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收入《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下面是《金色花》的部分批注:
1. "我是一棵金色花,静静地生长在这片大地上。
" ——批注:以金色花自比,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2. "我是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但我却有着金子般的颜色和光芒。
" ——批注:通过对比强化了金色花的独特性,表达了生命的自豪和自尊。
3. "我渴望阳光,我喜欢在阳光下绽放。
" ——批注: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我并不因为自己的金色而骄傲,我只是为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而感到幸福。
" ——批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存在本身的感激。
5. "我知道,我的生命是短暂的金色,但我愿意把这短暂的金色,献给这个世界。
" ——批注:展示了诗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对世界的热爱。
6. "当夜晚来临,我会在月光下静静的思考,我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满足。
" ——批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平静与满足的向往。
7. "我是金色花,我是阳光,我是生命。
" ——批注:通过连续的我是,强调了金色花、阳光和生命之间的联系,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教案教学:《金色花》教案编写专员: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金色花》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家庭观念。
引导学生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培养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金色花》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
2.2 课文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2 情感体验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4.2 小组讨论:对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观点和感受进行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扩大阅读量。
要求学生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故事,增进亲情的交流和理解。
5.2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金色花》的文本,可以是打印的或电子版的,确保学生可以轻松阅读。
金色花写作手法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可爱,和对母亲的热爱、依恋。
托物言志:金色花是这首散文诗的主要象征物,它代表了孩子的天真、快乐和调皮,同时也象征了母爱的温暖、伟大和神圣。
通过金色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童真的追求。
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诗中描述了孩子三次变形的经历,从隐藏自己到变成金色花,再到让母亲嗅闻自己,这些动作都细腻地刻画了孩子的心理变化。
孩子想变成金色花,是为了更亲近母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母亲表达爱意。
童趣:诗中的孩子具有浓厚的童趣,他喜欢恶作剧,但又对母亲充满依恋。
他变成金色花后,既不让母亲看见,又想让母亲知道自己是她的孩子。
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和稚气。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孩子与母亲的互动,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对母亲深深的热爱。
同时,通过孩子的三次变化,诗人也传递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总之,《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依恋以及对母爱的感激。
金色花知识点金色花,顾名思义,指的是带有金色色调的花朵。
它们通常具有鲜艳夺目的颜色,给人一种温暖而豪华的感觉。
金色花在花海中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金色花的知识点,包括其种类、特点和意义。
1. 金色花的种类金色花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金盏菊、金鱼草和万寿菊等。
金盏菊,是一种富有禅意的花卉,它的花朵直立而亮丽,常用于庭院和公园的绿化装饰。
金鱼草,是一种小巧而可爱的花卉,其花瓣呈金黄色,形似金鱼,因此得名。
万寿菊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朵多为金黄色或红黄色,被赋予了长寿和吉祥的意义。
2. 金色花的特点金色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颜色和花形上。
金色给人一种奢华和高贵的感觉,而金色花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感觉。
金色花的色调醒目而温暖,使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芒和黄金的贵重。
此外,金色花的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大而豪华的花朵,也有小巧而精致的花朵。
无论是哪种花型,金色花都给人一种舒适而充满希望的感觉。
3. 金色花的意义金色花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多样的。
首先,金色花往往被视为幸运和吉祥的象征。
金色花的色调鲜明而独特,给人带来好运和好运气。
其次,金色花也被赋予了富贵和财富的意义。
金色富丽的外观使人们联想到黄金的辉煌,因此金色花也被视为一种象征财富与繁荣的花卉。
此外,金色花还具有阳光的象征意义,让人联想到温暖和活力。
因此,在送花或布置场合时选择金色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能够传递积极的情感和愿望。
总之,金色花作为花卉界的明星,以其独特的颜色和花型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不同种类的金色花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魅力和特点,同时也传递着各不相同的意义。
金色花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活力,使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的力量。
无论是欣赏还是赠送金色花,都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让我们欣赏金色花的美丽,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让金色的花朵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金色花的诗
金色花的诗如下:
《金色花》
金色花开映日边,秋光潋滟满山川。
风摇玉露添清韵,月照金英更皎然。
不羡繁华争俗艳,只留清气满人间。
闲来漫步花丛里,一任幽香醉心田。
《金色花》
金色花开映日辉,香飘四野醉心扉。
枝头点点繁星灿,叶底声声鸟语微。
风送清芬人欲醉,月移花影梦相随。
此间美景难描尽,只愿长留不愿归。
《金色花》
秋色连波金色花,层林尽染胜春霞。
风摇玉树千重锦,月照金波万顷沙。
香气袭人飘远近,芳心暗许寄天涯。
愿君常伴花间醉,莫负良辰美景佳。
《金色花》
金色花开映日边,千娇百媚惹人怜。
风摇玉树声声脆,月照花容夜夜鲜。
香气袭人魂欲醉,芳心暗许意难传。
愿君莫负花期约,共赏花开好个天。
1/ 1。
《金色花》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花》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花》是一首泰戈尔的散文诗。
