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专业何去何从

中西医结合专业何去何从

中西医结合专业何去何从
中西医结合专业何去何从

浅谈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

浅谈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层次人才。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发展中一直遭遇歧视和冷漠,本专业的学生相比中医专业或者西医专业学生更难就业。本文主要利用分析中西医结合专业此前的发展历程,结合当今社会形势,探索中西医结合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发展历程;人才培养

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诊疗方法,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中西医结合研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 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开创阶段。其特点是临床各学科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全面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②20世纪80年代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深化发展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③9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阶段。198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一级学科,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又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把学科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和历史任务。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育还不够成熟。现在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由于发展较快,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要中西医兼通,要有较为厚实的中西医功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力戒两个中专水平的相加。同时,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本科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设置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2.师资。师资力量缺乏是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制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有可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把课程讲好讲活。由于缺少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教员,存在西医讲不深,中医讲不透的情况,尤其是后期的临床课教学,问题更为突出。

3.教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是保证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快速发展,本科、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编辑出版了若干套,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固然有好处,但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推出的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有16本,单从科目而言,还不够完整系统,且基础课程的教材与现行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区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身特色。

4.教学模式。目前各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西医基础,中医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教学中沿用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先西医,后中医;多实验。临床教学中采取西医、中医结合教学的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窘境

案例一:

“倒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

来自: Mr. 彪(Alejandro Alejandro Alejandro) 2010-05-25 14:19:07 我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当初以为这个专业真牛叉···又学中医又学西医···这双拳齐下还不牛了···再说我感觉中西医结合真是很热门的,现在也很流行···兴冲冲的报了···现在学满5年后拿了毕业证去找工作···到了西医医院···被人鄙视下···到了中医医院···继续被人鄙视···没有需要这专业的地方···还有考职业医生证的时候···我只可以考中西医结合的···这样的证···我开不了西药,中药也受限···听说自己的患者最后还要写上别人的名字···根本没有啥实在···整天忙来忙去···哎···这真是害人的专业···还要考研吧,做个真正的中医大夫···大家以后千万不要谨慎报考这样的专业啊··· __________豆瓣网”

面对中西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窘境我们该如何克服?显然,目前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与时俱进,把握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教材以及发展前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该不该设置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已经比较统一,就是有必要设置,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建设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问题。尤其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编写适应性更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加强各各院校之间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研讨,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广泛的论证和交流,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社会也应该重视起这个新兴的专业,鼓励其发展,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西医并重”、“实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西医结合首先是在临床各科的诊疗工作中展开,在各个具体病种的诊疗工作中取得成效,但是,中西医结合还远不能说是已经成熟或完善的学科,就临床各科而言,“西医辨病”加“中医辨证”是主要诊断方法,中、西两法共同应用是主要治疗手段,深层次的理论上的结合尚须深入

研究,一些中医重要理论、学说、观点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如经络实质的研究,卫气营血、六经实质等等。历史地看,中西医结合学科尚处在初创阶段,深层次的理论体系构架上的中西医结合还需要引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肯定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但理论研究又应当有相当的前瞻性,走在临床实践的前面去,才能使中西医结合提高层次,提高水平,在临床上提高疗效。

中西医结合虽然已实践多年,但仍有不少人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能否结合持怀疑态度,持怀疑论者主要从认识论上强调中、西医的不同,强调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其实无论哪一种医学体系,对人体的宏观整体的认识与对局部的微观的认识都非常重要,必须辩证地处理好这种认识,才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并对之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或是其他的民族医学,其研究对象都是共同的,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其研究目的也是共同的,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是根本的结合点,这就是可能的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的前提。

中西医结合学科首先在研究生层次中得到承认,在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中,中西医结合又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次一级学科。但在本科层次中,则至今未被正式列入医学本科招生专业目录,教育部仅对西部地区个别高校将之作为目录外专业给予特批,这当中可能有管理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可能还是认为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尚不成熟。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实践却早已突破了上述本科学科目录规范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本、专科专业不仅迅速在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发展起来,而且很快成为各中医药院校最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优势十分明显,因而其规模发展之快相对于其他中医传统专业可谓有天壤之别。这说明了正在起步中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正在慢慢成长,反映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需求,预示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的良好发展前景。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_王道成

