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 格式:doc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14
小龙洞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方程中,哪个是一元二次方程?( )A.032=-y xB.xx x 142=+ C.2322+=y y D.103)43(2+=-x x x2. 把方程0142=-+x x 配方成n m x =+2)(的形式,则m 和n 的值分别 是多少?( )A.3,2==n mB.5,2==n mC.3,2=-=n mD.5,2=-=n m3.一元二次方程0122=--x x 的根的情况(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5、如右图,将三角尺ABC (其中∠ABC=60°,∠C=90°)绕点B 按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到A 1BC 1的位置,使得点A 、B 、C 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旋转的角度等于( )A.120°B.90°C. 60°D. 30°6.二次函数6)2(312-+-=x y 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6-=x B.直线2=xC .直线31-=x D. 直线2-=x7.把抛物线22x y =的图像通过怎样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5)3(22-+=x y 的 图像( )A .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
B .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
C .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
D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
8.对于二次函数3)5(312+--=x y 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函数的开口向下B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5C.当x=5时,y 有最大值是3D .当5≥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9.把一元二次方程)1(5232+=-x x x 化成一般形式得 。
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2015.1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062=--mx x 的一个根为3,则m 为( )A 、1B 、-1C 、2D 、-2 2、用配方法解方程0522=--x x 原方程应变形为( )A 、6)1(2=+x B 、6)1(2=-x C 、9)2(2=+x D 、9)2(2=-x 3、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个数有 ( )①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A ..l 个B .2个C . 3个D .4个4、如图,在方格纸中,△ABC 和△EPD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 ∽△EPD ,则点P 所在的格点为 ( )A 、P1B 、P2C 、P3D 、P4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43>m B 、43≥m C 、43>m 且2≠m D 、43≥m 且2≠m6、小军箱子的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由于他忘记了密码的末位数字,则小军能一次打开箱子的概率是( )A 、101 B 、91 C 、61 D 、51 7、某机械厂七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三季度生产零件196万个,设该厂八、九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 )A 、50(l +x 2) =196B 、50+50(1+X 2)=196C 、50+50(l +x)十50(l +x)2=196 D 、50+50(l +x) +50(1+2x) =1968、如图,F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BF 的垂直平分线EM 交对角线AC 于点E .连接BE ,FE .则∠EBF 的度数是 ( )A 、45°B 、50°C 、60°D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方程048142=+-x x 的两实数根,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和解释)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程x2�5x=0的解是() A. x1=0,x2=�5 B. x=5 C. x1=0,x2=5 D. x=0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A.(x+2)2=1 B.(x�2)2=1 C.(x+2)2=9 D.(x�2)2=9 3.已知(a2+b2)2�(a2+b2)�12=0,则a2+b2的值为() A.�3 B. 4 C.�3或4 D. 3或�4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2 B. k<2 C. k>2 D. k<2且k≠1 5.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1场比赛,则参赛球队的个数是()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6.若m是方程x2�2014x�1=0的根,则(m2�2014m+3)(m2�2014m+4)的值为() A. 16 B. 12 C. 20 D. 30 7.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的长是()A. B. C. D. 8.如图,在⊙O中,已知∠OAB=22.5°,则∠C 的度数为() A.135° B.122.5° C.115.5° D.112.5° 9.圆外切等腰梯形的一腰长是8,则这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的和为() A. 4 B. 8 C. 12 D. 16 10.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 A. 6 cm B. 12cm C. 6 cm D. 4 cm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b�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的值是. 12.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30m、宽20m 的长方形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花草.要使每一块花草的面积都为78m2,那么通道的宽应设计成多少m?设通道的宽为xm,由题意列得方程. 13.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销售单价由原来的125元降到80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则(α+3)(β+3)= . 15.如图,在半径分别为5cm和3cm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则弦AB的长为cm. 16.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若∠P=70°,则∠C的大小为(度). 17.已圆的半径为r=5,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当d满足时,直线l与圆有公共点. 18.已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它的外接圆半径等于.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6分) 19.解方程(1)(x�3)(x+7)=�9 (2)x2�3x�10=0 (3)6x2�x�2=0.(4)(x+3)(x�3)=3. 20.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若a,b,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判断方程(a+b)x2+2cx+(a+b)=0的根的情况. 22.如图,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1)∠AOC=∠BOD;(2)AC=BD. 23.如图,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CE是⊙O的直径,CD⊥AB,D为垂足,求证:∠ACD=∠BCE. 24.已知:▱ABCD的两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出这时菱形的边长;(2)若AB的长为2,那么▱ABCD的周长是多少? 25.如图,已知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CD=5 cm,求⊙O的半径R. 26.楚天汽车销售公司5月份销售某种型号汽车,当月该型号汽车的进价为30万元/辆,若当月销售量超过5 辆时,每多售出1辆,所有售出的汽车进价均降低0.1万元/辆.根据市场调查,月销售量不会突破30台.(1)设当月该型号汽车的销售量为x辆(x≤30,且x为正整数),实际进价为y万元/辆,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该型号汽车的销售价为32万元/辆,公司计划当月销售利润25万元,那么该月需售出多少辆汽车?(注:销售利润=销售价�进价)27.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AI交BC于D,交△ABC的外接圆于点E.①求证:IE=BE;②线段IE是哪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试加以证明.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程x2�5x=0的解是() A. x1=0, x2=�5 B. x=5 C. x1=0,x2=5 D. x=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专题:压轴题.分析:在方程左边两项中都含有公因式x,所以可用提公因式法.