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02.64 KB
- 文档页数:7
专利评估指引2023标准一、专利评估的重要性与目标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评估是通过对专利技术、法律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为专利投资、交易和维权等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过程。
本指引旨在规范专利评估的标准和流程,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利评估服务,促进专利价值的最大化。
二、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维度专利评估指标体系是专利评估的核心,本指引提出了以下四个维度的评估指标:1. 技术维度:包括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技术实施难度和专利有效期等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专利技术的质量和潜在价值。
2. 法律维度:包括专利权稳定性、权利来源和授权前景等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专利的法律状态和保护范围。
3. 市场维度:包括市场前景、商业价值和竞争情况等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专利在市场中的潜力和价值。
4. 风险维度:包括知识产权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专利的风险状况和应对策略。
三、专利权稳定性分析专利权稳定性是专利评估的重要环节,本指引提出了以下分析方法:1. 权利来源分析:审查专利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授权过程,确认专利权的来源是否合法有效。
2. 授权前景分析:对专利权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包括技术更新换代、竞争对手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
四、技术含量与技术创新程度分析技术含量与技术创新程度是专利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指引提出了以下分析方法:1. 技术含量分析:通过对专利技术的深度、宽度和复杂性进行分析,评估专利技术的质量和价值。
2. 技术创新程度分析:比较现有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差异,评估专利技术的创新程度和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五、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评估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是专利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指引提出了以下评估方法:1. 市场前景评估:对专利产品或技术在市场中的需求、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其市场前景和潜力。
2. 商业价值评估:结合市场前景评估结果,对专利产品的商业价值和潜在收益进行量化评估。
专利技术评分专利技术评分是对一项专利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估和打分的过程。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专利技术评分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专利的价值和保护范围。
本文将从专利技术评分的背景、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专利技术评分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专利成为了创新者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专利技术评分作为一种评估专利技术价值的方法,对于发明人、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专利技术进行评分,可以客观地衡量专利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水平,为创新者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也为专利权的行使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专利技术评分的标准主要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水平三个方面。
1. 创新性评分:创新性是专利技术评分的核心指标之一。
评估专利技术的创新性,可以从技术领域的前沿性、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和技术突破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创新性评分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专利技术在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实用性评分:实用性是评估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指标。
评估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实用性评分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专利技术在市场中的需求和应用前景。
3. 技术水平评分:技术水平是评估专利技术的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的指标。
评估专利技术的技术水平,可以从技术创新的难度、技术突破的程度和技术优势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技术水平评分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专利技术在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和技术难度。
三、专利技术评分的方法专利技术评分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专家评估法等。
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将专利技术评分分解成多个层次指标,通过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最终得到专利技术的评分结果。
层次分析法具有结构清晰、计算简单、结果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专利技术评分领域。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专利是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技术创新的保护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专利价值评价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而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专利价值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和现状展开讨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专利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专利的质量和价值却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建立科学、全面、客观、有效的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专利的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市场竞争和战略决策等方面,这也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专利是创新的产物,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专利的价值评价是对专利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用专利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益。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帮助企业对专利进行价值评估,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发展。
通过建立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估专利的技术水平、市场潜力、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可以促进专利评价领域的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专利运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方法论确定研究对象。
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需要明确评价的具体对象是哪些专利。
这包括确定评价的专利数量、种类以及涉及的技术领域等方面。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包括专利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战略布局、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评价专利的价值。
