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87.50 KB
- 文档页数:7
2017年中考物理第四次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试卷1-8页,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选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100分)一、选择题(1—11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2、13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1分.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不需要介质就能够传入现场观众耳朵B.歌声以电磁波的方式传播C.歌手所用的麦克风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2、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PM2.5的颗粒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3、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4、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如图(一)所示,静止漂浮在水面的木块,现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木块缓缓匀速沉入水底,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B.如图(二)所示,小球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出发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C.如图(三)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水杯,现向杯中匀速缓慢注水,从注水开始到注满的过程中,水杯对桌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D.如图(四)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移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至木块有离开桌面为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丁所示5、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17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 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C.海水晒盐 D.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B.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B.C.D.4.如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D.“洁厕灵”遇酚酞变为红色5.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Ca2+,K+,Cl﹣,NOB.Na+,Cu2+,NO,SOC.Fe3+,Na+,OH﹣,NOD.K+,H+,SO,CO8.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X>M>Y B.X>Z>M>Y C.X>Z>Y>M D.Y>M>Z>X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10.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A B.B C.C D.D1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人类有利也有弊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往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HCl溶液C.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D.电解水一段时间二、填空题(共27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2)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3)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是;(4)两个锌离子.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2)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不变”).(3)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序号)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15.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是,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填反应类型)(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16.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也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写化学式);(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 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材料2 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材料3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材料4 四川5.12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1)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请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写出一条即可)(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4)写出材料3中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材料4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18.(7分)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下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制取二氧化硫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选择F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应该从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19.(8分)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Ⅰ.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Ⅱ.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①猜想Ⅰ:该气体是CO2;猜想Ⅱ:该气体是;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A.苏打水 B.肥皂水 C.食醋 D.氨水.四、计算题(10分)20.(10分)将4.0gCu﹣Zn合金粉末放到盛有1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滤液的质量.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Cu﹣Zn合金属于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2)请计算Cu﹣Zn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 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C.海水晒盐 D.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生石灰吸水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B.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I4:合成纤维及其应用;63: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7H: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析】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物质的类别、减少水体污染的措施以及空气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正确;B、棉花和蚕丝都属于天然纤维,错误;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D、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成分都有重要的用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B.C.D.【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9:液体药品的取用;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如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D.“洁厕灵”遇酚酞变为红色【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A、根据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大理石地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选项说法正确.B、大理石地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故选项说法错误.C、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D、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遇酚酞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盐的特征、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中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图中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图中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图中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④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解答】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A错误;B、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C错误;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Ca2+,K+,Cl﹣,NOB.Na+,Cu2+,NO,SOC.Fe3+,Na+,OH﹣,NOD.K+,H+,SO,CO【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C、Fe3+、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8.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X>M>Y B.X>Z>M>Y C.X>Z>Y>M D.Y>M>Z>X【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则不能;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解答】解:由反应关系图1可知: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时,只有X、Z 有反应;说明X、Z的活泼性大于Y、M;又因为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时速度越快,根据图象可以看出X与酸反应时快,所以可判断X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项A、D错误;从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的关系图可以看出X能把Z置换出来,M能把Y置换出来,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得出X的活动性大于Z的活动性,M的活动性大于Y的活动性,故选项B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角度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85:金属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解答;B、根据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解答;C、根据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自身溶液,但可以再溶解其它物质解答.【解答】解: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也是酸和碱的反应,也能发生中和反应,故对;B、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耐腐蚀,故错误;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但可以再溶解其它物,故错误.答案:A【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最重点的部分,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透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必要前提.10.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A、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解答】解:A、加足量的水时,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除去碳酸钙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钙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通过NaOH溶液时,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点燃,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并且缩成小球的是羊毛线,另一种是棉线,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滴加酚酞试液时,两种溶液都不变色,不能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人类有利也有弊【考点】JE: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K6: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正确;B、海带中富含碘元素,故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错误;D、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人类有利也有弊,正确;故选C.