参考文献 [1]林巾孝,张明雪.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 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一线专家问卷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56-957.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修回日期:2009-08-19 作者简介:王道成(1964-),男,江苏兴化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其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术出版社,1997:109. [3]黄震华,杨菊贤.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 病分册,1997,24(3):22. [4]胡冬梅,王力,陈文,等.应激与环核苷酸和心血管疾病[J].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58. [5]黄承才.情绪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48- 151. [6]张典丰,张聿新,张绍艳,等.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综 合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14.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道成1,2 (1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1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前中西医结合现状是认识存在误区,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今后的发展要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用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循证医学,提高中医科研、临床水平;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状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4-0625-02 Th e Th ink ing A bou t the Pres en t S it uation and D eve lo pm en t of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 i n ese and W estern M ed icine WAN G D ao-chen g1,2 (11N anjing Un i ver sit y of Chi nese M edicine,N anjing210029,J iangsu,China; 21Yangzhou H o sp ital of T rad itional Chi neseM edicine,Yangzhou225000,J iangsu,China) Abstrac t:The current status o f recogn izi ng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inese and w este rn m ed i c i ne have som e e rrors,s uch as lack o f a perfect theo re tica l bas i s o f i ntegrati on trad iti ona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 syste m s.T he dev elopmen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 eani ng o f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 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 ici ne correctl y in the f u t ure;to estab lish a sound f oun-dati on i n the t heoretica l syste m,to i m prove t he c li n ica l efficacy for the purpose,use m ode rn sc i entifi c t heories to develop t he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icine t heory;focus on integ rati ng d i sease i dentifica ti on and syndro m e differentiati on and use m acro-and m-i c ro-me t hods,enr i ch the conten t o f T reat ment;i ntroducti ng ev i dence-based m ed ici ne to i m prove the traditiona l Ch i nese m ed-i c i ne research and deve lop t he c li n ica l leve;l tra i n i ng o f h i gh-l eve l talent in t he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i c i ne. K ey word s:i n teg r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present s i tuati on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功经验,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直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组合,笔者针对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1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对中西医结合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没有为/中西医结合0找到一个内涵固定、外延清晰、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不外乎: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中、西药并用,或把教学上中西医课程混合安排,或把/中医西医化0、/中药西药化0称之为中西结合。李今庸[1]指出现在临床上所谓/中西医结合0,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工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两法治病,实际上就是用中医、西医两者的理论,各自诊断一次疾病,把两者的治疗合在一起。 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由于中、西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均存在不足,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胚胎期,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一套理论体系,因而不能机械地拿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 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考 211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 5中西医结合学会章程6中明确把/中西医结合0的含义表述为:/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取中西医药之长,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版)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前言自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医院管理和业务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了系统总结两批共22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工作经验,提炼规律性、规范性做法,指导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好地开展医院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3?52号)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编制分为资料收集、素材整理、实地调研、分类编写、修改完善、专家论证等几个阶段,历经2年多的时间。期间,广泛听取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指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核心要素进行归纳提炼,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科室设臵、专科建设、临床研究、药事管理、护理、文化建设、预防保健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自身工作特点的要求,力求突出《指南》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于中西医结合在概念内涵、学科发展方向、医院运行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因此希望各地结合《指南》,加强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我局将在各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指南》,逐步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管理水平。第一部分医院管理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突出中西医结合特点,发挥中西医结合的

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报考临床助理医师

问:中西医的助理医师加上成教的临床专业毕业证能考临床的助理医师吗? 大家好!请知道的前辈门指点一下。我是中西医结合的助理医师。但是我已经取得了成人教育的临床医学大专文凭。能不能中西医结合的助理医师加临床大专文凭报考临床的助理医师。谢谢各位。 答:不可以的,成教是不可以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中西医助理医师2年后可以继续报考中西医执业医师。具体政策请查看一下内容: 为做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现对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如下: 一、符合《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的有关规定。 二、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 三、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历,试用期在医疗机构检验科承担检验医师工作的,可以参加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四、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者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获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取得相应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五、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前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并已经转正,取得医士职务任职资格,但未取得医师职务任职资格者,可凭医士职务任职资格证明和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连续从事医士业务工作五年以上或从事医士业务工作时间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执业时间累计满五年的证明申请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含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的临床博士、硕士和七年制及以上的长学制毕业生,在学期间必须具有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一年毕业实习和一年以上的临床工作实践,方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保证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或公共卫生实践的经历,方可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上述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未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不允许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中西医结合专业 职业规划 演说稿

