乔木木兰科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喜光,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湿润的酸性砂质土生长快,适应性广优良芳香观花树种,园林和四旁绿化树种 14 乐昌含笑常绿乔木木兰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抗高温,略能耐寒,喜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树干挺拔,树荫浓郁,花香醉人,可孤植或丛植于园林中,亦可作行道树。 15 醉香含笑常绿乔木木兰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稍耐荫,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耐旱耐瘠,生长迅速,寿命长树杆通直,树型整齐美观。花色洁白,富有香味。果实鲜红色。 16 八月桂常绿乔木木犀科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丛成林栽种。 17 杨梅落叶乔木杨梅科稍耐荫不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果深红、紫红、白等,果期6,观赏和绿化树种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6): 569–576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a12931313.html,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刘建1, 2李钧敏1, 3余华4何维明1于飞海5桑卫国1刘国方1董鸣1*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济南 250100) 3 (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 浙江临海 317000)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193) 5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揭示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及其生态机制是入侵植物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以及外来植物的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 探讨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性及其入侵机理。迄今研究较多的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主要包括形态性状、生长性状、生理性状、繁殖性状、种子性状、克隆性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等。这些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随着入侵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传播到达阶段, 种子性状对入侵具有重要影响; 在定居建群阶段, 与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相关的生理性状和繁殖性状发挥主要作用; 在扩散入侵阶段, 克隆性状和影响植物竞争能力的生理性状对植物成功入侵具有重要贡献。由于植物入侵性是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 且功能性状的作用随环境因素和入侵阶段不同而异, 因此, 结合外来植物入侵阶段, 并考虑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 是入侵生物学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入侵性, 植物功能性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traits and invasiveness of alien plants Jian Liu1, 2, Junmin Li1, 3, Hua Yu4, Weiming He1, Feihai Yu5, Weiguo Sang1, Guofang Liu1, Ming D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 jing 100093 2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3 Institute of Ecology,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Zhejiang 317000 4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5 Colle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traits and ecological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inva-sions of alien plants is a key role of the field of invasion ec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plant invasions and the demands for functional traits at dif-ferent invasion stage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unctional traits and invasiveness of alien plants as well as related ecological mechanisms. Functional trait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ir invasions mainly include seed characters,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al, physiological, clonal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genetic variation and plasticity of phenotype. The impacts of these functional traits on invasion success vary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At the introduction stage, plant invasion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seed characters. At the establishment stage, stress-tolerance related physiology and propagation traits exert important influences. At the explosion stage, clonal characters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related to competitive ability largely contribute to invasion success. Because plant invasions result from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further studies on plant invasions —————————————————— 收稿日期: 2010-04-30; 接受日期: 2010-08-19 基金项目: 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31)、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8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0521005)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dongming@https://www.doczj.com/doc/a12931313.html,

