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中心习题精讲班第四章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的(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C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4.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 B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 以农立国5.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 DA.《论人民民主专政》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纪念孙中山先生》D.《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B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 D 的讲话。
A.《论十大关系》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C.《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8. 《论十大关系》的前五条主要讨论的是( AA.经济问题B.政治问题C.文化问题D.工业问题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C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BA.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3.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作了( B 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资本成本:又称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 某公司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这表明该公司当期()。
A利息与优先股股利为零 B利息为零,有无优先股股利不好确定C利息与息税前利润为零 D利息与固定成本为零2.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则经营杠杆系数必()。
A与销售量成正比 B与固定成本成反比C恒大于1 D与风险成反比3. 某公司全部资本为150万元,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为10%,当销售额为13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为25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1.32 B1.26 C1.5 D1.564. 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的筹资方式是()。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发行债券 D举借银行借款5. 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 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6. 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息税前利润将增长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将增长()。
A20% B10% C15% D5%7. 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与所得税有关的资金来源是下述情况中的()。
A普通股 B优先股 C银行借款 D留存收益8.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不变的债务利息 B不变的产销量C不变的固定成本 D不变的销售单价9. 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率,其主要原因是()。
A债券的筹资费用较少 B债券的发行量少C债券的利息率固定 D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10.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内容的是()。
A 借款手续费B 债券发行费C 债券利息D 股利2、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 不变的债务利息B 不变的固定成本C 不变的优先股股利D 不变的销售单价3、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的权数,可选择()。
第四章工程咨询服务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规划咨询研究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备选规划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B.提出近期规划建设的重点C.分析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国际国内形势D.提出规划编制的具体措施建议2、规划咨询中,关于规划研究的内容一般有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开发方案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研究、投资方案和备选项目研究等几个方面。
A.发展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法规、依据等研究B.规划的条件研究C.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研究D.资源特点和优势劣势研究3、规划发展条件的研究应全面反映现状和各种意见,特别要把阻碍规划实现的()表述清楚。
A.各种不利因素和风险B.区位和资源优势C.资金来源和技术方案D.规划管理和制度4、在规划发展目标中,经济目标一般不包括()。
A.资金和资源可靠程度B.经济增长速度C.生产能力和规模D.产业结构5、经济目标在发展战略目标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目标的有()。
A.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B.生产能力规模和产业结构C.人口规模和结构D.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改革6、规划研究咨询中的投资方案和备选项目研究,一般不包括()。
(2008年)A.行业、地区的布局和研究B.重点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C.重点项目投资机会研究D.重点项目的建设时序建议7、在建立发展规划的备选项目库时,应提出重点项目的()。
A.建设时序建议B.区位和厂址C.资金来源和技术方案D.管理和制度8、建立规划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一般不包括()。
A.体系完整B.结构简单C.目标明确D.逻辑合理9、对政策所具有的强制性、指导性、引导性以及约束力的作用等进行研究咨询,属于咨询单位在政策研究中应该把握的()。
A.属性与效力B.内容与结构C.时机与期限D.矛盾与协调10、对于企业投资不使用政府资金的项目,为取得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和备案等行政许可,需要按照政府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的要求,编写()。
A.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备案文件B.项目商业计划书C.核准项目申请报告D.项目策划相关文件11、投资机会研究是指为寻求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对项目的背景、资源条件以及()等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
第四章流动资产管理复习思考题1、简述企业持有现金的原因及现金管理的目标。
2、简述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并由此确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3、什么是信用政策,它包括哪些内容?4、试分析企业放宽信用政策的利弊。