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在评估专利价值时,可以综合考虑以下指标:1.市场价值:专利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是否大,是否有竞争对手。
可以考虑专利的市场增长率、市场容量、竞争态势等。
2.技术含量:专利的技术创新程度、应用范围、技术难度等。
可以考虑专利的技术关键点、技术前沿、技术难度等。
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更可能具有较高的价值。
3.商业价值:专利的商业前景和商业模式是否可行。
可以考虑专利的商业化潜力、商业化难度、商业化路径等。
4.法律保护:专利的有效性和法律风险。
可以考虑专利的有效性评估、专利权的可维护性、专利侵权风险等。
5.投入产出比:专利的研发成本、维护成本和商业回报比例。
可以考虑专利的研发投入、维护费用、商业化收入等。
6.市场竞争力:专利所涉及的产品或技术是否有竞争优势。
可以考虑专利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壁垒、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等。
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可以使用模糊评价方法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求和。
具体步骤如下:2.设定评价等级:将每个指标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例如优、良、中、差等。
确定每个等级的评价标准。
3.评价数据处理:将专利的实际指标值根据等级标准进行转化,得到各个指标在各个等级上的模糊隶属度。
4.确定评价函数:根据权重信息和模糊隶属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函数模型,例如加权平均法或模糊AHP法。
5.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函数,对各个指标进行求和,得到专利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6.评价结果分析: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值,对专利的价值进行排名和比较,找出价值较高的专利。
需要注意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对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判断。
因此,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应尽量获取多家专家的意见,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可靠性验证,以减轻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服务介绍“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反映所评价专利价值的总体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的指标群体,它是专利在交易中的内在价值的客观反映。
一个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与分析的先决条件。
建立这套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遵循了全面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独立性、层次性、定性定量相结合、模块化及可扩展性等九项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划分为两层指标:从专利自身属性的角度,分为法律、技术和经济三个指标;从专利功能的角度,将第一层的三项指标分解为18项支撑指标。
这些指标综合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估,既体观稳定的要素,也包括变动的要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力的快速提升,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对加强专利运用、充分发挥和转化创新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很高的期待。
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有效盘活专利资产并实现专利的分级分类管理,特别是在专利转让、许可、出资、收储运营、质押融资及证券化融资、拍卖、损害赔偿、企业重组和并购、专利池和专利联盟的构建以及各地各部门的专利评奖、项目引进及产业项目筛选等活动中,都绕不开一个共性的环节和困难,都需要对涉及的专利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在谈到专利价值分析工作的背景时指出,开展专利价值分析服务工作,是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战略重点的重要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年是落实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国知识产局系统推进专利价值分析工作的开局之年。
《2012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已明确将专利价值分析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中也再次强调了知识产权的评估、评价、分析,并作为重点举措。
为推动开展专利价值分析,自2010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中技所,组织专家开展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研究和设计,并经过广泛的意见征求和吸收完善,形成了目前相对完善和较具社会共识的指标体系。
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专利在创新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对专利价值的评价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创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科技创新的推动和经济发展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利的价值专利是创新者保护其技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资产。
因此,评价一个专利的价值成为了创新者和企业的迫切需求。
在评价专利价值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技术创新性技术创新性是评价专利价值的首要因素。
一项专利如果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性,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独特性,能够为行业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和进步。
这种专利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
2.市场需求度专利的价值还与市场的需求度密切相关。
一项专利如果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其价值就会较高。
因此,在评价专利价值时,需要考量其在市场上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
3.技术前瞻性专利的技术前瞻性是评价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前瞻性的专利,能够为行业带来新的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长的技术生命周期和较大的市场空间。
这种专利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商业竞争力。
二、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了准确评价专利的价值,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考虑到专利的技术性、经济性和法律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1.技术性指标技术性指标是评价专利技术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重要依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专利的技术领域和所属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专利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3)专利的创新程度和技术突破点。
2.经济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是评价专利市场需求度和商业价值的重要依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专利的市场应用潜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2)专利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化前景。
(3)专利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