解答:解:直接因式分解得x(x�5)=0,解得x1=0,x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方程的左边能因式分解时,一般情况下是把左边的式子因式分解,再利用积为0的特点解出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便方法,要会灵活运用. 2.(3分)(2012• 临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A.(x+2)2=1 B.(x�2)2=1 C.(x+2)2=9 D.(x�2)2=9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配方法.分析: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解答:解:∵x2�4x=5,∴x2�4x+4=5+4,∴(x�2)2=9.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 3.已知(a2+b2)2�(a2+b2)�12=0,则a2+b2的值为() A.�3 B. 4 C.�3或4 D. 3或�4考点: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根据换元法,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因式分解,可得方程的解.解答:解:设a2+b2=x,原方程为 x2�x�12=0.因式分解,得(x�4)(x+3)=0. x�4=0或x+3=0,解得x=4,x=�3(不符合题意,要舍去), a2+b2=x=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换元是解题关键,注意不符合题意的要舍去.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2 B. k<2 C. k>2 D. k<2且k≠1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k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4ac=4�4(k�1)=8�4k>0,且k�1≠0,解得:k<2,且k≠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5.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1场比赛,则参赛球队的个数是()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x个球队比赛总场数= .即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有x个队,每个队都要赛(x�1)场,但两队之间只有一场比赛, x(x�1)÷2=21,解得x=7或�6(舍去).故应邀请7个球队参加比赛.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到总场数的等量关系. 6.若m是方程x2�2014x�1=0的根,则(m2�2014m+3)(m2�2014m+4)的值为() A. 16 B. 12 C. 20 D. 3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首先把m代入x2�2013x�1=0,得出m2�2013m=1,再进一步整体代入求得数值即可.解答:解:∵m是方程x2�2014x�1=0的根,∴m2�2014m=1,∴(m2�2014m+3)(m2�2014m+4) =(1+3)×(1+4) =2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代数式求值,注意整体代入的思想. 7.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 的长是() A. B. C. D.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C=BC= AB,在Rt△OBC中可求出OB.解答:解:∵OC⊥弦AB于点C,∴AC=BC= AB,在Rt△OBC中,OB= =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垂径定理的内容. 8.如图,在⊙O中,已知∠OAB=22.5°,则∠C的度数为()A.135° B.122.5° C.115.5° D.112.5°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首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OB 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OA=OB,∴∠OAB=∠OBA=22.5°,∴∠AOB=180°�22.5°�22.5°=135°.∴∠C= (360°�135°)=11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 9.圆外切等腰梯形的一腰长是8,则这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的和为() A. 4 B. 8 C. 12 D. 16考点:切线长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圆外切四边形对边和相等,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圆外切等腰梯形的一腰长是8,∴梯形对边和为:8+8=16,则这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的和为16.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利用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 10.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 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 A. 6 cm B. 12cm C. 6 cm D. 4 cm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根据题意,即是求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的2倍.构造一个由半径、半边、边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且其半边所对的角是30°,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解答:解:设正多边形的中心是O,其一边是AB,∴∠AOB=∠BOC=60°,∴OA=OB=AB=OC=BC,∴四边形ABCO是菱形,∵AB=6cm,∠AOB=60°,∴cos∠BAC= ,∴AM=6× =3 (cm),∵OA=OC,且∠AOB=∠BOC,∴AM=MC= AC,∴AC=2AM=6 (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构造一个由半径、半边、边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求解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b�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的值是 2 .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即可求出b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4(b�1)=(b�2)2=0,则b的值为2.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值小于0,方程没有实数根. 12.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花草.要使每一块花草的面积都为78m2,那么通道的宽应设计成多少m?设通道的宽为xm,由题意列得方程(30�2x)(20�x)=6×78.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设道路的宽为xm,将6块草地平移为一个长方形,长为(30�2x)m,宽为(20�x)m.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列方程(30�2x)(20�x)=6×78.解答:解:设道路的宽为xm,由题意得:(30�2x)(20�x)=6×78,故答案为:(30�2x)(20�x)=6×7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6块草地平移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销售单价由原来的125元降到80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解答此题利用的数量关系是:商品原来价格×(1�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现在价格,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这种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25(1�x)2=80,解得x1=0.2=20%,x2=1.8(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此题列方程得依据是:商品原来价格×(1�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现在价格.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则(α+3)(β+3)= 9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求出α+β和αβ的值,再把要求的式子变形为αβ+3(α+β)+9,最后把α+β和αβ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α+β=1,αβ=�3,∴(α+3)(β+3)=αβ+3α+3β+9=αβ+3(α+β)+9=�3+3×1+9=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 15.如图,在半径分别为5cm和3cm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则弦AB的长为8 cm.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本题应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OC⊥AB,由垂径定理知,AC=BC,由勾股定理得,AC=4,∴AB=2AC=8.点评:本题利用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求解. 16.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若∠P=70°,则∠C的大小为55 (度).