5、简述存货的功能与成本,并由此确定企业存货管理的目标。
6、什么是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如何确定?练习题一、判断题1、一般而言,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其获利能力就越强。
2、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3、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在企业实践中运用非常广泛。
4、信用政策是购销双方协商确定的。
5、短期有价证券不可作为现金的替代品。
6、企业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的收益不一定高于现金。
7、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占用额。
8、企业提供赊销在扩大销售,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9.、企业通常倾向于制定较严格的信用政策,这样可以减少坏账损失。
10、应收账款的成本高低与平均收账期长短密切相关,平均收账期越长,应收账款的成本越低。
11、企业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进行收账,能减少企业的损失。
12、在无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需考虑存货的采购成本。
13、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需考虑存货的采购成本。
14、允许的坏账损失率越低,说明企业的信用标准越严。
15、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尽量加速存货的周转速度,在任何情况下,存货的周转速度总是越快越好。
16、一般而言,企业存货需要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成正比,与存货周转速度成反比。
17、信用条件(2 /10,n/30)表示客户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
18、现金折扣即商业折扣,是企业常用的促销手段。
19、在ABC分类控制法中,通常将重要的少数存货归为A类存货。
二、单项选择题1、所有商业信用中必不可少的信用条件是:A、商业折扣率B、现金折扣率C、折扣期限D、信用期限2、企业不能将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而丧失的收益,称之为应收账款的:A、管理成本B、机会成本C、坏账损失D、短缺成本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短缺成本的是:A、企业持存现金所丧失的投资收益B、企业由于现金短缺不能及时购买原材料而导致生产中断C、企业由于现金短缺不能按时偿债而导致企业信誉下降D、企业由于现金短缺而丧失现金折扣优惠4、企业制定的信用条件的内容不包括:A、允许的坏账损失率B、现金折扣率C、享受现金折扣的期限D、获得商业信用的最长期限5、某客户购入价值10000元的商品时,取得了信用条件为“2/10,1/20,n/30”的商业信用,该客户选择在第20天付款,其支付的款项为:A、9900元B、9800元C、9990元D、9980元6、用来反映信用标准高低的指标是:A、实际坏账损失率B、预计坏账损失率C、应收账款投资收益率D、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不包括:A、收账费用B、收集客户信用情况信息的费用C、坏账损失D、赊销商品的运输费用8、某企业本年实现赊销收入12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周转期为30天,则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投资额为:A、25万元B、40万元C、60万元D、90万元9、关于信用期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信用期限越长,坏账损失越少B、信用期限越长,信用条件越差C、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D、客户期望信用期限越长越好10、企业存货管理的目标是:A、使存货采购成本最低B、使存货采购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C、使存货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低D、使存货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低11、建立存货合理保险储存的目的是:A、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B、延长存货订货间隔时间C、保证存货的超量耗用D、在存货进货延误时保证供应12、引起存货经济订货批量增大的是:A、每次订货成本增加B、单位存货日储存成本增加C、日缺货成本增加D、存货运输时间延长13、对存货实施ABC分类控制法,企业需重点管理控制的是:A、数量最多的存货B、品种最多的存货C、价格最贵的存货D、占用资金最多的存货14、通常在无商业折扣时,与存货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成本是:A、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B、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C、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D、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15、以下与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无关的因素是:A、存货消耗总量B、存货日消耗量C、存货日储存费用D、存货运输天数三、多项选择题1、与企业持有现金相关的成本主要有:A、机会成本B、储存成本C、管理成本D、短缺成本2、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A、投资B、投机C、支付D、预防E、盈利3、运用存货模式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假设条件是:A、企业所需现金总量是稳定且可预测的B、企业现金支出均衡,波动不大C、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是畅通的D、有价证券的报酬和成本可准确预测4、以下属于信用标准管理的内容是:A、制定允许客户产生的坏账损失率B、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C、测算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D、测算实际坏账损失率5、企业置存短期有价证券的动机是:A、控制其他企业B、保持资金的流动性C、作为现金的替代品D、获得比现金更高的收益6、在确定经济订货批量时,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储存成本的高低与经济订货批量负相关B、储存成本的高低与经济订货批量正相关C、订货成本的高低与经济订货批量负相关D、订货成本的高低与经济订货批量正相关7、与企业信用等级相关的因素有:A、企业过去的偿债记录B、企业目前的偿债能力C、企业的信用政策D、企业实际坏账损失率8、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有:A、坏账费用B、机会成本C、收账费用D、短缺成本9、企业提供赊销的作用在于;A、扩大销售量B、增强市场竞争力C、减少存货数量D、降低存货管理成本10、企业的收账策略如果比较消极,则会:A、减少收账费用B、增加收账费用C、减少坏账损失D、增加坏账损失E、减少应收账款余额F、增加应收账款余额四、计算题1、阳光企业预计下年度的现金需要量为50万元,有价证券每次变现的交易费用为200元,每天支出十分均衡,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8%。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A、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2、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B、150000元C、121000元D、125000元3、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说明()。
A、固定成本等于0B、固定成本大于0C、固定成本小于0D、与固定成本无关4、假设平滑指数=0.6, 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