3.法律性指标法律性指标是评价专利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专利的申请合规性和审查合格性。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绪论专利价值评估是对专利价值进行准确评价的过程,是企业专利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专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专利价值的评估。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有专利价值评价模型目前,关于专利价值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目前主要的专利价值评价模型主要包括国内外的2C、2E和3E等模型。
其中2C模型是以成本和收益为主要指标,核心是专利的保护成本和补偿,而忽略了专利的商业市场价值和技术价值。
2E模型主要考量专利的法律权力和有效性,缺乏对专利商业价值评价的定量指标。
3E模型是在2E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利技术价值的评价指标,但对专利的商业价值评价仍然缺乏有效的指标。
目前的专利价值评价模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的构建1. 商业价值评价指标商业价值是指专利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主要包括专利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前景。
商业价值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扩展潜力、商业化利润等。
专利的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专利市场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市场扩展潜力则能够反映专利在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2. 技术价值评价指标技术价值是指专利在技术领域内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主要包括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创新程度和实用性。
技术价值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的技术水平、创新程度、技术适用性等。
技术水平是评价专利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先进性和领先优势的重要指标,创新程度则是反映专利是否具有独特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性发明的关键指标。
3. 法律价值评价指标法律价值是指专利在法律层面上的有效性和权力,主要包括专利的有效性和保护范围。
法律价值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的权利清晰度、有效性、侵权保护力等。
专利的权利清晰度是评价专利是否具有清晰明了的权利范围和权利内容的重要指标,有效性则是反映专利是否在法律上具有有效的保护力和权利保障的关键指标。
四、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确认在建立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确认。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专利价值和质量,从不同维度对专利进行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专利,提高专利的价值和保护专利权益。
本文将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影响力和专利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专利数量是一个衡量专利创新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专利数量多的企业或机构往往意味着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专利数量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比如年度申请量、有效专利数量等。
其次,专利质量是评价专利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的指标。
专利质量高的专利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能够有效地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专利质量可以从专利审查质量、专利诉讼质量、专利引证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再次,专利影响力是评价专利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的指标。
专利影响力可以通过专利被引用情况、专利被他人引证情况、专利引证网络等来评价。
被引用次数多的专利往往可以说明其在技术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最后,专利经济价值是评价专利在市场中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指标。
专利经济价值可以从专利许可和转让情况、专利商业化程度、专利相关收入等方面进行评价。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专利可以为企业带来商业利益和竞争优势。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从专利地域分布、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专利申请人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价。
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为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专利评价方法和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专利,提高专利的价值和保护专利权益。
总结起来,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专利的价值和质量,为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管理工具,提高专利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创新主体专利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嘿,咱今儿个来唠唠这创新主体专利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创新主体的一把特殊尺子。
我有个朋友在搞创新企业呢,有次我们聊天,他就跟我抱怨说:“哎呀,现在都不知道咋衡量我们企业的专利创新水平,感觉像在黑夜里走路,没个准头。
”我就跟他说,这就得靠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啦。
咱先说说这专利数量,这就像打仗时候的士兵数量一样,是个基础。
你想啊,一个创新主体要是没几个专利,那肯定是差点意思。
但也不是说光看数量就行,就像有的企业弄一堆没啥用的小专利,就为了充数,那可不行。
我见过一个小公司,老板拿着一沓专利证书,得意洋洋地说:“看,我们专利可多呢。
”可仔细一瞧,那些专利都是些很简单的改进,没啥技术含量。
这时候就得看专利的质量啦。
专利质量咋看呢?比如说专利的创新性,这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重要。
真正有创新性的专利,那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我参加过一个专利展示会,有个发明家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解决了一个老问题,那方案一摆出来,周围的人都围上去,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不停说着:“这想法太妙了!”这种创新性的专利才是真宝贝。
还有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得是在同领域里领先的,不能是人家早就有的老技术,那就不叫创新啦。
再就是专利的市场价值,这可关键啦。
就像你发明了个东西,得有人愿意买,能赚钱,那才是好东西。
我认识一个发明家,他发明了个很精巧的小玩意儿,本来以为能大卖,可市场上根本没人需要,那这专利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他愁眉苦脸地跟我说:“我觉得这东西挺好啊,怎么就没人要呢?”我就跟他说,得考虑市场需求,不能光自己闷头搞发明。
还有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得重视。
要是你的专利保护范围太窄,就像给自己画了个小圈圈,别人很容易就绕过去了,那你的专利就没啥竞争力。
我见过有个企业的专利,本来技术挺好,但写得不清楚,保护范围模糊,结果被别人钻了空子,气得他们老板直跺脚,大骂那些钻空子的人。
另外,专利的转化情况也得是评价指标体系里的一部分。
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是评估和衡量专利价值的一套指标和方法。
这些指标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研究机构和投资者判断专利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指导他们在专利申请、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决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
1.专利引用指标:这是衡量一个专利对其他相关专利的引用次数。
被高频引用的专利通常意味着其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技术先进性。
通过分析专利的引用次数、引用专利的质量和引用的领域,可以评估专利的技术领先性和创新价值。