《金色花》无疑是一首充满大胆新奇想象之作,诗人借用“金色花”这一拟物,把童稚之心表现得如幻如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色花》课文原文及赏析,供大家阅读。
《金色花》原文: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注释: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4、《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金色花》创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金色花》赏析:《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金色花典型事件概括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母子之间的情感,其中最典型的事件概括如下:
1.儿童与母亲嬉戏玩耍,表现出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2.儿童变成金色花后,为母亲带来欢乐和惊喜,表现出孩子对母亲
的关爱和孝心。
3.母亲寻找孩子,孩子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
思念和依恋。
4.母亲责备孩子,孩子变成金色花,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愧疚和自
责。
5.母亲担心孩子变成金色花会被人嘲笑,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爱和
关心。
6.儿童为母亲唱歌,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7.儿童变成金色花后,为母亲带来美丽和幸福,表现出孩子对母亲
的祝福和祈愿。
这些事件贯穿了整首诗,通过描写母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和金色花的神奇变化,表现出了诗人对母子情感的深刻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色花的六要素。
摘要:
一、花的形状
二、花瓣颜色
三、花期
四、生长环境
五、香味
六、寓意
正文:
金色花,以其独特的六要素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首先,我们来谈谈它的形状。
金色花呈漏斗状,花瓣呈勺形,排列紧密。
这种形状使得金色花在绽放时显得格外美丽。
接下来是花瓣的颜色。
金色花的花瓣颜色为金黄色,鲜艳且亮丽。
在阳光的照耀下,金色花仿佛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让人不禁赞叹它的美丽。
再来说说金色花的花期。
金色花的花期较长,可以从春季一直开到秋季。
在这段时间里,金色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金色花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
它既能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
这使得金色花成为了一种普及度很高的观赏植物。
在香味方面,金色花具有一定的香味,淡雅宜人。
这种香味使得金色花更加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它,感受它的芬芳。
最后,我们来谈谈金色花的寓意。
金色花寓意着阳光、希望和美好的未
来。
在人们的心中,金色花是一种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的花朵,给人们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综上所述,金色花凭借其六要素:花的形状、花瓣颜色、花期、生长环境、香味和寓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金色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欣赏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
2. 学会欣赏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花》文本及相关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圣树金香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金色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印度人民称它为“圣树”?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
5. 品析课文:(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美好时光。
(2)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8.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金色花》教案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创意《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
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这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
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
教学中,深入文本细处,通过比读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之精美,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对“爱与被爱都同样幸福”的理解与实践,并以篇带类,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新月集》。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儿化音。
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句子会说出其蕴含的母爱的伟大深沉。
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资料助读(PPT呈现)1、文学常识--散文诗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一些特点。
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伽利》。
二、远望《新月》《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诗人把儿童比作“新月”,预示儿童就像新月那样纯洁和宁静,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创作背景:(PPT呈现)(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
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解泰戈尔借助作品所传达出的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深情缅怀,也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赏读《金色花》活动一:读一读1、齐读课文选几位学生评价全班齐读效果。
教师点拨文章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金色花》读后感《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著名诗作,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以美丽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启示。
首先,诗中的“金色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独特。
泰戈尔通过描绘花朵的绚丽色彩和娇艳姿态,表达了对生命之美的赞叹。
他用“金色”来形容花朵,不仅仅是为了强调其珍贵与珠光宝气,更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而宝贵的生命。
正如诗中所言:“金色花绽放在我心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在这片广袤而多彩的大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