A、618千克B、600千克C、612千克D、630千克5、已知上年利润为2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8,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下一年利润预测额为()。
A、200000元B、240000元C、272000元D、360000元6、预测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销售预测B、利润预测C、资金预测D、所得税预测7、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趋势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答案:1、B 2、C 3、A 4、C 5、C 6、D 7、B二、多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法包括()。
A、判断分析法B、集合意见法C、非数量分析法D、趋势外推分析法E、因果预测分析法2、当预测销售量较为平稳的产品销量时,较好的预测方法为()。
A、算术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E、判断分析法3、经营杠杆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B、业务量变动率/利润变动率C、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D、基期利润/基期贡献边际E、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1004、较大的平滑指数可用于()情况的销量预测。
A、近期B、远期C、波动较大D、波动较小E、长期5、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B、平滑指数法C、回归分析法D、调查分析法E、移动平均法6、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
第四章-对映异构练习题第四章对映异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 2 分 (7713)下列四个结构式中, 哪一个结构式代表的化合物与其它三个结构式代表的化合物不同?(A) (B) (C) (D)2. 2 分 (8671) 指出下列各组异构体中,哪组是对映体:C CCCH3CHCHHOHCOOHBrBrClClABC3. 2 分 (0194)一对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是:(A)对映异构体 (B) 非对映异构体 (C) 相同化合物 (D) 不同的化合物4. 2 分 (0202)与的相互关系是:(A) 对映异构体 (B) 非对映异构体 (C) 相同化合物 (D) 不同的化合物5. 2 分 (8669)H2H5CHC2H53HHOHHOCH3HHOHC2H5C2H53HHOHOHOHH3C OHCOOH6H5HO C6H5COOH3HO2HHCH3CHHCH3CHO2CH 3Br HC 2H 5与 CH 3BrH H 5C 2一对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是:A. 相同化合物B. 对映异构体C. 非对映异构体D. 不同化合物6. 2 分 (4125) (1R ,2S )-2-甲氨基-1苯基-1-丙醇的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是:7. 2 分 (40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有对称面的分子无手性B. 有对称中心的分子无手性C. 有对称轴的分子无手性D. 有交替对称轴的分子无手性 8. 2 分 (4002) 下列关于费歇尔投影式说法错误的是:A. 不能离开纸面翻转B. 水平方向键上说连接原子或原子团朝前C. 不能在纸面上旋转180°D. 任意两个基团不能互换 9. 2 分 (4003) 立体异构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A. 基团的位置异构B. 顺反异构C. 构型异构D. 构象异构 10. 2 分 (40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构型的分子一定是右旋体B. S 构型的分子一定是左旋体C. D 构型的分子一定是右旋体D. 构型的R 、S 与分子的旋光方向没有关系CH 36H 5OH HNHCH 3H CH 36H 5OH HH CH 3NHCH 36H 5OH H CH 3NHHCH 36H 5H HONHCH 3H (A)(B)(C)(D)二、填空题1. 4 分 (8241)写出1,3-二甲基-2,4-二氯环丁烷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的构型式,判断哪些是手性分子和非手性分子; 并指出非手性分子中存在的对称元素。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3、()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6、“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培尔9、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18世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5.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6.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 c B.I (v+m)+I I (v+m)=I I (c+v+m)C.I(c+v+m)=I c+I I c D.I (v+m)>II c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 )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B.效用C.交换价值D.价格1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社会再生产规律1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13.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1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 .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年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是逐渐消失的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7.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超额剩余价值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D.商业利润1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量D.剩余价值率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C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生产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B.正常停工时间C.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生产资料储备时间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两者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A.地租B.租金C.工资D.债务7.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8.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D.劳动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能9.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 )A.两个属流通阶段,一个是属于生产阶段B.一个属流通阶段,两个属于生产阶段C.两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D.一个属于购买阶段,一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1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有()A.危机B.萧条C.复苏D.