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文化,传说,别称,神话等等【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月球的知识资料月球是地球最有影响力的天体之一,人类对月球有很多了解和探索。
以下是月球的一些知识资料。
1、月球的概述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多公里,与地球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和位置,形状呈现出略带椭圆的球形。
月球直径约为3476公里,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密度比地球低。
月球的适居区温度稳定,但气候、大气、水分极为贫乏。
2、月球的成因月球的成因尚有争议,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分别是:同体假说、分裂假说和撞击假说。
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撞击假说,即早期地球遭受过一次大型天体撞击,撞击产生的岩石碎片散布在地球轨道上,最后逐渐聚合形成了月球。
3、月球的表面特征月球表面由山脉、平原、陨石坑和裂谷等形成。
其中,月球最高的山脉是峰值山,海拔高度约为8800米。
月球最大的陨石坑是南极-艾肯陨石坑,直径约为2500公里。
此外,月球表面还有一些古老的裂谷,如“海王星月谷”和“东海月谷”等。
4、月球的运动规律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周期约27.3天。
月球的运动速度不断改变,因为它在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地球和太阳引力。
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月球的潮汐作用,为地球潮汐和海洋流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时数百年,最终于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此后,美国共派出了12次载人登月任务,最后一次任务是阿波罗17号。
自此之后,人类没有再次登陆月球,但是各国继续进行探月计划和观测任务,包括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
总之,月球是一个神秘却充满诱惑的地方,它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地球和太阳系的稳定。
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将会引领人类对宇宙的更深入了解。
一、月亮的“档案”我的名片姓名:月球,又称太阴体积:地球的1/4质量:约7359亿亿吨直径:约3274.8公里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简介: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
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
月球概述: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关于月球的小知识关于月球的小知识月球在我们的夜空中很常见,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很少是实际相关的。
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月球的一些小知识。
1. 月球是什么?月球是地球的自然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之一。
它由岩石和金属构成,直径约为3474公里。
2.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月球的起源一直是一个谜。
现在最普遍的学说是它是在45亿年前,一个巨大的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年轻的地球相撞时产生的。
碎片聚集成了月球。
3. 月球为什么被称为“月亮”?“月亮”这个名字源于古英语中的“mona”,是与“month”(月份)同音的词。
这个名字反映了月亮对于月份划分有很大的作用。
4. 月球是如何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形成了潮汐,在潮汐中产生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例如,潮汐引力导致地球自转轴倾斜。
月球位置的变化也对一些动物或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例如月球周期对异动物的繁殖有一定的作用。
5. 月球上有生命吗?科学家尚未发现可靠的证据表明月球上存在生命。
由于月球缺乏大气层和磁场,生命在月球上不太可能存在。
6.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他在月球上的标志性一句话是:“这是一个人类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7. 月球的表面是如何形成的?月球表面的撕裂和形状是由多个撞击事件造成的,这些事件使月球的表面变得坑洼不平。
此外,月球的表面还包含了大量的火山口和撞击坑。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月球的一些小知识。
尽管月球看起来很平静,但在它的背后还有很多的科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
月亮在许多文化中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月亮传说故事:
1. 嫦娥奔月:中国古代传说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不死药后飞升至月宫。
这个故事也被用来解释月相的变化。
2. 玉兔捣药:传说中,玉兔是嫦娥在月宫的宠物,它在月宫中捣药,制作长生不老药。
3. 吴刚伐桂:传说中,吴刚是一个神仙,因为犯了错误被玉帝罚到月宫砍伐桂树。
桂树随砍随合,吴刚只能不断地砍伐,永远无法完成任务。
4. 月神:在许多文化中,月亮被崇拜为神。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是月亮女神,而埃及神话中的伊西斯则被认为是月亮女神。
5. 狼人传说:在一些文化中,人们相信在月圆之夜,狼人会变身并攻击人类。
这个传说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周期和动物行为的观察。
这些只是关于月亮的一些传说故事,不同文化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月亮传说。
这些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敬畏和崇拜,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释自然现象的方式。
月亮的科普知识一、概述月球月球又称“月亮”。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美丽神话。
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
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
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
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
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
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
