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环氧树脂合成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4
环氧树脂生产过程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环氧树脂生产过程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不,这环氧树脂就像是个神奇的小精灵,能在各种地方大显身手呢!那它是咋生产出来的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有原料呀,就像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这原料就好比是小精灵的魔法材料,得精挑细选。
然后呢,把这些原料放到一个大锅里,哦不,是反应釜里,让它们在里面翻滚、融合。
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舞会,各种分子在里面欢快地跳动、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压力啥的都得控制得恰到好处,不然小精灵可就不乐意啦,说不定就闹脾气变不出我们想要的环氧树脂呢!这就跟咱烤蛋糕一样,火候掌握不好,那蛋糕可就不松软香甜咯。
等反应进行得差不多了,就到了关键的一步啦——分离和提纯。
这就好比是从一堆沙子里找出金子,得小心翼翼,不能让小精灵跑了或者沾上杂质。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咱心心念念的环氧树脂可就出炉啦!它可以变成坚固的涂层,保护我们的物品;也可以变成黏合剂,把东西紧紧粘在一起,就像好朋友手牵手一样牢固。
你说这环氧树脂生产过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就像变魔术一样,把一些普通的材料变成了这么神奇有用的东西。
咱生活中的好多东西可都离不开它呢,想想看,要是没有环氧树脂,那得少了多少便利呀!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生产过程,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得好好研究,让小精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这就是我对环氧树脂生产过程的理解,你觉得咋样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双酚a环氧树脂合成
双酚A环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合成产品,由双酚A和环氧树脂制成,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也是一种高强度、高温、高耐
腐蚀性的平面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电子、船舶等各
个领域。
双酚A环氧树脂的合成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双酚A和氯乙酸进行反应,得到酯类化合物;
2. 在这个酯类化合物中加入氯化钠,并通过碱性水解和酸性中和反应
等步骤,最终得到双酚A炔丙醚中间体;
3. 将双酚A炔丙醚中间体与环氧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双酚A环氧树脂。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合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除了上述的合成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自由基聚合法、醇酸
催化法等,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双酚A环氧树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产品,其合成过程需要注意各种细节,以确保合成出的产品符合对品质和性能的要求。
随着现代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其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将有更多的进展。
环氧树脂的生产、发展过程及应用(建议收藏)固体环氧树脂一、生产、发展过程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
早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缩聚成树脂并用酸酐使之固化。
但是它的使用价值没有被揭示。
1930年,瑞士的Pierre Castan和美国的S.O.Greenlee进一步进行研究,用有机多元胺使上述树脂固化,显示出很高粘接强度,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广泛地讲,环氧树脂可以从含有链烯基的母体化合物合成,也可以从含有活性氢原子的母体化合物合成。
20世纪初首先报导了烯烃的环氧化,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Swern和他在美国农业部的合作伙伴开始研究聚不饱和天然油的环氧化时,此项技术也仅应用于高相对分子质量单环氧化合物的生产并引起广泛的工业化规模开发的兴趣。
10年之后才应用于环氧树脂合成技术之中。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经报导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15年后首创了不稳定的环氧化脂肪胺中间产物的生产技术。
1933年德国的Schlack[1]研究现代双酚A环氧树脂同双酚A的分离技术。
尽管一年之后Schlack报导了双环氧化合物同有机酸、无机酸、胺和硫醇的反应,但确定双酚A环氧树脂的工业价值的还是瑞士De Trey Freres公司的Castan和美国Devoe&Rayno1ds公司的Greenlee。
1936年,Castan生产了琥珀色环氧氯丙烷一双酚A树脂,并同邻苯二甲酸酐反应生产出用于浇铸和模塑制品的具有工业意义的热固性制品。
1939年年初Greenlee也独自生产出了高分子质量双酚A环氧氯丙烷树脂并用于高级热固性涂料。
1937年到1939年欧洲曾尝试用环氧树脂补牙,但没有成功。
除此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没有全面开发环氧树脂技术。
战后不久Devoe&Rayno1ds开始试生产涂料树脂,而CIBA公司得到De Trey Freres许可,开始进一步发展液体涂料、层压材料和粘接剂用液体环氧树脂。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一.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成反应1.合成方法概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简称DPP)与环氧氯丙烷(简称ECH)在氢氧化钠催化下制得的。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树脂实质上由低分子量的二环氧甘油醚及双酚A与部分高分子量聚合物一起组成。
实验发现,环氧氯丙烷:双酚A的摩尔比为1:2时,二环氧甘油醚的产率低于10%,因此实际上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化学计量的2~3倍。
制法:1.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有两种:一步法和两步法。
不仅环氧值偏低,而且溶解性很差,甚至反应中会凝锅。
两步法(国外称advancement法)工艺是将低分子量液态E型环氧树脂和双酚A加热溶解后,在高温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不断扩链,最后形成高分子量的固态环氧树脂,如E-10、E-06、E- 03等都采用此方法合成。
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低分子量(软化点小于50℃)、中等分子量(软化点50~9℃)和高分子量(软化点大于100℃)3种。
两步法工艺国内有两种方法。
两步法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操作稳定,温度波动小,易于控制;加碱时间短,可避免环氧氯丙烷大量水解;产品质量好而且稳定,产率高。
缩聚反应完成后,用热水反复洗涤至中性。
再经常压脱水至110℃,减压脱水至140℃(真空度.087MPa),便可放料装盘,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