停滞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C.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15.资本主义农场的役畜、种畜和奶牛等属于()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6.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第四章精细运动练习题Word文档(2)人体发育学试题《人体发育学》练习题――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一)选择题[A1型题】1.精细抓握不包括()1.BA.指尖捏B.约束C.三指捏D.侧捏E.指腹捏2.无意识抓握出现的时间约为()2.C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3.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的阶段是( ) 3.DA.2~3岁B.2~4岁C.2~5岁D.2~6岁E.2~7岁4.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 4.DA.乱涂阶段B.组合阶段C.集合阶段D.乱画阶段E.图画阶段5.关于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EA.7个月可将积木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B.9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葡萄干等)C.10个月可用食指触物D.12个月可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个E.24个月搭2块或3块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6.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大米花、葡萄干等)的时间为()6.DA.6个月B.7个月C.8个月D.9个月E.10个月7.很熟练用拇指与另一手指准确捏起o.6Cm串珠的时间为()7.EA.6个月B.7个月C.8个月D.9个月E.10个月8.能几页几页翻书的时间为( )8.B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0个月E.36个月9.能一页一页翻书的时间为( )9.C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0个月E.36个月10.自发地从瓶中倒出小丸的时间为( ) 10.B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0个月E.36个月人体发育学试题11.向杯中倒水并能控制流量的时间为( ) 11.E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0个月E.36个月12.精细辨认物体阶段发育在生后( ) 12.BA.6个月以后B.7个月以后C.8个月以后D.9个月以后E.10个月以后13.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 )13.AA.6个月B.7个月C.8个月D.9个月E.10个月14.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 )14.DA.视网膜B.角膜C.焦点D.焦距E.年龄15.出生后视皮层的功能变化存在一个关键期,为( ) 15.CA.2~3年B.3~4年C.4~5年D.5~6年E.6~7年16.小儿视力大致可达到成人水平的时间为( ) 16.BA.5岁B.6岁C.7岁D.8岁E.9岁17.3个月小儿双眼追视移动物体范围可达( ) 17.EA.100°B.120°C.140°D.160°E.180°18.能判断出利手的年龄约为( ) 18.CA.2~4岁B.3~5岁C.4~6岁D.5~7岁E.6~8岁19.倒手动作出现在生后( ) 19.CA.5个月B.6个月C.7个月D.8个月E.9个月20.开始尝试拿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的时间为( )20.BA.6~12个月B.12~18个月C.18~24个月D.24~30个月E.30~36个月[B1型题]题21~22共用备选答案A.0~3个月B.4~6个月C.7~9个月D.10~12个月E.15~12个月21.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21.A22.手功能多样化发育阶段()22.C题23~24共用备选答案A.7个月B.9个月C.15个月D.24个月E.30个月23.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23.B24.能将纸叠成方块,边角基本整齐()24.E题25~26共用备选答案A.主要是获得绘画所必需的手眼协调能力B.主要是图形的出现与混合C.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D.混合的图形数量增多,内容更为复杂E.出现最初无目的的涂抹动作人体发育学试题25.绘画动作发育的集合阶段()25.D26.绘画动作发育的图画阶段()26.B【X型题】32.抓握动作分为()32.ABA.力性抓握B.精细抓握C.压D.触E.勾状抓握33.连续的抓握动作动作过程包括()33.ABCEA.视觉搜索物体B.接近物体C.抓住物体D.操作物体E.放开物体34.关于抓握动作发育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4.ABCDEA.尺侧手掌抓握(3个月)B.全手掌抓握(5个月)C.桡侧手掌抓握(6~7个月)D.桡侧手指抓握(8个月)E.拇、食指对指抓握(9~10个月)35.视觉发育过程包括()35.ABCDA.视觉定位B.注视C.追视D.视线转移E.远视36.视觉功能评定方法包括()36.ABCDEA.单眼遮盖试验B.光觉反应C.注视和追视D.眨眼反射E.双眼同视功能37.关于生活自理动作发育时间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7.ABEA.稳稳地拿住茶杯18个月B.穿鞋24个月C.解开能够到的纽扣36个月D.穿上衣和外套24个月E.独立进餐,几乎没有食物外溢24个月38.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特点包括()38.ABCDEA.周边视力比中央视力好B.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6个月C.8个月到3岁发育最快D.3~6岁时基本完成视觉功能的发育E.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在3~4岁左右39.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姿势异常包括()39.ABCDEA.拇指内收B.手握拳C.前臂旋前D.手指关节掌屈E.肩关节内收40.常见的婴幼儿精细运动异常发育包括()40.ABCDEA.精神发育迟滞B.脑性瘫痪C.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学习障碍E.发育性协调障碍人体发育学试题41.15个月小儿精细运动包括()41.BCDEA.搭3~4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B.可用匙取物C.全手握笔,自发乱画D.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E.能倾斜瓶子倒出小物体,然后用手去捏42.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方法包括()42.ABCDA.Gesell发育量表B.Bayley婴儿发育量表C.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Peabody量表E.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2型题]题27~31共用备选答案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0个月E.36个月27.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的物体()27.C28.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进大珠子或大扣子孔()28.C29.全手握笔,自发乱画()29.E30.能临摹“○”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向杯中倒水()30.C31.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31.D(二)名词解释1.精细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小承担者就是()。
a.债权人b.企业职工c.国家d.普通股股东2.每股利润并无差异点就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成正比时的()。