职业规划演说稿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我是13级中西医临床专业的陈立铭。 今天,由我来和各位谈谈我们小组的职业规划报告。 作为一个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们有着很特殊的地位:既不是纯西医,也不是纯中医,而且是五年制临床专业。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职业规划道路也有可能有那么点不太一样。 首先,幸运的是,经过我们小组内的讨论,没有一个同学现在打算转业,大家毫无例外地都选择了医学的道路。这也为我节约了些许演讲时间,所以我就把转业的道路去掉了,各位组员以后还请不要后悔。【鞠躬 【PPT上在医学和转业上讲转业消失处理】 为了做好我们的职业规划,我们小组对以下几位我们熟悉且尊敬的老师进行了访谈。【显示老师名字和转业】 在访谈的过程中,原先对于我们而言模糊的未来开始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既然我们的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中西医结合”,其实组内同学不同的职业规划选择,很大程度上就和他们如何理解“中西医结合”这个概念有关。 【例子1】 XX同学赞同 问:2、从事主中医以西医为辅还是主西医以中医为辅比较有较大竞争性? 答:“与个人爱好的职业选择有关。各有所重,就目前来说,中西结合是趋势。在医院病房里用得比较多的是西医,所以先要学好西医。但是不能将中医部分放掉,在此过程中作为中医的临床经验积累,否则以后开方子都有问题。 在他眼里,目前的大医院仍然是以西医为主,而衡量一个医生的水准也是通过西医的考量,因此他打算毕业后考取西医的硕士或者西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期待通过专业的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西为主中为辅的临床医生。 【例子2】 而小组中的XX同学赞同 1.我们觉得中西结合的现状不佳,老师你对其前景怎么看? 中西结合还是一个新兴学科,一开始我们国家比较贫穷,研究经费少,我们对于中医的研究只停留在浅层。大概十年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富裕,研究经费的增加,我们开始研究中药和方剂里面的具体有效成分,当时大家都信誓旦旦,要把中医用西医的理论完全解释出来,让中医走向世界,结果发现无论是单味药的有效成分还是把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合在一起,都不能发挥药效,只有当其经过传统方法制成方剂时才有作用。 现在中西医结合处于相对迷茫的时期,大家根本不知道怎么研究,我也是越研究发现问题越来越多,里面的机制太复杂,不是这么点时间可以搞清楚的。反正大家不能说中医是无效的,也不能说中医没效,中西结合一定是有研究价值的。 而选择了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的道路…………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个人求职简历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个人求职简历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 国籍:中国无照片 个人简历网 当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梅州身材: 157 cm 45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 22 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医药销售员/厂医/医生 工作年限: 0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东莞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北窖医院起止年月:2007-07 ~2008-05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担任职务:实习生 工作描述: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门诊,儿科,中西医门诊、康复理疗科各科室实习一月半,熟练基本临床操作,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离职原因:实习结束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历:大专毕业- 2008-05-01 所学专业一:中西医结合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业获 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2-09 2005-07 兴宁黄坡中学高中毕业证 2005-09 2008-05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中级按摩 师资格证、购销员资格证、毕业证 语言水平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水平及其他专长 专业素质较强,能熟练掌握病史询问、病历书写、常见疾病诊疗、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内科基本操作、清创缝合术、换药术、手术后 拆线法等外科基本操作。 ☆、善于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高度责任心责任感。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水平,具有团队精神,能处理协 调好各种关系。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关于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相关措施

关于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 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相关措施 (2009年度) 为了继承发扬、发展创新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弘扬与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不断创新中西医的治疗新途径,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努力推进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的和谐共进,创造医学奇迹。为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效应,推进我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长远发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措施实施保障: (一)在中西医结合服务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1、坚持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发展方向,集中主要力量,在医疗服务、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不断强化特色优势的主题。 2、提高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支持力度,开始实施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制度,并从各等方面加强引导。 3、注重加强员工技术文化素质培养。要求各科室建立内部学习培训制度。 4、要求医护人员挂牌上岗,工作牌上印制院徽,所有医师对外讲学和宣传医药知识时必须穿戴医院工作服,形成团队精神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沉淀及其管理特色。

