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2
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一、前言。
声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所存在的声音环境。
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如何改善声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和改善城市声环境,制定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
1. 目标,通过实施声环境功能区,有效管理城市声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2. 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全民参与。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干道等。
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噪声标准和管控措施进行细化,确保声环境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噪声监测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噪声监测网络,对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利用先进的噪声监测技术和设备,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为声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
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各功能区域的噪声排放标准和管理要求。
建立健全的噪声管理制度,加大对噪声污染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严肃的法治氛围。
4. 强化源头治理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噪声源头的治理,推广低噪声技术和设备,提升城市环境设施的噪声控制能力。
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共同维护良好的声环境。
5.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声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声环境管理,共同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建立健全声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声环境管理工作。
2. 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声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声环境治理,推动声环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3. 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一、适用区域本方案适用于县城市规划区域。
乡村生活区域可参加本规定相应类别标准执行。
二、引用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0)三、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类声环境功能区:疗养区、高级宾馆区和别墅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适用区域范围:无。
1类声环境功能区: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适用区域范围:新一中、二中、五虎山、钟秀山、玛瑙山、北湖公园、县人民医院。
2类声环境功能区: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及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等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适用区域范围:城区除1类、3类外其它未划定区域为2类。
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适用区域范围:晨光科技园区(釜江大道以南、二环路以西、邓隆路以北、釜溪河以东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适用区域范围:富州大道、釜江大道、宋渡路、二环路、银杏路、一环路、一环西路、北湖路、富达路、丁海路、晨光路。
四、标准值及监测方法本方案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0)规定为标准值,其监测方法依据附录B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及附录C《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方法》执行。
五、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划分(一)交通干线临街建筑以高于3层楼房以上(含三层)建筑为主的,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a类标准使用区域。
(二)交通干线建筑以低于三层建筑为主的,将交通干线红线外一定距离的区域划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
距离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45米±5米;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0米±5米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20米±5米(三)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划分城市规划确定的铁路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区域划为4b类标准适用区域。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送审稿)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二○一三年九月目录一、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目的 (1)二、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 (1)三、声环境功能区含义 (1)四、环境噪声限值 (1)五、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2)六、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其他说明 (6)一、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目的随着杭州市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有的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方案(1995年版和2000年补充版)已经不能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环境保护管理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条的规定,对杭州市主城区(不含萧山区、余杭区)声环境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和调整,为杭州市噪声管理工作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杭州市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所划定声环境功能区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0、1、2、3、4类类别相对应,并执行相应类别噪声标准值。
二、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GB/T15190-19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4、杭州市新扩区域《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5、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6、杭州市区用地现状图;7、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
三、声环境功能区含义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其中: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指将城市、乡镇、社区等区域根据其声音特征和功能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并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声环境资源的目的。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乡镇和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首先,对于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其声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主要以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服务区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商业区和工业区来说,由于其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噪声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管理措施和限制条件。
其次,由于城市的蔓延扩张,一些原本属于农村的区域被划归到城市的范围之内,但声环境的功能区划分还没有相应调整,导致一些农村环境仍然受到了城市区域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进行调整和完善。
建议将商业区和工业区划分为特殊声环境功能区,加强管理和限制条件;同时,对于农村环境,可以划分为城市辐射区和农村居住区两个功能区,以更好地保护农村的声环境资源。
其次,对于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乡镇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
由于乡镇的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不同,声环境的特点和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主要以居住区和耕地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一些乡镇的发展和城镇的延伸,居住区离工业区、商业区较近,容易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其次,在乡镇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对声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管理。
因此,建议将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农田区和养殖区。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乡镇居民的声环境权益。
最后,对于社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以《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依据,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噪声适用区域。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复
正文:
----------------------------------------------------------------------------------------------------------------------------------------------------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复
(杭政函〔2014〕51号)
市环保局:
你局《关于实施〈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请示》(杭环〔2014〕6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由你局编制的《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你局要做好《方案》的下发和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职责开展监督管理。