a.成本总额b.筹资总额c.资金结构d.息税前利润3.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用相对数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a.资金成本=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b.资金成本=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c.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d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4.在以下各种筹资方式中资金成本最低的就是()。
a.债券b.银行借款c.优先股d.普通股5.某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6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5%,上年股利率为14%,预计股利每年快速增长5%,所得税率33%。
则该普通股成本率仅()。
a.14.74%b.9.87%c.19.74%d.14.87%6.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来筹集长期资金1,000万元,分别为3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6%、11%、12%、15%。
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
a.10.4%b.10%c.12%d10.6%7.以下项目中,同普通股成本负相关的就是()。
a.普通股股利b.普通股金额c.所得税税率d.筹资费率8.某公司本期息税前利润为6,000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6b.1.2c.0.83d.29.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a.减少财务风险b.减少经营风险c.减少资金成本d.进一步增强融资弹性10.财务杠杆系数同企业资金结构密切相关,须支付固定资金成本的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a.越大b.越大c.维持不变d.反比例变化11.企业发行某普通股股票,第一年股利率为15%,筹资费率为4%。
练习中心习题精讲班第四章练习题共计用时:本次客观题得分:0分;本次客观题总分:0分一、计算题1.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收回加工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1)2007年11月2日,甲企业发出加工材料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20000元。
(2)2007年12月20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00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12月25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20000元;(4)12月31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1000件,B产品合同价格1200元/件。
(5)2007年12月31日,库存的A材料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7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2万元,加工成B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50万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5万元。
要求:(1)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2007年12月31日对该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1)甲企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①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620000贷:原材料620000②支付加工费及相关税金时:增值税=加工费×增值税税率应交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发出加工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应支付的增值税=100000×17%=17000(元)应支付的消费税=(620000+100000)÷(1-10%)×10%=80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应交消费税80000贷:银行存款197000③支付运杂费: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④收回加工材料时:收回加工材料实际成本=620000+100000+20000=740000 (元)借:原材料74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740000(2)计算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①B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1200-50000=1150000(元)B产品成本=740000+500000=1240000(元)B产品成本> B产品可变现净值,A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价。
②A材料可变现净值=1000×1200-500000-50000=650000(元)A材料成本为740000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40000-650000=90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9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90000知识点:存货试题编号:119392.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长江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对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1)2006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存货品种数量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A产品280台10 2800B产品500台3 1500C产品1000台1.7 1700D配件400件1.5 600 用于生产C产品合计66002006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2006年12月31日,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
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7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
B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6年12月31日,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2006年12月31日,D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
现有D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 用D配件加工成C产品后预计C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5年12月31日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长江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500万元,大于成本2800万元,则A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
