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发展趋势引言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内蒙古的语言环境十分特殊,中蒙双语并存,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
因而,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在该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现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主要居民有蒙古族、汉族等。
因为历史及地理原因,蒙古语一直被视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语言之一,而汉语则是当地人的主要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育尤为重要。
为了逐步完善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双语教育普及工程”,大力推广蒙汉双语教育。
目前蒙古语已成为该地区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该地区的许多学校也已经开始开设蒙汉双语的教学课程,双语教育在这里逐步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发展趋势1.多元化的双语教育模式随着蒙汉双语教育的普及,内蒙古地区的多元化双语教育模式也逐渐成熟。
在现有的双语教育课程中,内蒙古自治区逐步增加了外语、英语、俄语等语种的教学课程,开设了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双语教育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寓教于乐的实践教学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蒙古民族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学校中开设了寓教于乐的实践教学课程。
例如开设了民族文化课,邀请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家现场演示传统技艺,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融合和借鉴蒙古族文化。
3.网络化的双语教学网络与教育相结合,使得双语教育更加灵活。
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学校已开始探索开设在线双语教育,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开通教育网络直播、网络课程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双语学习体验。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的蒙汉双语教育在政策指导、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进步。
内蒙古自治区应坚持推进现代化双语教育,同时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愈加注重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的多样性。
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由于中文可持续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和需求,这也使得全球汉语教学变得更加重要。
尽管汉语教学具有许多卓越的特点,但由于学习者的文化和语言背景有所不同,在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汉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以更好地应对现有的挑战和问题。
1. 汉语教学现状近年来,尤其是在亚洲,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在越南、韩国等地,也有许多人在学习汉语。
汉语作为一门双音节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拼音比较简单,因此容易入门。
尤其在欧美,汉语已经成为热门的外语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加入到汉语教学行列中。
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广,一些中亚、非洲地区以及美洲地区的国家也开始关注汉语教学。
2. 挑战和问题尽管汉语教学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问题和挑战:2.1 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背景都不尽相同。
这使得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例如,将中文单词转化为英文单词对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可能更为容易。
而对于母语为韩文的学生,将汉字转换为韩文字母可能会更加简单。
2.2 学习兴趣问题汉字的复杂性、语法的严谨性以及汉语的语音语调等问题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无聊或无动力。
教师需要创造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感兴趣。
例如,可以使用互动课程,制作游戏和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3 教师素质问题教师是汉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汉语水平、一定的国际教育经验,以及课堂管理等实际技能。
另外,教师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并解决学生的反馈问题等能力。
3. 改革措施为了解决当前汉语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3.1 目标明确,教材合适为了应对学习者的不同背景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从而确保他们的学习目标可以得到实现。
94632 教育理论论文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发展趋势一、蒙古族双语教育现状双语教学模式。
根据自身的语言文字传统,基于当前的双语教学实践,形成的“蒙-汉-外”式的双语教育模式,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特殊类型,也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核心问题之一。
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在发展的长河中,既酝酿了完备的语言体系,又积淀了相应的文字系统,为蒙古族的双语教育奠定了民族语言基础。
而多年来,在双语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极具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
因而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时,往往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一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外语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内蒙古从20世纪末便开始了“蒙-汉-外”的双语教学实验。
在推进这一双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双语师资。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蒙古族中小学阶段培养蒙汉兼通并且懂得一门外语(以英语为主)的三语学生。
自治区内的一些高等院校都设有培养蒙古族蒙语教师、英语教师和汉语教师的院系。
在校期间,主要是使用蒙古语授课,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
所有的蒙古族学生在就读期间都接受一部分汉语课程和统一的公共外语,目的在于让每个蒙古族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做到蒙汉兼通并且掌握一门外语。
由于学生汉语和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双语教师会定期在民族院校等地进行在职培训。
在多年的双语教育实践中,内蒙古自治区也已经探索出双语师资培训的一些途径,比如英语教师与双语教师相结合的培训、在岗与脱产相结合的培训等等。
双语教材。
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几十年中,蒙古语的教材已经形成了八大系列完备的教材体系。
从1998年秋季开始,蒙译统编英语教材已开始供学生使用。
新课标的教材目前也形成了跨省区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幼儿教材四大板块。
并且于2005年,成立了内蒙古蒙汉文教材研究会。
自治区还鼓励和提倡区内高等院校的教师自编教材或联合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编写教材。
20xx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草案)》规定:自治区制定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教学课件开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重视并支持少数民族文字各类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译出版、教学课件及音像资料的开发建设工作。
内蒙古蒙古族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重视民族教育问题,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教学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但是在蒙古族汉语习作教学这一领域的理论及教学策略的研究比较苍白。
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汉语是第二语言,是蒙古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一种实用工具。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少数民族公民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掌握基本的规范汉字,具备汉语基本素养。
汉语基本素养包含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汉语思维能力。
”1而习作能力是汉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蒙古族小学从三年级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进入初中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蒙古族初中汉语习作教学仍存在着诸多难题。
笔者借助几年在一线的工作经验,以兴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镇中学为个案,通过调查学生的习作现状,浅谈蒙古族中学生汉语习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指导与对策,为指导蒙古民族中学生习作提供相关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兴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镇中学汉语教学学情介绍,第二部分是分析高力板镇中学汉语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提出的具体对策。
通过对蒙古族初中习作教学的探究,期望对探索汉语习作教学的发展有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的借鉴意义。
107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2020年1月 Jan., 2020 第1期 No. 1收稿日期:2019-09-08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国家青年课题“‘一带一路’沿线亚洲主要国家的大学汉语教育现状与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CGA150153)作者简介:安娜尔(1996— ),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语言政策;葛 婧(1983— ),女,江苏常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和汉日语言对比;达胡白乙拉(1977— ),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与蒙古语。