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
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公里。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所有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力量都充满好奇和崇敬。
月亮,作为夜空中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也拥有着无尽的神奇魅力。
无论是东方的传说,西方的神话,还是非洲的故事,月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
让我们一同来探索关于月亮的一些神话故事吧。
一、月亮的诞生东方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照耀大地,而在黑夜中,大地被笼罩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人们感到困惑和无助。
于是,众神决定创造一个能够在夜晚为大地带来光明的存在。
他们准备从天上找来如同太阳那样闪耀的光芒。
最终,在众神的努力下,月亮诞生了。
自那以后,月亮晚晚都会升起,把宝贵的光芒洒向大地,让黑夜不再孤寂。
二、月兔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传说中,远古时代,人们生活在一片和谐而幸福的世界里。
但是,他们的天堂受到了一群凶猛的怪兽的威胁。
每年到了中秋节这一天,怪兽便会闯入人间,给人们带来灾难。
为了保护人们,一个勇敢的神仙——嫦娥,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人们。
于是,她变成一只美丽的玉兔,在那一天的晚上,驾着月亮飞向天空。
她在月兔的帮助下最终击败了所有怪兽,并永远留在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的女神。
每当中秋节到来,人们在庆祝团圆的同时,也会仰望月亮,感谢嫦娥为他们带来的祝福和保护。
三、西方的神话之“月神阿尔忒弥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有着一个魅力十足的女神——阿尔忒弥斯。
她是宙斯和莱托的女儿,也是光明之神赫拉的亲妹妹。
阿尔忒弥斯是一位美丽而勇敢的女神,她是月亮的统治者,也是守护狩猎、野生动物和童贞的女神。
阿尔忒弥斯通常扮演着月亮女神的角色,她在夜晚驾着一辆金色的马车穿梭于夜空中。
她的到来象征着黑夜的降临,为人们带来温暖的月光。
传说中,阿尔忒弥斯的弟弟阿波罗是太阳神,他们互相依存,共同为人们带来光明。
四、非洲的故事之“月亮的秘密”非洲有着许多独特而富有神秘感的神话故事,其中就包括关于月亮的传说。
"关于月亮的传说"阅读精选〔1〕:关于月球的几个传说一、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兴旺的文化,但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
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突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先的轨道上。
二、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三、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梦想色彩的诗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贺"梦天"〕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假设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四、赏月佳对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十分。
中国关于月球的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月球的国家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是至高无上的。
《周礼》中就有“祀天地,祭祀山川,祭祀宗庙,祭祀祖先,祭祀日月星辰”的记载。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也多次出现有关月亮的描述和记载,比如《易经》中的“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说法,以及《史记》中的“月令节”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还独立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文仪器之一,可以用来观测月亮和太阳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月球的深入研究。
1980年,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航天局联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月球探测工程研究中心,随后开始启动月球探测的计划。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这是中国第一次实施月球探测任务。
随后,中国陆续发射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多个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了多项探测任务,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月面图像和科学数据。
总的来说,中国对月球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向前推进。
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加强月球科学研究,以探寻月球的更多神秘之处。
中国古代月亮的传说中国古代月亮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月亮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存在,被许多文化所尊崇。
月亮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流传了很多年,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其中一些。
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最著名的月亮传说之一。
在这个故事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嫁给了一个擅长炼丹的仙人。
这个仙人有一种不死药,但是这种药需要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炼制。
然而,这一天的晚上,仙人出门了,留下了一个未完成的药丸。
嫦娥忍不住想一尝这种不死药,于是她吞下了药丸。
但是,药丸太过强大,嫦娥飞升至天空,最终落脚在了月亮上。
从此,嫦娥在月亮上度过了余生。
二、月宫仙女月宫仙女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女,她住在月亮上。
她是月亮女神嫦娥的妹妹,她每晚都会在月宫中度过。
传说中,她有八位姐妹,每个姐妹都代表着月亮在不同的时期。
月亮仙女和她的姐妹们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美貌和不可思议的魔法力量。
三、吴刚斩桂相传,吴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修炼了很多年。
