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标准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标准被制定出来。
噪声标准是一种衡量和规范环境噪声的指标,它确定了噪声的接受水平,并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划定了相应的噪声标准。
这些功能区可以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交通区等。
噪声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人类对噪声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功能区噪声标准根据噪声的等效声级(L_eq)来进行评估和分类。
等效声级是根据一定时间段内测量得到的声级数值,它考虑了声音的强度、频率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人类对噪声的感知程度。
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了相应的等效声级限制值。
在住宅区,人们追求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住宅区内,噪声标准要求较为严格,以确保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根据噪声标准,住宅区的等效声级限制值通常在夜间为35分贝,白天为55分贝。
这意味着在住宅区内,噪声水平不能超过这个限制,以保护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在商业区、文化区和交通区,人们对噪声的容忍程度相对较高。
商业区内有各种娱乐和购物场所,交通区有车辆和行人的流动,文化区内有演出和表演等活动。
因此,噪声标准在这些区域内要求的等效声级限制值相对较高,通常在白天为65分贝,夜间为55分贝。
这样可以充分满足商业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同时也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过大干扰。
在工业区,由于工业生产的噪声往往比较大且持续,人们对噪声的容忍程度较低。
因此,工业区的噪声标准要求较为严格,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根据标准,工业区的噪声等效声级限制值通常在白天为75分贝,夜间为70分贝。
综上所述,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和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不同功能区的噪声标准根据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细致划分,并根据等效声级限制值来规范噪声水平。
通过严格遵守噪声标准,我们可以保护人们的健康,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环境规划 噪
声 功 能 区 划 分 一、功能区划分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如表1。该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表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表2 噪声功能区划分及适用范围表 依据以上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和适用范围,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的运动场、朝阳楼、食堂、校门口马路、商业街、公寓中心、灯光球场、教学楼中心点等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数据处理统计如表3所示:
类别 0类 1类 2类 3类 4类 昼间 50 55 60 65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区域 功能划分 适 用 范 围
0类标准 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 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 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 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 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能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该类标准。 表3 监测数据表 根据实测数据结合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将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功能区
划如表4。 类别 区域 0 无 1 无 2 朝阳楼、教学楼 3 公寓、运动场、商业街、灯光球场 4 交通干线、食堂 表4 功能区划
功能区划图见附页一。
二、4类声环境功能区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措施 4类区域:交通干线、食堂 (一)交通干线防噪措施
地点 昼间平均值 夜间平均值 一期 运动场 64.3 60.2 朝阳楼 55.4 63.1 食堂 73.2 65.8 校门口马路 75.8 76.1 商业街 63.5 61.4 公寓中心 65.3 66.5
二期 灯光球场 62.3 62.1 教学楼中心点 58.2 65.2 校门口马路旁 72.5 71.3 公寓中心点 65.5 67.4 食堂 74.7 63.1 1、降低噪声源功率 根据噪声源的种类看,可以通过降低车辆动力噪声功率来实现降低噪声源功率。该方法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规划和对车辆进行通行管理。首先应该严格禁止噪声超标车辆、超载车辆,以及不符合上路要求的其他车辆上路行驶,从源头上控制高速公路的噪声;其次对噪声敏感区域路段要进行限速,因为车速增大,噪声源功率也会增大,所以通过限速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源功率。 2、破坏和隔断噪声能量的传输路径 从破坏和隔断噪声能量的传输路径的角度出发,高速公路的噪声治理防护主要有隔声屏障、修筑路堑路基以及降噪绿化林带等措施。例如防噪堤,防噪堤一般用于路堑或有挖方地区,公路的土方不必运走直接用作防噪堤,在土堤上种上植被形成景观。所谓绿墙技术就是在高速公路两侧建造防噪堤并进行绿化美化处理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方法。可以采用堆筑弃方或废弃物作为降噪措施,其技术简单、廉价,能起到综合治理、美化环境的效果。 3、加强校内交通管理,对进入学校的车辆应限制车种类型、限制车速,禁止鸣高音喇叭,尤其禁止校外汽车、摩托车在校内随意通行。 4、建议学校通过合理布置绿化隔离带,增大绿化面积,使来自外界的噪声被绿化带充分吸收,减弱噪声。 (二)食堂防噪措施 1、学生食堂的噪声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对校园声环境质量的影响也较大。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声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宣传教育,提高全校师生 的声环境保护意识,使降低噪声污染、保护校园环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2、更新食堂的设备,尽量使用进行了消声的设备仪器。 三、经济成本 (1)防噪堤以及绿墙技术:(参照《园林工程概预算》可知工程造价为400元/米) 高速路横穿我校的沿线距离约是200米 工程造价:400元/米×200米=80000 元 (2)降噪绿化林带:由于校外的面积有限,绿化林带应建在校内公路两侧。 序号 分项名称 计算式 预计金额 1 苗木费 苗木费合价+苗木费合价*5%(风险金) 20000元 2 人工费 每人每天*人数*工期 10000元 3 其他费 1000元 4 设计费 1000元 合计 32000元
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 分贝,声功能区夜间环境质量达标率≥75%。
执行五种类型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声环境功能区五种类型分别为:(1)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2)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3)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4)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5)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城市夜间噪音要求】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夜间噪音要求如下:1. 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者10点钟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
如果所处的地方出现了在这些范畴内的行为就是扰民。
2. 小区里装修时间12时至14时、19时至次日7时才是不扰民。
每个省份规定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居民正常休息时间内操作算扰民。
容许装修的时间集中在7时到12时,14时到19时。
3. 晚11点到次日早7点,分贝高于80分贝,即为扰民。
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上是部分城市的夜间噪音要求,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而异。