2.专利请求指标:专利请求指标是衡量专利自申请以来得到多少次审查请求的次数。
较高的请求次数可能意味着该专利更有竞争力和商业化潜力,因为有更多的请求方希望获得许可或合作机会。
3.专利质量指标:专利质量指标是评估专利文本的技术范围、清晰度和有效性。
例如,专利的技术范围愈广泛,可能代表其创新性和商业化价值更高。
而专利的清晰度体现在其描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术语使用是否准确等。
通过评估专利的质量,可以判断其是否能够抵御任何潜在的侵权挑战,从而提高专利的价值。
4.专利家族指标:专利家族指标是指一个专利申请衍生出的相关申请的数量和分布。
较大的专利家族通常代表着该专利技术的多样性和广泛的领域应用,从而增加了其价值和商业化潜力。
5.专利市场指标:专利市场指标是评估专利在市场上的商业化潜力和价值。
例如,专利的转让费用、专利的授权使用费和专利引发的相关产品、技术的销售额等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确定专利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化前景。
6.专利竞争指标:专利竞争指标用于评估一个专利在技术领域内与竞争专利的对比优势。
例如,专利权的有效期、技术领域内的其他类似专利和对手专利的分析等。
通过评估专利的竞争力,可以指导企业制定专利战略和决策。
总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是评估和衡量专利价值的一套指标和方法。
这些指标通过考察专利的引用情况、请求次数、质量、家族情况、市场和竞争等方面,可以了解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商业化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为专利申请、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35二零零四年 第五期知识产权(双月刊)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刘洋# 瞿卫军# 黄庆* 肖云鹏* 石昱* 曹津燕#*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本文在由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类指标构成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表征专利数量的数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申请量,从表征科技创新程度的质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授权量和授权率,从表征专利在经济活动中价值的价值类指标中选择了存活量和存活率共5个评价指标,运用加权评分的方法得到了综合评价值,用该值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专利综合实力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加科学和准确地反映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并希望发挥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引导地区专利状况有序良性地发展。
一、评价对象的选取本文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评价对象。
由于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体现于“量”“率”结合,只有在一定“量”的基础上,“率”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选取了2002年大陆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地区进行评价。
本文在评价时以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1)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经过了最为严格的审查程序,总的来看,其技术创新程度最高,质量最高,市场经济价值最大,评价结果最可信。
(2)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国际上对专利的认识是基于发明专利的,一般来说,比较专利实力时并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此从发明专利出发比较国际间专利水平,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有可比性。
二、评价方法1.指标的选取在前文《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中,我们已构建了一个包括数量、质量、价值三大类,21个具体指标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反复验证,本着实用、简约、有代表性、客观和可获得的原则,最终确定选择数量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申请量(A p ),质量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授权量(B p )和授权率(αp ),以及价值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n年存活量(S p )和存活率(ζp )共5个指标进行地区专利综合实力的评价。
国内外专利研究文献综述:2003-2012年引言专利作为技术信息的载体,自20世纪以来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的统计,90%-95%的研发成果包含在专利文献中,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有80%以上未出现在其他技术文献中,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
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的研发费用,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3-2012年这10年间的中文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收录的论文,分别以“题名=‘专利’并且‘指标体系’”、“题名=‘专利’并且(‘评估’或者‘评价’)”、“题名=‘专利’并且(‘预见’或者‘预测’或者‘趋势’)”、“题名=‘专利’并且(‘转化’或者‘转移’)”为检索式,剔除同作者同题的论文、不同作者但内容相同的论文以及专访、知识讲座、文摘等非研究性篇目,获得独立记录(包括篇名、作者姓名、发表刊物、年份、期号等内容)的相关文献34篇,同时检索Web of Science 上同期(2003-2012年)论文,分别以“标题=(patent )AND 标题=(indicator* OR indicator system OR index system )”,“标题=(patent ) AND 标题=(evaluation OR assessment OR valuation OR estimation )”,“标题=(patent ) AND 标题=(prediction* OR foresight* OR trend* OR forecast*)”,“标题=(patent technology) AND 标题=(transf*)”为检索式,获得独立记录的全文文献16篇。
将国内外共计50篇文献(见表1)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并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其规律和特征。
笔者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专利技术预见研究、专利技术转换研究等四大方面(见表2),力求对10年来国内外专利研究作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概述,以期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专利已经成为创新企业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
而专利的价值评价对创新企业的决策和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可以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和比较分析,为创新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由多个指标组成,根据专利的不同特征和价值进行选择。
常用的指标包括专利数量、专利引用、专利生命周期、专利技术领域等。
数量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创新实力和技术积累;引用指标可以反映专利的引用频率和影响力;生命周期指标可以反映专利的时效性和保护期限;技术领域指标可以反映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市场需求。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要考虑专利的定性和定量特征,以便能够客观评价专利的价值。
要考虑专利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专利的商业前景和市场价值。
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便能够为创新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除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
权重分配可以根据专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确定,以便能够反映专利在总体价值中的相对贡献。
综合评价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实现,以便能够对专利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