a 转引自格日乐玛《应用语言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版,第32页。
b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蒙古国科技大学、蒙古国人文大学进行了微观调研,限于篇幅不详细介绍,仅在此作补充说明。
蒙古国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安娜尔1,葛 婧2,达胡白乙拉1(1.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1;2.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144)摘要:汉语是蒙古国大学外语教学中仅次于英语和俄语的第三大外语,汉语教学在蒙古国具有重要地位。
文章结合对蒙古国部分高校的微观研究以及对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了蒙古国汉语教学的现状。
研究结果表明:专业课程是蒙古国大学汉语教学的主体,汉语专业教材多为中国大陆出版;中国教师多为志愿者,专业对口,但是年龄小,经验不足;教师授课注重与学生互动,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蒙古国大学;汉语教学;现状;启示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20)01-0107-05一、 引言蒙古国地处东北亚,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面积156.56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三分之二人口聚居在首都乌兰巴托市。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张冬秀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2期【摘要】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对外汉语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对外汉语的教学现状及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策略【基金项目】《基于辽宁旅游资源的汉语游学项目开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JG12DB36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36-01汉语时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传播主体,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外汉语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丰富国际文化,保证文化多样性,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对外汉语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拉动内需,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进而影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对外汉语教学现状1.认识不足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水平都在稳步提升,相应的汉语在全世界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这样的现状在文化市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其中有很多的短期培训和自学教材出现,对巩固汉语基础、提升汉语能力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但是,在学习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学校的领导还是将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上,对其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刻认识,所以,对待对外汉语教学的扶持力度就很欠缺。
在大部分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相关教师和工作者,他们的学科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在教学中忽略理论学习,将对外汉语学科看作是单一的课程,没有发动相关学科的重要整合作用。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对外汉语还是以独立的身份存在,而非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构。
2.对外汉语课堂气氛沉闷现如今我国的对外汉语课堂中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需要改革调整。
低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冷幽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周晓利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2期【摘要】汉语逐步成为一种新晋的强势语言,正在席卷全球的语言学习课堂。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已经取得的成果两方面来论述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针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价值,汉语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同时这也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汉语本身的一些特点,汉语不但是一门语言,而且是凝聚了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化符号,因此汉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言,出现在第二语言的教授课堂上,需要教师赋予其更多的意义,而且还需要结合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来提出和思考更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理论。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1.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现状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的课类主要有语言课、文学课、汉语知识课和其他课程。
这几方面是就汉语的特点以及语言教学的特性根据课程内容划分出来的大的课程类别,而具体的小课程的开设需要不同的汉语学院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和设计。
对于符合教学对象状况的促进其汉语水平提高的课程都应该列入教学内容的范围中,而不符合教学对象学习汉语实际情况的一些课程可以适当地停止。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将每类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分解开设计专门课程进行教学活动,将每一个大的课类划分为小型的、专门具体的课程,如语言课划分成语音课、字形课、拼音入门课、口语交际课等,将不同的听说读写技能划分为专项技能训练的单元,通过说话、写作、听力、阅读等不同的课型将汉语的专项技能与特别要求结合起来,可以设计报刊阅读、诗歌写作、新闻听力等课程。
而在课时的要求上,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大多依据不同的课型以及教学对象的汉语基础进行周课时和总课时的设计工作。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日益增加: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需
求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来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化。
2 教学环境不断改善:随着汉语教学的发展,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
善。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并且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3 教材和教法不断更新:随着汉语教学的发展,教材和教法也在不
断更新。
现在的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法也更加注重交互式教学和活动教学。
4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教
师素质仍然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汉语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教学经验,导致教学水平不高。
5 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体系还不完善。
很多
教学机构没有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6 教学研究不足: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缺乏对教
学方法和教材的系统研究,导致教学模式和教材设计存在缺陷。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改进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提高教材和教法的水平,加强教学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吴文杰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作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高等学校,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本文在对内蒙古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赤峰学院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赤峰学院乃至内蒙古其他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汉语;对外汉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61-0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进入21世纪,“汉语热”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已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不仅名牌高校继续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也开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内蒙古地区,已先后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赤峰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至今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本文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教学对象、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以中国人为教学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一、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赤峰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已有10年的历史,留学生工作从无到有,留学生数量从少到多,截止到2014年,共有在校生149人,他们分别来自巴基斯坦、纳米比亚、赞比亚、美国、韩国、蒙古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当初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其他较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牌高校相比,我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只有正视并设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赤峰学院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办学层次低,缺少学历教育 由于受地域、经济、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知名度等方面的影响,目前赤峰学院尚未获批开展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学历教育,在赤峰学院的外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以短期培训的方式学习汉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的,还有部分留学生是专门学习医学的。