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环境噪声是指环境中的声音,其强度、频率、时间和声谱等特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社会生活、物质财产等产生不利影响的声音。
为了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上海市对环境噪声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措施,以便对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一、居住区。
居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对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较高。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标准为白天(6:00-22:00)不超过55分贝,夜间(22:00-6:00)不超过45分贝。
在居住区内,除了要求建筑物的隔音性能达到一定标准外,还要求对噪声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商业区。
商业区是人们购物、娱乐的场所,对环境噪声的要求相对较高。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商业区的环境噪声标准为白天(6:00-22:00)不超过60分贝,夜间(22:00-6:00)不超过50分贝。
商业区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商场、餐饮场所等,因此需要对这些噪声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三、工业区。
工业区是工厂、生产企业集中的地区,对环境噪声的要求相对较高。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工业区的环境噪声标准为白天(6:00-22:00)不超过70分贝,夜间(22:00-6:00)不超过60分贝。
工业区的噪声主要来自于生产设备、机械设备等,因此需要对这些噪声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四、交通区。
交通区是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区,对环境噪声的要求相对较高。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交通区的环境噪声标准为白天(6:00-22:00)不超过65分贝,夜间(22:00-6:00)不超过55分贝。
交通区的噪声主要来自于车辆行驶、交通信号等,因此需要对这些噪声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马路上车辆的喧嚣,再到夜晚宁静的虫鸣,声音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我们所欢迎的,过量或者不合适的声音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干扰,甚至影响我们的健康。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声音环境,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应运而生。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和环境需求,将一个城市或者特定区域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声环境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噪声标准和管理要求。
这就像是给声音“分区居住”,让合适的声音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那为什么要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呢?这主要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它有助于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本应安静的住宅区,整天充斥着工厂的轰鸣声或者交通的嘈杂声,居民如何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放松?通过合理的划分,可以确保居民在居住区内享受到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
其次,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对声音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规划之初就明确声环境功能区,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避免后期因为噪声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
再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噪声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噪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原则。
首先,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
划分必须基于对区域的充分调研和分析,考虑地形、地貌、气象、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决策。
比如,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山谷、丘陵等地貌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扩散。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噪声。
同样,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也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影响。
关于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解释说明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是针对城市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而制定的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方案首先通过对城市声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噪声源强度和性质。
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噪声特点和环境人群需求,划分了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
这些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干道等。
每个功能区都有相应的噪声限制标准和管控措施。
在居住区,方案将要求噪声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障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商业区则需要兼顾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居民的居住质量,采取噪声隔离和吸音措施来减轻噪声污染。
工业区和交通干道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和传播,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该方案还包括对噪声源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例如,对噪声源的建设和改造要求符合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的标准;对噪声源的监测和评估要求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噪声问题。
通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城市能够有序发展,实现不同区域的声环境适应性管理,有效减少噪声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同时,该方案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是指针对城市及周边地区受到噪声污染的区域,根据要求将其划分成为一定范围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
这些区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各地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才能达到噪声环境的控制和保护,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具体标准如下:第一步:确定声音等级为了确定噪声污染的程度,需要进行声音等级的测量。
声音等级是用分贝来衡量噪声的大小的,一般被测量的噪声等级会在40-70分贝之间。
根据声音等级的不同,将区域分为低声环境区、中声环境区、高声环境区、特别高声环境区。
第二步:确定环境类型根据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特点,确定环境类型。
比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等,不同的区域适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区的标准要更加严格,因为商业区的建筑和人员密度比较大,噪声污染更加明显。