沉水植物特性总结

又称水王荪,水鳖科,黑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茎具分 枝;叶轮生,线形,质薄,无柄;雄花浮于水面,雌花伸 出水面;果线形,平滑或具瘤点,种子长圆形;花、果期 8-10月。 多分布于泥沙质或含多量腐质的泥沙中,常见于各池沼 中。耐碱性,喜温而耐热,冬季不能生长,初春萌发。营养体分支能力很强,茎秆任何高度茎节上均能产生分枝和不定根。耐污,净化能力中等。适宜浅水绿化,水下植被的良好材料,常作为中景、背景使用,是良好的沉水观赏植物。 轮叶黑藻 是黑藻的主要类型,水鳖科,黑藻属,属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细长呈圆柱形,表面具纵向细棱纹,质较脆,叶呈螺旋状紧密排列,为略显透明的淡黄绿色,狭披针形,通常4-8枚轮生,边缘锯齿明显,无叶柄。 既耐寒又耐热,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自然界常见于水塘中,适应各种水质。生长快速,能迅速吸收水中大量的肥料,净水能力强。 苦草 苦草,水鳖科,苦草属,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匍匐枝 纤细;叶长条形,随水深浅而长短不一,质薄,全缘或 先端具细锯齿;花浮于水面;果线形;花期8-9月,果期 9-10月。 较耐热、耐碱性,有较强的适应风浪能力。生物量密布 水底,呈莲座式生长,生长点在泥面之下,由泥中叶腋内的腋芽长出分枝。光补偿点很低,能够较好的适应弱光照条件。 苦草植株叶长、翠绿、丛生,是植物园水景、风景区水景、庭院水池的良好水下绿化材料。 金鱼藻 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 别名细草、软草、鱼草。全株暗绿色。茎细柔,有分枝。 叶轮生,每轮6-8叶;无柄;叶片2歧或细裂,裂片线状, 具刺状小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 花被;总苞片8-12,钻状;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具雌蕊1 枚,子房长卵形,上位,1室;花柱呈钻形。小坚果,卵 圆形,光滑。花柱宿存,基部具刺。花期6-7月,果期8-10月。 金鱼藻多年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曾经于池塘、水沟等处常见,金鱼藻无根,全株沉于水中,因而生长与光照关系密切,当水过于浑浊,水中透入光线较少,金鱼藻生长不好,但当水清透入阳光后仍可恢复生长。在2%~3%的光强下,生长较慢。5%~10%的光强下,生长迅速,但强烈光照会使金鱼藻死亡。金鱼藻在pH值7.1~9.2的水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pH值7.6~8.8最为适。金鱼藻对水温要求较宽,但对结冰较为敏感,在冰中几天内冻死。金鱼藻是喜氮植物,水中无机氮含量高生长较好。金鱼藻适宜水深在1米范围之内。

草地植物的类别及其特征教学提纲

草地植物的类别及其 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草地植物的类别及其特征 一、饲用植物的生活型 1、生活型定义:指植物长期适应综合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表现的类型。换句话说:生活型是植物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生态因素的综合适应结果。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在外部形态特征、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以认识植物的外貌和一般性状、生活习性及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分析和描述,也是划分草地类型的重要依据。 2 、植物的生活型 划分植物的生活型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德国学者克涅尔的划分方法,根据外貌将植物生活型划分为四大类。 ⑴乔木: 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本质化主干,一般在4—60M以上,热带多数树种25M,上端形成枝叶扩展的树冠。乔木的特点是枝条冬季不死亡,叶全部或部分死亡,树根深在10M左右,由于枝条上芽离地面较高,也叫高位芽植物 乔木分为带绿乔木(针叶)和夏绿乔木(阔叶) A、常绿的:松树、云杉、侧柏,常绿乔木的树叶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单宁等物质。青绿时家畜一般不采食,可加工后利用。 B、夏绿的:如,杨树、榆树、沙枣树,夏绿乔木的叶片可作饲料,它其中粗CP含量较多,营养价值可与优良干草相比。 ⑵灌木: 多年生木本植物,没有主干,在地面基部就开始分枝,枝条呈丝状。高度在

4—5米,寿命在20—30年,树干与枝条的芽不死,属于地上芽植物。 它可以分为常绿与夏绿两种: 夏绿:拧条、紫穗槐(阔叶)、红柳 常绿:沙冬青、杜鹃、翠柏(针叶) ⑶、半灌木 分枝从基部开始,无主干,基部本质化,上部为草质,一般冬季叶和枝条死亡,高度在0.2—0.5m。如沙蒿,地肤。 半灌木多分在干草原或荒漠半荒漠地区,是冬春季家畜主要饲草。 小半灌木指矮生的半灌木,高度在0.2m以下。如冷蒿。 亚灌木状草本指茎有一定幅度木质化的草本,仍然是草质。如枝儿条(牛枝子)、白里香、干草。 藤本具有的长的蔓茎,缠绕或以特殊的器官(吸盘)附着与其它物体上。 A:草质的藤本例如:田旋花、牵牛、野豌豆。 B:本质的藤本例如:葡萄 ⑷多年生草类: 草本植物,生命在一年以上,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部一般不死,靠地面芽或地下芽过冬,春季复生,多数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多年生草类是草地植被的主体。多年生草类还包括了短命多年生植物,它一般仅在春季完成生育期,生育期非常短,如鳞茎早熟禾。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草原、荒漠、半荒漠地区。 ⑸一年生草类:

植物表图对照

3 常用木本园林植物性状表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 名 生态习性 生物学特性及观赏 特性 园林用途图片对照 常绿针叶树 1 苏铁 Cycas revoluta 苏 铁 科 中性,喜暖热湿润气 候及酸性土 花黄褐色7~8月, 姿态优美 景园树 2异叶南洋杉 Araucaria heterophylla 南 洋 杉 科 阳性,喜暖热气候, 不耐寒,喜肥,生长 快 树冠塔形 风景树、 行道树 3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松 科 强阳性,喜温暖湿润 气候,宜酸性土,忌 水涝和盐碱,耐瘠薄, 深根性,生长快 针叶细软 风景林、 用材林 4 雪松 Cedrus deodara 松 科 弱阳性,喜温和凉润 气候,耐寒性不强, 抗污染力弱,不耐水 湿,浅根性, 树冠幼年圆锥形, 姿态优美,树干挺 直,老枝铺散,小 枝梢下垂 庭荫树、 风景林 5 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杉 科 中性,喜温湿气候及 酸性土,浅根性,侧 根发达,生长快 树冠圆锥形,树姿 优美,绿叶婆娑 庭荫树 6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柏 科 阳性,耐寒,耐干旱 瘠薄,抗污染能力强, 耐修剪 幼时树冠圆锥形 庭荫树、 防护林、 绿篱

7 千头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v. Sieboldii 柏 科 阳性,耐寒,耐干旱 瘠薄,抗污染能力强, 耐修剪 树冠紧密,近球形 庭院观 赏、绿篱 8圆柏(桧柏) Sabina chinensis 柏 科 阳性,幼树稍耐阴, 耐干旱瘠薄,耐寒, 稍耐湿,耐修剪,防 尘隔音效果好 幼年树冠狭圆锥形 庭荫树、 防护林、 行道树、 绿篱 9 龙柏 Sabina chinensis cv. Kaizuca 柏 科 阳性,耐寒性不强, 抗有害气体,滞尘能 力强,耐修剪 树冠圆柱形似龙 体,侧枝稍有螺旋 体 庭荫树、 园景树 1 0 塔柏 Sabina chinensis cv. Pyramidalis 柏 科 阳性,耐寒,耐修剪, 通常全为刺叶 树冠圆柱状窄塔形 行道树、 园景树 1 1 铺地柏 Sabina procumbens 柏 科 阳性,耐寒,耐干旱, 生长较慢 匍匐灌木 地被、岩 石园、盆 景 1 2 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罗 汉 松 科 半阴性,喜温暖湿润 气候,不耐寒 树形优美,种子卵 圆形,熟时紫红色, 观果观叶 庭荫树、 绿篱 落叶针叶树 1 3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 s 杉 科 阳性,喜温暖,较耐 寒,耐水湿 树冠狭圆锥形,秋 叶红褐色 庭荫树、 防护林、 水边绿化