(二)具有特殊优势的中医科室建设 1、根据我院周边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结合本院的自身条件,遴选选择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进行重点建设。 2、初步建立中医骨伤科为重点专科的建设,做大做强中医传统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更方便的服务周边群众。 3、临床各科初步制定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诊疗方案,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做好记录,以便后期分析总结与提高。 4、重点培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并引进部分相关专科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和专科团队建设。 (三)提高中医药专业队伍的技术实力 1、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各科室制定并实施学习中医计划,积极开展西学中,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全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院里定期举办学习讲座,,夯实中医药基本理论,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 3、初步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强化中医特色 1、提髙中草药的使用,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保证中草药的应用比例,提高中草药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在各科室逐步开展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治医师资格条件(精)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治医师资格条件 评定标准: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治医师须掌握本学科中西医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本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能运用中西医两法开展工作,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能独立诊治部分疑难疾病和处理较复杂技术问题,临床工作业绩较好,公开发表、出版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已登记注册,运用中、西两法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工作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或已定性为二、三级医疗事故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三)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四)有敲诈、勒索病人及其亲属财物行为已受到查处或已定性为一级医疗事故直接责任者,延迟4年申报; (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者,延迟2年申报;情节严重的,延迟5年以上申报。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硕士学位,系统学习中医1年以上,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二)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双学士学位,系统学习中医1年以上,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后,受聘中西医结合医师职务3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毕业,系统学习中医1年以上,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后,受聘中西医结合医师职务4年以上; (四)大专毕业,系统学习中医1年以上,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后,受聘中西医结合医师职务5年以上; (五)中专毕业并系统学习中医1年,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后,受聘中西医结合医师职务工作5年以上。 第四条外语条件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外语:

扶持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规定

扶持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规定 第一条自创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以来,我院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扶持和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建立和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确立中西医结合的办院主导地位,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扶持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要紧紧围绕“西医有实力,中医有特色,中西医结合有成果”这一发展主线,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指南和标准建设医院,重点抓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两项工作,大力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第三条医院将中医特色项目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具体项目有: 1.中医病历书写。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是我院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和科室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重要体现,各科室要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或完善本科室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电子模板,以方便本科室中医病历的书写。所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师必须书写中医病历(因我院已举办多期“西学中”班,鼓励西医住院医师书写中医病历),中医病历应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所有中医病历实行双重诊断,病历中要体现中医特色,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中医辩证施治、中医整体施护、科室特色疗法和(或)院内制剂、中药和(或)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病历书写纳入综合目标,实行单项考核,医务部每月通报1次中医病历书写情况,每份合格中医病

历奖励病历书写人50元;发现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书写西医病历者,每份病历扣病历书写人50元,同时扣罚所在主诊组月综合目标考核1分。同时,医院每年对中医病历书写情况评奖1次,用于表彰病历书写质量高、完成数量多的优秀个人,设立-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奖励500元、300 元、200 元。 2.中西医结合类重点专科。中医病历书写纳入重点专科年度考核,分值10分(总分百分制),省级重点科室每月必须完成10份中医病历,市级重点专科每月必须完成5份,每少1份病历,省级重点科室扣0.1分,市级重点专科扣0.2分,扣完为止。年度考核优秀的,医院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3000-15000元。 3.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按照《省中医护理规范》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护理规范》要求,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3项,每科每月为病人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少于5人次。为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可由开始免费操作,得到患者认可后逐步推广实施。各病区护士要严格掌握本病区常见病的中医诊断及中医治疗原则,确定本病区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开展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康复知识的指导等,向患者介绍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静脉、口服及外敷等。医院实行中医护理工作量上报制度,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 4.中西医结合科研论文。医院鼓励开展高质量中西医结合科研,鼓励书写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类别科研、论著、论文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实行额外加分。同时,科研、论著、论文进入职称聘任计分项

中西医结合专业简历例文.doc

中西医结合专业简历范文- 姓名:性别:女 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86年1月30日 证件号码:婚姻状况:未婚户籍:广东湛江现所在地: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学历:专科 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毕业年份:2009年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职位类别:医院/医疗/护理-中医科医生 职位名称:医师助理; 导医; 文员 工作地区:广东湛江; 待遇要求:1800元/月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一周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日常交流; 普通话标准 计算机能力: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综合技能:计算机,二级,ACCESS,妇幼保健,护理,中医,西医,临床,医生,医助,咨询,广告策划,营销,文案编辑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培训经历: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大型连锁药房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店长助理 工作描述:药品销售,收银,营销活动策划,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湛江解放军196医院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医生助理 工作描述:医生助理,电话咨询,广告策划,网站维护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全日制三年大专毕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前已经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及国家承认的妇幼保健资格技能证书,认真、细心、好学、有毅力不怕吃苦是我的优点,希望能发挥所学奉献社会! 发展方向:希望能在医疗行业供职

