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79.50 KB
- 文档页数:8
上去过于平淡,②可实在又像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言,不是么,它虽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③但又何尝是人类最终的集体愿望呢?④世上活着的生命不企盼哪一条“后来一切都好”呢?无论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总统。
A、用词重复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
B、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意思表达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举行“走进文学百花园”语文实践活动。
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凭借自身的语文素养,打开“三重门”,进入“百花园”。
(1)第一重门:请你从下面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体会汉字的魅力。
(不超过15个字)(2分)明采旦示例:休——人靠在树上,美美的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重门:请你仿照“文学是风,吹开心的花朵”,以“文学”为话题写一句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重门: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选做题,4分)...........。
(要求:有作者称谓,语言得体,不超过..............60..个字《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名人三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一、1、略2、略3、A 4、C 5、B 6、B 7、A 8、①③④②⑤⑥9、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线的天文现象(表达可不同,但应答到最主要的内容,同时表述要周密)10、鲁迅《朝花夕拾》二、(一) 11、兰芽(短)暮雨12、执着生活,旷达乐观(二) 13.⑴洗涤⑵有的人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16. 洁身自好(或:守身如玉)托物言志(或:借物写人触景于物)三、(一)17.振风塔庄严挺拔、气宇非凡18.……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空间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19.不可以。
因为“余”字准确说明振风塔中的砖雕佛像有六百出头,如果去掉“余”字,则变成六百整了,与实际不符。
20.打比方、列数字“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是打比方。
形象地说明了“塔影横江,,的壮美景色。
21.过了安庆不看塔。
(二) 22.(1)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了母亲仔细摸索鞋架上的鞋子并依靠鼻子闻的方法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的过程,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爱,给予“我”心灵的震撼。
(2)写出“惊讶、感动、自责、报答母亲的心里感受过程即可。
23、答题要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开头设置悬念,引发兴趣③环境描写,渲染气氛④引出下文(故事的主人公)⑤末段怀念母亲,深化主题。
24、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总是细致周到地关心儿女的生活,甚至当儿女长大成人,她还放心不下,母亲不求儿女有很大的成就,只是希望儿子平安健康。
语言质朴,饱含母亲怜爱儿子的深情。
(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评分)25、要求:在叙述事例时能从动作、神态(细节)方面来描写母亲,表现母亲的无言的关爱。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1.默写(1)贫贱不能移,________。
(《孟子·滕文公下》)(2)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5)《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严阵以待士气激昂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3分)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①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绌。
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duò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②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
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
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
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duò()桨潜.()水艇(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博大精深”中的“博”的意思是________。
(4)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
因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他称为“________”。
(5)结合课外所读《昆虫记》,说说作者在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6分)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开展主题为“向祖国敬礼”的系列活动。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无丝竹之乱耳,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②挥手自兹去,______ 。
(李白《送友人》)③白头搔更短,______ 。
(杜甫《春望》)④______ ,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2)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_ 。
二、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温馨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丛草垒,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靥.,是令你砰然心动的温暖与温柔。
温馨是重阳登高,与另一位登临者不约同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彼此微笑hàn首的心仪;是情绪低落时,坐在朋友书房里,捧着刚沏的热茶,迎着关切目光的释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笑靥.______ hàn ______ 首(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 ”,这个词正确写法是“______ ”。
(3)“漫步”的意思是______ ;“衣袖盈风”中的“盈”的意思是______ 。
(4)仿照上下句,在文中横线上写一句合适的话。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1)鲁迅先生在《______ 》一文中说“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批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______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
烟斗灭了。
……。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
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共27分)1.chèng改为chèn tí改为dī(改对一处1分,共2分)2.C(A瞭-缭B具-俱D忠-衷;2分)3.(1)删去“超过”或“多”(2分)(2)把第一个“发展”改为“提高”(2分)4.(1)徙倚湖山欲暮时(2)濯清涟而不妖(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空1分,见错该空不给分;共8分)5.(1)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的美好情感(2分)(2)示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分)(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大意对即可,2分)6.示例:创造美好明天,不但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弘扬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齐心协力。
(使用三个词语2分,修辞方法2分,书写工整1分;共5分)二、(共11分)7.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或: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或: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变成一堆白骨(写出任一点即可,2分)8.强调对老王的真诚感谢(2分)9.第一个“忙”表示对老王的感谢..(一处1分,共2分)..(尊重);第二个“忙”侧重体现对老王的关心10.夸张(1分)突出表现了老王病入膏肓,身体僵直不能弯曲的状况或:暗示老王来回路上的艰难(2分)11.人与人相处,应多一些关爱..、感恩..之心(写出任一加点词,意思对即可。
2分)..、谅解..、尊重三、(共10分)12.吸收来自地面的震荡;回输能量;防滑(每条1分。
共3分)13.打比方。
(1分)让读者形象、清晰地了解运动鞋回输能量的功能(2分)14.“约”字对后面的数量词“4倍”进行了限制,使语言表达严谨周密(准确、科学)(2分)15.(写出鞋的名称1分,功能1分;共2分)四、(共12分)16.(1)穷尽,走到尽头,走完(2)整齐的样子(3)通“邀”,邀请(4)到(一空1分,共4分)17.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大意1分,关键词“无论”译出1分;共2分))18.优美富饶安定和平自由快乐(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古诗文背诵与鉴赏。
请根据你的背诵积累,将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东薄暮望,______。
(王绩《野望》)③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学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字以内)4月6日,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别墨纱灯传承人来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透进校园”公益活动。
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
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妙灯的组装和制作。
此次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概念,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魁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
标题:______(2)本次活动还在校园中开设专栏,其中需要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普及。
请你就图片的内容和含义给“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作简要说明。
链接资料:图案原型是”四鸟绕日”。
“四鸟绕日“全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说明:______(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关于“芜湖铁画”的资料卡片,其中有不妥之处,请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第①句表达不严密,应改为:______。
第②句用词不当,______“应改为”______。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4第l二>教X育O资源网J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2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2.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
请改正过来。
(2分)①通过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的战斗中,②无数英勇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1)第①处改正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第②处改正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根据语境•仿照例句。
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2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故事取材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亲身经历。
书中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人生座右铭的文字。