植物叶片的生态适应性试验

合肥师范学院不同环境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研究 牛丽闫大山葛刚刘先进 【摘要】:采取校园内摘取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实验室分析等方式,对合肥师范学院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叶子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生物在最长叶片长度,最长叶片宽度,叶几部的宽度,叶宽叶基宽的最大比值,叶长,叶尖的角度,叶片抬高的仰角,叶脉的数目,叶片的重量,叶片的气孔数目,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在这两种植物中。旱生植物的叶通常较小,以减少叶的蒸腾面积。叶的表皮细胞较小,细胞壁增厚,外壁高度角化,表皮上常有浓密表皮毛,水生的叶子较大;水生植物叶肉细胞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区分,叶肉细胞排列较疏松。叶面没有角质层,气孔较少,接触水面的叶片没有气孔。旱生植物叶肉细胞分化为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上表面角质层较厚、气孔较少,下表面角质层较薄,气孔较多;旱生植物叶片的气孔通常分布在叶下表皮,多数陷于表皮之下,形成下陷气孔,有的植物甚至多个气孔同时下陷,形成气孔窝(如夹竹桃),水生植物表皮上没有角质膜或很薄,没有气孔器,气体交换是通过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进行的。表皮细胞具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关键词】:旱生植物,水生植物叶片结构适应性 【前言】:各类植物在生态上,根据他们和水的关系,被区分为旱生,中生和水生植物;这些在形态上各有特点,特别表现在叶的形态和结构上,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该实验以了解旱生,水生,叶片结构特点为目的,进而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器官结构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以眼子菜,睡莲,夹竹桃,芦荟叶的横切片永久装片为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绘图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分析夹竹桃的叶片的结构 1)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外壁上有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一部分细胞构成下陷的窝,窝内有表皮细胞形成的表皮毛,毛下有气孔分布。表皮细胞2~3层形成复表皮。 2)叶肉上,下栅栏组织之间,细胞层数较多,胞间隙不发达,在叶肉细胞中含有簇晶3)叶脉维管束发达,主脉很大,为双韧维管束。 2.2分析眼子菜叶片结构 眼但菜叶片表皮无气孔,也没有角质层,但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肉细胞不发达,有1

常见植物图片和简介

中文名拉丁名科 名 生 态 习 性 观赏 特性 及园 林用 途 适用 地区 照片照片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木 犀 科 喜 光 略 耐 阴、 耐 寒、 忌 积 水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至华 中、 西南 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 木 犀 科 喜 光、 耐 寒、 耐 干 旱 稍 差、 耐 湿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至华 中、 西南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木 犀 科 喜 光、 耐 阴、 耐 寒、 耐 盐 碱、 耐 干 旱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辽宁 至华 东、 西南 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马 钱 科 喜 欢 耐 阴、 耐 干 旱、 喜 温 暖、 稍 耐 寒 6~9 月开 花花 紫 色、 庭院 观 赏、 草坪 丛 植、 花篱 华东 至长 江流 域以 南

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忍 冬 科 喜 光 较 耐 阴 喜 湿 耐 寒 春花 洁 白, 秋 叶、 果 艳, 丛植 点缀 东北 至长 江流 域 锦带花Weigela florida忍 冬 科 喜 光 半 耐 阴、 耐 寒、 耐 干 旱 贫 瘠 4~6 月开 花、 花密 色 艳、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华北 至江 苏

海仙花Weigela coraeensis Thunb 忍 冬 科 喜 光、 忌 水 4~6 月开 花、 花密 色 艳、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华北 至江 南各 地 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Rupr.)Maxi m. 忍 冬 科 喜 光、 耐 寒、 耐 干 旱 庭院 观 赏、 丛植 东 北、 华 东、 西北 西南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园林工程技术1班 *** 学号:*********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1、红叶石楠:拉丁名是Photinia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苹果亚科,石楠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稀可达12米;小枝褐灰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米, 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红叶 石楠带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无毛;叶柄长2-4厘米,老时无 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 白色,直径6-8毫米。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或褐紫色。 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 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 园林用途:园林绿化色块植物,修剪成造型球 2、樱花:拉丁名是P 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 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 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 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 呈红色,后变紫褐色 园林用途: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 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 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

绿篱或制作盆景。 3、桂花:拉丁名是Osmanthus fragrans 科属: 木樨科,木樨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 乳白、黄、橙红等色,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全缘或上半部疏 生细锯齿。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3至5朵生于叶腋,多 着生于当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着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 气极浓。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树皮光滑,呈 灰色。 园林用途: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 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 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 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 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在校园取“蟾宫折桂”之意,也 大量的种植桂花。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 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