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首先连接OA,OB,由PA、PB分别切⊙O于点A、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OA⊥PA,OB⊥PB,然后由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得∠AOB的度数,又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A,OB,∵PA、PB分别切⊙O于点A、B,∴OA⊥PA,OB⊥PB,即∠PAO=∠PBO=90°,∴∠AOB=360°�∠PAO�∠P�∠PBO=360°�90°�70°�90°=11 0°,∴∠C= ∠AOB=55°.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7.已圆的半径为r=5,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当d满足0≤d≤5时,直线l与圆有公共点.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若d<r,则直线与圆相交;若d=r,则直线于圆相切;若d>r,则直线与圆相离.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则直线和圆相交;直线和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则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则直线和圆相离.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圆的半径为5.∵直线l与圆有公共点,∴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d满足0≤d≤5,故答案为:0≤d≤5.点评: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之间的联系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难度不大. 18.已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它的外接圆半径等于.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10,BC=12,作AD⊥BC于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D=CD= BC=6,则AD垂直平分BC,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得点O在AD上;连结OB,设⊙O的半径为r,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8,在Rt△OBD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到(8�r)2+62=r2,然后解方程即可得到外接圆半径.解答:解: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10,BC=12,作AD⊥BC于D,∵AB=AC,∴BD=CD= BC=6,∴AD垂直平分BC,∴点O在AD上,连结OB,设⊙O的半径为r,在Rt△ABD 中,∵AB=10,BD=6,∴AD= =8,在Rt△OB D中,OD=AD�OA=8�r,OB=r,∵OD2+BD2=OB2,∴(8�r)2+62=r2,解得r= ,即它的外接圆半径等于.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也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6分) 19.解方程(1)(x�3)(x+7)=�9 (2)x2�3x�10=0 (3)6x2�x�2=0.(4)(x+3)(x�3)=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1)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3)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4)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1)整理得:x2+4x�12=0,(x+6)(x�2)=0, x+6=0,x�2=0, x1=�6,x2=2;(2)x2�3x�10=0,(x�5)(x+2)=0, x�5=0,x+2=0, x1=5,x2=�2;(3)6x2�x�2=0,(3x+1)(x�2)=0, 3x+1=0,x�2=0, x1=�,x2=2;(4)整理得:x2=12,x=±2 , x1=2 ,x2=�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20.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当a=0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当a≠0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有实数解可知△≥0,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当a=0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方程有解;当a≠0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实数解,∴△=[2(a+2)]2�4a2≥0,解得a≥�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若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判断方程(a+b)x2+2cx+(a+b)=0的根的情况.考点:根的判别式;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先求出△=b2�4ac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c)2�4(a+b)(a+b)=4c2�4(a+b)2= 4(c+a+b)(c�a�b).∵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a+b>c.∴c+a+b >0,c�a�b<0,∴△<0,∴方程没有实数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 22.如图,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1)∠AOC=∠BOD;(2)AC=BD.考点:垂径定理.专题:证明题.分析:(1)过O作OE⊥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OE=∠BOE,∠COE=∠DOE,由此可得出结论;(2)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E=BE,CE=DE,从而得到AC=BD.解答:(1)证明:过O作OE⊥AB,∵∠OAB与△OCD均为等腰三角形,∴∠AOE=∠BOE,∠COE=∠DOE,∴∠AOE�∠COE=∠BOE�∠DOE,∠AOC�∠BOD;(2)证明:∵OE⊥AB,∴AE=BE,CE=DE,∴BE�DE=AE�CE,即AC=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熟知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如图,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CE是⊙O的直径,CD⊥AB,D为垂足,求证:∠ACD=∠BCE.考点:圆周角定理.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连接B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ACD=9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E+∠ECB=90°,∠A=∠E,进而可证明∠ACD=∠BCE.解答:证明:连接EB,∵CD⊥AB,∴∠ADC=90°,∴∠A+∠ACD=90°,∵CE 是⊙O的直径,∴∠CBE=90°,∴∠E+∠ECB=90°,∵∠A=∠E,∴∠ACD=∠BC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4.已知:▱ABCD的两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 �=0的两个实数根.(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出这时菱形的边长;(2)若AB的长为2,那么▱ABCD的周长是多少?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让根的判别式为0即可求得m,进而求得方程的根即为菱形的边长;(2)求得m的值,进而代入原方程求得另一根,即易求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0,即m2�4(�)=0,整理得:(m�1)2=0,解得m=1,当m=1时,原方程为x2�x+ =0,解得:x1=x2=0.5,故当m=1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边长是0.5;(2)把AB=2代入原方程得,m=2.5,把m=2.5代入原方程得x2�2.5x+1=0,解得x1=2,x2=0.5,∴C▱ABCD=2×(2+0.5)=5.点评: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有关性质;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两种图形的边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如图,已知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 CD=5 cm,求⊙O 的半径R.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首先连接OB,OC,OD,由等边△ABC 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可求得∠BOC,∠BOD的度数,继而证得△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B,OC,OD,∵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BOC= ×360°=120°,∠BOD= ×360°=30°,∴∠COD=∠BOC�∠BOD=90°,∵OC=OD,∴∠OCD=45°,∴OC=CD•cos45°=5 × =5(cm).即⊙O的半径R=5cm.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6.楚天汽车销售公司5月份销售某种型号汽车,当月该型号汽车的进价为30万元/辆,若当月销售量超过5辆时,每多售出1辆,所有售出的汽车进价均降低0.1万元/辆.