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C产品不用计提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D配件对应的产品C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C产品未减值,则D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6年12月31日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50-40=10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4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40借: 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50贷: 资产减值损失50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试题编号:119403.自2006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产品X,对生产X产品所需A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A材料2006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6年1、2、3月份各购入A材料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
第二季度开始生产X产品共领用A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6万元,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X产品有60%未能出售。
甲公司于2006年底预计剩余X产品全部销售价格为58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4万元,剩余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
要求计算:(1)2006年末库存X产品的账面价值;(2)2006年末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3)2006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假设2007年甲公司销售了上述X产品的50%共收到货款27万元,增值税款4.59万元已存入银行,另用银行存款支付有关销售费用2万元,写出相关会计处理分录。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1)库存X产品成本=[(200×0.12+300×0.14+100×0.15)+26]×60%=64.2(万元)库存X产品可变现净值=58-4=54(万元)按照孰低原则,库存X产品的年末账面价值=54(万元)。
(2)库存A材料成本=(500-100)×0.15=60(万元)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50(万元)按照孰低原则,库存A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50(万元)(3)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4.2-54)+(60-50)=20.2(万元)(期初两项存货的减值准备均为零)。
(4)写出销售该产品的会计处理分录:借:银行存款31.59贷:主营业务收入2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59借:主营业务成本27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准备合计10.2万元,等比例结转50%)5.1贷:库存商品32.1借:销售费用 2贷:银行存款知识点:可变现净值试题编号:119414.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是一家生产手机等电子设备配件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8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①A产品3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20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该不可撤销合同系甲公司于2006年10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协议由甲公司于2007年3月5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0件,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
甲公司于2007年3月5日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
另外甲公司又于2007年4月6日销售A产品400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
货款均已收到。
假定之前已经有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是45万,已经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0万。
②B配件2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960万元。
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
2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800件A产品。
B配件20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
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③C配件1200套,每套成本为3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600万元。
C配件是专门为组装D产品而购进的,1200套C配件可以组装成1200件D产品。
C配件20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2.6万元。
D产品20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万元。
将C配件组装成D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8万元,预计销售每件D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4万元。
D产品是甲公司2006年新开发的产品。
2006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编制有关A产品2007年度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您的答案正确答案:(1)计算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A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000×1.2-2000×0.15=2100(万元),成本=2000×1=2000(万元),故该部分不用计提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000×1.1-1000×0.15=950(万元),其成本=1000×1=1000(万元),故A产品应有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00-950=50(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前已有的跌价准备余额为45-30=15(万元),所以A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3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35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35②B配件:其生产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0×1.1-2800×0.15=2660(万元)A产品的成本=2800×(0.7+0.2)=2520(万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B配件生产的A产品没有跌价,所以B配件也应按照成本计价,不计提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