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的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总结复习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教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80.69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读读背背"、"我的发现"、"读读写写"和"说说写写"四个部分。
其中,"读读背背"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我的发现"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读读写写"部分通过阅读和书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说说写写"部分则通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他们的语感。
2.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认知能力。
3. 通过阅读和书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通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汉字规律的发现,阅读和书写的训练,语言表达的训练。
难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汉字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读读背背"部分: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指导他们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学"我的发现"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规律。
4. 教学"读读写写"部分:让学生阅读短文,指导他们理解短文内容,并进行书写训练。
5. 教学"说说写写"部分: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指导他们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文园地六》导学案【导学目标】:1. 1.认读5组形声字,初步探究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2.积累3个励志成语。
【导学重难点】:1.知道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
2.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组古代圣贤关于成长,立志的励志名句,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并熟读成诵。
【导学过程】:我会发现(一)1.观察每组生字,认真读一读。
[来@#源:中2.再读一读有趣的儿歌。
(1)出示第二册第3课《小青蛙》,齐读。
(2)找找看,这首儿歌里有哪些字很像?(3)提取“青、清、晴、睛、情、请”(显红色,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清、晴、睛、情、请”的读音和“青”很接近。
(二)我会探出示第二册《语文园地五》“趣味识字”或本册《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汇报:总结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三)我再来说。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形声字(可生说师写),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四)我会填空。
提示:用选字填空等形式区别巩固这5组形声字。
火()好()尾()()子()学正()形()蚁是()开()吃()()天()水(五):火眼金睛大比拼(啄木鸟捉虫)。
提示: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火巴、嘴吧、开方、好妈、灯炮、肉饱子、炮茶、雨过天清、山青水秀、晴明、蜻蛙二、板块四日积月累1.我会读。
出示三个成语,请学生拼拼读读,正音。
2.我来说。
三个成语中都有一个“志”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提示: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大禹治水》来谈谈对成语的理解。
3我会探:活动三:抓住句中关键字眼理解这三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志:志气,竟:终究,存:怀抱,穷:遭遇困境,不坠::不放弃,青云之志:凌云之志。
小组汇报: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小组汇报:志当存高远的意思是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思是遭遇困境时,意志更加坚定,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4我会背(1)可通过范读、齐读、自己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背诵积累三个成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第1篇】《一封信》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 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3、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三、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插图,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张相片,说一说相片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图画,交流:一个小女孩(露西)在(给爸爸)写(一封)信。
2师:没错,我们课文《一封信》(板书)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但是她需要我们帮忙把信寄出去。
我们赶紧来看看需要我们帮她做些什么吧!【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设置情景导入,使学生能够马上被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扣本课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首先,请你先根据屏幕上提示和要求自由读课文,为咱们等一下的寄信环节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为这篇短文标注自然段。
(3)思考: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是怎样写的?写了几次?2.师:我们要帮露西寄信,首先得找到她对吧?她给我们出了一些难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答对!(1)师:首先,她给了我们一些信封。
让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2)师:我们拆完了信封,她给我们设置了一些热气球来指路哦!师:大家很棒!通过自己阅读课文,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顺利地来到了露西的家。
15大禹治水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浙,语言精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在本文教学时,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板块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情分析: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
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按照提示语,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通过图片识记会意字“灾”,想象画面认识“洪、毒”等字。
3.指导会写“洪、灾”等8个字,重点指导“洪、难、认、被”四个左窄右宽的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4.理解“泛滥、挡水”等词语的意思,利用联系下文的方式理解“泛滥”的意恩;利用猜一猜、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挡水”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可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禹”的奏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1.看图片猜人物,了解“禹气(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 民造福的英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部编版2021年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个自然段。
2.能够阅读和识别本课中的10个生词和两个复调词,并能写出一些生词。
3.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感受到大禹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防洪的奉献,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造福人民的英雄。
教学重点和难点:1.积累字词并明白词语意思。
2.感受大禹形象,向其看齐。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和生词卡。
(课堂)2课前预习,了解文章的一般内容。
(学生)教学时间:2小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主题,提出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老师要来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板书:大禹),关于大禹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留传最为广泛,(多媒体出示大禹视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禹治水》的故事。