催化聚合法是将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双酚A在反应釜中加热至80~120℃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催化剂使之发生反应,让其放热自然升温。
一步法(国外称Taffy法)工艺是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在NaOH 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用于制造中等分子量的固态环氧树脂2.固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也可分为两种。
一步法工艺是把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NaOH作用下进行缩聚,即开环和闭环反应在同一反应条件下进行的。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工艺流程如下: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摩尔比的变化其生成反应二.原料及催化剂的作用原料:双酚A(简称DPP),环氧氯丙烷(简称ECH)双酚A学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熔点】155—158℃【沸点】250-252℃【闪点】79.4℃【分子量】228【密度】1.195(25/25℃)【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4200。
双酚a环氧树脂合成概述双酚a环氧树脂(BPA Epoxy Resin)是一种常用的高性能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论述双酚a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合成方法材料准备合成双酚a环氧树脂的首要步骤是准备所需的原料。
下面是合成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设备: - 双酚a:作为合成的主要原料,可从化学品供应商处获得。
- 环氧化合物:常用的有环氧丙烷等。
- 碱性催化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钠等。
- 溶剂:可采用丙酮、乙醇等常用的有机溶剂。
步骤合成双酚a环氧树脂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将双酚a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双酚a溶液。
2. 加入适量的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搅拌均匀。
3. 将环氧化合物加入溶液中,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
4.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处理。
5. 最后,经过进一步处理和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双酚a环氧树脂。
影响因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合成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 1. 反应温度:适宜的反应温度有助于提高合成反应的速度和产率。
2. 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碱性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合适的选择和用量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3. 双酚a和环氧化合物的配比:合适的配比有助于获得理想的产物。
4. 溶剂的选择:合适的溶剂有助于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纯化。
应用领域涂料双酚a环氧树脂在涂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有耐化学品、耐磨损和耐高温等特性,能够为表面提供高度保护,同时还能增加光泽和硬度。
且该树脂与多种颜料和添加剂相容性较好,能够满足不同涂料配方的要求。
粘合剂双酚a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具有高强度、高粘接性和耐化学品等特点,广泛用于金属、塑料、玻璃、木材等不同材料的粘接。
该树脂还可以通过调整配方进行弹性调节,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领域,双酚a环氧树脂常用作基体材料。
通过与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的复合,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耐腐蚀性的复合材料制品。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得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
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得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得“三废"得处理。
关键词:环氧树脂发展概况生产工艺定义及发展概况1.环氧树脂定义环氧树脂(Epoxy Resin)就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得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得化合物得总称,就是一类重要得热固性树脂。
最常用得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
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Digly cidyl ether of bis phenol A(缩写DGEBP A),其结构为:2、发展概况环氧树脂得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得时期,它得工业化生产与应用仅就是近40年得事情。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两个重大得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得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得Lindmann用对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与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
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就是环氧树脂合成中得主要途径。
我国得环氧树脂得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
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
经过40余年得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得发展。
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得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得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得作用。
环氧树脂得分类及其合成工艺1、分类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与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
按分子中官能团得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与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按室温下得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与固态环氧树脂。
2.生产工艺环氧树脂得种类繁多,不同类型得环氧树脂得合成方法不同。
环氧树脂得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得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得化合物经缩聚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