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趣味数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0
预备题:1.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360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5米,乙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2.小华和小明二人沿环形跑道跑步,小华每分钟跑110米,小明每分钟跑140米,两人同时背向出发,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
环形跑道一周长多少米?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练习:1.小玲每分行100米,小平每分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距离中点120千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到5分钟。
东村和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4.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
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要几小时到达乙地?6.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一)班的40名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
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一)班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趣味数学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逻辑推理”的13节,详细内容涉及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递推法、倒推法以及反证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逻辑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能够运用递推、倒推、反证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逻辑推理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递推法、倒推法、反证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逻辑推理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递推法、倒推法、反证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递推法、倒推法、反证法的应用,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思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典型的逻辑推理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课堂检测:通过一组逻辑推理题目,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逻辑推理方法:递推法、倒推法、反证法。
2. 递推法、倒推法、反证法的概念及应用。
3. 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
4. 本节课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递推法: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1和2,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求第10项。
(2)倒推法:已知某数列前5项的平均数为10,且一项为14,求第一项。
(3)反证法:假设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已知a+b=c,证明此假设不成立。
2. 答案:(1)第10项为:55。
(2)第一项为:6。
(3)证明:假设a+b=c成立,则a=cb。
将a=cb代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得到cb+b>c,即c>c,这与实际情况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逻辑推理方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仍存在思路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巧算小数乘法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小数乘法,知道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然后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在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巧妙的运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来灵活快速的完成一些计算。
×0.03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我们可以怎样快速算出来呢?分析:利用积的变化规律,1200缩小100倍变成12,0.03扩大100变成3,既看成12×3=36.这样就简单多了。
例2: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你能想出几种填法?25.35=()×()=()×()分析:我们知道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25.35是两位小数,所以填写的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加起来是两位小数就行了。
填法可以是以下几种:6.5×3.9、0.65×39、65×0.39。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运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来完成填空,如让65缩小1000倍,39扩大10,那么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即0.065×390=25.35,照这样写下去,我们就可以写出无数个答案来。
怎么样,你也来试一试吧!2.535=()×()=()×()=()×()=()×()=()×()练一练:1.口算24.5×30= 1.5×60 = 12.5×80 =0.8×50= 0.25×400= 0.65×200=2.5×400= 250×0.4= 0.5×600=2.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
已知光速是30万千米/秒,这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2. 有趣的发现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你能迅速完成下面的计算吗?例11.2×3= 1.2×0.1=1.2×5= 1.2×0.4=1.2×1.5= 1.2×0.5=1.2×2.4= 1.2×0.7=明明在计算是发现第二组数的积越来越小了,每次乘得的积都比第一个因数小,是这样吗?观察这两组算式的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例213.5÷3= 13.5÷0.1=13.5÷5= 13.5÷0.3=13.5÷9= 13.5÷0.01=3.5÷1.5= 13.5÷0.09=明明发现第二组算式的商越来越大了,每次除得的商都比被除数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