根据市场调查,月销售量不会突破30台.(1)设当月该型号汽车的销售量为x辆(x≤30,且x为正整数),实际进价为y万元/辆,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该型号汽车的销售价为32万元/辆,公司计划当月销售利润25万元,那么该月需售出多少辆汽车?(注:销售利润=销售价�进价)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段函数.专题:销售问题.分析:(1)根据分段函数可以表示出当0<x≤5,5<x≤30时由销售数量与进价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销售利润=销售价�进价,由(1)的解析式建立方程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得当0<x≤5时 y=30.当5<x≤30时, y=30�0.1(x�5)=�0.1x+30.5.∴y= ;(2)当0<x≤5时,(32�30)×5=10<25,不符合题意,当5<x≤30时, [32�(�0.1x+30.5)]x=25,解得:x1=�25(舍去),x2=10.答:该月需售出10辆汽车.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27.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AI交BC于D,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E.①求证:IE=BE;②线段IE是哪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试加以证明.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①连接BI,证∠BIE=∠IBE即可;∠IBE=∠4+∠5,∠BIE=∠2+∠3;观察上述两个式子:I是△ABC的内心,则∠3=∠4,∠1=∠2;而∠1=∠5,由此可得∠5=∠2;即∠BIE=∠IBE,由此得证;②由①知:IE=BE,即证BE是哪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可通过找以BE为公共边的相似三角形;由①证得∠5=∠2,易证得△BDE∽△ABE,由此可得出所求的结论.解答:①证明:连接BI.∵I是△ABC的内心,∴∠1=∠2,∠3=∠4;∵∠BIE=∠3+∠2,∠EBI=∠4+∠5,且∠5=∠ 1,∴∠BIE=∠EBI;∴IE=BE;②解:考虑有公共边公共角的相似三角形及IE=BE,知:IE是DE和AE的比例中项.证明如下:∵∠5=∠1,∠1=∠2;∴∠5=∠2;又∵∠E=∠E,∴△BED∽△AEB;∴BE:DE=AE:BE;∴BE2=AE•DE;又∵IE=BE,∴IE2=AE•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九年级数学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成功一定属于你!温馨提醒:1、试卷分三大题,共24小题,满分120分,时间为120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解答题务必写出解答过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2,3(-,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 A .x y 6-= B.x y 6= C.xy 3= D.x y 5-= 2、 如图,⊙O 中弦AB 经过圆心O ,点C 是圆上一点,∠BAC =520,则∠ABC 的度数是…………………………………………………………………………………( ) A .26° B.38° C.30° D.32°3、如图,过⊙O 内一点M 的最长弦长为12cm ,最短弦长为8cm ,那么OM 长为……………………………………………………………………………………( ) A .6cm B .52cm C . 54 cm D .9cm4、如图,圆锥的侧面积为8πcm 2,母线与底面夹角为60°,则此圆锥的高为……………………………………………………………………………………( )A . 4 cm B. 8cm C.23cm D.6cm5、若将一函数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得到的抛物线y=2x 2,则原函数解析式是…………………………………………………( )A .y=2(x+2)2-2B .y=2(x+2)2+2C .y=2(x-2)2-2D .y=2(x-2)2+2 6、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②平分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弧; ③垂直于弦的直线必过圆心; ④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在函数xk y 32--=(k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A (-5,y 1)、B (-1,y 2)、C (4,y 3)三点,则函数值3,21,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第2题第4题第14题y=xyAx第9题A .y 3<y 2<y 1 B .y 2<y 3<y 1 C .y 1<y 2<y 3 D .y 3<y 1<y 28、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2k 和函数y=-kx 2+4x+2(k 是常数,且 k ≠0 )的图象可能..9、如图所示,在抛物线y =-x 2上有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 1 ,2;在y 轴上有一动点C ,则AC + BC 最短距离为………………………………………………( )A .5 B.3 D.2210.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经过Rt △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4,2),则△AOC 的面积为………………………………………………………( ) A. 4 B. 2.5 C. 3 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小池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题(考试形式:闭卷 全卷共两大题24小题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在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涂符合要求的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
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计45分)1.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2.下列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a x x a 有一个根为0,则a 的值是( ) A .±1 B.-1 C.1 D.04.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 .∠A=∠C ∠B=∠D B.AB ∥CD AD=BC C .AB ∥CD ∠A=∠C D.AB ∥CD AB=CD 5.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是方程2680x x -+=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1 B. 13 C. 11或13 D. 不能确定6.如图,已知MB=ND,∠MBA=∠NDC ,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MAB ≌△NCD.( )A .∠M=∠N B .AB=CD C .AM=CN D .AM ∥CN7.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 8.用配方法解方程2x 2+ 3 = 7x 时,方程可变形为( ) A .(x – 72 )2 = 374B .(x – 72 )2= 434C .(x – 74 )2 = 116D .(x – 74 )2= 25169.摄影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张,全组共互赠了182张,若全组有x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x (x +1)=182 B .x (x -1)=182C .2x (x +1)=182D .0.5x (x -1)=18210、如图∠AOP=∠BOP=15°,PC ∥OA 交OB 于C ,PD ⊥OA 垂足为D ,若PC=4,则PD=( ) A.4 B.3 C.2 D.1N MEACDB1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DC 边上的点,连接BE ,将ΔBCE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ΔDCF ,连接EF ,若∠BEC=60°,则∠ EFD 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25°12.如图,在Rt⊿ABC 中,∠C=90°, ∠B=22.5°, 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E, 若BE=22, 则AC=( )A.1B.2C.3D.413.设a 和b 是方程22009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为( )A.2006B.2007C. 2008D.20091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D=BC=acm ,∠A=60°,BD 平分∠ABC ,则这个梯形的周长是( ) A.4a cm B.5a cm C.6a cm D.7a cm15.小红按某种规律写出4个方程:①220x x ++=;②2230x x ++=;③2340x x ++=;④2450x x ++=.按此规律,第五个方程的两个根为( ) A.-2、3 B.2、-3 C.-2、-3 D.2、3二、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5分)16.(6分)画右边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注意符合三视图原则)17、(6分)已知,AB 和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 ,某一时刻AB 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 。