【点评】本田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往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HCl溶液C.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D.电解水一段时间【考点】98:酸碱溶液的稀释;71:电解水实验;85:金属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其pH值>7进行解答;B、根据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完成解答;C、根据镁和铁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完成解答;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可以完成解答.【解答】解:A、图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始终溶液的pH<7显酸性,与实验事实不,故A错误;B、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要大,故B正确;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反应速率要快,但是图中显示的是铁的反应速率快,故C错;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8,故D错.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的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来解答相关题目,知道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二、填空题(共27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O2;(2)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CO ;(3)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是CO(NH2)2;(4)两个锌离子2Zn2+.【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2)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3)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是尿素,其化学式为:CO(NH2)2;(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锌离子可表示为:2Zn2+;故答案为:(1)O2;(2)CO;(3)CO(NH2)2;(4)2Z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法.(2)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3)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选序号)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内蒙古卷)生物(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3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分)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参赛运动员达到3700余人,这将是历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高的一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承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内蒙古积极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推广滑冰滑雪等课程。
截至目前,冰雪运动已走进内蒙古300余所学校,有20多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运动员左上肢完成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B.运动员不慎手臂骨折,应立即在现场对骨折处进行复位C.当人体动脉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近心端捆扎D.运动员进行训练,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的2.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受地理、气候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乎年年都处在自然灾害的连番袭击中。
农业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50 mm 的占50% ,风沙灾害也常随干旱而来,八九月间,又常因雨量集中而引起洪涝灾害。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B.呼吸作用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C.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气孔数量相对较少,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D.降水量与粮食的产量成正比3.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是蒙古高原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方,我国古生物学者在这里先后发现并命名了十余个新属种的恐龙化石。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九年级生物中考考前模拟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七上·甘南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 葵花朵朵向太阳B . 大树底下好乘凉C . 春风又绿江南岸D . 冬眠的熊睡在树洞中2. (2分) (2018八上·泰兴期末) 蚕豆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部位主要是()A . 胚乳B . 胚轴C . 子叶D . 胚根3. (2分)在使用显微镜时,可选用反光镜和遮光器来调节明亮程度,光线过强时可以选用()A . 平面镜、小光圈B . 凹面镜、小光圈C . 平面镜、大光圈D . 凹面镜、大光圈4. (2分) (2018七下·南通期中) 下列选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A . 叶肉B . 桃花C . 柏树D . 洋葱表皮5. (2分) (2016七上·中山期末) 蕨类的特点不包括()A . 用种子繁殖B . 具有输导组织C . 能产生孢子D . 古代蕨类形成煤6. (2分)农民伯伯在播种前,需要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A . 适宜的温度B . 一定的水分C . 充足的空气D . 较强的阳光7. (2分) (2019七下·龙岗期末) 以下尿液的排出途径,正确的是()A .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 . 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C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 .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8. (2分) (2018八下·庆云月考)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
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A . 维生素A——夜盲症B . 钙——骨质疏松症C . 维生素B1——坏血病D . 铁——贫血症9. (2分) (2017七上·惠民期中) 验证种子有呼吸作用时最好选用()A . 晒干的种子B . 煮熟的种子C . 萌发的种子D . 破损的种子10. (2分)(2018·遂宁) 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 . 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非条件反射C .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 . 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11. (2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蚯蚓、鲸鱼、蝗虫的呼吸分别依靠()。
初中生物中考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初中生物中考全真模拟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2.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C.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B.③①C.③④D.③②4.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关于枯叶碟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枯叶蝶的体色和身形是进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顺应B.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情况变化的定向变异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在进化进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5.生物小组将安排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尝试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A.叶片A中央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协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叶片B变蓝,说明光协作用的产物是淀粉C.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6.疾病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损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发病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举行防备和治疗.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符的是()选项疾病病因A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或钙B中央性甲状腺肿饮食中缺碘C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先天性愚型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A.XXX7.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XXX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8.下列关于植物形态布局与功能相顺应的对应干系的叙说,错误的选项是()A.田鸡潮湿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佐肺呼吸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C.鸟有气囊,在飞翔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9.图是显微镜下窥察到的人血涂片图象,下列有关叙说错误的选项是()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10.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有分工与合作,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两只公鸡格斗B.蜜蜂跳“8”字舞C.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D.母鸽哺育幼鸽11.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XXX到我市(其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A.减少、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12.近几年,XXX加大反腐力度,强调“打老虎”和“打苍蝇”同等重要,这里用“老虎”和“苍蝇”比喻作奸犯科的国度工作人员,下列对这两种植物的叙说,正确的是()A.老虎和苍蝇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B.苍蝇与蜘蛛体表被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C.老虎和白鳍豚都是哺乳植物,主要牲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D.苍蝇的发育进程履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13.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①B.①②④都属于真核生物C.②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D.①②营腐生糊口,③④营寄生糊口14.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和4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B.具有遗传效应的2的片段叫基因C.在细胞分裂进程中1的变化最明显D.每种生物细胞内1的形态与数量都是一定的15.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第二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35分,1分/空)(1)桑树5-6月进入国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_________(“筛管”“导管”)运输而来.(2)幼嫩的桑叶是蚕的优良饲料,蚕吐出的蚕丝可以织成精美的绸缎,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应适当延长蚕丝发育进程中的_________期.(3)桑树生长容易首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请写出以上描述的食物链_________.(4)图中桑是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是_________,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5)该模式有益于农业的可延续发展,从生态学道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_.17.“感触感染生命律动,聆听花开声音”尝试中学开设了作物种植校本课程.同砚们在校园“高兴农场”种植了辣椒,并对栽培和发展进程做了窥察记录.(1)春末,选取一平整地块,施足肥料,适当浇水,疏松泥土,然后种上辣椒种子.这些步伐保证了种子萌生所需的_________内部条件.(2)一周过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你知道吗?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________.(3)随着辣椒植株的茁壮发展,“高兴农场”成了我们的探究乐园.一个晴朗的早上,我们用透亮塑料袋套住辣椒的整棵植株,并扎紧袋口。