第三步:划分功能区根据声音等级和环境类型,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2类声环境功能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噪声控制区、特殊噪声控制区等。
在不同的功能区内,需要制定不同的噪声控制标准,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第四步:制定标准根据划分出来的不同功能区,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噪声控制标准。
例如,商业区的噪声标准要比居住区要严格一些,而工业区的噪声标准可以更加宽松一些。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特点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之,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噪声治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按照正确的标准进行噪声控制,才能使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2023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____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城市区域噪声污染,制定合理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方法,并提出划定的结果和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合理划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
(2)控制城市区域噪声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原则(1)科学依据:依据环境噪声测量数据和相关指标,建立科学的划定标准。
(2)以人为本: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注重人的感受和需求。
(3)合理布局: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
(4)动态管理:依据城市发展和噪声状况实时调整划定,保证划定结果的有效性。
三、划定方法1. 数据采集和分析(1)收集城市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测量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噪声水平数据。
(2)分析收集的数据,计算各地点的平均噪声水平和噪声波动情况,形成噪声分布图。
2. 划分噪声功能区(1)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将噪声水平划分为适宜、可接受和不宜的范围。
(2)根据噪声分布图和划分标准,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噪声功能区,包括低噪声区、中低噪声区、中噪声区和高噪声区等。
3. 功能区划定依据(1)低噪声区:划定在城市的郊区和风景名胜区,噪声水平在适宜范围内,适宜居住和生活。
(2)中低噪声区:划定在居民区和商业区,噪声水平可接受,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3)中噪声区:划定在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周边,噪声水平较高,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和减振措施。
(4)高噪声区:划定在工业区和施工区域,噪声水平超过可接受范围,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
四、划定结果和管理措施1. 划定结果根据划定方法,划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的结果如下:(1)低噪声区:占城市区域的30%,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郊区和风景名胜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声源类型:将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声源的特征和影响范围。
2. 声谱特征:根据声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的变化,确定声场的声学特性,如声压级、频率、传播方向等,以确定声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 地理位置:以区域为单位,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声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针对性的管理和规划。
4. 敏感性评价:评价建筑物、居民区、教育机构等特定场所对噪声的敏感性,以确定相应的管理和防治措施。
5. 使用功能: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的不同需求,将声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例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惠州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是指根据城市声环境特点和需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功能区,以实现优化声环境的目的。
针对惠州市的声环境问题,以下是一个针对该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市区内功能区划分1.居住区功能区:将市区内居住区划分为不同的居住声环境功能区,例如高密度住宅区、中密度住宅区和低密度住宅区等。
低密度住宅区中应禁止安装嘈杂设施,如娱乐设施和工业设备。
2.商业区功能区:将商业区划分为不同的商业声环境功能区,如购物中心、商业街和市场等。
商业区应设置隔离设施,如隔音墙和隔音窗,以减少商业活动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文化与教育区功能区: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与教育设施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在这些区域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如静音设备和噪音隔离措施,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活动环境。
4.公共交通枢纽功能区:将火车站、汽车站和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划分为功能区。
为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隔音设施和声屏障来阻止噪音的传播。
二、郊区功能区划分1.工业区功能区:将工业区划分为不同的工业声环境功能区,如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等。
在重工业区应采用隔音设备和隔音墙等措施,减少工业设备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2.农村居民区功能区:将农村居民区划分为功能区,例如农田区和居民区等。
在农村居民区,应加强对机械设备噪音的控制,并鼓励农民合理利用农机,减少噪音排放。
三、建设项目功能区划分1.建设项目声环境管理区:对于各类建设项目,应根据其特点和噪音影响,划分相应的功能区。
在建设项目管理区内,应采取噪音隔离、噪音降低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2.城市公共设施功能区:将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城市公共设施划分为功能区。
这些区域应设置隔音设备、噪音屏障等,以提供一个和谐的休闲与娱乐环境。
四、保护区功能区划分1.生态保护区功能区:将生态保护区划分为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在这些区域内,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并加强对噪音的控制,为自然生态提供一个恢复和保护的环境。
一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标准
根据《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2008)国家标准的分类,一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以下几种:
1. 住宅区:日间噪声标准为50分贝(dB),夜间噪声标准为
45dB。
2.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区:日间噪声标准为55dB,夜间噪声标准为50dB。
3. 商业金融区、行政办公区、交通干道及枢纽:日间噪声标准为60dB,夜间噪声标准为55dB。
4. 工业区、港口码头、机场等重要交通设施:日间噪声标准为65dB,夜间噪声标准为60dB。
以上标准是根据功能区的性质和人群对噪声的敏感程度进行科学测算和设计的,旨在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噪音等级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一、五类声环境功能分区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五类声环境功能噪音等级分类
见表如下:
三、住宅建筑允许噪声级
四、学校建筑允许噪声级
五、医院建筑
六、办公建筑
七、商场建筑。