江夏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 学 试 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一元二次方程240x -=的根为( ).(A )0或2 (B )±2 (C )0或-2 (D )2 2. “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确定事件D.不可能事件 3、已知1x 、2x 是方程2310x x --=的两根,则12x x +的值为( )A.3B.-3C.1 D .-14.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5.把一副普通的扑克牌中的13张黑桃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出的牌标记是黑桃5字母的概率为( ). (A )113 (B )313 (C )413 (D )49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4,DC=3,将△ADC 按逆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到△AEF (点A 、B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F ,则CF= ( ) . A.5 B.25 C. 23 D.247. 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交于点E ,∠ABD=580,则∠BCD 的度数为 ( )A 、320B 、580C 、640D 、11608. 目前江夏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贫困寄宿生资助体系。
某校前年发放给每个贫困寄宿生750元,今年发放给每个贫困寄宿生1080元,设近几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方程中正确的是( )第6题图FE DCBA 第7题图BFA .75021080x +=B .75075021080x +⨯=C .()2750121080x +=D .()275011080x +=9. 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 =AC =2,在△ABC 内作第一个内接正方形DEFG ;然后取GF 的中点P ,连接PD 、PE ,在△PDE 内作第二个内接正方形HIKJ;再取线段KJ 的中点Q ,在△QHI 内作第三个内接正方形……依次进行下去,则第5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148 B .48 C .124 D .2410. 如图,在△ABC 中,AB=10,AC=8,BC=6,经过点C 且与边AB 相切的动圆与CA 、CB 分别相交于点P 、Q ,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是( )A.2.4B.4.8C.5D.24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将一元二次方程2(3)1x x -=化成一般形式为 。
盐源县民族中学2015届初三(上)数学期中检测试题(试卷共分A ,B 卷,A 卷满分120分,B 卷满分30分,全卷共150分)A 卷(共120分)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将一元二次方程22(3)1x x x -=+-化成一般形式后,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 .1,4- B .1-,5 C .1-,5- D .1,6-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十边形 C .矩形 D .平行四边形 3. 下列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0ax bx c ++= B .210x x+= C .220x c += D .(2)(31)x x x -+= 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123x =-,223x =+,则这个方程是( )A .2410x x ++=B .2410x x -+=C .2410x x --=D .2410x x +-= 5.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 把二次函数2134y x x =--+用配方法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时,应为( ) A .21(2)24y x =--+ B .21(2)44y x =--+C .21(2)44y x =-++ D . 211322y x ⎛⎫=--+ ⎪⎝⎭7. 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50x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最小值5-、最大值0B .有最小值3-、最大值6C .有最小值0、最大值6D .有最小值2、最大值68. 将抛物线23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为( )A .23(2)1y x =-- B .23(2)1y x =-+ C .23(2)1y x =+- D .23(2)1y x =++9. 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 <B .240b ac -< C .当13x -<<时,0y > D .12ba-=Oxy6 23-2- 5-(第7题图)3 1- O xy10.若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是3-和1,那么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2x = B .2x =- C .1x =- D .1x =11.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ax +b 与二次函数28y ax x b =++的图象可能是( )12. 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 作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 的面积(S )随着旋转角度(n )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 与n 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 已知点A (2,a )与点B (b ,5-)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的值等于 。
201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科学注: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振荡试管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PH值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铵根离子(NH4+),已知其中氢元素显+1价,由此可判断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7 C.+5 D.+33.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
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4.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属于碱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5.把盛有5g 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
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A.产生蓝色沉淀0.98g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C.所得溶液的Na2SO4质量分数大于9.5%D.所得的Na2SO4溶液质量与原CuSO4溶液质量相等67.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钳子 B.镊子 C.天平D.筷子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最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氯化铁、氢氧化钠、稀盐酸B.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钠C.硫酸钠、氯化钾、稀硝酸D.硝酸银、氢氧化钾、稀盐酸9.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1>F2>F3 B.F1<F2<F3C.F2>F1>F3 D.F2<F1<F310.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12.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C.滤液中只有Al2(SO4)3D.滤液中只有CuSO413.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14.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和弟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和弟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处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15.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1≠W2 P1≠P2B.W1=W2 P1=P2C.W1=W2 P1>P2D.W1=W2 P1<P2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8分)16.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浙江省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二次函数y=(x﹣2)2+1的图象上的顶点坐标是()A.(﹣2,﹣1)B.(2,1)C.(1,2)D.(﹣1,﹣2)2.(3分)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圆外B.点A在圆上C.点A在圆内D.不能确定3.(3分)有5个杯子,其中2个是一等品,2个是二等品,其余是三等品,任意取一个杯子,是一等品的概率是()A.0.2 B.0.4 C.0.6 D.0.84.(3分)如图,点A、B、C在圆O上,∠A=60°,则∠BOC的度数是()A.15°B.30°C.60°D.120°5.(3分)将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A.y=2(x+1)2+3 B.y=2(x﹣1)2+3 C.y=2(x+1)2﹣3 D.y=2(x﹣1)2﹣36.