但是,他发现自己的修为一直停滞不前。
于是,他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去寻找一种奇妙的药草——桂花,这种花只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开放。
吴刚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这些花,但是他却因此变成了一个偏执的人。
他深深地爱上了桂树,并且把自己锁在了桂树旁。
传说中,如果你仔细观察月亮,你可以看到月亮上一个凹痕,那就是吴刚在砍桂时留下来的刀痕。
总结:中国古代月亮的传说丰富多彩,不仅使人们对月亮充满敬畏之情,也让人们更加明白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这些传说不仅是神话传奇,也是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命运的思考。
月亮的历史传说月亮,作为夜空的一颗明亮之星,自古以来就承载了无数的历史传说和神秘故事。
各个文化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它们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和民间传统。
以下将介绍几个著名的月亮传说。
一、中国的月亮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视为人民生活的象征,也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寓意。
最著名的月亮传说是嫦娥奔月。
相传在古代,有十个太阳,天气炎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于是,神仙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们的生活。
仅留一颗太阳照亮世界,但天气变得极端寒冷。
为了保护人们,后羿晚上烧掉了群山顶上的树木,使得人们不再感到寒冷。
由于他的善良和神勇,人们开始敬仰他。
然而,后羿却贪恋仙人的力量,误食了长生不老药。
由于这种神奇的力量,他逐渐浮动起来,最终飞向了月亮。
在那里,后羿被折磨着,成为永远无法回到人间的月亮之神,传说中的嫦娥就是他的妻子。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会品尝月饼,以纪念这个传说。
二、希腊的月亮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月亮被视为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的象征。
阿尔忒弥斯是宙斯(Zeus)和莱托(Leto)的女儿,她被称为狩猎女神和月亮女神。
相传,阿尔忒弥斯非常美丽,但对自己的美貌感到自豪。
有一天,她被人嘲笑自己超过其他女神,于是向宙斯请求让她变得更漂亮。
宙斯满足了她的要求,将她的美丽放大了十倍。
然而,这让她变得过于自恋,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为了惩罚她的傲慢,宙斯将她变成了一个月亮。
从此,她注定要独自守护着夜空,并反思她过去的行为。
希腊人通过这个传说,试图告诉人们傲慢是不可取的,并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三、阿拉伯的月亮传说阿拉伯地区也有着丰富的月亮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月亮的渴望”。
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和太阳曾经是一对恋人。
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被迫分隔两地,每天只能相对着对方。
月亮默默地守望着太阳,每天盼望着与他再次相见。
然而,他们注定无法居住在一起,每当太阳升起,月亮便要隐身退去。
中国人对月亮来源的神话解释
中国人对月亮来源的神话解释是一种古老而传奇的观念,它们源远流长,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将月亮视为神灵,相信它对天地之间有着神奇的力量。
古老的神话故事让我们相信,月亮的来源与众多神话解释有关,而每种解释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种月亮来源的神话解释是“三清”故事。
根据中国传说,“三清”是三个离开凡间,但却依然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太极真人、太上老君和女娲。
据说,这三位神仙曾经为了能够在大地上创造出生命,而从太极真人手中剥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将它投入到了混沌中,然后就形成了月亮。
另一种神话解释是“月神落水”故事,由此产生了月亮的来源。
根据这个传说,月神是一位住在月宫的神灵,他曾经偷偷溜出月宫,想要来到人间去玩耍,但是他没有注意到月宫的高墙,导致他掉入了江水中,并最终成为了月亮,这样就诞生了月亮了。
最后,“嫦娥奔月”的神话解释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这个传说可以追溯到汉代。
根据这个传说,嫦娥是一位美丽勇敢的公主,她爱好探险和研究,她曾经环绕着
月亮,最终被传说中的神仙带到了月宫,成为了月亮的守护神,而月宫也成为了月亮的来源。
以上就是中国人对月亮来源的神话解释,这些神话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也是中国文化中许多神秘故事背后的历史。
中国人从这些神话中理解到月亮的存在,他们也把月亮视为神灵,将它作为一种信仰,以期获得幸福和平安。
关于月球资料关于月球资料关于月球资料关于月球资料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轨道半径:距地球384,400千米行星直径:3476千米质量: 7.35e22千克理所当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
它是空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亮物体。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
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由于它的大小与组成,月球有时被分为类地“行星”,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分在一起。
月球由苏联飞行器月球2号于1959年代表人类第一次拜访,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非地球星体上探索。
第一次在着陆则在1969年6月20日(你记得你在哪儿吗?);后一次在1972年12月。
月球也是唯一一个被采回表面样本的星球。
在1994年夏天,月球被Clementine飞行器大范围地作了地图映象。
月球勘探者号如今正绕着月球转。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场形成了有趣的现象。
最显而易见的便是潮汐现象。
月球正对地球一点的引力为最大,反面一点则相对弱小一些。
地球,特别是海洋并不是完全地固定的,而是朝月球方向略有延伸的。
从地球表面为透视角观察的话,会看到地球表面的两个膨胀点,一个正对月球,另一个则正对反面。
这效果对海洋比对因态地壳强烈得多,所以海洋处膨胀得更高。
另外因为地球自转比月球在轨道上快,膨胀每天一次,每天的大潮一共有两次。
但是地球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流体,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在正对月球下方的膨胀非常轻微。
这意味着由于地球自转扭力及月球上的加速度影响,使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影响力并不十分确切地存在于两球心连线上。