“治”指导读准翘舌音。
2.一起阅读主题。
读完课后你想知道什么?(黑板书写:为什么?如何?结果?)【意图:用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自然地完成问题。
学会提问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想知道的就是老师想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训练自学能力。
1.学生们需要知道很多。
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
(1)当你遇到生词时,看拼音并读几遍以读出正确的发音。
(2)流畅地阅读课文,并标记自然段落的序列号。
2.自由阅读课文【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读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检查字词,理解词语,提高朗读水平。
1、初步感知课文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得到了什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
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的收获会更多。
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呢。
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2、认识词语第一组:龙涛(T)āo)涌浪(T)āo)洪水(H?Ng)洪水(MO)倾覆(d)ǎo)房屋(W)ū)伤害平民师: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转)引导:很长一段时间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能够准确读写,并理解其在课文中的含义。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篇目。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如文学体裁、作者生平、文学流派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其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运用。
文学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不均。
如何在教学中平衡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讲解:逐篇讲解课文,重点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学知识。
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课文赏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生字新词的书写、课文内容的填空、阅读理解等,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导学案【导学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目标任务:1.了解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2.理解什么是汉字的内外形象,掌握几个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
3.体验和认识字与词间有时是有联系的。
步骤指导:【导学一】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1.考试回顾①学校有很多绿树,__正确填入②____识字阅读“门口”【巩固练习】在纸上正确书写和默写汉字词:树、门、口、笔、书、字、传、阅、读【导学二】感知设计意图:通过听、看与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汉字的内外形象,掌握几个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
1.游戏激发兴趣:拿一副汉字卡片示给学生看,教师领读此画的注音,学生说出此画的名字。
然后老师出示字的板书,学生看并说出此字的读音。
【小结】上面老师出示的字说明,字和画是有联系的。
学生可以指着写性的部首,将其与表示画中物的画联系起来.2.不仅有表示字的那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组成这个字的其他部分,我们就叫它做字的构造部分。
如下图:【导学三】练习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来让学生进行感知与实践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1.个别操作练习1)让学生来演一演用简正字来造句:操场.-张大钟在操场上散步。
2)默写等同汉字。
【导学四】拓展设计意图:通过作业的布置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布置作业:1.默写今天的汉字。
2.听着校园背景音乐,自己编一首诗,表达对此乐园的热爱之情。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与互动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将书写、识别相结合起来。
使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程度。
【导学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目标任务:1.了解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2.理解什么是汉字的内外形象,掌握几个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
3.体验和认识字与词间有时是有联系的。
步骤指导:【导学一】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1.考试回顾①学校有很多绿树,树字是由“木”字和“十”字构成的。
15大禹治水导学案设计课题大禹治水课型新授课《大禹治水》是一个有关伟大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课文语言比较简练,让孩子们通过读设计说明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十分遥远,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
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难点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 )课前准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 1.观察老师写课题,认识人物。
英雄人物——大禹。
认真读好人名。
2.教师板书“大禹”,指导学生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大禹的读好名字。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资料。
解到的大禹的资料。
学生朗读课题。
补充课外资料是为了对人物有全面3.板书完整课题,指导学生朗读。
一、板书课题,引出课的了解。
在介绍的时候,力求简洁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 (洪水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文( 用时: 3 分钟 )明了。
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教学生字“洪”。
作,学习生字“洪”。
己对大禹的了解。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1)交流识字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观察笔法识记“洪”字。
顺。
(2)观察教师示范,书空。
(3)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3)描红临写。
4.引导质疑。
4.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共有 4 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洪水泛段?分别写了什么?大禹是怎样滥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与痛苦;大禹治水的?的父亲鲧也治水,但失败了;大禹1.重点正音:“难、认、产”是前鼻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治水,离开家整整十三年,三过家音,“洪、伤、仍、耕”是后鼻音。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门而不入;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水,最后洪水退了。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本课生字互相检查。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字( 用时: 25 分钟 )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左窄右宽,提醒学生注意。
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3.学生小组活动。
3.要引导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通(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1)在小组内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过合作学习解决识字的问题。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重点引导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方法。
(3)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①加一加识记“洪、蛇、难、认、读通顺。
5.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挡水疏导驱赶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被”。