(3分)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会下雨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两个数的和大于每一个加数D.在一个没有红球的盒子里,摸到红球7.(3分)已知(﹣1,y1),(﹣2,y2),(2,y3)是抛物线y=﹣x2﹣4x+m上的点,则()A.y3<y1<y2B.y1<y3<y2C.y1<y2<y3D.y2<y3<y18.(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交于点D,则AD的长为()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9.(3分)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cm ,那么它的外接圆的直径是cm .10.(3分)已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面积为12πcm 2,则扇形的弧长是cm . 11.(3分)某公园有2个入口和4个出口,小明从进入公园到走出公园,一共有种不同出入路线的可能.12.(3分)抛物线y =﹣(x +2)2﹣4,当(填x 的取值范围)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3.(3分)袋中装有3个绿球,3个黑球和6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14.(3分)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62°,则∠C =°.15.(3分)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y (单位:m )与水平距x (单位:m )之间的关系是y =﹣x 2+x +.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m .16.(3分)⊙O 的半径是2,它的两条弦AB 、AC 的长分别2,2,则∠BAC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17.(6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是A 、B (A 在B 的左侧). (1)求A 、B 的坐标;(2)利用函数图象,求当y <5时,x 的取值范围.18.(6分)某女生有白色、紫色上衣各一件,白色裙子2件,粉红色裙子1件.任意选取一件上衣和一件裙子,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事件A:选取的上衣和裙子都是白色的概率.19.(8分)如图,△ABC中,BC=5,AC=5,AB=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外接圆⊙O;(说明: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求它的外接圆的半径.20.(6分)某果园有100棵桔子树,平均每一棵树结600个桔子.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颗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桔子.问果园多种多少棵桔子树,果园里桔子总个数最多.21.(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1=∠C,求证:(1)CB∥PD;(2)=.22.(8分)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过顶点M作ME⊥y轴于点E,连结BE交MN于点F.(1)求F的坐标.(2)求△EMF与△BNF的面积之和.23.(12分)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和点C(0,3),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顶点是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求△ACD的面积;(3)如图2,在直线y=﹣2x上有一动点E,过E作直线EF∥y轴,交该抛物线于点F,以E、F、C、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E点的坐标.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二次函数y=(x﹣2)2+1的图象上的顶点坐标是()A.(﹣2,﹣1)B.(2,1)C.(1,2)D.(﹣1,﹣2)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顶点式的意义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二次函数y=(x﹣2)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要熟悉顶点式的意义,并明确:y=a(x﹣h)2+k(a≠0)的顶点坐标为(h,k).2.(3分)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圆外B.点A在圆上C.点A在圆内D.不能确定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确定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利用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判断出即可.解答:解:∵⊙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d<r,∴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内,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3.(3分)有5个杯子,其中2个是一等品,2个是二等品,其余是三等品,任意取一个杯子,是一等品的概率是()A.0.2 B.0.4 C.0.6 D.0.8考点:概率公式.分析:让一等品数除以总产品数即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共5个杯子,一等品有2个,∴任取一个杯子是一等品的概率是=0.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4.(3分)如图,点A、B、C在圆O上,∠A=60°,则∠BOC的度数是()A.15°B.30°C.60°D.120°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解答:解:∵∠BOC=2∠A,而∠A=60°,∴∠BOC=1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5.(3分)将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A.y=2(x+1)2+3 B.y=2(x﹣1)2+3 C.y=2(x+1)2﹣3 D.y=2(x﹣1)2﹣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把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x+1)2的图象,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x+1)2﹣3的图象,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解析式.6.(3分)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会下雨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两个数的和大于每一个加数D.在一个没有红球的盒子里,摸到红球考点:随机事件.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A、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B、是必然事件,正确;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D、是不可能事件,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的定义,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7.(3分)已知(﹣1,y1),(﹣2,y2),(2,y3)是抛物线y=﹣x2﹣4x+m上的点,则()A.y3<y1<y2B.y1<y3<y2C.y1<y2<y3D.y2<y3<y1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a=﹣1<0,∴x=﹣2时,函数值最大,又∵﹣1到﹣2的距离比2到﹣2的距离小,∴y3<y1<y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求出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交于点D,则AD的长为()A.B.C.D.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过C作CM⊥AB,交AB于点M,由垂径定理可知M为AD的中点,由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出CM的长,在Rt△ACM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M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C=3,BC=4,∴AB===5,过C作CM⊥AB,交AB于点M,如图所示,∵CM⊥AB,∴M为AD的中点,∵S△ABC=AC•BC=AB•CM,且AC=3,BC=4,AB=5,∴CM=,在Rt△AC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M2+CM2,即9=AM2+()2,解得:AM=,∴AD=2A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9.(3分)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cm,那么它的外接圆的直径是4cm.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如图,首先证明∠AOB=∠BOC=∠COD=,然后证明AD为⊙O的直径;求出OA=AB=2cm问题即可解决.解答:解:如图,六边形ABCDEF为⊙O的内接正六变形,则其中心O即为该六变形外接圆的圆心;易知:∠AOB=∠BOC=∠COD=,∴∠AOD=180°,即AD为⊙O的直径;∵OA=OB,且∠AOB=60°,∴△AOB为等边三角形,∴OA=AB=2cm,∴AD=4cm,即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是4cm.