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复习学案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中间_____,边缘_____,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对光线有_____作用.凸透镜的表面突起程度越大,说明对光的会聚能力越____,焦距越____。
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叫做______,光线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叫做______,2.光心:用字母_____表示,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________。
焦点: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透镜有____个焦点。
焦距:焦点到______的距离,用字母______表示。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实与虚像的区别:①实像是由________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___________会聚而成。
②实像_____用光屏承接;虚像______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③实像在物的_____侧,虚像在物的_____侧;实像总是_____立的,虚像总是______立的。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论:1______倍焦距分虚实,_______倍焦距分大小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________物远像近像变_______。
成虚像时,物距越____像越大。
3.物像移动方向_______4.u>V时,成________像,u=V时,成________像,u<V时,成________像,5.凹透镜始终成________________像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比一架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相当于胶卷,在视网膜2.眼镜度数。
近视镜是______镜,度数用______数表示,远视镜是______镜,度数用______数表示。
焦度Φ=_____,度数=__________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被观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 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2.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成__________像.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_______就可以变得很大,所以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远处的物体.同一个物体离我们的眼睛越近,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______就越大。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1、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透镜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焦点: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相关眼睛的晶状体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眼睛 通过近视眼眼镜( 透镜)的发散作用和远视眼镜眼镜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显微镜是通过物镜和目镜对目标进行两次放大;望远镜而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被观察物体成凸透镜:中间 ___,边缘 ;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作用。
用字母表示 ; 概念 焦距: 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像: 虚像:是由 光线会聚而成; 用光屏承接;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当 u>2f 时,成 立、 会聚而成; 的 ___ 像, 生活应用 当 f<u<2f 时,成 立、 的 __ 像,生活应用当 u<f 时,成 立、的 ___ 像,生活应用 会聚在视网膜上 , 成 立、的 ___ 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透镜;显微镜立、 的 ___ 像,再由目镜再次放大。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回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图像记忆法生动形象描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相关应用,有助记牢其成像规律和灵活运用其规律解题。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点带面对本章进行全面复习。
图像记忆法专题一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1 请在图5-1 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专题讲练专题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通过透镜的太阳光能聚集于一点,测得该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0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初四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一、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透镜及应用2、凸透镜3、 凹透镜4、应用(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成像规律物近像近,物远像远),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1、基本概念 (1)光心、主光轴(2)焦点:凸透镜的实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3)焦距f :________和________的距离;如何测量焦距?(4)三条特殊光线(会画!)(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叫________透镜 (3)**成像特点: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1)正常眼(2)近视眼 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 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 ②矫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镜①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焦距可调;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②远、近物体都能成像在__________上,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3)远视眼 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②矫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镜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导学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知识要点】1、凸透镜:中间_____,边缘_____,对光有_________作用,有两个_________;凹透镜:中间_____,边缘_____,对光有_________作用,有两个_________。
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巩固练习】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B、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相交于焦点C、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D、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2、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
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_____,太阳灶用______,老花镜用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近视镜用______,耳科大夫的额镜用______。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要点】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_______。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较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影仪:镜头是一个_________,屏幕相当于_______,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较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大镜:由一个____________组成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很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像和虚像【巩固练习】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A、小孔成像;B、平面像成像;C、站在岸上的人看水里的鱼;D、照机机拍摄的像;E、电影屏幕上的像;F、放大镜成像;G、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鸡西市第四中学上学期物理导学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学会运用相应的知识点去正确的解决问题。
思维导航:扎实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点,认真分析每个题与所给的已知信息或挖掘每个题所含的隐含条件,进而达到用正确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复习旧知知识点:1、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3)光从空气射入水等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则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侧是空气。
巩固题:1、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发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2、一束光以与水面成60°角从空气入射到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范围为。
二、合作学习认识透镜。
知识点:1、透镜分和两种。
2、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3、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巩固题: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知识点:1、探究所用器材有:、、、。
探究时,应调整使它们大致在,目的是。
2、成像规律:3、从表中可得到以下一些规律:(1)成实像时:;(2)焦点是;(3)二倍焦点是。
巩固题: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 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尚需,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测量。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姓名_________班次_____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总结梳理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知识。
2.通过练习,会运用透镜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自主完成)一、透镜:1、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2、⑴通过两个球心的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⑵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
用字母表示,凸透镜有两个实点。
⑷到的距离叫焦距。
用字母表示。
3、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射出。
因而利用凸透镜能得到平行光。
⑵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点。
5、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射出。
因而利用凹透镜能得到平行光。
⑵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点。
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针对练习一:①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②一束光经过两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两光学元件分别为、。
二、生活中的透镜:⑴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⑵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⑶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②;③;3、结合上面的实验结论可知:U=f是的分界点;U=2f是的分界点。
当成实物时,物距越大,像距,像的大小。
针对练习二:③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照片后,原地不动又想照一张全身照片,摄影师应该使()A、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C、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后缩D、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后缩④有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40cm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5cmB、当物体沿着主轴从距透镜35cm向25cm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逐渐变大C、利用这个凸透镜成等大的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80cmD、成实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始终一致⑤照相馆的顾客坐在原地不动,由摄影师用带暗箱的相机给顾客照两张尺寸大小不同的相片.在照完小的一张相片后,为使大的一张的底片上得到的像大些,摄影师应 ( ) A.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C.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D.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四、眼睛与眼镜: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各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找出成像规律。
(2)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
(3)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知道用凹透镜或凸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4)了解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章节知识体系的综合概括、整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人物美、自然美的能力【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学习难点】凸透镜的应用【学习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学生自主学习】1.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有什么规律,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知识点:物距(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距(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像:能在_________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而成的。
虚像:__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光线的_________会聚而成,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2.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两恻?___________________ 。
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同侧?____________________ 。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距与焦距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4.凸透镜成像时,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处。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无法观察到像,你认为可能原因有哪些?6.照相机成像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物距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人眼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庄河三中合作学习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案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1 庄河三中九年级第一轮复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主备人:宋阳光 副备人:隋清波 审核人: 中考考点: 考点一 透镜 ; 考点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 考点三 眼睛与眼镜; 考点四 显微镜和望远镜 ; 常考类型剖析 ; 实验突破; 课标解读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复习内容: 考点一 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镜片中间① 、边缘② . 凹透镜:镜片中间③ 、边缘④ . 2)★主光轴:如图甲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如图甲中的⑤ .