这种办学规模小、层次低,且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赤峰学院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理论研究薄弱,教学方法不当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学科、跨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由于这门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各学校招生规模都普遍较小,相对于其他传统专业则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就比较薄弱,教师们进行教学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关联,正是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对本专业特点的正确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套用向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讲授英语的教学方法,既没有注意到外国留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没有注意到汉语区别于英语的特点,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三)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众所周知,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就全国来看,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普遍缺乏,而作为边疆地区的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无论是质还是量,更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以赤峰学院为例,赤峰学院现有对外汉语教师6人,他们或来自于文学院,或来自于外国语学院,都是兼职教师。这6人中,只有1人毕业于对外汉语专业,并取得了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目前的状况是,汉语水平较高的教师,英语水平较低;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汉语水平较低。除此之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也使得我们的教师很难适应对外汉语教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无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内蒙古地区来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都将继续快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要认识到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不断总结经验,增强自信心;又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对外汉语教学重要意义的认识 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是因为汉语在用于交际的同时,还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必然要大力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以此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而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最佳途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范围内的学习汉语热,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象征,是中国国力强盛的象征。因此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具体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学校和教师来说,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扩大招生规模,拓展留学生教育层次,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对外汉语学科理论建设,积极探索对外汉语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二)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因此,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赤峰学院乃至内蒙古地区高校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1.加强专业知识建设。实践证明,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是个“杂家”,就专业知识结构来说,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但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才能左右逢源。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对外汉语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以增强他们进行学科理论研究的能力。
2.加强教学能力建设。要想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单凭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注重语言处理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评价与测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此外,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以便于和外国留学生交流与沟通。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外国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讲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政治素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重视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形式,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1.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起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网络化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系统讲解,扎实训练;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需要,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所要讲授的抽象的语言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们更感性地理解汉语汉字,更直观地感知中国文化。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把语言讲解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又是一种文化教学。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着讲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双重任务。而作为记录汉语的汉字和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承载着最为丰富的文化因素,它们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且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认真讲解每一个字的形、音、义,分析每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讲清这些字和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掌握字、词的意义可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其文化内涵,反过来,掌握了字、词的文化内涵又可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其意义,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把日常教学与HSK考试结合起来。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国家汉办举办的、为了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它不依据任何一种教材,考试的内容根据相应的等级随机确定。作为一种测试手段,HSK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HSK考试不仅是外国留学生评价自己汉语水平的标准,而且也是检验各高等学校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各单位录用母语为非汉语者的主要依据。
虽然通过了HSK相应等级的考试对每一位外国留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不是为了通过HSK考试,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按照教学计划,扎扎实实地讲好每一节课,又要兼顾HSK考试相关内容的训练,把常规教学和HSK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如果说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学习理论知识,那么课外活动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实践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活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校内,可以组织各种社团,开展文化活动,如汉语知识比赛、文学知识比赛、中国文化知识比赛等,或唱中文歌、排练中文节目等。在校外,可以组织留学生到社区,直接融入中国社会,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让留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中国人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李豪,田宇.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文学教育,2012(7). 〔2〕刁世兰.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任玉芹.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华章,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