点评:该题以正多边形和圆为载体,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几何知识点的考查为核心构造而成;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10.(3分)已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面积为12πcm2,则扇形的弧长是4πcm.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弧长的计算.分析:根据扇形面积公式S=和弧长公式l=进行计算.解答:解:令扇形的半径和弧长分别为R和l,则∵S==12π,∴R=6cm,∴l==4πcm.∴扇形的弧长为4πcm.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和扇形面积的计算.解答该题需要牢记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11.(3分)某公园有2个入口和4个出口,小明从进入公园到走出公园,一共有8种不同出入路线的可能.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利用树状图表示方法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小明从进入公园到走出公园,一共有8种不同出入路线的可能.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树状图法应用,列举出所有可能是解题关键.12.(3分)抛物线y=﹣(x+2)2﹣4,当x≤﹣2(填x的取值范围)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直接利用顶点式求对称轴,然后利用对称轴左右两侧分析函数的单调性.解答:解:∵对称轴x=﹣2,图象开口向下;∴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x≤﹣2.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方法.13.(3分)袋中装有3个绿球,3个黑球和6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袋中装有3个绿球,3个黑球和6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袋中装有3个绿球,3个黑球和6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3分)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62°,则∠C=118°.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C+∠A=180°,∴∠C=180°﹣62°=118°.故答案为118.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边和相等.15.(3分)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y(单位:m)与水平距x(单位:m)之间的关系是y=﹣x2+x+.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5.5m.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当y=0时,求出y=﹣x2+x+就可以得出x的值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x2+x+=0,解得:x1=5.5,x2=﹣0.5(舍去).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由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的运用,解答时运用函数的解析式求值时关键.16.(3分)⊙O的半径是2,它的两条弦AB、AC的长分别2,2,则∠BAC=15°或75°°.考点:垂径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分类讨论.分析:作OD⊥AB于D,OE⊥AC于E,如图,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D=BD=,AE=CE=,在Rt△OAD中,利用余弦定义得cos∠OAD,所以∠OAD=45°;在Rt△OAE中,由于cos∠OAE=,所以∠OAD=30°,然后分类讨论:当圆心0在∠BAC内部,则∠BAC=∠OAB+∠OAC;当圆心0在∠BAC外部,则∠BAC=∠OAB﹣∠OA C.解答:解:作OD⊥AB于D,OE⊥AC于E,如图,∵AB=2,AC=2,∴AD=BD=,AE=CE=,在Rt△OAD中,∵cos∠OAD==,∴∠OAD=45°;在Rt△OAE中,∵cos∠OAE==,∴∠OAD=30°,当圆心0在∠BAC内部,则∠BAC=∠OAB+∠OAC=45°+30°=75°,当圆心0在∠BAC外部,则∠BAC=∠OAB﹣∠OAC=45°﹣30°=15°.故答案为15°或7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17.(6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是A、B(A在B的左侧).(1)求A、B的坐标;(2)利用函数图象,求当y<5时,x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图象.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解方程x2+2x﹣3=0即可得到A点和B点坐标;(2)先计算出y=5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求解.解答:解:(1)当x2+2x﹣3=0时,解得x1=﹣3,x2=1,∴A(﹣3,0),B(1,0);(2)当y=5时,x2+2x﹣3=5,整理得x2+2x﹣8=0,解得x1=﹣4,x2=2,由函数图象可得,当﹣4<x<2时,y<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18.(6分)某女生有白色、紫色上衣各一件,白色裙子2件,粉红色裙子1件.任意选取一件上衣和一件裙子,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事件A:选取的上衣和裙子都是白色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列表,由表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选取的上衣和裙子都是白色的概率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列表如下:裙子上衣白色1 白色2 粉红色白色(白,白)(白,白)裙子(白,粉)紫色(紫,白)(紫,白)(紫,粉)从列表知所有可能结果总数n=6,而事件A包含其中的结果总数是2,所以P(A)==.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的知识.注意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9.(8分)如图,△ABC中,BC=5,AC=5,AB=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外接圆⊙O;(说明: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求它的外接圆的半径.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分析:(1)首先做出BC与AC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得出其交点即为圆心,进而得出外接圆;(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O的半径.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连结OA,OC,CO交AB于D.∵AC=BC,∴OC⊥AB,且AD=BC=4,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3,设圆O的半径是r,则OA=OC=r,OD=r﹣3,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OA2=OD2+AD2,所以r2=(r﹣3)2+42,解得r=,即外接圆的半径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接圆作法以及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OC⊥AB是解题关键.20.(6分)某果园有100棵桔子树,平均每一棵树结600个桔子.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颗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桔子.问果园多种多少棵桔子树,果园里桔子总个数最多.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设多种x棵树,就可求出每棵树的产量,然后求出总产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利用配方法求得y的最大值.解答:解:设果园增种x棵桔子树,果园里总桔子数为y个.则y=(100+x)(600﹣5x)=﹣5x2+100x+60000=﹣5(x﹣10)2+60500∵a=﹣5<0∴当x=10时,y有最大值60500.答:当多种10棵时,总桔子数最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准确分析题意,列出y与x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21.(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1=∠C,求证:(1)CB∥PD;(2)=.考点: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P=∠C,再根据∠1=∠C可知∠1=∠P,由此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1=∠C得出=,再根据AB是⊙O的直径,弦CD⊥AB与点E可知=,根据等量代换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P,∠C所对的弧都是,∴∠P=∠C.∵∠1=∠C,∴∠1=∠P,∴CB∥PD;(2)证明:∵∠1=∠C,∴=.∵AB是⊙O的直径,弦CD⊥AB与点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8分)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过顶点M作ME⊥y轴于点E,连结BE交MN于点F.(1)求F的坐标.(2)求△EMF与△BNF的面积之和.