这也使得地球不断向月球提供自转能量,使得自转速度每世纪减慢1.5微秒,也使月球公转地球轨道每年增加3.8米。
(相反的结果也导致了火卫一和海卫一的不寻常公转轨道)。
不对称的引力交互作用也使月球自转同步。
比如,它的轨道位相始终相对固定,使得朝向地球的一面不变。
关于月亮的知识资料月亮是地球最大的自然卫星,也是人类永恒的陪伴者之一、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中,月亮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关于月亮的知识资料,共计500字以上。
一、月亮是什么月亮是位于地球周围环绕运动的自然天体,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按照距离排列,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平均距离为38.4万公里。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千米,质量为人类发射的各种航天器所研究的类地行星中最小的一颗。
二、月亮的形成月球的形成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的形成与地球本身的形成有关。
大约45亿年前,当太阳系中的大量物质被聚集起来,形成了太阳和行星之后,地球形成后数百万年内,一颗大型天体与地球相撞,将大量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并形成了月球。
三、月亮的表面特征月亮的表面主要由山脉、坑洞、裂缝、平原和山丘等构成。
在月球上,有大量的陨石坑和山脉,这些形成于它的形成过程中,也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地貌特征。
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是南极-艾特肯陨石坑,直径为2500公里。
除了物质和地形特征外,月球的表面也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
在月球的表面上,可以看到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区域,其中有一些区域具有月海的特征,是月球表面的平滑区域。
四、月亮的运动月球以每月一次大约27.3天的周期绕地球公转,它的运动轨道呈近似圆形,但也具有轻微的椭圆形。
月球的运动是以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来展现的,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在月球的不同阶段,只有半个月亮面能够被太阳照亮,而另一半则处于黑暗中。
五、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产生了潮汐作用,促成了海洋的起伏,也对地球的自转和轨道产生了影响。
其次,月亮作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和神秘的情感体验。
最后,月亮对于天文学和航天探索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类登月探险已经成为了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未来,月球的再次探测和探索也将持续进行,带给人们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和见解。
用神话传说开头介绍月亮的相关知识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一、月亮在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地位在古代文化中,月亮一直被赋予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在许多神话传说中,月亮常常被描绘为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存在,具有着神奇的力量。
以下将介绍几个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
二、月神嫦娥的故事在中国传说中,有一个关于月亮的著名神话故事,那就是月神嫦娥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烧焦了大地上的万物。
为了拯救人类,大神尧派遣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保护了人类的生存。
后羿因此成为了众人的英雄,受到了人们的崇拜。
然而,后羿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永生不死。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灵药,谁能吃下去就能成为永生不老的神仙。
由于后羿的力量过大,他怕此药被他人偷走,于是他将灵药放在床头的柜子里。
但是,不幸的是,嫦娥偷偷听到了这个消息。
她也希望能够变成神仙,于是趁后羿不注意,打开柜子,吃下了灵药。
嫦娥吃下灵药后,开始飘向高空,终于到了月亮上。
从那以后,嫦娥就在月亮上守护着这颗神奇的星球,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被称为塞勒涅(Selene)。
她是宙斯和泰坦女神亚特拉的女儿,也是阿波罗的姐姐。
塞勒涅是一位美丽的女神,她每晚驾驶着一辆金色的马车,从东方的海洋上升至半空中。
她的马车由一对美丽的银色牝鹿所拉着。
月亮女神常常被描绘为一个拥有灿烂光芒的女神,她的到来预示着夜晚的开始。
四、其他地区的月亮神话除了中国和希腊的神话中,其他地区也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在北欧神话中,月亮被视为一个男神,名为曼尼(Máni)。
曼尼是一个寡言少语的神,他驾驶着一辆马车环绕着天空,控制着月亮的运行。
在古埃及神话中,月亮被称为图哈特(Thoth),是智慧和守护者的象征。
图哈特通常被描绘为一只鹭鸟或者带有月亮花纹的人形神。
五、结语月亮作为天空中的明亮物体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拥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各种神话传说中的月亮神话,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也给予了月亮更多的神秘和美丽。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答:1969年7月20日。 2.哪个国家的那个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答:美国的宇航员尼尔 奥尔登 阿姆斯特朗。 3.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答:1.分裂说 在地球形成后初期,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快,产生的远心力很大,所以地球的一部分从地球上分裂出去,形成了月球。 2.集聚说 月球在地球附近,和地球一样,由气体和宇宙灰尘积聚而成。 3.捕获说 月球是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形成,偶然性的因为地球的重力成为地球的卫星。 4.巨大冲击说(最新说法) 一个大约火星大的天体撞在了原始地球上,因碰撞而引起的碎片形成了月球。 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用的资源? 答:1.矿产资源 2.太阳能资源 3.空间资源 5.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答:人造“月亮”是美国研究人员于1980年一月在旧金山举行的科学发展年会上提出来的。这是一颗特殊的卫星,将在地球的平流层中环绕地球运转,离地面近30千米左右。从地球上看上去它明亮如月,最富想象力的科学家们也就给它取了个名字:人造“月亮”,即明星之意。 