请你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4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也不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4 内容预览: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4分)龟裂()愚氓()剥夺()泥人()龟缩()流氓()剥皮()拘泥()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分)丘hè( ) 摇yè( ) bèi( )论喧xiāo ()shū()然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毛骨悚然重峦叠障退避三舍鳞次节比司空见贯别具匠心仓海桑田因地制宜错别字改正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5分)(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2分)(2)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3分)5.能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3分)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A.冬天更好,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B.冬天更好,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
C.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D.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6.在下边句子中直接用修改符号修改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1)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走进200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
老师相信你,用智慧和汗水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次语文之旅!一、书写(5分)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本场考试首先检验你是否养成了认真工整书写的习惯。
二、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嘈杂(cāo) 追溯(sù) 繁衍(yán) 屏风(píng )B.伎俩(liǎng) 取缔(dì) 面颊(jiá) 归咎(jiù)C.栖息(qī) 匀称(chèn) 吊唁(yàn) 愧怍(zuò)D.琐屑(xiè) 奔丧(sāng) 阻遏(è) 寒噤(jìn)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物竞天择销声匿迹因地制宜能奈B.穷愁缭倒荡然无存转弯抹角荒谬C.冲耳不闻无动于衷五彩斑斓狼藉D.巧妙绝伦锐不可当天衣无缝烦躁3.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B.由《大道之行》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其核心是“天下为公”。
C.《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也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D.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这更是对罪恶的深刻揭露,但文章的引语中,萨特却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这就自相矛盾了。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命题人:徐麒烁审核人:唐惠琴2010年2月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一)(二)(三)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4分)(一)积累(共1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空格中。
(2分)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行道树是由多种树木组成的,落叶飘摇而下,带着鲜明的色彩,殷.(▲)红、妃红、金色、青色……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zhuì(▲)着,气氛.(▲)显得静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chén g(▲)现出来。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装饰,北国的深秋或许就suǒ(▲)然无味了。
2.根据要求默写(8分)①,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这是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④《雁门太守行》中把激战中的边塞壮美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的是:“,。
”⑤无限河山泪,?3.选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保尔的英勇表现在他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上。
C.保尔在铁路工厂提出开除任意毁坏贵重钻子、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共青团员朱赫莱的团籍。
D.保尔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填字注音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2分)4.用所给的修改符号,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
(不得超过6处)(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芜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评价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一2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鉴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溃.退( ) ②锐不可当.(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错别字: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②错别字: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句有语病,请一一改正。
(4分) “管住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①有了它,你也许会成功,没有它,你绝对不会成功。
试想,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还会有所作为吗?②“管住自己”,不仅是现代公民道德素质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5.默写。
(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②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③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④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⑤《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3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1分)②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
是啊,桥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常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现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活动一:说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两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20字以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2分)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5分)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8—2l题。
(一)(11分)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乌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l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
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②—⑤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主要采用了举例子、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说明方法。
(2分)11.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了两个例子,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联系选文中的物候知识,探究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2分)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①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注释】①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2分)住在母亲的掌心一接到母亲的电话。
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
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
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
小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
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
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
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
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二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
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
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
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
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
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
母亲却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有伤害。
“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
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
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这个“高招”。
母亲的心,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也无所不至。
三我还能忆起去年冬天的情景。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
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
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
母亲念叨着,写书那么费脑筋,吃这点怎么成啊?后来再去母亲家,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
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
我边吃边赞美泡菜,努力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
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
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穿梭忙碌。
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装泡菜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
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
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
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13.文章的三个片段分别写了母亲的哪三件事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一个片段中,写儿子和妻子都不记得自己的生日,这是不是闲笔?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努力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他要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的标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换成“母亲的爱”,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2分)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