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到顶点M的坐标是(1,4),对称轴是直线x=1,则点E的坐标是(0,4),再求出B(3,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4,再计算x=1时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值即可确定F点坐标;(2)先计算出EM=1,MF=4﹣=,FN=,BN=3﹣1=2,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1)∵y=﹣x2+2x+3=﹣(x﹣1)2+4,∴顶点M的坐标是(1,4),对称轴是直线x=1,∵ME⊥y轴,∴点E的坐标是(0,4),解方程﹣x2+2x+3=0得x1=﹣1,x2=3,∴A(﹣1,0),B(3,0),设直线BE的解析式为y=kx+b,把B(3,0),E(0,4)代入得,解得,∴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4,∵当x=1时,y=﹣x+4=,∴所以F的坐标是(1,);(2)由(1)可得EM=1,MF=4﹣=,FN=,BN=3﹣1=2,S△EFM+S△BNF=•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3.(12分)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和点C(0,3),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顶点是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求△ACD的面积;(3)如图2,在直线y=﹣2x上有一动点E,过E作直线EF∥y轴,交该抛物线于点F,以E、F、C、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E点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再把函数解析式整理成顶点式形式,然后写出顶点D的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设AD与y轴的交点为H,然后求出CD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二次函数解析式与直线解析式表示出EF,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所以,二次函数解析式是y=﹣x2﹣2x+3,∵y=﹣x2﹣2x+3=﹣(x+1)2+4,∴D点的坐标是(﹣1,4);(2)设AD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所以,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设AD与y轴的交点为H,则CH=3﹣2=1,所以,S△ACD=×1×(1+1)=1;(3)如图,设E点的坐标是(x,﹣2x),则F点的坐标是(x,﹣x2﹣2x+3),EF=|﹣x2﹣2x+3+2x|=|x2﹣3|,∵OC∥DE,∴要使以F、E、C、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只要EF=OC,∴|x2﹣3|=3,∴x2﹣3=3或x2﹣3=﹣3,解得x=±,x=0(舍去),当x=时,y=﹣2x=﹣2,当x=﹣时,y=﹣2x=2,所以,点E的坐标为(,﹣2)或(﹣,2).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3)列出绝对值方程.。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3分)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
232Fe+2CO
2
3
B
11.(3分)(2013•朝阳模拟)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某学生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②取上层清液,
12.(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13.(3分)做完实验后,试管壁上往往附着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需要先用某种试剂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请选择溶解残留物的试剂,把相应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制备乳浊液后的植物油D;
(2)紫色的固体碘A;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
A.酒精B.稀盐酸C.食盐水D.洗洁精.
14.(7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
是硝酸钾或KNO3的溶解度曲线.
(2)8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88.4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或冷却饱和溶液.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或NaCl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CE(填字母序号).
A.升温B.加入该溶质C.加入适量水D.降温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 中变浑浊,原因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15.(12分)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色;(2)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碱;
(3)图1中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4)图1中选用合适的物质验证性质⑤,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5)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OH﹣、H+、H2O;
(6)镁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触摸容器壁感到发烫,图3是二者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Mg、H+(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H2、Mg2+;
(7)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原因是稀硫酸和稀盐酸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同,或稀盐酸溶液中有氯离子,而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的是硫酸根离子.
16.(7分)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某同学将
是Na2CO3,是Ca(OH)2,C是HCl;(填物质化学式)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7.(5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下面是“探究溶质的种类对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请你参与探究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变量控制,该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填两点即可).
【实验结论】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18.(10分)如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三处即可):
①瓶塞要正放在桌面上;②采用“左码右物”称量氯化钠;③用温度计搅拌.(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 2.5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1g以下使用
(计游码,如果甲同学按照B操作,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算结果精确至1%)
(3)需要水的质量是47.5g,配制时应选择50(填“10”或“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笔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丙同学配制的上述溶液,经测定其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下列可能原因有AD.(填字母序号)
A.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5)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要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并贴标签.
19.(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一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
如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又由红色变成无色;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让溶液变成中性.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0.(4分)如图为医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的标签中的部分内容.计算:
(1)该瓶盐水能给病人体内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瓶生理盐水,需要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蒸馏水多少克?
21.(6分)如图1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在烧杯中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边逐滴加入该稀硫酸,一边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得到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2示.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填写在标签的横线上.(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