②图片识记“灾”。
③对比识记“仍—奶” “退—腿”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4.学生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学生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挡水疏导驱赶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用时: 10 分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用时: 2 分钟 )教学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用时: 3 分钟 )二、读中感悟,对话文本( 用时: 25 分钟 )6.齐读课文。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再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组得多。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结构,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范写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左右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并进行指导。
结构的字“难、被”的书写要领。
做书空练习。
2.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
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地读给家人听。
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价。
第二课时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1.复习检查生字、词。
朗读本课词语。
1.学生朗读生字、词。
要求读准确。
读词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不要拖2.提出本课目标:大禹为什么要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腔拉调。
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亲历1.观看课件演示,感受洪水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
洪水之灾,感受人们的痛苦。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圈画关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键词句,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画出来, 1.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时间方。
进行交流。
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3.交流体会大禹一心为民的精神:3.在学生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同伴互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通过“十三年”“三次”的对比,关键词句,进行想象、对比,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美好的品感受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无受大禹治水的艰辛、治水方法的质。
私奉献、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
科学,体会大禹的一心为民的精2.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2)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同神。
悟。
父亲的治水方法比,他用了13年,4.指导学生想象洪水治好后,人而且成功了。
理解“疏导”,感受们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人们对大禹的聪明与治水的科学。
大禹的敬仰之情。
(3)通过“千千万万” “开通了很多三、复述故事,感受英雄( 用时: 8 分钟 )四、总结深化 (用时: 2 分钟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用时: 2 分钟 )河道”,想象遇到的困难,体会治水的不易与艰辛。
(4)有感情地朗读第 2~ 4 自然段。
4.交流洪水治好后,人们会对大禹说些什么,体会人们对大禹的敬仰之情。
1.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1.学生交流,了解本文的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讲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按照提示,指导学生讲讲大禹治怎样的灾难。
第二部分讲鲧治水的水的故事。
方法、用的时间,以及结果。
第三提示:部分讲大禹治水花的时间,三次过(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家门不入。
第四部分讲大禹治水用(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了怎样的方法,给人们带来了怎样好洪水。
的幸福。
(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交流,讲大禹(4)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1.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故事复述的治水的故事。
们治好了洪水。
时候,要先理清顺序,然后提出复(1)按老师的要求:抓关键词、按照(方法提示:按照提供的顺序,抓述要求。
顺序讲清楚。
2.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不断住关键词把每一个部分讲清楚。
)①指名分别抓住关键词说出每个(2)组内轮流讲故事,其他同学听后巡视,对复述有困难的小组或学生评议。
部分的大致情节。
进行帮扶。
(3)生生评价。
(是否按顺序讲?是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连起否抓住关键词句?是否讲清楚来讲故事。
了?是否体现人物品质? )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推荐一名学生参加班级交流。
④推荐小组讲得突出的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谈谈对大禹的印象。
(聪明,1.读完这个故事,你对大禹有了怎富有智慧——能想出科学的治水方法;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三样的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概过家门而不入;不畏艰险——带领括人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概括人物千千万万百姓开通河道,历经13的品质。
年)2.像这样的古代英雄人物,你还2.交流自己积累的古代英雄人物能说几个吗?的名字及故事。
( 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拯救百姓 )布置作业: 1.家人也需要从叙述顺序是否合理、1.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是否抓住关键词句讲清楚、是否体2.搜集其他古代英雄人物的故2.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其他古代现人物精神品质来进行评价。
事。
英雄人物的故事。
2.家长要指导孩子搜集资料。
16朱德的扁担导学案设计课题朱德的扁担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第三次“围剿”,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红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环节军战士同甘共苦挑粮上山的事。
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对朱德这个人也知之甚少,教师要注意资料的补充与运用,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困难。
课文不算长,没有对话,但是,字里行间充满着红军官兵深厚的情意,适合学生朗读。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及战士们对他的敬爱之情。
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理解“扁担、同志、战士、敬爱”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难点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看图激趣,引入新课 ( 用时: 3 分钟)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 用时:25 分钟)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 用时:10 分钟)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朱德”这个1.出示朱德照片,介绍朱德。
指导学生读好“朱”“德”这两个生字。
人名。
“朱”是翘舌音。
2.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简洁的句子2.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话介绍朱德,介绍朱德,并说说自己对朱德的印并且说说自己对朱德的印象。
象。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生字3.朗读课题,读好词语“扁担”,“扁”“担”。
“担”读轻声;学写“扁担”二字,(1)读准字音。
“担”读轻声。
观察老师的板书,并书空,再各描红(2)教师范写生字。
一个。
4.出示图片,介绍扁担。
4.借助图片了解扁担。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有 4 个自然段。
讲了战士们把朱德的讲了一件什么事?扁担藏起来,后来他在扁担上写了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