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8校内公开正式《出师表》
- 格式:ppt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19
九上《出师表》课文原文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出师表欧阳歌谷(2021.02.01)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通过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背景;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3. 学习古文的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他的名篇《出师表》。
2.2 《出师表》背景《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五丈原之战前,写给刘备的一篇表状,表达了他辞去丞相职务、率军北伐的决心和意志。
文章展现了诸葛亮忠诚、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第三章:文章内容分析3.1 文章结构《出师表》分为三部分:引言、主体和结尾。
3.2 主体内容1. 表达北伐的决心和意志;2. 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用人原则;3. 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敬仰。
第四章:思想感情理解4.1 忠诚诸葛亮在文章中多次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如“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表现出他为国家、民族的忠诚。
4.2 智慧诸葛亮在文章中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政治理念,显示出他的智慧。
他认为只有亲近贤臣,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4.3 勇敢诸葛亮在文章中表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表现出他敢于面对困境,勇敢担当的精神。
第五章:拓展与思考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诸葛亮的作品,如《三国演义》、《诸葛亮集》等,以加深对诸葛亮及其作品的了解。
5.2 思考题1. 你认为《出师表》中展现了诸葛亮哪些品质?2. 从《出师表》中可以体现出诸葛亮怎样的政治理念?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认为忠诚、智慧和勇敢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理解诸葛亮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忠诚、智慧和勇敢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