二、在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主城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控制,应以《方案》为重要依据;主城区内进行的开发利用、生产经营等活动必须达到《方案》规定的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主城区政府(管委会)要按照《方案》规定的声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噪声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三、《方案》对声环境功能区作调整后,区域内固定声源的管理和控制自《方案》实施之日起1年后按照新的标准执行。
四、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须对《方案》进行调整的,由你局组织进行科学论证后报市政府审定。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7日
——结束——。
声环境功能区区划解读一、声环境功能区定义声环境功能区是指根据社会生活、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要求等,按照规定将城市区域划分为若干需要执行不同噪声限制标准的区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城市规划框架,与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相协调;2. 结合城市交通发展与未来建设规划,考虑交通噪声影响;3. 保障市民生活空间质量,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4. 合理划分,确保各区域执行不同的噪声限制标准。
三、声环境功能区的主要类别根据声环境质量要求的不同,声环境功能区主要分为以下五类:1. 0类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其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30分贝、夜间20分贝。
2. 1类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其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3. 2类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居住区、工业区、商业街、批发市场为核心功能,需要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其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4. 3类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纯货运的除外)经过的区域等,其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5. 4类区:指城市中与工业生产集中区相毗邻,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其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70分贝。
四、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限值根据声环境功能区的类别,各类区的噪声限值如下:1. 0类区:昼间最高限值为30分贝,夜间最高限值为20分贝。
2. 1类区:昼间最高限值为55分贝,夜间最高限值为45分贝。
3. 2类区:昼间最高限值为60分贝,夜间最高限值为50分贝。
4. 3类区:昼间最高限值为70分贝,夜间最高限值为55分贝。
5. 4类区:昼间最高限值为70分贝,夜间最高限值为70分贝。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为加强X区环境噪声管理,提高声环境质量,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结合《X城乡总体规划修编(X-X)》和用地开发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四)《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X办大气函〔X〕170X号);(五)《关于加快实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暨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的函》(X环大气函〔X〕6X号)。
二、划分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为:X区全域范围,包括X区下辖的3个街道和2个镇,区划面积135平方公里。
三、区划期限区划期限为X年。
四、划分类别及标准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类: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a)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铁路是指X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X区没有占地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康复疗养区域,不设0类声环境功能区。
柳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声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影响。
因此,对城市区域声环境进行划分调整,加强管理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是柳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背景分析柳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工商业和交通枢纽城市。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问题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社区噪音超标等。
因此,对城市区域声环境进行合理划分和调整,是保障居民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划分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依据和专业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声环境影响因素。
2.合理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划分功能区。
3.可操作性原则:划分方案应具有实施可行性,以便有效管理和控制声环境。
三、功能区划分2.工业区: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和工业用地。
应采取措施控制工业噪音排放,例如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严格控制噪音源产生等。
3.交通区:主要包括主干道和交通枢纽。
应采取措施减少交通噪音,例如采用降噪材料、限制机动车速度、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等。
4.核心区:主要包括市中心和公共设施区。
应采取措施保护核心区声环境,例如加强建筑设计、推广绿化措施、控制建筑工地噪音等。
四、管理措施1.建立声环境监测网:通过设置声环境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城市区域声环境指标,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2.加强噪音源管理: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噪音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噪音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加强居民的噪音环境意识,引导居民参与噪音治理。
4.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将声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声环境保护要求得到落实。
5.制定声环境管理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声环境管理标准,制定具体的声环境管理细则,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淮南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淮南市一直秉承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便于整个城市声环境得到优化和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淮南市的声环境日益受到关注,为此,应按照不同特征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划分,以实现城市声环境的最佳利用和优化。
一、商业区淮南市中心商业区集聚了大量市民和外来人口,在该区域内的商场、超市、酒店等有着很高的声景设计要求。
商业区的声环境以协调和和谐为主要目的,商场和超市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应保证声环境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符合优良声环境的要求。
对于影视艺术的演出场所要求其声环境能显现艺术效果,使表演得到更好的呈现,同时不能对周边住宅区产生干扰。
二、住宅区住宅区的声环境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创造一个宁静、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为目标。
为了优化校园声环境,市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声环境管制政策,认可和推广低噪音装置的使用,发展绿化带,形成生态环境的保护区,来消除噪声污染对住宅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娱乐区淮南市中心的娱乐区是城市文化娱乐休闲的核心地带,包括各种音乐厅、休闲会所、夜店等,这些区域的声音特征应该是亮丽、喜庆、活跃。
为了确保娱乐区域内的声环境不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应加强对车辆、人员、建筑的管理和控制。
四、教育区淮南市中心教育区囊括了大量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应极力减少噪声污染,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在该区域内规定若高噪声值需要优步实测测量进行控制和治理,对噪声扰动指数较高的教育建筑物应采用相关技术手段减少噪音,改善校园声环境。
五、历史文化区淮南市中心历史文化区已有着很高的声环境保护要求,在区域内要求不可以有噪声污染源,规范周边建筑业的总体规划、建筑布局、建筑格局,规定限制噪声等级的控制值,避免破坏文化财产对环境的影响。
六、公共区淮南市中心公共区以设施的服务为主导的区域,例公园、广场、大街等。
在该区域内实施声环境功能划分可以为城市公共品质提供更好的服务指导,不断提高市民生活的品质。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
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
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
(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
(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
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以《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依据,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噪声适用区域。
(五)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km2。
(六)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七)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四、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
(一)区划的划分次序
首先对0、1、3类声环境功能区确认划分,余下区域划分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划分4类声环境功能区。
(二)0~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1.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该区域内及附近区域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
(1)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或近期规划已明确主要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