其他要求:面议 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荐信范文_求职自荐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开我的自荐信,我是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2008级应届毕业生。 经过大学六年的北上求学,南下学医,怀着严谨谦虚的专业态度,本着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加以带教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自己能往卓越的临床医生及针灸师方向发展。 久闻贵院是专业的医疗水平,娴熟的诊治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贵院不断的进取精神,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人师表的教学方式,追求医者仁心的职业理念也让我十分的敬仰。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平台上在为共同的理念而坚定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我的学业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中医西医英语多范围的学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技巧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它们指导着我们进行日常的医学实践,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则兼收并蓄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在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与疗效。因此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现就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浅述,以抛砖引玉,更合理的认识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结合疾病的诊治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

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证”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从进入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就读以来,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本人各方面都有较大提高,顺利完成了学业。回首四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四年,是收获的四年,是不断汲取养分的四年,是成长的四年,是值得怀念的四年。在毕业之际,总结了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成长了不少,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学无止境,需要加紧步伐去完善自己,提高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我严格要求自己,在老师的教诲下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中西医临床医学相关理论,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广泛的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以至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还利用课余时间选修其他相

关专业知识,充实自己,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思想方面,通过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西系列讲话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在学校爱护公共设施、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 在生活中,身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特别是和中西医临床医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实际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本人能做到自律,能和患者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人处世诚恳踏实,待人接物和善热情,生活简朴,平时利用志愿者的机会能积极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与周围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与患者的相处中慢慢感悟着,待人的真善美同时感化了自己的心底,将杂念渐渐地洗涤。处事的积极、诚信、严谨、笃实,又在另一方面感悟了自身,让我学会如何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地走下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 见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发[2003]52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3.11.13 【实施日期】2003.11.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 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中医药发[2003]52号2003年11月13日)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

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到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西医结合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发挥的还不够充分,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理论、临床及方法学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为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发掘、整理、研究、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研究中西医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吸收和利用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深入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特别是针对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新理论、新方案和新方法;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

[中西医结合实习报告总结]中西医结合专业取消了

[中西医结合实习报告总结]中西医结合专业取消了 我所在的大学时医科大学,我学的专业自然也就是医科。做一名医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自从考上一颗大学后,我的梦想朝现实走的更近了一步。但是做一名真正的一声是很难的,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和实践才能够做到。 人命关天,做一名医生必须要有能够救死扶伤的能力,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努力做好的。正是这种原因,我开始了我的实践。 通过三个半月的实践,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之入学誓言,医师的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践医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诊疗工作规范化,辅助检查合理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诊疗有依据,临症处理科学化,诊疗工作记录规范化。实践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热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

脚勤,嘴勤”,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践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上级医师的查房会诊,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正确书写处方、医嘱、病历等医疗文件,按时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协助护士做好病人出入院的健康宣传教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够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够熟练对内、外、妇、儿及重危急症病人进行常规应急处理,对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及时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信赖与好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临床实践学习,对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症施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本人通过三个半月的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 __”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 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及其他卫生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护理常规培训,多次参加医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健全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

最新注意:北京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医师资格条件

注意:北京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医师资格条件注意:北京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医师资格条件 简要概括申报条件:根据京人发[2002]101号文件精神 (一)基本条件:没有出过医疗事故,考核成绩合格,满足基层工作任务,获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成绩考试合格,最重要一点,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报名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年限要求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2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4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5.医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或在区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不含个案、摘要、综述等); 6.担任主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7.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三)申报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2.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3.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4.医学专科毕业,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 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提交正式发表论文的时间,截止当年9月30日 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仍按《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执行。对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审核,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未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年度以及全脱产攻读研究生的时间不能计算为履职时间。在职攻读研究生的履职时间,以单位实际聘任时间为准。 (四)关于申报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