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答:月球与地球的平均的距离是384400千米。 7.“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答:“朔”是指月亮完全“消失”。“望”指满月。 8.“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答:1.所谓月海,并非月球上面的海洋。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月球上发现液态的水。做所以被称为“海”,是因为早期的观察者,发现月亮有部分地较暗。而在当时无法清晰观察到月球表面的情况下,猜测为海洋,因而其反光度比其他地方较低。 2.最大的“月海”叫“风暴洋”,其面积超越了五百万平方公里。 9.月球和地球那个年龄大? 答:目前,科学家们估计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而德英两国科学家最新精确测得月球年龄为45.27亿年。所以地球年龄较大。 10.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答: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 11.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答:当地球运行至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处于一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月食就发生了。 12.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答:是陨石撞击形成的。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在遭受陨石撞击时,陨石本身不会像在大气层中的那样被烧融掉,而是直接砸在月面上。 13.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答: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到了月球上,月球对人的吸引力比地球小,而人的质量不变,所以人会轻飘飘的,并不是人的体重真的变轻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4.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答:因为由于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光芒其实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月球上反射回来的。二月球的圆缺变化正是因为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产生的,也可以说月亮变“弯”的时候,正是因为地球的阴影把月亮的一部分挡住了。 15.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答: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有一面向着地球。 16.在月球上能看见地球上的什么建筑? 答:所有建筑都无法看到。 17.月球是行星吗? 答: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18.月球引起的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答:1.叫潮汐现象。 2.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作用发生的。 19.你能说出那些天文仪器? 答: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赤纬仪和赤道仪。 20.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 答:因为天文观测与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密切相关。而山上地势高,视线好,正便于观察。 21.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答:因为这样可以做360°的旋转,观察面广,更便于观察。 22.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 答:伽利略。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 2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贡献? 答:1、甘德,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中,齐国的天文学家,生于现今的山东省,[1]他与同时代的石申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份星表《甘石星经》,比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完成的西洋第一份星表还早了二百多年。 2、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中国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 张衡用了至少十年来研习文学,29岁时写成著名的《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 3、何承天(370年–447年),东海郯(山东郯城)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他在443年提出元嘉历(建元历),在农历的每19年之中,置7个闰月。这个历法由445年一直使用至510年,才改用祖冲之提出的采用391年置144闰月的大明历。 4、祖冲之…… 2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答: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25.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答: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成姮娥,美貌非凡,是后羿的妻子。吴刚,古代神话人物,被天帝惩罚在月宫伐桂树。仰望一轮明月,可见月亮中有些阴影,传说那是吴刚在伐桂。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 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 26.自古以来,月亮有不少别名,你知道哪些? 答: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27.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月饼有哪些种类? 答:1.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 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2.按产地分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滇式月饼、港式月饼、潮式月饼、徽式月饼、衢式月饼、秦式月饼、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桂花月饼、梅干月饼、五仁、豆沙、冰糖、黑芝麻、火腿月饼、蛋黄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从造型上又有光面与花边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