泰戈尔通过描绘花朵在风中摇曳舞动、随风自由舒展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
诗中写道:“我想要把你的花瓣系在我的心上,让你永远是我心中的美丽。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的渴望。
泰戈尔希望能够拥有自由的爱情,让爱情如同花朵一样,在自由中绽放。
最后,诗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泰戈尔通过描绘花朵在风中摇曳舞动、随风自由舒展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困境或挫折,我们都应该像花朵一样坚持自己的美丽与独特。
正如诗中所言:“我要像金色花一样,在风中跳舞”,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用坚强和乐观去面对。
总之,《金色花》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悟的诗歌作品。
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意象化,泰戈尔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让人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独特而宝贵的生命,应该勇敢地追求爱情和自由,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首诗给予我们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与独特,勇敢地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金色花。
金色花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一、写作背景20世纪初的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时期。
1902年,他的妻子逝世。
后来,他的一双儿女相继夭亡。
正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凭借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与善于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点,写出《新月集》这部充满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的诗集。
《金色花》是《新月集》中的其中之一。
二.《金色花》原文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三、《金色花》内容赏析⑴《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
一开始,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
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
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逻辑。
⑵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顽童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⑶最后,当母亲询问他到哪里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金色花》简案
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朗读)
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
3、聊一聊
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
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 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 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
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
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母子之间并不愉快的声音,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对话。
(三)能力训练
1、朗读练习
A 出示两组母子间的对话,请同学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读。
“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别问我。
”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
B 集体配乐朗读全文
2、写作训练
本首散文诗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的,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A出示例句:(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我要散发花香沁入妈妈的心脾;我要投落影子躲进妈妈的掌心;我要迎风飘摇和妈妈争个高低……那么你还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B请以“假如我是——”开头仿照例句写一首短诗。
C佳作交流
(四)拓展想像
老师扮演一个疲惫不堪的刚下班回家的妈妈,请五个同学演孩子,为妈妈说写什么,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推荐泰戈尔的三首诗。
《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结合阅读提示,完成思考与练习。
2、
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对比教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所包含的对母亲深切的爱。
2、朗读品味两首诗是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的独特方式。
3、模仿诗歌中对母亲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已对母亲的爱。
[教学设想]:
1、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氛围、导入母爱的主题。
2、朗读,配乐朗读品味全诗,把握两首诗的感情。
3、发挥想象能力借用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师生配乐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朗读整体把握两首诗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两首诗。
2、请男、女同学集体朗诵这两首诗。
3、想象一下诗中主人公的形象,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
《金色花》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调皮的孩子。
《纸船》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4、播放三段音乐。
问:哪两段音乐适合做这两首诗的背景音乐?为什么呢?
5、配乐朗读这两首诗。
三、探讨研读这两首诗如何表达母爱。
(一)《金色花》
1、这位调皮的孩子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
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好玩——“看着妈妈工作”——为妈妈做点事——回到妈妈身边
3、诗中最后有两句对话,你能说说妈妈说此话时的心情吗?
4、配乐品读全诗。
(二)《纸船》
1、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深切的爱?
2、这位柔弱的女子对母亲的爱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有“悲哀”呢?
3、配乐品读全诗。
四、仿写仿说
1、两首诗中你最喜欢哪几句?自由读你最喜欢的诗句。
分男、女生比赛背诵。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爱,但都没有直接说“妈妈,我爱你呀!”,你能否仿照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也来说说你对妈妈的爱。
五、回顾品味
配乐朗读。