中西医结合科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 前言 自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医院管理和业务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了系统总结两批共22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工作经验,提炼规律性、规范性做法,指导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好地开展医院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3?52号)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编制分为资料收集、素材整理、实地调研、分类编写、修改完善、专家论证等几个阶段,历经2年多的时间。期间,广泛听取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指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核心要素进行归纳提炼,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科室设臵、专科建设、临床研究、药事管理、护理、文化建设、预防保健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自身工作特点的要求,力求突出《指南》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于中西医结合在概念内涵、学科发展方向、医院运行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因此希望各地结合《指南》,加强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我局将在各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指南》,逐步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管理水平。 第一部分医院管理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突出中西医结合特点,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加强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建设,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医疗质量和管理绩效,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人力资源配臵方案,落实岗位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中西医结合人员应达到规定的比例。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30%。 根据医院的等级和规模,合理配备医院领导班子人员。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成员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成员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临床科室负责人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100%。 临床科室医师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逐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人员比例;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低于40%;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 标签:发展史中国中西医结合寻医问药 历史的脚步跨入20世纪的时候,几千年来传统中医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西两种异质医学体系的交流并非一帆风顺。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学者,先后提出了“中西医汇通”、“废止中医”、“中医科学化”等多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长期而激烈的学术争鸣,争鸣的焦点在于面对西医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应当对中国传统医学采取怎样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政府继承延安时期的卫生政策,注重扶持和保护中医。但由于受废止中医思想回潮的影响,卫生部门的某些领导人在中医科学化的旗帜下,制定了若干错误的卫生政策,对中医的正常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毛泽东主席及时发现并批评了这种错误,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开始扭转“轻视和歧视”中医的倾向,后来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针,在对待中医药学的态度方面,实现了思想认识上及方针政策上的一次革命。 作者王振瑞照片 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学可以沿着传统的和现代的两条道路不断进步。 “中西医结合”之前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

西洋医学传入中国,首先是作为取信于中国人的手段受到西方人的特别重视。近代西方各国都热衷于在中国开展医疗活动,竞相兴办医院,招收中国学徒,兴办医学校,招收中国学生,创办中文医学期刊,翻译出版西医书籍,致力于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教会团体的努力,西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和医学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随着中国引进西学规模的扩大,西医学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中国官方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兴办西医药事业的力度,陆续在各地建立医学院校和医院,并向国外派遣了更多的留学生。传入的西洋医学凭借国内国外两种力量在中国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国内培养的医科毕业生和学成归国的医科留学生形成了一支新的卫生队伍,从此中国医学界出现了中医、西医两支亘不相同的医疗力量并存的局面。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逐渐兴起,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遭到了日趋激烈的批判。一些西医界人士以西医学为标准力斥中医学之“短”,甚至形成了以余云岫为代表的废止中医派,企图通过政府立法消灭中医于一旦。废止中医派的言行激起了中医界人士的愤怒和反击,恽铁樵、杨则民、陆渊雷等大批中医名家毅然参加论战,为维护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界反废止、图生存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但在与废止中医派的论战中所表述的学术观点及关于中医发展前途的认识却各不相同。“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是当时最具代表性而且影响深远的两种学术主张,这两种主张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之前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 “中西医汇通派”是在西医的传入和发展使中医学和中医界面临严峻挑战和严重危机的 时候产生的一个学术流派,其基本观点是:中医、西医虽属两种互有优劣的不同学术体系,但二者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所以两种医学是应该也是能够相通互补的。从认识论的原理来看,人们对于同一客体的认识,往往表现出层次的和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认识,只要具有同一的研究客体,就能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真实反映客体本质这一基础上的统一,所以汇通派的方向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他们融洽中西、创立统一的新医学的思想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所传承、改革和发展。然而,汇通学派的队伍中,几乎都是谙练中医学术的名家,而缺乏精于西医的新型学者,更没有兼通中西医的饱学之士。他们的根本目的,与其说是创造一个新的先进医学体系,毋宁说是为中医学的存续寻求一种合乎时宜的手段和途径。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者虽然同中西医汇通派医家一样,认为中西医两种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因而可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后形成统一的新医学,但他们的立场、研究方法和所要创立的新医学的面貌却与汇通派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再是单纯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用思辨和类比的方法,将西医学知识融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建立新的中医学即恽铁樵所说的“新中医”,而是站在两种医学之上,用现代科学即实证科学的方法,阐释传统中医学的规律,发掘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使之与现代医学体系相互交叉和融合,建立统一在实证科学基础上的新医学。“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而发展是主要的,是一种质的飞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