2017年中考物理第四次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试卷1-8页,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选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100分)一、选择题(1—11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2、13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1分.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不需要介质就能够传入现场观众耳朵B.歌声以电磁波的方式传播C.歌手所用的麦克风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2、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PM2.5的颗粒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3、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4、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如图(一)所示,静止漂浮在水面的木块,现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木块缓缓匀速沉入水底,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B.如图(二)所示,小球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出发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C.如图(三)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水杯,现向杯中匀速缓慢注水,从注水开始到注满的过程中,水杯对桌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D.如图(四)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移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至木块有离开桌面为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丁所示5、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步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答案】D【考点】化学变化的差不多特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全然区别在因此否有新物质生成,假如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食物被消化的时候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 人体的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煤气作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 水在冰箱里结成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依照化学变化的本质特点,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即为物理变化判定。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生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B.液氧、硫酸钡、粗盐C.天然气纯碱、石油D.钙片、氯化镁、海水【答案】B【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解析】【解答】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自然界的水、溶液等,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A、生铁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铜属于碱,冰水混合物是同种物质,属于纯洁物,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天然气的要紧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钙片的要紧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B【分析】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即为单质;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含有不同种物质的即为混合物。
3.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出现出的化合价是()A.+2B.+1C.0D.﹣1【答案】A【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运算【解析】【解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内蒙古2022届中考全真模拟测试卷(五)生物(本卷共19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的环带在蚯蚓尾端B.用手指轻摸蚯蚓背面和腹面,感觉到腹面比较粗糙,因为该面刚毛较多C.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种现象与蚯蚓的呼吸受到妨碍有关D.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2、缉毒犬经过专门训练,可在各种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搜索,查缉隐藏的毒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缉毒犬拥有查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训练获得的B.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C.缉毒犬查缉毒品主要依赖嗅觉,形成嗅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缉毒犬一旦学会了缉毒的技能,就会形成终生不忘的记忆3.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 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须通过寄生或腐生才能存活B. 酵母菌可用于酿醋和制泡菜;蘑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属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 多数真菌由菌丝构成,能够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青霉能与所有的细菌共生D. 微生物相对表面积大,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所以微生物分布广泛4、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大鱼可捕食小鱼,小鱼可捕食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水绵、水草、浮萍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在此生态系统中,肯定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物是分解者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若该池塘被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虾5. 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 被子植物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C. 青蛙的皮肤属于器官,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D.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构成6、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A.甲图中的③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B.乙图中的a和b由丙图中的1发育而成C.丙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D.丁图中结构B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7、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2017年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数学第四次模拟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的绝对值的倒数是( )A.B.C.D.2.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角腹地,处在华北平原牛驼镇地脉最佳部位,地热资源丰富.全县约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地热水储量约821亿立方米,821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C.D.3. 如图,直线m∥n,∠1=70°,∠2=30°,则∠A等于()A.30° B.35° C.40° D.50°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 -3 B. a·a=aC.(2a) =2a D.(a+2)=a+45.有三个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放入暗箱,然后从暗箱中随机摸出两个球,则两个球上数字互为相反数的概率为A.B. C. D.6. 如图6,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4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是()A.20海里 B. 40海里 C.20海里 D.40海里7、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x1<0<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8.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10πB.15πC.20πD.30π9.如图9,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单位: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B.3 C.2 D.1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10.已知二次函数(≠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 abc>0;②b>a+c;③9a+3b+c>0; ④; ⑤≥,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二〇一七年初中学生学业三模试题生物试题
第1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
生物的依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上长繁殖
2、2015年秋冬季节,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空中漂浮着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
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体现了(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为消费者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4.在冰箱里冷藏的肉融化后会流出一些液体,造成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失,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细胞
结构在与功能的知识判断是细胞的那一机构受到伤害造成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
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 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6.雌长颈鹿在择偶时青睐于“长颈”的雄性.下列对“长颈”的叙述不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长颈”性状是可遗传的 B.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获得的
C.是长期锻炼加强而获得的 D.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下列各图能正确表达各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
8.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素)植物,选取一片叶片做如图所示的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
合作用实验有( )
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光合作用需要光 ⑤光合作用需要叶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9.如图为人体肺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结构[1]的血管类型和内部流经的血液类型分别是( )
A.动脉、动脉血 B.动脉、静脉血 C.静脉、动脉血 D.静脉、静脉血
10.2016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生计
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涡虫、鱿鱼 B.海蜇、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河蚌
12.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
的是( )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13.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的结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