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声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环境中所能听到的声音的总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声环境管控的标准。
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了不同功能区的声环境标准,其中包括了1类声环境功能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用于居住和休闲的区域,如住宅小区、公园等。
针对这些区域,需要制定相应的声环境标准来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休闲环境。
根据《城市环境噪声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如下:1. 基本指标:(1) 白天等效声级L_den:白天(7:00-22:00)不应超过60分贝。
(2) 夜间等效声级L_n:夜间(22:00-7:00)不应超过50分贝。
2. 昼夜差异性指标:(1) 白天声级调整系数K_day:为了反映白天与夜间声环境的不同,在白天使用L_den计算结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K_day的取值范围为0.7-1.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夜间声级调整系数K_night:在夜间使用L_n计算结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K_night的取值范围为0.7-1.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噪声频率分布统计特性指标:(1) 分贝频率截止值:在特定频率上的声级不应超过相应截止值。
一般分为中频截止值和高频截止值,分别用于评价中频和高频声音的控制情况。
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人们在居住和休闲环境中不受过多噪声的困扰。
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多的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住宅区和公园等区域,人们希望能够享受到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白天等效声级和夜间等效声级是对整体噪声影响的评价。
白天的标准相对较高,因为白天的活动较多,人们对噪声的忍耐度也相对较高。
而夜间的标准较低,因为夜间是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对噪声的容忍度较低。
通过对白天和夜间等效声级的限制,可以降低居民在休息时间受到噪声的干扰。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2.30•【字号】云府办〔2019〕25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云城区、云安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云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联系。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2月30日《云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改善和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满足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需要,结合我市城区实际情况,对云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具体划分方案如下:一、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3.《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6.《云浮市中心城区“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云府〔2017〕6号)7.《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的通知》(云府〔2014〕45号)8.《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环境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云府办〔2017〕60号)二、划分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中六都组团、西江新城组团、云城组团已批控规范围的声环境管理,区域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方案,执行国家《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1988)。
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声环境功能区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声音区域,并针对每个区域制定相应的声环境管理措施,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针对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以供参考。
首先,1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指的是居住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场所的声环境管理。
针对此类区域,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噪声限制标准:根据《环境噪声标准》中对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的要求,白天的噪声限制为55分贝,夜晚的噪声限制为45分贝,以保障居民的安静休息和学校、医院的正常运营。
2. 建筑设计规范:在声环境功能区内,建筑设计应考虑隔声设计,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干扰。
例如,采用隔音窗、严密的门窗等。
3. 噪声源管理:对于潜在的噪声源,如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应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例如采用降噪设备、控制作业时间等,以减少对周边居民、学生和医院的干扰。
4. 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居民、学生和医务人员,应加强关于噪声对健康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噪声问题的认知和对噪声管理的重视程度。
5. 定期噪声监测: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定期对1类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噪声监测并记录数据,以评估声环境的合格率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6. 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噪声投诉举报机制,居民、学生和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机制向有关部门投诉噪声问题,并及时解决纠纷。
7. 声环境规划:制定声环境规划,合理确定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位置和数量,避免敏感场所与噪声源的过度接触,保护敏感场所的声环境质量。
总之,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主要涉及噪声限制、建筑设计、噪声源管理、教育宣传、噪声监测、纠纷解决机制和声环境规划等方面。
通过明确的标准和相关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敏感场所的正常运营,营造良好的声环境。
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
一、划分原则
(一)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
(二)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
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
二、划分依据
依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结合攸县城区总体规划、城区环境噪声污染特点和城市环境噪声管理要求划分攸县城
区环境噪声功能区。
三、适用区域及执行标准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标准》中的0类区标准。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
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区
标准。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
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区标
准。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
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3类区标准。
(五)4类标准适用区域: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
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