★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图甲中的⑥ .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⑦ ,如图甲中的⑧ . ★焦距:⑨ 到凸透镜⑩ 的距离.如图甲中的f. 庄河三中合作学习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案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2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的光 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2) 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透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乙所示.图乙中O表示 ,F表示 ,f表示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________________。
三条特殊光路 庄河三中合作学习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案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3 光线 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焦点 过光心
折射后 凸透镜 通过焦点 与主光轴平行 方向不变 凹透镜 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与主光轴平行 方向不变 考点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一、透镜:1、透镜的概念: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2、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表示;(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练习: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4、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
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边。
凹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的焦点是 ,有 个。
5、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F FF F F F F F F F 2f 2f6、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7、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练习:表面至少有一面是的透明玻璃元件叫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 远小于的透镜叫薄透镜。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总复习 一、知识回顾 1、课本P60图3.1-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___, 分别用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图3.1-2透镜的主光轴是指________ _______;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___ 。 2、图3.1-3凸透镜对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__________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____________时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____________时形成发散光线,好像从该透镜后某一点发出来的,这一点就是凹透镜的__________。 3、图3.1-4________ _______叫做焦距,它的符号是_______,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 4、课本P63图3.2-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底片相当于______,景物到镜头的距离是______,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是_______。拍摄照片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底片上成______、_____的实像,像距_____1倍焦距且_____2倍焦距。 5、课本P64图3.2-4投影仪(幻灯机),镜头到投影(幻灯)片的距离为_______,镜头到屏幕的距离是_______。工作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屏幕上成______、______的实像。像距_____2倍焦距。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 _ ___。投影(幻灯)片的的放置方法__ __。 6、图3.2-6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 _ ,被观察的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_ 1倍焦距,在被观察的物体同侧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 7、P66图3.3-1探究_________ ____的装置,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___ _,符号__ ;光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___ _,符号__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 、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8、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 u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像的虚实:凸透镜在_________ ____下成实像;在_________ ____下成虚像。 ⑵实像的大小:凸透镜在_________ ____下成缩小实像;在_________ ____下成放大的实像。 ⑶像的下倒: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__(填“有”或“没有”)正立的实像;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__(填“有”或“没有”)倒立的虚像。 ⑷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逐渐__ ,像距逐渐__ ;物距逐渐增大,像逐渐__ 像距逐渐__ 。 ⑸成虚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减小;物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 第 2 页 共 4 页
9、P68图3.4-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 。____ 和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____ 相当于光屏,眼睛能看到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的____、____、____像。 10、P69图3.4-3和图3.4-4可知,近视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11、P71图3.5-1显微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个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称为_______,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的称为_______,其中_________成放大的实像,相当于____ ____;__________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___ _____。 12、P72图3.5-3望远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个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称为_______,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的称为_______,其中_________成缩小的实像,相当于____ ____;__________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____ ____。 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一、基础练习 1、完成下列光路.
【10莱芜】请你完成左图的光路图;在中间的图形中两个透镜共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完成光路图;在右图中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2、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 ,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 3、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 “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__________现象. 4、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他看到的是变__________了的树的__________像. 5、晚上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即将下落时,实际上它已经在地平线的下方,这种现象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造成的。 6、平静湖面上映了天上的白云,这时看到鱼在云中游,则( ) 第 3 页 共 4 页
A.云是像,鱼是实物 B.云和鱼都是虚像 C.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D.云和鱼都是实物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则( ) A.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既发生折射又发生反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既发生折射又发生反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9、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10、照相机拍摄近的景物后,再来拍摄远景,则应( ) A.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近一些 D. 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远一些 11、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2、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13、【10莆田】(4分)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应用是___ ___。 14、(2010咸宁)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越 (选填:“大”或“小”),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5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5乙所示, 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5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0 1 2 2.5 2 5 10 3 8 40
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图15 第 4 页 共 4 页
15、(2010南昌)【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16、(2010临沂)8.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7、(2010菏泽)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 18、 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图4 A B C D
图1
图23 图22 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